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梁邦平  刘艳  张中起 《中国种业》2021,(11):121-122
菏豆39是由菏泽市农业科学院以菏豆17号作母本、中黄13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的高产夏大豆新品种,2017-2018年参加山东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21.0kg/667m2,较对照品种菏豆12号平均增产5.5%,2019年参加山东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22.9kg/667m2,较对照菏豆12号增产6.1%,平均百粒重22.3g;经接种鉴定,对大豆花叶病毒 SC-3和SC-7株系均表现为中感。该品种高产、优质、商品性好,2021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对其品种特征特性、产量变现及其高效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林贵发 《种子科技》2007,25(6):66-67
桂夏豆2号由华南农业大学选育,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6022)。1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热带亚热带地区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8.1kg,比对照埂青82增产27.2%(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182.6kg,比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3.
Ⅱ优 0 8 4是江苏省镇江市农科所用 - 32 A为母本、自行选育的镇恢 0 8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高产、稳产、优质、高抗杂交中籼稻新组合 ,2 0 0 1年 4月通过江苏审定。1 产量表现 优 0 84既高产又稳产。 1998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稻联合鉴定 ,亩产 6 16 .2 kg,分别比对照汕优 6 3和特优 559增产 8.3%和 5.3% ,居 12个参试组合首位。 1999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区域试验 ,平均亩产 6 2 2 .7kg,分别比对照汕优 6 3和汕优 559增产15.1%和 4 .9% ,名列第一。2 0 0 0年第二次区试 ,平均亩产 6 4 6 .0 3kg,分别比对照汕优 6 3和汕优 559增产11.7%和…  相似文献   

4.
周青 《中国种业》2018,(9):86-87
安豆5246是安阳市农业科学院以安豆09-5067为母本、荷豆99-6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等特点。2015-2016年参加河南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为3290.3kg,较对照豫豆22增产7.58%;2017年参加河南省夏播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095.4kg,较对照豫豆22增产8.23%。201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适宜在河南省夏播种植。  相似文献   

5.
浚单18号是浚县农科所以自选系248作母本、浚92-6作父本选育而成的中熟玉米杂交种,2002年分别通过河南、河北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玉2003010)。该品种突出优点是高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易于栽培并获得高产。1产量表现1.1河南省试验结果1998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预备试验,平均亩产507.7kg,比对照种豫玉12号增产32.0%,居第一位。1999年、2000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624.9kg和503.6kg,比对照豫玉23号分别增产7.3%和9.8%,均居第一位。2001年参加河南省夏玉米大区生产示范试验,平均亩产556.1kg,比对照豫玉23号增…  相似文献   

6.
品种来源:该品种系中国农科院油料所通过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原品系代号为中油83—19,后定名为中豆19号,1988年经河南省审定推广。产量表现:1985、1986两年参加黄淮大豆区试的周口、驻马店、正阳3点5次平均亩产189.9公斤,比跃进5号增产29.9%,比豫豆2号增产18.1%。1986、1987两年在  相似文献   

7.
早熟高产玉米新品种禾源15是以w.w03为母本、w.w04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熟杂交种。2006年参加内蒙古极早熟组区域试验,折合亩产477.8 kg/亩,较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8.7%;2007年参加内蒙古极早熟组区域试验,折合亩产539.9kg/亩, 较对照冀承单3号增产15.1%;2009年参加河北省早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599.2kg,比对照冀承单3平均亩产548.3,增产9.2%;2010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1kg,比对照冀承单3平均亩产439.0kg,增产12.6%;2011年同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9.5kg,比对照冀承单3平均亩产499.0kg增产18.1%;2012年河北省春播极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506.1 kg /亩,比对照增产14.1%;2013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抗病性好,根系发达抗倒性强。籽粒深厚,商品性好,适宜密植,生育期106天d,适宜在≥2000℃极早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潍豆20 是潍坊市农业科学院2013 年以潍豆126 为母本、齐黄34 为父本通过系统选育与混合选育相结合选育而成的大豆新品种。2019-2020 年参加山东省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2 年每667m2 平均产量214.3kg,比对照菏豆12 号增产4.5% ;2021 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30.9kg,比对照菏豆12 号增产8.8%。该品种产量高,抗倒伏,抗病好,品质优良,蛋白质含量42.17%,脂肪含量21.58%,2022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豆20220003。  相似文献   

9.
贵州地处西南山区,大豆生长期常常因温度低,湿度大,导致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生严重,从而影响大豆产量。为选育适宜贵州省种植的高产、抗花叶病毒病大豆新品种,于2008年选用地方品种大方猫耳灰为母本,选用本所育种材料黔豆08001[成8307-1×(六枝六月黄×大方白水豆)]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复合杂交材料黔豆08014,对该材料用系谱育种法于2009—2013年在贵阳、海南经过8代选育,于2013年选育而成高产、抗花叶病毒病较强的大豆新品系黔豆11号。2014年参加贵州省大豆区试,平均量产为178.60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7.11%,2015年续试,平均产量187.26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7.63%,2年平均产量182.93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7.38%。2015年参加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1.13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8.67%。该品种全生育期109d,为春大豆中熟品种,紫花,灰毛,株型收敛,直立生长,有限结荚,株高41.6cm,底荚高度8.6cm,主茎节数12.1个,分枝数2.0个,单株荚数36.5个,单株粒数70粒,单株粒重11.8g,百粒重17.7g,不倒伏,不裂荚,落叶;蛋白质含量40.37,脂肪含量20.30;田间鉴定不感大豆花叶病毒病,较抗其它病,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C-3、SC-7鉴定抗性结果,SC-3病情指数22,SC-7病情指数27,对两个株系的抗性评价为中抗。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黔豆11号,适宜在贵州省及相似地区作为春大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农大 8 0是中国农业大学在“九五”国家玉米育种攻关中取得的新成果 ,是由著名育种专家戴景瑞教授选育而成 ,由隆化三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的早熟、高产、抗病、优质玉米新品种。1 历年试验结果  1996年在农大试验站夏播鉴定 ,亩产 4 55kg,比唐抗五号 ( 4 0 7kg/亩 )增产11.8%。 1997年北京市夏玉米预备试验亩产4 32 .5kg,比对照种唐抗五号 ( 361.5kg/亩 )增产19.6% ,居 38个组合之首位。 1998年在河北围场县黄土坎职业中学试验 ,亩产 750 kg,比当地白马牙( 4 50 kg)增产 66%。 1998年在河北省保定、沧州、唐山地区及京、津两市多点…  相似文献   

11.
浙春5号 (原代号6895 )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与衢州市农科所合作,以灰33作母本、78C35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后经多年选育而成的春大豆新品种。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产量表现   浙春5号1999~2000年两年参加衢州市春大豆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1731kg hm2 和2100kg hm2,比对照品种浙春3号增产5.58%和6.48%。2000年参加衢州市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74.5kg hm2,比对照浙春3号增产8.83%。该品种1997年衢县云溪乡锦桥村地膜覆盖高产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2.
威优467增产因素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威优467是贵州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恢复系R92-467与威20A配组而成的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寒性强等优点。1994—1995年参加贵州省杂交水稻新组合区域试验,1994年9个试点平均亩产613.2kg,比对照威优64增产11.01%,达极显著水平。1995年8个试点平均亩产534.4kg,比对照汕优64增产9.15%,这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576.1kg,比对照增产10.19%,已通过省级区试,待审定,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杂交稻新组合。本文就威优467的增产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其高产栽培对策。1材料和方法1994年贵州省杂交水稻新组合区域试验,参试点9个,包括…  相似文献   

13.
桂豇18-11是广西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以中豇1号为母本、豇豆502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直立型豇豆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豇豆新品系联合鉴定试验,平均产量115.71kg/667m2,比对照中豇1号增产1.67%。北方春播区平均产量108.74kg/667m2,比对照中豇1号增产16.61%;北方夏播区平均产量116.39kg/667m2,较对照中豇1号增产9.65%。2021年参加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豇豆新品种联合鉴定生产试验,各试点平均产量138.37kg/667m2,比对照中豇1号增产11.90%,比相应地方品种增产11.40%。2022年通过中国作物学会食用豆专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豇豆2022004)。  相似文献   

14.
吉育606是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47A,恢复系为JLR100。吉育606的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品质较好,抗病性强。预备试验平均产量2801.2kg/hm2,比对照增产22.8%;两年区试平均产量3367.2kg/hm2,比对照增产9.6%;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61.4kg/hm2,比对照增产16.9%。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病1、3号株系、抗混合株系,高抗大豆灰斑病。田间自然诱发鉴定,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高抗大豆灰斑病,抗大豆霜霉病,高抗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子粒脂肪含量21.51%,蛋白质含量40.11%,蛋脂总量61.62%。杂交大豆吉育606制种必须选择干旱少雨,有灌溉条件,天然昆虫群体多的地区。父母本同期播种,种植比例为1∶2或1∶4,密度为15~18万株/hm2。利用蜜蜂进行传粉,整个生育期严格去杂去劣,确保种子纯度。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结合贵州薏苡产业发展需要,安顺新金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安顺市农科院合作,有针对地开展了选育适宜贵州旱坡地生态、生产条件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品种(系)工作,成功选育了安紫薏苡。该品系用地方品种紫云县白壳薏苡为基础材料,通过系统选育而来。2012-2014年参加国家第二轮薏苡品种区域试验,区域试验每hm~2产量在2867.0~5590.0kg之间,平均产量4248.6kg,比对照(试点平均产量)增产17.31%。7个试点,增产试点达85.72%,居参试品系的第1位。2015年5月经全国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通过,鉴定编号:国品鉴杂2015015,命名为安薏1号。  相似文献   

16.
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概述了大豆超高产及品质改良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进展,以及一些大豆超高产实例。美国利用半矮杆品种、窄行密植技术,创造高产达5610kg/hm2。日本奥白目品种单产达5280kg/hm2,中国“新大豆1号”创造了单产5956.2kg/hm2的全国大豆产量最高纪录。“辽21051”,单产为4908kg/hm2。豫豆25号产量高达4759.5kg/hm2,“诱处4号”,得到4878kg/hm2的产量。“MN413”产量平均4726.2kg/hm2。近年来,中国已育成了一批高蛋白(超过45%)、高油(超过22%)及专用的优质大豆品种。高蛋白质大豆豫豆24号蛋白质含量45.68%,平均可达4267.5kg/hm2,高油大豆垦农18脂肪含量23.98%,平均可达4200kg/hm2,简述了大豆“垄三”、“小双密”、“大垄密”和大豆行间覆膜等先进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并对大豆高产栽培模式和理论的研究动态及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日前,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利用“三系”法培育出了世界上首个杂交夏大豆品种。“杂优豆 1号”在安徽省大豆区试和生产试验中表现出抗病、高抗倒伏、高产稳产等优势,两年区试平均亩产191.16kg,比对照增产19.14%,蛋白质含量 43.56%,脂肪含量18.96%,商品性好,示范亩产达278.6kg。该品种经大面积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产量都较对照增产15%-20%以上,且表现出抗性强、品质优等多项杂种优势。对37个杂交组合的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夏大豆在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品质没有下降且略有提高。专家认为,这一杂交组合适于黄海、淮海及江淮地区作中熟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8.
张国庆  李平安 《种子科技》2003,21(6):366-366
长6878是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选育的抗旱、优质、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2002年通过山西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品种审定编号:国审麦2003019),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节水高产、广泛适应性的旱地主干推广新品种。1产量表现1.1国家试验参加全国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2001年平均亩产237.4kg,比对照西峰20号增产6.5%,增产极显著,居11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2年平均亩产325.0kg,比对照西峰20号增产23.4%,增产极显著,居7个参试品种第一位。2002年参加全国北部冬麦区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7.8kg,比西峰20号增产29.6%,8个区组中有7个区组…  相似文献   

19.
大豆新品种吉农27号是以荷引10为母本,以吉农8601-2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6~2007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617.5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6.2%;2008年参加北方春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106.5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4.9%.粗蛋白含量为38.18%,粗脂肪含量为21.66%.该品种2009年6月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20.
利用大豆杂种优势是提高中国大豆单产的主要途径之一。而选育高产大豆杂交新品种对中国大豆产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皖杂豆5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利用‘三系’法选育的大豆杂交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W1101A’,恢复系为‘MR1312’。2017-2018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498.70 kg/hm2,较对照‘中黄13’平均增产8.49%。2019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460.75 kg/hm2,较对照‘中黄13’增产6.06%。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豆20200009。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适宜在安徽省沿淮淮北等地区作夏大豆种植。大豆新品种‘皖杂豆5号’的选育和推广对中国大豆单产的增加、国产大豆的振兴和豆农的增收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