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变异黄芪中苦马豆素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变异黄芪经甲醇热回流提取,浸膏用稀盐酸溶解,氯仿萃取除杂质,然后用氢氧化钠调pH值至9~11,依次用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正丁醇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一种白色针状晶体25.3mg。通过熔点和IR、MS、1HNMR、13CNMR等鉴定其化学结构,确定为苦马豆素。  相似文献   

2.
对黄花变异黄芪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预试,对其总生物碱进行了提取和分段萃取,并用TLC法对分段萃取物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黄花变异黄芪含有糖、有机酸、酚类、鞣质、氨基酸、蛋白质、甙类或多糖、皂甙、生物碱、黄酮、蒽醌、香豆素、萜类、内脂、甾体等成分,不含挥发油、油脂、氰甙和脂肪族硝基化合物;黄花变异黄芪的生物碱主要以强极性生物碱为主,约占总生物碱的97.25%;对三段萃取物的TLC检查发现,黄花变异黄芪中含有苦马豆素,且主要存在于乙酸乙酯萃取部分和正丁醇萃取部分。  相似文献   

3.
疯草是一种有毒植物,广泛分布在世界大部分地区,牲畜采食后容易引起中毒或死亡,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茎直黄芪属于疯草的一种,它主要分布于中国西藏,是一种严重危害到当地畜牧产业的有毒植物。本研究的目的是利用纤维素酶法提取茎直黄芪中苦马豆素并进行气相色谱法检测,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优化确定了苦马豆素的酶法提取工艺条件,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提取物中苦马豆素的含量。优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粉碎目数为40目,料液比1∶40,纤维素酶添加量3.5%、酶解时间3.0 h。在优化提取条件下,苦马豆素的提取率可达到0.003 941%。研究表明,纤维素酶法快速、高效、方便、节能,有利于茎直黄芪中苦马豆素的提取。  相似文献   

4.
为给小花棘豆化学成分研究及其各萃取部分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依据,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薄层色谱分析技术及平面色谱图像定量法对小花棘豆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花棘豆含有油脂、酚类、鞣质、生物碱、黄酮及其苷类、皂甙、有机酸、蒽醌类等化合物,无强心苷、氰甙和脂肪族硝基化合物;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分至少含有9、7、6和5种化合物,经与标准品对照,证明正丁醇萃取部分含有苦马豆素;各萃取部分相对含量最高的斑点依次为1、7、5、1,小花棘豆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部分。  相似文献   

5.
以茎直黄芪(A stragalus strictus)为原料,采用微波法提取其中的苦马豆素,设计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并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提取物中苦马豆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优化的提取条件为茎直黄芪与甲醇料液比1∶10(m∶V,g/mL)、微波功率280 W、提取时间20 s.在优化的提取条件下茎直黄芪中苦马豆素的提取率可达到0.009 264%.  相似文献   

6.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两种黄芪属疯草中苦马豆素含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一种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的微量定量检测方法。【方法】以甲基--αD-吡喃甘露糖苷(me-Gal,纯度99%)为内标,在柱温200℃、进样口温度300℃、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温度280℃、高纯氮气载气压力200 kPa条件下,对苦马豆素进行气相色谱分析,以SW进样质量浓度对SW和me-Gal峰面积的比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回归方程,并进行单点校正因子测定和加样回收试验。【结果】单点校正因子为1.067 8,在0.047~6mg/mL SW进样质量浓度对SW和me-Gal峰面积比值的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平均回收率为107.33%,变异黄芪地上部分SW含量为(39.2±0.16)mg/kg,茎直黄芪地上部分SW含量为(43.6±0.13)mg/kg。【结论】气相色谱内标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苦马豆素的微量定量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抗苦马豆素(Swainsonine,SW)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方法】用SW人工抗原(SW-BSA)免疫小鼠,制备抗SW血清,通过ELISA法进行血清抗SW抗体效价检测,比较以SW-OVA或SW为包被抗原的检测结果,分析包被抗原浓度、封闭剂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以确定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以SW-OVA为包被抗原的检测结果明显优于以SW为包被抗原;抗苦马豆素抗体的最佳测定条件为:以1.0μg/mL SW-OVA作为包被抗原,于4℃包被过夜或37℃包被2 h,选用15 g/L的明胶作为封闭剂,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为1∶1 500。【结论】建立的抗苦马豆素抗体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高,为进一步研究苦马豆素人工抗原的免疫原性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西洋参植株地上部分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西洋参地上植株类型做了多方面的调查和测定,植株高度四年生为20.6-70.5cm,三年生为20.6-50.5cm;植株花梗长度四年生为12-24cm,三年生为5.5-19.5cm;叶按长宽比划分为长型,中型,宽型。四年生有47%植株为长型叶,有27%植株为中型叶,26%植株为宽型叶。三年生41%植株为长型叶,35%植株为中型叶,24%植株为宽型叶。叶按叶展角度可划分为直立,平展,三年生有52  相似文献   

9.
对黄芪资源、化学成分等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全面系统阐述了黄芪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黄芪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苦马豆化学成分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苦马豆是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北沙漠地带的豆科牧草.苦马豆无论是从其毒性成分在医药上的使用,还是作为蛋白类饲料的应用,都有很重要的价值.文章从植株的外部形态、不同部位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药理学研究、作为营养饲料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姜黄(Curcuma longa L.)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姜黄非药用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姜黄非药用部位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3-吲哚甲醛(1)、光色素(2)、3-O-(α-D-半乳糖)-(1″→6')-O-β-D-半乳糖苷–丙三醇(3)、姜糖脂A(4)和noralpindenoside B(5)。[结论]5个化合物均是首次从姜黄非药用部位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和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陈红英  谢金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229-7230
[目的]研究柏科刺柏属植物刺柏(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分离和纯化,应用质谱、核磁共振谱鉴定结构。[结果]从其乙酸乙酯部分得到9个已知化合物:19-羧基-8(17)-13(16)-14-赖伯当三烯;15,19-二羟基-8(17)-13(E)-赖伯当二烯;20-羧基-8(18)-14(17)-15-赖伯当三烯;15-羟基-8(17)-13(E)-赖伯当二烯;柳杉酚;10-羟基-二十烷;β-谷甾醇;10-壬基-二十一烷;懈皮素。[结论]9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金花葵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金花葵不同部位化学成分差异,确定金花葵最佳药用部位。[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金花葵不同部位(种子、果皮、花、茎、根)的总多糖、甘露醇、总黄酮和总皂苷的含量,并利用高效液相测定8种核苷类成分(尿嘧啶、尿苷、肌苷、鸟苷、腺嘌呤、胸苷、腺苷、2'-脱氧腺苷)。[结果]金花葵花的多糖、甘露醇、总黄酮、总皂苷含量均列前位,特别是总黄酮含量丰富;金花葵花的核苷类成分总含量也最高;而且花的化学成分含量与其余部位差距较大。[结论]金花葵花的有效成分含量较为丰富,是理想的药用部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紫云产线纹香茶菜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硅胶柱层析对紫云产线纹香茶菜进行提取分离,然后结合光谱数据与文献资料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紫云产线纹香茶菜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为线纹香茶菜酸(Lophanic acidⅠ)、Gerardianin A(Ⅱ)、Gerardianin B(Ⅲ)、齐墩果酸(Ⅳ)和熊果酸(Ⅴ)。[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紫云产线纹香茶菜化学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大叶藤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藤黄科藤黄属植物大叶藤黄(Garcinia xanthochymu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ODS以及MCI等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大叶藤黄提取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1,4,5,6-Tetrahydroxy-7,8-diprenylxanthone(1)、1,7-二羟基(咄)酮(2)、Isogarciniaxanthone E (3)、1,4,5,6-Tetrahydroxy-7-prenylxanthone (4)、Subelliptenone G(5)、1,4,6-Trihydroxy-5-methoxy-7-prenylxanthone (6)、Carpachromene(7)、6-Prenylapigenin(8)、达玛烯二醇Ⅱ(9)、3-Epicabraleadiol (10).[结论]该试验分离鉴定的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田永强  赵海波  刘航  田苗  侯相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340-14341,14344
[目的]研究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Bunge)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反相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镰形棘豆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柚皮素(2)、5,6-二羟基-2,7,3′,4′-四甲氧基黄酮醇(3)、5,6-二羟基-2,7,4′-三甲氧基黄酮醇(4)、3′,4′,5,7-四羟基双氢黄酮(5)、黄芹素(6)、7α-hydrox-ysitosterol(7)、7-oxositosterol(8)。[结论]化合物2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生姜提取物中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生姜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制备液相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试验从生姜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经波谱解析分别鉴定为6-姜烯酚(6-shogaol,1)、5-去氧-6-姜辣醇(6-paradol,2)、8-姜烯酚(8-shogaol,3)、10-姜烯酚(10-shogaol,4)、6-姜酚(6-gingerol,5)、8-姜酚(8-gingerol,6)、10-姜酚(10-gingerol,7).[结论]试验分离鉴定的化合物2,即5-去氧-6-姜辣醇为在国内首次从生姜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臭灵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臭灵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柱层析对臭灵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光谱数据等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臭灵丹中分离到了8种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臭灵丹二醇、冬青酸、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邻羟基苯甲酸、β-谷甾醇、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3-O-β-D-芸香糖苷、万寿菊素和柽柳素。[结论]研究结果为臭灵丹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夹竹桃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色谱法等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鉴定了夹竹桃的化学结构。[结果]从夹竹桃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经过波谱解析确定化合物分别为(+)-羽扇豆醇、β-谷甾醇、槲皮素-3-O-洋槐苷、芦丁和夹竹桃苷。[结论]该研究为夹竹桃的应用与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