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番茄是阜蒙县保护地栽培主要作物之一,在生产中番茄发生畸形果现象较为普遍,使番茄失去商品性,给种植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一、发生症状番茄畸形果也称变形果,以冬季保护地番茄发生较多。一般正常的果实为球形或扁球形,4~6个心室,放射状排列。而畸形果各式各样,田间经常见到的畸形果有纵沟果、扁圆果、椭圆果、偏心果、指突果、桃形果、豆形果、菊形果,以及其他奇形怪状的果实。形成畸形果的花、萼片和花瓣数量较多,子房形状不正。  相似文献   

2.
以番茄为材料,研究了在蔬菜保护地生产中,不同水肥处理对番茄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番茄叶片中MDA含量对番茄产量和畸形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肥供应充足的番茄叶片中MDA含量显著降低,而随着叶片中MDA含量的降低,番茄产量显著增加,但畸形果发生率降低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番茄畸形果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畸形果也称变形果,各地均有发生,尤其以保护地番茄发生较多.番茄正常的果实为球形或扁球形,4~6个心室,放射状排列.而畸形果则各式各样,田间经常见到的畸形果有纵沟果、扁圆果、椭圆果、偏心果、指突果、桃形果、豆形果、菊形果、乱形果,以及其他奇形怪状的果实.形成畸形果的花,萼片和花瓣数量较多,子房形状不正.由于畸形果的商品性差,因而在生产上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防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4.
<正>畸形果是番茄生产中极易发生的一种生理性病害,随着保护地栽培设施的发展,畸形果在番茄各个栽培茬口都能出现,使番茄的商品率下降,严重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一、畸形果的发生原因(一)发芽分化和发育不正常番茄幼苗在2~3片真叶时,就开始进入花芽分化和发育阶段,一般到幼苗4叶1心定植。如果在这个时期花芽分化不良,后期再加强管理和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也无济于事,畸形果仍会大量发生。而花芽分化不良主要由于环境及营养条件不适宜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正>日光温室番茄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措施不当,果实膨大后,会出现畸形(桃形、瘤形、歪形、尖顶、凹顶)果、筋腐果、脐腐果、裂果、空洞果、网纹果、日灼果等,降低商品价值,从而降低经济效益。1畸形果产生原因保护地番茄生产中,第1~3花序上易产生畸形果。畸形果产生与花芽分化过程中前期营养状况有关。在育苗营养土配制过中程肥料过多,造成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过高,根系吸收的大量养分积累在生长  相似文献   

6.
北方保护地番茄生育长期处于低温、寡照、高湿的条件下,自然落蕾、落花、落果十分严重:为了确保座果和果实膨大,以往多采用2,4-D蘸花,但易产生畸形果,而且对果实的膨大作用也较差。现在多采用沈农番茄丰产剂2号,提高座果率和减少畸形果的效果较好。我们引进了沈阳化工研究院的番茄膨果剂,在用2,4-D或番茄  相似文献   

7.
保护地越夏硬果番茄是承德地区特色产业,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12年,承德县保护地越夏硬果番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 050 hm2,产量达9.4万t,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硬果番茄产业的发展,番茄病虫害的发生越来越重,其中番茄灰叶斑病已成为生产上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造成番茄产量损失较为严重。通过几年的调查,重点介绍保护地越夏硬果番茄灰叶斑病的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苗期光照度对番茄畸形果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试验结果表明:苗期光照度对番茄畸形果发生垢影响。遮度度为32%就可显著地降低畸形果的发生率发生程度,尤其是降低乱形果中混发果物发生率和发生程度。随着遮工的增加,降低畸形果发生的作用就更大,但遮江对畸形发生类型及椭圆果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低温会削弱遮光对番茄畸形果经的降低作用和发生和蔼的减轻作用。因此,番茄在低温期有苗,适当减弱光照度也会减轻畸形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番茄果实营养丰富,风味特殊,可以生食、煮食、加工制成番茄酱等,因而对其果形、果色和风味等的要求较高。但近些年,随着番茄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畸形果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冬春茬保护地生产中更为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目前已经明确番茄畸型果不仅与品种密切相关,同时又受温度、光照、水分、营养等环境的影响,现将环境因子对畸形果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总结出适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番茄在冬春日光节能温室、早春大棚等保护地栽培生产过程中,为防止落花、落蕾,一般均要用2.4-D蘸花。如果蘸花不当,便会出现2.4-D药害。该药害不仅造成减产,最主要还造成尖顶果和畸形果,影响果实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番茄对设施蔬菜保护地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是近几年保护地温室栽培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但是由于设施保护地连年在同一地块内种植,加之栽培措施不当,很多地方的冬暖温棚(室)番茄到生长中后期容易出现早衰现象,造成畸形果增多,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从而影响了菜农的生产收益,为此将番茄早衰的因为及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番茄在冬春季保护地栽培中.受环境条件影响常发生畸形花.进而形成畸形果和顶裂果。严重影响了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农博粉3号、农博粉5号、农博粉30号以及农博粉秀等“农博粉”耐热系列番茄品种适宜越夏露地、保护地栽培。 特征特性 “农博粉”耐热系列品种抗高温性能好,高温条件下坐果能力强。夏季保护地条件下仍可正常生产,植株粗壮,不易徒长,花芽分化受高温影响小,果个大,最大可达500克以上,受蘸花激素浓度影响小,花蒂小,畸形果率低。  相似文献   

14.
保护地春番茄出现畸形果现象主要是持续低温所致,尤其是在春番茄花芽分化期和花芽发育期遇到8℃以下的低温,而且持续天数越长,其畸形率越高。因此,在防止措施上以保温措施为主,选用抗寒品种,合理应用生长激素,适当控制前期的肥水管理等综合措施,预防畸形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唐鹏  周素艳 《北京农业》1999,(12):39-40
膨大剂在保护地番茄花朵防落处理中,效果明显好于2.4-D、PCPA(防落素):不受时间、温度和天气情况的严格制约,吐果速度快,坐果率大幅度提高,畸形果明显减少,改变了番茄商品性状和坐果情况,在农业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东港市保护地面积18万亩.其中有番茄面积5万余亩。保护地占全市区旱田面积的40%,保护地生产每年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使其成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但其产量、品质与发达区域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如何提高番茄产量与品质针对本地区保护地生产技术现状及发展问题。总结其施肥技术与特点。为农民提供保护地番茄施肥方法、时期、数量及二氧化碳气肥等供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棚早春番茄生产中容易产生尖嘴果、瘤状果、脐裂果等畸形果,影响其品质和产量.降低商品价值。一、产生原因1.低温番茄花芽分化期间遇到低温.是产生畸形果的主要因素.在低温条件下分化的花芽.往往产生多心皮子房.这样由多心皮子房所发育形成的果实便生长为畸形果。在大棚早春番茄生产中.经常遇到不确定的低温.影响花芽分化.从而导致畸形果的产生.许多果顶凸出的番茄就是早春积温不足引起的。  相似文献   

18.
番茄畸形果是番茄果实的一种生理病害,在生产上严重影响了番茄的商品价值。畸形果形成主要是由番茄花芽分化的程度所决定的,此时幼苗生长点物质含量过多导致花芽分化过度,形成多心皮的畸形花,进而发育成畸形果。外界环境因素可通过改变幼苗生长点物质含量影响畸形果发生率和程度。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用不同浓度的2,4-D对包头地区早春保护地栽培番茄植株增长高度、叶片数、座果率、畸形果率、单果重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mg/L~10mg/L 2,4-D能大大提高番茄座果率、单果重,而畸形果率则较低;而15mg/L~25 mg/L 2,4-D虽然也提高了座果率、单果重,但同时畸形果率也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20.
番茄是我国北方各省冬季主要的蔬菜之一,随着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目前辽宁省保护地番茄栽培面积已达2000余万亩。由于北方保护地番茄生产中常受低温、弱光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大量的落花落果现象,当前生产上主要应用生长素类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防落素(PCPA)蘸花处理。但是,用2,4-D蘸花常常发生畸形果,且由于2,4-D存在残毒,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用防落素蘸花,果实膨大速度较慢,且蘸花劳动强度大、耗时费工,效率不高,影响了番茄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