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RS.1BL移位系已被小麦育种者广泛地用于农艺性状和特殊籽粒产量的改良,但还缺乏对有或没有发生移位染色体臂的有关种族农艺性状表达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目的是测定2个硬红粒冬小麦群体分离的Aurora移位系中1RS.1BL对籽粒产量和其它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用OK83398×Chisholm和OK8339×Arkan衍生的不同遗传材料进行了2个田间试验。试验1中评价了3种环境下25对F5代衍生的近等位纯合1B或1RS.1BL系;试验2评价了4种环境下1B或1RS.1BL纯合植株的F2、F3代的染色体组型。试验1中1RS.1BL的平均增产效应为9%-10%.增加地面以上干物质量为11%-12%,增加千粒重为4%-6%,其增产大小与杂交组合有关、尽管对每穗粒数、收获指数和容重未进行检测,但在株高和每平方米穗数方面的差异却以杂交和环境不同而缺乏一致性。试验2中所进行的遗传异质性方差分析表明,1RS.1BL中存在着较大的变异。这些结果对进一步利用1RS.1BL改良冬小麦农艺性状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三交组合(10-A/88-1643//川育12号)的F9代群体的112个稳定株系为供试材料,研究了T1BL.1RS易位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间偏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一些性状间的偏相关在T1BL.1RS易位系和非易位系群体内均达到显著水平,一些性状间的偏相关则公在T1BL.1RS易位系群体内,抽穗期与每小穗结实粒数呈极显著的负偏相关;而在非易位系群体内,抽穗期与每小穗结实粒数则呈显著的正偏相关。这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小麦—黑麦1染色体易位系进行一般性鉴别和特殊性分析,分离单克隆抗体(mAb),分别用于识别在1B染色体编码的Mr40000γ—黑麦碱(808/10)和醇溶蛋白(218/7).用2—丙醇水溶液对面粉、粗粉或半籽粒进行提取.并直接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析,分析表明,当IRS与1A、1B和1D发生易位时,mAb808/10表现出阳性反应,而非易位小麦反应很弱.抗体mAb808/10对黑麦碱的束缚决定于能保持三维结构的蛋白质,如果蛋白质降解,抗体反应就会消失.mAb218/17几乎对1BL.1RS易位系的2—丙醇提取物不起反应,但对其它被测小麦呈阳性颜色反应.因此,1BL.1RS易位系的检测能够通过mAb808/10的阳性反应或mAb218/17的阴性反应来完成.此外,对单个2—丙醇样品提取物进行两项ELISA操作,能够鉴别出三个群体:1BL.1RS易位系、1AL.1RS易位系和非易位小麦.这些ELISA分析方法较之其它Gli—B1醇溶蛋白或Sec—1黑麦碱的免疫分析法具有简化步骤,缩短时间,样品筛选率高和可适用于面粉、粗粉或半籽粒样品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花生RAPD反应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RAPD反应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文以花生为材料,对RAPD各种反应条件的优化组合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花生RAPD的较为理想的反应体系如下,10μl反应体积中含;50mmol/L KCl,10mmol/LTris-HCl(pH9.0),0.1%Triton-100,20 ̄40ng引物,0.2nmol/μl的dNTPs,1 ̄2μg/μl的BSA,15nmol/μlMgCl20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前曾设想利用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的Sv型细胞质与1BL-1RS染色体互作产生的雄性不育培育杂交小麦(Toriyama等,1991,1993),在此设想中,雄性不育保持系可通过两个渠道获得,即回交法(Nonaka等,1993)和花药培养法.本文报道花药培养的结果。用 1BL-1RS染色体携带者911-B-8-10(简称st.911)与13个日本品种杂交,用 F1及 B1F1植株的花药进行培养,F1的胚形成频率高于亲本(日本品种),B1F1的胚形成频率低于 F1代。st.911和F1代较高的胚形成频率部分地得益于 1BL-1RS染色体.因为抗叶锈病基因Lr位于1RS染色体臂上,所以在再生单倍体植株上人工接种叶锈病菌(21B小种)可以选出抗病个体。用抗叶锈的加倍单倍体与带有1B染色体的(Sv)-中国春和带有1BL-1RS染色体的(Sv)-Saimon杂交,前者的F1表现出较高的自交可育性,而后者的F1表现出完全雄性不育,这说明,通过花药培养获得的抗叶锈病的加倍单倍体系可以用作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  相似文献   

6.
一些含有1BL·1RS小黑麦易位的品种被认为耐Al毒害,但这种耐性基因是位于1RS还是位于小麦染色体上尚不清楚.1988年至1992年间在Columbia MO用5种软红粒冬小麦遗传背景材料回交获得含有Kavkaz衍生的1BL·1RS和Amigo衍生的1AL·1RS易位的6个F_4近等基因系.在液培条件下用裂区设计法测定1RS对耐Al性的表达.所有小区采用含1mg/L Al的AlCl_3进行处理,对照不含Al.幼苗在不含P的pH4.0低电离度通风培养液中培养4d后,从每个系中取7株,测定每株胚根最大长度,再利用Al处理根长除以对照根长计算耐性指数RTI,高RTI表示耐Al性强.每个遗传材料的1AL·1RS和1BL·1RS近等基因系平均RTI值变化范围为0.63(MO 11728)~0.24(Caldwell).1AL·1RS显著地降低了Becker、Caldwell和MO 10501的耐Al性,但对MO 11728和Pioneer 2551无影响.1BL·1RS对所有遗传材料的耐Al性没有影响.在液培条件下,无论Kavkaz或Amigo衍生1RS片段都不含有耐Al性基因,以前报道的1BL·1RS品种耐性是由于小麦染色体上主要基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BSSS和BSCB1玉米群体相互轮回选择后的杂种增益F.J.Bteran,A.R.Halaue玉米育种目的是鉴定优良基因型以用于杂交种。使用轮回选择方法是为了逐渐增加玉米群体内有利基因型频率,并因此增加从那些群体中获取改良基因型的可能性。Shul(1...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小麦-黑麦1染色体易位系进行一般性鉴别和特殊性分析,分离单克隆抗体,分别用于识别在1B染色体编码的Mr4000γ-黑麦碱和醇溶蛋白。用2-丙醇水溶液对面粉,粗粉或半籽粒进行提取。并直接进行疗养免疫吸附法分析,分析表明,当1RS与1A1,B和1D发生易位是,mAb808/10表现出阳性反应,而非易位小麦反应很弱。  相似文献   

9.
大豆抗感SCN基因的一个RAPD标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组合RNg(抗)× 7705(感)的P1、P2、F1、F2、BC1F1和BC1F2分离群体进行抗病性鉴定,遗传分析的结果表明,大豆对SCN1号小种的抗性由4对相互独立的主基因、包括一对显性基因和三对重叠的隐性基因决定。用 BSA法筛选在五个 BC1F2分离家系内具有多态性的 RAPD标记,发现 RAPD标记 OPA0191200在亲本间及 BC1F2分离群体内具有多态性,只能在感亲、 BC1F2家系 11和 43的感病单株中扩增出来,表明和这两个家系独有的感病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绿宝石喜林芋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结果表明:诱导绿宝石喜林芋叶片产生愈伤组织频率最高的培养基是MS+BA0.05mg/L+2.4-D1.0mgg/L。最适于愈伤组织分化的基本培养基是N6;3mg/L的BA、ZT和KJ均能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其中以BA为好;CH对愈伤组织的分化有促进作用。N6+BA7mg/L+IBA1.0mg/L对不定芽的增殖效果较好,30d可增殖9.4倍。1/2MS+IBA0.5mg/L诱导生根效果好。试管苗  相似文献   

11.
从成熟番茄果实中分离mRNA,以Oligo(dT)为引物在AMV逆转录酶作用下合成ACC2cDNA第一链,以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ACC2基因,获得1.45kb的扩增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到BS质粒的EcoRV位点上,对插入片段两端进行部分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玉米品种PI209135‘MAYORBELA’对玉米大斑病的抗性遗传W.A.RobbinsJr,H.L.Warren利用寄主植物的抗性遗传是防治玉米大斑病(NCLB)的最经济有效措施。早期的遗传学研究表明,这种抗性在自然界中是多基因的,因为它包含有若...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一个不同基因型能源甘蔗各生育阶段平均CGR,平均NAR在整个生育期中呈种型曲线消长,各生育阶段平均LAI呈“S”形曲线 工;苗期至分蘖前中期NAR和LAI对CGR作用相似,分蘖中后期以LAI对CGR的贡献大,LAI与CGR显著正相关,并具较大的正直接作用和净贡献率;伸长生长期以后,在一定LAI的基础上的NAR和CGR显得十分重要,伸长生长后期LAI极显著正相关,而NAR与CGR均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一些抗白粉病广谱性有效抗源已在小麦中确定出来,但在许多品种中抗性基因的特性还未知.从1982年国际冬小麦白粉病与锈病圃筛选的10个冬小麦品系作为试材,研究了作用基因的数量与抗白粉病的遗传模式.每个品系都同敏感性品种Chancellor杂交,在温室内用127号B.graminis小种接种亲本、F_1、F_2、BC_1(Chancellor×F_1)及F_3代群体幼苗,评价了白粉病反应.除过ST1-25外,所有亲本都表现抗性。遗传分析表明,C39和SI5中的抗性受3个显性基因控制,A55-2、R107、GO4779、OK75R3645及BulkPV63-6中的抗性由简单的部分显性基因控制.Armada与Chancellor间杂交产生的F_2、F_3及BC_1群体抗性表现不一致,但至少表明Armada有1个抗性基因,很可能是以前指出的Pm4b.VPM1和ST1-25中抗性各由1个隐性基因控制.10个亲本中表现出3至11个不同的抗性基因.  相似文献   

15.
96112抗叶锈病的甜玉米群体AS12──(D.W.Davis等),HortScience,1995,Vol.30,N0.3,637~638(英文)AS12是由甜玉米(Sugaryl)与热带玉米复交种(1B/1R)于1968年杂交后衍生的。按植株整齐...  相似文献   

16.
以闽选703为材料,在N6(或MS)+2,2-4D2.2mg/L+CH(水解酷蛋白)1.5g/L培养基上诱导产生胚状体。利用1/2MSO的5.5%海藻酸钠包裹体细胞胚,播种在4种不同的固体培养基上,其中播种在培养基1/2MS+BA2mg/L+NAAlmg/L+AC(活性炭)0.5%的人工种子萌发率为31.7%,比前人报道的27.6%(2)提高4.1%。本文最后还探讨了活性碳对生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甘蓝种子在附加有0~10mg/L6—BA+0.1mg/LNAA的MS培养基中,当6—BA为2~5mg/L时,幼苗生长健壮.采用MS+2~4mg/L6—BA+0.1mg/LNAA培养基可从无菌苗茎尖诱导大量丛生芽,2~3周后,平均每个茎尖可诱导5.1~5.5个丛生芽,6—BA大于4mg/L,会导致丛芽黄化.继代培养时,4mg/L6BA+0.1mg/LNAA配合使用效果较佳,繁殖系数高达10.4.1/2MS+0.5mg/LIBA丛芽的生根效果较好,保湿组培苗的成活率可达95%,再生植株在自然条件下能正常开花结实.  相似文献   

18.
粒用高梁Rf_1基因及其在改变育种方法中的潜在用途——(R.L.Brengman)QueenslandDepartmentofPrimaryIndustriesInformationSerisNo.Q195003,1995.12(英文)一个单显性雄性?..  相似文献   

19.
Goss.  DR 沈法富 《江西棉花》1995,(2):47-48,F003
尽管棉花被认为是耐盐植物.且不同的品种间已观察到耐盐性的变异,但是,棉花耐盐性的传递机制仍然没有解决.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耐盐品种是否比盐敏感品种含有基本(或诱发产生)较高水平的抗氧化剂.在温室内,用0和150mMNaCl处理耐盐棉花品种(Acala1517—88和Acala1517—SR2)和盐敏感品种(Stoneville825和Deltapine50)的植株,测定它们生长状况和抗氧化剂容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50mMNaCl处理,使Delatpine50和Stoneville825品种植株的生长对比照下降40%以上,而Acala品种植株的生长仅下降不到30%.耐盐品种Acala的过氧化氨酶(121~215%)和α-维生素E(312~340%)的基本水平较高.盐处理后,耐盐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了38~72%,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提高了55~101%;而盐敏感品种这些酶活性则保持稳定或下降.生长在150mMNaCl条件下,耐盐品种比盐敏感品种显示出氧化抗坏血酸和还原抗坏血的比率低,还原谷胱甘肽和氧化谷胱甘肽的比率高.在一次盐胁迫处理后,Deltapine50的脂质过氧化水平比Acala1517—88高51%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以前曾设想利用粘果山羊草(Ae.kotschyi)的S^v型细胞质与1BL-1BS染色体互作产生的雄性不育培育杂交小麦(Toriyama等,1991,1993),在此设想中,雄性不育保持系可通过两个渠道获得,即回交法(Nonaka等,1993)和花药培养法。本文报道花药培养的结果。用1BL-1RS染色体携带者911-B-8-10(简称st.911)与13个日本品种杂交,用F1及B1F1植株的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