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P、K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冬前叶片含糖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研究了冬小麦施用氮、磷、钾对籽粒产量、冬前叶片中糖分含量、苗期单株干重等性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通过取样调查、测产,建立了上述性状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有关因子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提出了施肥方案,即在保证产量每公顷4000kg的条件下,每公顷施N172.27~204.22kg、P2O587.93~112.45kg、K2O44.2~63.46kg,N:P2O5:K2O为1:0.51:0.26~1:0.55:0.31。苗期如缺氮、磷、钾,叶片中糖分就会积累,表现出分蘖少,单株干重低,尤其缺磷时显得更为严重。苗期N:P2O5:K以1:0.69:0.30为宜。  相似文献   

2.
3.
钾对旱地冬小麦后期生长及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为了了解钾对旱地冬小麦生长质量及籽粒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测定和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钾对旱地冬小麦后期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37.5~112.5kgK2O/hm2)明显地提高了旱地冬小麦的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施用钾肥的处理在小麦开花以后不同时期千粒重和籽粒灌浆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施用钾肥,小麦的沉淀值、面团稳定时间,尤其是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产量都有明显增加,但钾肥施用量过大反而不利于小麦品质的改善,施用量超过112.5kgK2O/hm2小麦上述品质指标数值都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5.
施氮磷钾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ar.  UC 米君 《马铃薯杂志》1989,3(2):122-128
  相似文献   

6.
为给旱作小麦高产栽培提供依据,在半湿润农田系统下以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研究了施肥、除草及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草对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影响不明显;种植密度和施肥极显著影响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正常密度(播量150.0 kg·ha-1)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比低密度处理(播量90.0 kg·ha-1)分别高15.5%和9.1%.相比不施肥、单施氮肥和单施磷肥,氮磷配施具有较高的增产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施氮量有助于提高小麦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过量施氮有降低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的趋势.综合来看,在正常种植密度、氮磷配施和135kg·ha-1施氮量下,半湿润地区的冬小麦能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7.
8.
钾肥对甜玉米籽粒品质和茎秆含糖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史振声  张喜华 《玉米科学》1994,2(1):076-080
本文研究了钾肥对甜玉米籽粒多种营养成分和茎秆含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增施钾肥可提高籽粒多种营养物质含量和茎秆含糖量,但过量施钾反而产生抑制作用.②籽粒淀粉含量的变化趋势与蛋白质、赖氨酸、脂肪和糖相反,当前者含量较高时,后者含合较低.③籽粒中不同营养物质的代谢对钾反应的敏感程度不同,其强弱的顺序为总糖>赖氨酸>脂肪>蛋白质.④因施钾量的多少茎秆含糖量变化很大,当施量较少时,与籽粒蛋白质、赖氨酸、脂肪和糖一样,随施钾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籽粒中蛋白质、赖氨酸、脂肪和糖的含量均达最高或较高值时,茎秆含糖量较低;过量施钾籽粒蛋白质、赖氨酸、脂肪和糖的合成受到抑制而茎秆含糖量较高.适量增施钾肥可提高甜玉米营养物质含量,调节各物质比例,达到改进品质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氮、磷、钾肥配方施用对大豆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利民 《杂粮作物》2003,23(3):174-175
通过对大豆不同氮、磷、钾的配方施肥试验研究,找出了辽宁地区草甸土大豆生产较为理想的氮、磷、钾的配方组合。施N60kg/hm^2,P2O575—120kg/hm^2,K2O70—90kg/hm^2,可以使单位面积上大豆的产量和效益取得显著效果,实现大豆生产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土壤水分调控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为了给小麦节水高产栽培中土壤水分管理提供依据,采用池栽遮雨的方法,用Logistic曲线拟合不同水分调控条件下籽粒的灌浆过程,研究灌浆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水分调控对籽粒灌浆参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灌浆持续时间看,Tmax、T1较稳定。T2变异系数大、T3最不稳定;从灌浆速率看,R较稳定,Rmax、R1、R2变异系数大,R3最不稳定。相比而言,拔节期灌水1次和拔节期+孕穗期灌水2次对阶段灌浆参数影响较大。强势粒与弱势粒之间灌浆参数差异不明显。表现为强弱势籽粒灌浆趋于同步,强势粒灌浆速率略快于弱势粒。因此在河南高产栽培条件下,提高缓增期灌浆速率(R3),相对延长缓增期持续天数(T3),促进落黄,对提高粒重有利。  相似文献   

11.
12.
甬优12对N、P、K养分需求规律及施肥效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甬优12对N、P、K养分的需求规律和互作机制,明确肥料施用量与产量的关系,充分发挥甬优12的增产潜力,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其N、P、K养分需求效应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施用N、P、K后一般可增产20%以上,对N、P、K养分需求呈幂次函数变化规律,并且N+P+K(M)整体维度需求量明显大于N、P、K单维度需求量之和,其数学模型分别为Y=-0.7744N2+18.565N+510.01(r=0.9634*),Y=3.0931P2-8.6161P+604.66(r=0.9999**),Y=-3.3975K2+35.733K+521.45(r=0.9841*);Y=-0.1239M2+8.4834M+489.36(r=0.8010**)。通过对上述模型和通用N、P、K比例分析,甬优12对N+P+K组合互作最佳需求量为34 kg/667 m2,即纯N 14 kg、P2O57 kg、K2O 13 kg,其超高产栽培应在整体维度最佳需求量模型的基础上,加大有机肥配套和微量营养的合理促成,以健全群体与个体的关系,推动攻大穗、保多穗的超级栽培预期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在河南省典型潮土上合理的锰(Mn)与氮(N)、钾(K)配施方案.提高冬小麦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通过正交区组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田间试验,研究了Mn与N、K配施对冬小麦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Mn与N、K配比可显著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与蛋白质产量.N、K2O和MnSO4·H2O分别控制在33.57~42.29、259.30~276.64、163.83~164.63 kg·hm-2时,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才会较高.其中,氮肥对籽粒中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影响较大,对醇溶蛋白、谷蛋白的作用均为Mn>K;对球蛋白的作用则是K>Mn.因此,保证N肥的合理供应是获得较高蛋白质含量、蛋白质产量和各蛋白组分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根据籽粒产量和品质要求调节Mn肥与K肥的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14.
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保护性耕作对冬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在山东胶东地区旱地设置传统耕作(CT)、还田免耕(NT1)、整秆覆盖免耕(NT2)、深松还田(NTS)4个不同耕作模式,测定和分析了各模式下冬小麦籽粒基本品质性状、淀粉糊化特性、面团吹泡指标、稠度指标和拉伸仪参数.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能改善小麦籽粒品质.在3个保护耕作模式中,NT1和NT2对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没有影响,但可改善面筋质量、加工品质及面团弹性,NT2还有利于改善小麦面团拉伸特性;NTS则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和湿面筋含量,改善面条蒸煮品质、加工品质、口感及面团拉伸特性,但降低了延伸性.综合各品质性状表现,以NTS最优,NT2和NT1次之.  相似文献   

15.
为给冬小麦高产优质栽培过程中氮肥的合理调控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河南郑州和兰考两点大田试验,分别在总施氮量240和180 kg·hm-2下,以全部基施为对照,进行基施和追施各50%施氮处理[追肥时期分别在返青期(二棱末期)、返青后10 d(护颖原基分化期)、20 d(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和30 d(雌蕊凹期)],探讨了小花发育期施氮对两种穗型冬小麦碳、氮积累和转运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花发育期追施氮肥均有利于花前碳、氮的贮藏积累和转运,且兰考矮早8品种贮藏碳、氮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高于对照处理4.49和3.98个百分点,而豫麦49198品种分别高于对照处理1.68和0.47个百分点;两个品种花前贮藏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高于碳素42.97和38.47个百分点。在本试验条件下,在小花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追施氮肥增加了兰考矮早8的千粒重和豫麦49198的穗粒数,且追肥处理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氮素积累和转运的增加也显著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根据本研究结果,在总施氮量180~240 kg·hm-2下,采取基施和小花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追施氮肥各50%,提高了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  相似文献   

16.
追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4,自引:17,他引:64  
采用水泥池栽和大田栽培两种种植方式 ,研究了追氮时期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与起身期施氮肥相比较 ,拔节期和挑旗期追施氮肥 ,促进了籽粒各蛋白质组分和蛋白质总量的提高 ,增加了谷蛋白大聚合体的含量 ;提高了籽粒容重、出粉率和面粉的湿面筋含量及沉淀值 ;延长了面团稳定时间 ,同时籽粒产量亦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施氮量对冬小麦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给限量灌溉条件下冬小麦高产栽培中合理施氮提供依据,2008-2009年度分别在藁城市和清苑县以冀5265和科农199为材料,研究了限量灌溉条件下(小麦全生育期灌3水,每次灌水量75 mm)施氮量(0、120、180、240和300 kg·hm-2,分别用N0、N120、N180、N240和N300表示)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有利于增加小麦植株和籽粒的含氮量和氮素积累总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藁城点籽粒氮素积累量呈持续增加趋势,清苑点在N240处理下籽粒中氮素积累量达到最高后开始下降。两地试验中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藁城的氮素生产效率、回收效率及农艺效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N180的氮素生产效率最高,回收效率和农艺效率则以N240最高;穗数和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千粒重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递增趋势,但N240与N300之间差异不显著。清苑县的试验中,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籽粒生产效率、回收效率和农艺效率都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在部分处理之间差异显著;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均以N240的最高,千粒重则以N0的最高,再增加施氮量反而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有所降低。根据本研究结果,在河北平原限量灌溉条件下,小麦生产中施氮240 kg·hm-2可以获得较理想的籽粒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水氮对冬小麦花后籽粒淀粉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索水分和氮肥对小麦淀粉含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冬小麦品种矮抗58为材料,在小麦全生育期不灌水(W0)和拔节期灌水(W1)两种水分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施氮处理间(0、180、240和300kg·hm 2,分别用N0、N1、N2、N3表示)冬小麦花后籽粒淀粉含量和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N2处理获得较高小麦籽粒产量、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及较低直/支比,不施氮或施氮过多均不利高产和籽粒淀粉积累.与W0相比,W1处理有利于小麦籽粒产量提高及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积累.水、氮互作对小麦籽粒产量和淀粉含量影响明显.在8个处理中,以W1N2处理对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改善籽粒淀粉品质有利,为比较理想的水氮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N、P、K三种肥料不同的施肥模式和种植行距的4因子5水平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全部实施的研究方法,得出了甘蔗含糖量高于14%,甘蔗产量高于75t/hm^2和产糖量高于10.5t/hm^2的最佳施肥模式和种植行距。试验结果的验证和不面积的生产性推广证实;适合于试验地所处的生态环境植蔗区的最佳种植行距为0.80-0.85m,氮肥(尿素)最适宜用量为0.6t/hm^2;磷肥(过磷酸钙)施用过多会影  相似文献   

20.
水氮运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水氮生产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从小麦高产和麦田环境安全兼顾角度探讨冬小麦种植的水氮运筹效应,于2013-2014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以冬小麦品种石麦18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节氮地面灌溉、限氮喷灌和限水限氮喷灌3个水氮运筹模式下冬小麦产量、水氮生产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水氮模式间小麦穗数、穗粒数差异不显著;限水限氮喷灌处理的千粒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籽粒产量表现为限水限氮喷灌>限氮喷灌>节氮地面灌,且均达到9.6×10 kg·hm-2以上的超高产水平;降低灌水量可显著减少农田耗水量,提高水分生产效率、灌溉水生产效率和氮素生产效率。在河北平原地区超高产冬小麦生产中,施氮量195 kg·hm-2、春季总灌水量105 mm(拔节期45 mm、开花期30 mm、灌浆期30 mm)的限水限氮喷灌模式是同步实现高产及水氮高效利用的最佳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