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优质稻米8116     
西北农业大学从激光4号的变异株系中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籼稻品种8116,全生育期140—145天,株高90—100厘米,穗长19—20厘米,每穗总粒数120粒左右,千粒重22克。该品种米粒清白,半透明,无垩白,粒型较细长,米饭柔软爽口,香气浓郁,冷后仍能保持。一般亩产400多公  相似文献   

2.
一、品种来源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78年用快中子辐射阿勃品种的干种子,诱变出抗病突变体选育而成,原代号78—103—1—62—8,曾用名62—8。二、特征特性芽鞘紫色,幼苗半直立,株型紧凑,株高115厘米,叶绿色下披。单株分蘖数1.1—1.7个,分蘖成穗率27.35%。穗长8.6厘米,每穗小穗数19个,着粒35粒。  相似文献   

3.
《科学种养》2009,(8):49-50
水稻新品——中浙优634 特征特性“中浙优634”水稻品种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该品种株型适中,长势旺,分蘖力强,有效穗多。株高118厘米,生育期136-140天,穗长26.8厘米,每穗总粒数160~180粒,千粒重2713克。  相似文献   

4.
香稻新秀──湘晚籼5号湘晚5号是湖南省水稻研究所用香稻8O—66与矮黑杂交育成的一个优质香稻品种,1994年元月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破格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株高95~100厘米,分蘖强,每亩有效穗25万,每穗总粒数90~95粒,结实率80%~8……  相似文献   

5.
林辉 《作物杂志》1994,10(4):40
粳稻牡丹江22牡丹江22以福锦/石狩//中作87为母本,用牡80-341为父本杂交育成。于1994年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97.5厘米,穗长18.5厘米,每穴平均穗数15穗,千粒重27.5克,每穗平均114粒,不实率……  相似文献   

6.
《种业导刊》2016,(2):34-42
稻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14 品种名称:深优9597 申请者: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育种者: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深95A×R6297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33.0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短2.4天.株高119.2厘米,穗长23.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0万穗,每穗总粒数171.5粒,结实率86.6%,千粒重25.3克.  相似文献   

7.
粳稻矮秆大穗牡丹江21牡丹江21以福锦/石狩//中作87做母本,用合交752/岩锦为父本杂交育成,于1994江2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高80厘米左右,穗长21.5厘米,每穴平均有效穗15穗,千粒重26.1克,每穗平均137粒以...  相似文献   

8.
品种来源原名“抗七”,由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1979年用Tx622A不育系做母本,忻粱7号做父本杂交,1980—1981年进行丝黑穗病人工接菌和产量鉴定选育而成。1987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3次会议审定,定名“晋杂11号”。特征特性幼苗绿色,生长势强,株高170—200厘米。穗长29厘米,纺锤形,穗码紧密。颖壳紫红色,红粒,单穗重  相似文献   

9.
1 水稻品种 1.1 博优64 1.1.1 品种登记号:GS01001—1990。 1.1.2 品种来源:博A×测64—7。 1.1.3 特征特性:苗期叶片较披,后期叶较直立,株型松散适当,株高90~100厘米。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20万左右,每穗约149粒,结实率89.7%,千粒重23.7克。部分谷粒稃端有短  相似文献   

10.
《种业导刊》2015,(4):37-42
稻审定编号:国审稻2014001品种名称:陵两优7717申请者: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育种者:湖南亚华种业科学院品种来源:H750S×HY717特征特性: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长江中下游作双季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1.5天,比对照株两优819长2.8天。株高82.1厘米,穗长18.7厘米,亩有效穗数22.7万穗,穗粒数105.0粒,结实率85.8%,千粒重26.9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  相似文献   

11.
安徽中籼稻主要产量因子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省2000—2005年的中籼稻区域试验和联合鉴定试验的424个品种(组合)为材料,对产量性状作了相关分析及主成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有效穗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有效穗呈负相关。所以在中籼品种(组合)的高产育种中,应以选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为主攻目标,即要选育穗大粒多型品种,不必过于追求有效穗和千粒重。穗实粒数、产量与全生育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即生育期短的品种(组合)也可以实现高产。主成份分析也表明穗实粒数、穗总粒数是高产育种主攻的关键。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中籼稻品种(组合)高产育种策略建议,为中籼新品种(组合)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冀单十四号玉米,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承德农研所用莫17×承2杂交育成。1982年经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批准定名并决定推广。冀单十四的生育期115天,平均亩产1,188.9斤。植株高264厘米,穗位99厘米,果穗上部叶片较短,有利于中部叶片的光合作用。千粒重450克,穗粒重283.0克,穗粒数613.4,穗祖5.1厘米,穗长24.2厘米。品  相似文献   

13.
京农79—41一、特征特性:京农79—41由北京市农科院引入。属弱冬性,幼苗半匍匐。株型紧凑,株高90厘米左右。茎粗4.3厘米,白壳红粒,长芒,穗纺锤形,穗长11.5厘米,每穗小穗数20.4个,每穗粒数45粒,粒质硬,千粒重58.3克。对条、叶锈病均免疫,无黄矮病,其它病害也未发现。在临汾地区2月19日返青,5月3日抽穗,6月14日成熟。二、利用价值:可作抗锈亲本利用。  相似文献   

14.
小麦新品种     
贵辐12号贵州省农科院原子能农业利用研究所用兴科十五号×阿芙乐尔。经六代选育而成,为半冬性低春性品种。该品种苗直立浓绿。株高90~105厘米,叶宽大。穗纺锤—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半硬质,千粒重  相似文献   

15.
16—11—100一、特征特性:由山东省溜博农业科学研究所引入,属弱冬性。幼苗习性为半匍匐,叶色深绿,叶姿披下,株高97厘米,茎较粗,抗倒伏,长芒、穗棍棒形,单株穗数为10·6个,穗长为8·7厘米,每穗小穗数为18·7个,每穗粒数为21·2粒,白壳白粒,属硬粒型,千粒重62·0克。  相似文献   

16.
品种来源由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用山前麦作母本,长治620作父本,于1982年杂交选育而成。原名“长治6406”,1987年5月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定,定名为“晋麦24号”。特征特性芽鞘白色,幼苗半直立,分蘖中等。株高90厘米左右,茎秆粗壮,抗倒性强。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红粒。穗大粒多,每穗着粒30粒以上。粒  相似文献   

17.
京农79—41:由北京市农科院引入。属弱冬性,幼苗半匍匐。株型紧凑,株高90厘米左右。茎粗4.3毫米,白壳红粒,长芒,穗纺锤形,穗长11.5厘米,每穗小穗数20.4,  相似文献   

18.
《种业导刊》2016,(4):34-42
稻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5042 品种名称:川谷优T16 申请者:铜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育种者:铜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川谷A× TR16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武陵山区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50.8天,比对照Ⅱ优264长2.5天.株高119.0厘米,穗长25.7厘米,亩有效穗数17.1万穗,穗粒数176.4粒,结实率82.1%,千粒重29.7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6,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中抗稻瘟病.耐冷性中感.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6.3%,长宽比3.2,垩白粒率90%,垩白度15.7%,胶稠度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9%.  相似文献   

19.
7515—0—6—8—1:由河南开封地区所引入。属春性,幼苗直立,株高55厘米,白壳白粒,长芒,穗纺锤形,穗长9.8厘米,每穗小穗数为22.0,每穗粒数44.2,粒质硬,千粒重40.0克。轻感条锈,对叶锈、黄矮属免疫类型,未发现其它病害。在当地2月19日  相似文献   

20.
《科学种养》2009,(11):50-50
西杂五号小麦新品种西杂五号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张改生教授采用杀雄剂途径从众多小麦良种中经过大量专一组培与严格测评筛选培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兼早熟的杂交小麦新品种。该品种株高80~85厘米,亩穗数40万~45万穗,穗粒数38~45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