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根据三人篮球的特点,结合高校体育课中篮球课程的开展情况,提出三人篮球在高校体育教学应用的设想,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三人篮球在高校体育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三人篮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参加篮球锻炼,有效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三人篮球比赛较易组织,通过组织各类三人篮球比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还能够丰富校园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
高校的足球联赛指的就是校内的院系或者是兄弟院校之间开展一种以群体为形式的足球比赛,通过比赛培养大学生的合作以及竞争意识,提升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的文化建设.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开始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体育教育,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上大学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锻炼自身,做到心理上健康与身体上健康.对于高校来说,对体育的重视可以体现在各个方面.文章就将从足球的作用上分析其对于高校教学的作用,足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课程,高校可以让学生在掌握足球知识的基础上适当的让学生进行足球联赛,足球联赛在高校校园中的推广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实践策略也需要教育界引起重视.文章将通过高校足球联赛的推广以及实践分析其策略以及存在的意义,希望足球联赛的不断推广能够让学生们形成团结协作、敢于拼搏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工业大学2002级至2004级本科1年级和2年级学生体育选修课中选报体育舞蹈课的学生共540人(其中男生230人,女生310人)为研究对象,通过1学期的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及部分生理指标的测量,发现体育舞蹈对大学生有独特的锻炼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体育舞蹈具有较高的健身价值;第二,能锻炼学生美的体态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第三,体育舞蹈是休闲、社交和娱乐活动的好选择;第四,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体育活动习惯。通过分析广东高校体育舞蹈课的开设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高校体育舞蹈课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民办高校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不断增长,对于民办高校退学率升高的研究和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现状的研究就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学生是社会人力资源更新的补充剂,是社会建设的有力保障之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一直就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民办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后的异军突起,能够享受高校教育的在校人数在不断上升,但是在整个社会的同龄群体之中,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相对的特殊年轻群体。他们具有高的包袱、高智商、高情商。在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正在大力提倡全民健身运动,兴起全民锻炼的高潮。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奠定其终身体育的基础,只有使学生真正拥有体育意识,才能实现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接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论述了大学体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并结合我院的职业特点给出了一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自我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进行自我锻炼,这是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需要。笔者在太极拳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组织教学形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密集,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新技术革命与国际间的竞争愈演愈烈的同时,我国正面临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转变。近几年来,以CUBA为主体的篮球运动在中国大学校园里掀起了一股篮球文化热潮,将篮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和提高推上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1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及特点校园体育文化是在校园特定环境下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校园体育文化是指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体育专业办学内涵的不断丰富,其功能日趋多元化,它不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任,还需要担负起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责任。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襄阳市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高校人力资源、场地设施、器材设备以及体育物质文化活动等资源较为丰富,但受到传统观念、管理制度、高校地里位置等因素制约,使高校丰富的体育资源不能很好地服务于社会。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优化方案;培养实践型人才,为高校体育资源社会化服务作铺垫;创办大学生俱乐部;加强学校和各行业合作,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多元化建设,提高社会化服务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高校体育场馆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学生锻炼的场所,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有力保证。本文对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寻求问题出现的成因,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传统养生体育课程在高校的开设具有重要的价值,能满足大学生多样化选课需求,丰富体育课程内容;能增强大学生终身锻炼的技能和意识;促进传统养生体育学的现代发展和传承;更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体育养生文化。通过普通高校传统养生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体育教育主管部门要全面正确地把握传统养生体育观,对传统养生体育内容体系的现代化改造,对传统养生体育课程体系进行建构的开发及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1.
研究消费群体心理与行为特征,对于企业开展有效的营销活动具有重要意义。80后年轻高校教师群体对新兴体育休闲消费项目有独特的看法和价值观;中年高校教师群体是高档体育器械、服装等体育消费品购买群体;高校女性教师群体在家庭中的角色作用,和家务劳动的经验,体育休闲消费产品的细微优点往往能博得此类人的欢心,促成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2.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全国高校都相应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作为高校体育教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同行的交流、与学生的座谈等方式,发现在体育教学改革中,如何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利用互联网+体育进行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有效方法;广泛传播健康理念,提升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形成珍视健康、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氛围。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高校体育社团的现状、功能进行分析,阐述了校园体育文化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影响,提出了重视体育社团作为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载体作用,加强高校体育社团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体育保健学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保健表现和保健措施为主要内容的交叉性学科,是体育专业学生学好其他理论课的基础,历年来一直被教育部列为体育专业必修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自明。体育保健学作为体育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课,其内容繁多、概念较抽象、理论性较强,学生觉得难学,老师觉得难教,一直以来是高校体育院系理论课程教学的难点。近年来,随着高校体育院系教学计划的调整,体育保健学的教学学时大大减少,教材内容也趋向于简化,教学时间的有限性和知识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了培养更多的符合未来教育需要的新型体育教育人才,迫切需要在高校体育院系教学中对体育保健学教学进行系统的改革,以克服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技能训练不得力、学生能力甚差的状况。如何改变体育保健学教学的这种当前困局,是值得所有高校体育院系体育保健学教师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对体育保健学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促进体育保健学在高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自设置以来,持续面临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改行换业现象严重的情况。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有很多,针对当前体育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就业形势,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对上海市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发展现状进行透视,并分析相关原因,以期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网球运动的健身、健心、促进社会交往诸功能,以及普遍性、可调节性、娱乐、观赏性的终身体育教育特征的分析,阐述了网球运动在高校体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有效结合点,是当代大学生进行身体锻炼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态体育观点出发,以辽宁高校生态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分析我省高校生态体育文化发展问题,探讨研究高校生态体育意义,阐释建设高校生态体育文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构建路径,以期为高校生态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从而成为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型人才。而以往的高校体育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培养等方面的培养情况略显不够,因此急需对当前高校体育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方向主要包括意识情感、勇气精神以及创造思维等多种人格品质,因此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带入高校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学生自身主观的引导带动,最大化地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以及积极向上的情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对学生健全心理的建立以及今后在社会中更好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多所高校的学生在体育课或运动会中受伤或猝死,成为社会和媒体关注的焦点。为避免此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本文详细分析了体育教学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呼吁各高校关注学生的安全。旨在为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和竞赛活动的安全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学习体育在终身体育整体中有着重要的现实地位和历史使命,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终身体育教育中重要内容之一。分析和研究体育锻炼习惯的大学生所具有的心理特征以及影响锻炼的相关因素,对指导学生长期从事体育锻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