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导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角度,科学合理划定土地利用分区,有利于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伊宁市为研究区,结合区域内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情况,分析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影响机制,从土地结构、社会经济和技术三方面,构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指标体系,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综合划分土地利用功能区。结果表明,伊宁市11个乡镇场土地利用状况在空间上存在明显不一致。按照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作用综合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将研究区分为城中心城镇商贸发展区、城镇工业发展接替区、观光旅游特色农业区、生态保护旅游发展区等四个功能区,并结合区域发展战略、政策,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的合理方向,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目标。  相似文献   

2.
潘竟虎  刘扬  石培基 《土壤》2011,43(4):637-643
以乡镇为研究单元,从土地利用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土地利用现状和效益等5个方面,建立区域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的指标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天水市土地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结合空间聚类分析,将天水市分为3大土地利用区。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结合DEM、坡度、土壤、气温、降雨等资料,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将天水市划分为5个管制分区,并提出各分区内土地利用的管制措施。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借鉴前人关于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地域分区和功能分区相结合的两级分类法科学制定土地利用方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于云阳县DEM数据,运用Arc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依据自然条件的地域分布规律,将云阳县划分为4个地貌区,即西部低山岗地区、江北中低山区、江南中低山区、东北中山区。在各个地貌区内部,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三方面相关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续分出10个土地利用功能亚区。综合各区域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不同区域土地利用布局导向建议,为云阳县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葛浩 《土壤》2008,40(4):534-539
当前形势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功能分区应进一步强化科学发展理念,除了要突出土地利用现状要素外,同时需要强调其与社会经济、生态保护的协调,以达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本文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首先提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耕地保育潜力、经济与建设开发潜力、生态保护潜力的功能分区指标体系及其定量方法,确定了各组合所对应的功能区类型.然后,综合考虑资源、经济、生态特征组合,并结合土地利用现状,采用聚类方法,以镇(园)为单元对宜兴市土地利用进行综合功能分区,将功能区划分为优先发展区、适度发展区、适度保护区、禁止发展区和灰色地区等5类土地利用功能区.文章最后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了各功能区的特征,提出了土地利用方向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五九七农场进行土地利用综合分区研究,旨在为土地规划、农业区域规划提供依据,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利用综合评价法从土地资源利用的结构、投入、产出、生态和动态5个方面对土地综合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并结合空间聚类分析对研究区进行管制分区。结果表明:五九七农场土地利用的综合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按照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将其划分为4个综合分区,分别为:西南城镇发展区、完达山北麓林牧业土地利用区、三江平原中部农业土地利用区、三江平原南缘湿地土地利用区,并根据分区结果制定差别化土地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整治分区,为确定土地整治重点区域和土地整治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西北部生态脆弱区典型区域甘肃省兰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生态保护视角,在充分考虑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土地利用特点及区域主要生态问题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降雨、土壤类型、植被类型、水土流失、土地利用等5方面选取指标因子初步构建分区指标体系,并从水资源供给、水系分布及行政区划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同时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功能,使用综合分析法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分区。[结果]形成了"方位+地貌+土地利用类型"命名的土地整治两级分区体系,二级分区较为详细。兰州市划分为7个一级区和15个二级区。[结论]中国西北部生态脆弱区域在土地综合整理过程中应该通过选择合理的指标体系分区进行整治。各分区应该针对其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状况等具体特征,基于生态保护视角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土地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7.
危小建    赵莉  程朋根    谢亚娟  王慧敏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4):370-376
为了研究土地利用对生态服务价值(ESV)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1990—2018年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ESV评估模型、敏感性指数和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和ESV的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ESV与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社会经济指标的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整体而言,除草地面积减少外,其他用地类型均有增加,各用地类型的动态度存在明显差异,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随年份有所增加; 研究期内,ESV总体上呈减少趋势,不同土地类型生态服务价值敏感性指数均<1; 研究期内生态服务价值变动与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呈负相关,各年份生态服务价值与社会经济指标综合值的双变量LISA图空间特征较为一致,低—高型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较快的中、东部地区,高—低型则主要分布于草地面积广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不同用地类型和社会经济因素对不同区域ESV影响具有一定差异,可为实现中国促进区域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服务。  相似文献   

8.
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限制因子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重庆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是维护库区生态环境,保证库区经济健康、高速发展的前提条件。库区移民安置区是整个库区经济最活跃、土地承载压力最大、生态最敏感的区域。本文在分析库区移民安置区土地利用特征、社会经济现状和生态环境条件的基础上,评价了该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水平,系统阐述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限制因子和产生原因。安置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限制因子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距、土地资源利用优化配置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资源环境问题、扶贫问题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等6大因子。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江川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配置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为优化江川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促进土地可持续发展,该文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为研究区,将CLUE-S(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 at small region extent)模型和生态敏感性分析应用于江川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配置。以高度敏感区为CLUE-S模型中区域约束文件,突出研究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并以综合生态敏感性分区为影响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提出一种将生态敏感性融入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配置的过程和结果中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方法,并借助2006年和2016年土地利用数据对江川区自然发展情景和土地生态优化情景2种模式下2025年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进行优化配置,并基于生态敏感性分区对优化配置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情景下2025年江川区土地利用格局既有共同特征也存在差异。在2种情景下均有效的保护了原有林地、耕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格局,但新增林地、草地等空间分布格局不同。根据2025年2种情景与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在不同敏感性区内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情况表明,情景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于自然发展情景和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研究结果认为土地生态优化情景更为合理,该结果可为江川区生态保护和城镇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可持续发展农业土地利用是社会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对可持续发展农业土地利用的评价有利于指导这一战略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土地利用包括农业土地总量动态平衡和农业土地永续利用两个方面。研究可持续发展农业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农业土地永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这些指标具有动态性、地域性、服务又服从于社会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在黄土旱塬上布置的 13年小麦连作肥料定位试验资料 ,研究了旱地冬小麦氮磷的自然供给能力和吸收来源于肥料和土壤的氮磷相对比例。结果表明 ,旱地冬小麦氮素的自然供给能力为 26.68~27.49kg/hm2,平均为 27.2kg/hm2;磷素自然供给能力为 5.21~8.49kg/hm2,平均为7.31kg/hm2 。小麦吸收氮素有 51.9%~76.8%来自氮肥 ,平均为66.6% ;而来自土壤为23.2%~48.1% ,平均 33.4%。小麦吸收磷素来源于肥料的为 13.6%~47.8% ,平均为28.7% ;来源于土壤为 52.2%~86.4% ,平均为 71.3%。同一肥底基础上 ,随肥料用量的增加 ,小麦吸收氮或磷素来源于肥料的比例也增大 ,而来源于土壤的比例逐渐减少。本试验条件下 ,氮肥利用率变幅为 32.6%~66.0% ,平均为51.1% ;磷肥利用率变幅为 1.72%~14.02% ,平均为7.0%  相似文献   

12.
地震滑坡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地震引起的滑坡,不仅数量多,规模大,而且灾害特别严重,分析研究地震滑坡,对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学习是信息时代所出现的新的学习方式,也是未来学习方式发展的新趋势。本文从分析数字化学习的基本要素入手,通过对数字化学习特点的分析,结合数字化学习的基本维度进行综合考虑,得出了针对于数字化学习的几种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4.
溯源冲刷实验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溯源冲刷在土壤冲刷过程常常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加强推估土壤冲蚀量之精确度,对于溯源速度与溯源冲刷量之估算即为主要课题。本研究对于均匀砂以固定流量下进行溯源冲刷实验分析,由溯源冲刷形态与演变的观测,进而分析溯源速度和溯源冲刷量。结果显示,溯源冲刷速度与冲刷量和时间呈 1/2指数关系,由此结果将可供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参考用。  相似文献   

15.
植被护坡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植被护坡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历史。介绍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边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植物品种的选择应以边坡特殊的立地条件为依据,遵循适地适植物的原则,同时也提出了目前植物选择所存在的几个误区。最后,结合我国植被护坡的发展现状,展望了植被护坡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民国三十三年著者以英国奖学金,由农林部派赴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三十五年在剑桥 Gan-vendish 实验室膠质化学部研究土壤膠质,蒙 Rideal 教授予以种种方便,并嘱研究 Bentonite,惟研究之时间甚短,疏忽错误之处,尚希读者惠予指正为幸。Montmorillonite(Mg,CaO,K,Na)Al_2O_3·5 SiO_2 5H2O 土,为构成 Bentonite 之主要成分,可以代表土壤无机膠质吸持养分及供给养分于植物之机能,又可藉此而说明土壤之主要理化学性质。以 X—ray 分析 Bentonite,其所示之光带,相当于 Montmorillonite 与石英适量之混合物,故由 Bentonite 试验所得之结果,亦可以作研究土壤膠质性能之参考。  相似文献   

17.
污泥堆肥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70年代以来,污泥堆肥化技术在国内外进展较快。本文针对堆肥化发酵工艺和堆肥化技术措施两方面的进展情况作了重点概述和讨论。文章最后对堆肥化应用前景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乳化剂对牛油的乳化效果。根据乳液的稳定性来选择其最佳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LB)为10.53。在最佳HLB值下进行乳化剂的复配。当Tween80和单甘酯以3∶2的比例复配,且复配乳化剂的添加量为0.8%时,乳化牛油的效果最好。增稠剂可增强乳液的稳定效果,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的最佳增稠剂配比为黄原胶0.1%,瓜尔豆胶0.25%和卡拉胶0.1%,由此得到最稳定的乳液,其稳定系数为0.963。  相似文献   

19.
土壤团聚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85,自引:1,他引:85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土壤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对土壤侵蚀有重要影响,其水稳性和数量是评价土壤可蚀性的重要评价指标。综述了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影响土壤团聚体水稳性的因素、以及土壤团聚体研究方法的研究的最新进展,针对其中存在问题,指出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土地生态分类系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土地分类系统中存在的共同缺陷是对土地生态特性考虑不够,因此,很有必 要建立起土地生态分类系统.土地生态分类系统的原则应遵循: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 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以及其它方面的要求等原则,其依据主要有:考虑到土地的生态属性 及其演变特征、人类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入侵程度和利用保护手段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尝试性地提出了土地生态分类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