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植物护坡土坝过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土保持》1990,(3):16-20
  相似文献   

2.
工程护坡是指浆砌石、混凝土等永久性护坡.植物护坡是指人工撒播草籽、人工造孔植草植灌以形成植被的护坡.以柳林县凌志集团所辖的多座煤矿护坡为例,比较了工程护坡与植物护坡的造价,通过效果比较提出了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小水库、塘坝植物护坡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小型水库、塘坝是我国水利水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防洪蓄水、灌溉、养鱼等作用,而且还肩负着保护水土资源,根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使命。搞好小型水库、塘坝工程建设,对我国水利水保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多年来,小型水库、塘坝土坝护坡问题,始终困扰着小型水库、塘坝的建设与运用。据调查,许多地区,特别是缺石料区,由于沙、石价格  相似文献   

4.
植物护坡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道生态系统中的河岸侵蚀和滨水缓冲带建设倍受关注。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坡技术在生态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坡技术。通过对工程实施后3a(2004年~2006年)来的生态监测发现,护坡植物生长良好,新生枝叶和根系的护坡作用明显,土壤抗剪强度明显增加,河岸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河岸生境得到改善,本地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岸植物群落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生态稳定性逐渐增强。生态河道的植物坡岸修复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土保持》1990,(4):26-29
<正> 四、护坡植物抗冲性能分析 (一)护坡植物根系分布及固土作用 1.野牛草、羊草在坝坡上的根系分布。野牛草和羊草都具有繁殖迅速和根系发达的特点。野牛草是由地上匍匐茎节向下形成新的根丛,向上长出新植株;而羊草则是在地下根茎节间形成新的植株和根系。经单株(丛)取样、冲洗,野牛草、羊草根系发育情况如图4。  相似文献   

6.
植物护坡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河道生态系统中的河岸侵蚀和滨水缓冲带建设倍受关注。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坡技术在生态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坡技术。通过对工程实施后3a(2004年~2006年)来的生态监测发现,护坡植物生长良好,新生枝叶和根系的护坡作用明显,土壤抗剪强度明显增加,河岸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河岸生境得到改善,本地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岸植物群落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生态稳定性逐渐增强。生态河道的植物坡岸修复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7.
浅议河道整治中的植物护坡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植物护坡是一项愈来愈被重视的边坡治理方法,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于如何应用植物来开展生态河道的建设。通过分析植物护坡的涵义、作用机理等相关理论,指出了植物护坡技术在实施过程中的原则和几个关键性问题,最后对植物护坡技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影响生态护坡效果的各因素的特点,以基质、植被、防护功能和景观文化功能为评价指标主体,构建了基于改进熵权法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对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区域岩石边坡的护坡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熵权法修正了传统熵权法传递信息存在偏差的问题,可较为客观地确定多目标的权重;建立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均衡考虑了各评价指标的不同贡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科学性,其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可广泛应用于其他岩石边坡生态护坡效果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9.
江河堤防植物护坡技术研究成果推广应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为有效防治土质堤防坡面的水土流失 ,保护堤防安全 ,节约护坡资金 ,研究出了以牛毛草、早熟禾、翦股颖等 8种草本植物为护坡植物 ,河柳等灌木为迎水坡脚防浪林的植物护坡技术。该成果利用植物地上部分形成堤防迎水坡面软覆盖 ,减少坡面的裸露面积和外营力与坡面土壤的直接接触面积 ,起消能护坡作用 ;利用植物根系与坡面土壤的结合 ,改善土壤结构 ,增加坡面表层土壤团粒体 ,提高坡面表层的抗剪强度 ,有效地提高了迎水坡面的抗蚀性 ,大大减少了坡面土壤损失 ,不仅其护坡效果显著 ,且投资仅为工程护坡的 10 9%~ 2 2 .1%。  相似文献   

10.
护坡植物马蔺的生物学特性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蔺属鸢尾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密丛生,根系发达,根状茎粗短。根系入土深度可达1m以上,须根长而坚硬,稠密而发达,由于其抗逆性强,耐盐碱,耐沙荒、瘠薄,抗杂草、病虫害,具有较大的利用观赏及生态价值,是盐化草甸的建群草种,用于改良盐碱地和荒漠化治理的生态植被。因此,马蔺在荒漠化治理和绿化美化环境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水库消涨带铺地黍植被护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深圳市松子坑水库及其附近的月亮、獭湖水库等具有不同水位消涨节律和消涨带高差的库岸以铺地黍作植被护坡试验,结果表明,铺地黍长期在旱生陆地上生长良好,在浅淹、半淹甚至接近全淹时生长正常,在全淹8~9个月退水后仍能存活,耐淹、耐旱、耐瘠,且水土保持效果明显,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对水库消涨带生境最为适应的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12.
陈伟  陈毅  杨珊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2):313-317
[目的]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护坡植被系统稳定性评价模型对备选护坡植被系统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为边坡生态重建方案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分层递阶的分析方法,综合边坡和植被两方面主要因素,选取岩石质量指标、岩体完整性系数、群落覆盖度、景观优美度等重要指标,构建了护坡植被系统稳定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信息熵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运用相对熵排序法计算备选方案相对贴近度,从而构建了基于熵权与相对熵排序法的护坡植被系统优选模型。最后,运用该模型对某山区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建设中的4种备选用的护坡植被系统进行评价。[结果]4种备选用植被系统的优越度分别为1.90%,5.37%,2.98%和99.99%,第4种护坡植被系统[3种植物混种,其中白三叶∶狗牙根=1∶3,且草本植物∶灌木植物(多花木兰)=1∶5]最优,该优选结果与基于模糊物元法的优选结果以及工程实践结果相一致。[结论]该模型有效可行,可以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3.
坡面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与土壤特征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加快建设工程损毁立地植被群落正向演替,探究土壤特性与植被生长效果的响应关系,选取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0个典型绿化护坡小区为评价单元,运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在求得各护坡小区综合评价得分的基础上,将20个护坡小区划分为3类。采用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了3类护坡小区植被群落年际分异特征,并构建了5种模式的植被-土壤环境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坡面植被恢复过程中以土质边坡为主的护坡小区植被恢复效果普遍优于岩质边坡组成的护坡小区。2)随着年份的增加,3类护坡小区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大,变异系数减小,植被演替愈加剧烈。3)植被恢复5a后,植被-土壤耦合协调程度不是十分理想,以土质边坡为主的护坡小区处于中级协调发展阶段,岩质边坡组成的护坡小区仅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该研究可为建设工程损毁立地边坡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加快建设工程损毁立地植被群落正向演替,探究土壤特性与植被生长效果的响应关系,选取北京市延庆县上辛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20个典型绿化护坡小区为评价单元,运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在求得各护坡小区综合评价得分的基础上,将20个护坡小区划分为3类。采用Margalef指数、Pielou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评价了3类护坡小区植被群落年际分异特征,并构建了5种模式的植被-土壤环境耦合度及其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坡面植被恢复过程中以土质边坡为主的护坡小区植被恢复效果普遍优于岩质边坡组成的护坡小区。2)随着年份的增加,3类护坡小区物种多样性指数增大,变异系数减小,植被演替愈加剧烈。3)植被恢复5 a后,植被-土壤耦合协调程度不是十分理想,以土质边坡为主的护坡小区处于中级协调发展阶段,岩质边坡组成的护坡小区仅处于初级协调发展阶段。该研究可为建设工程损毁立地边坡植被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建立坡面植被恢复群落质量评价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构建AHP评判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对专家建议值的统计,确定4个分时期对整个坡面植被恢复群落质量的影响权重,并计算出坡面植被质量的最终值,然后根据给出的值域进行植被恢复群落质量等级划分。  相似文献   

16.
低山丘陵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坡植被恢复是解决高速公路建设所造成的环境破坏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但是,对坡面植被恢复质量的评价尚没有统一、公认的指标体系.基于恢复生态学和美学的理念,在分析坡面植被功能的基础上,参考道路工程、植物生态学、恢复生态学、草地生态学、水土保持学、景观学等理论.提出了绿期、盖度、多度、截流量、综合抗性、根系稳定效果、景观优美度、管理水平8个重要评价指标,并给出了各指标的量化计算办法.利用AHP评判矩阵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坡面植被群落的演替规律,提出了建议的评价时间,得出了坡面植被恢复质量的评价值,确定了质量等级.结合2008年奥运公路--济南至青岛高速公路南线工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植物根系固坡效应模拟及稳定性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提高,植物护坡工程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得到了发展。由于植物根系及其分布的随机性和复杂性,根土相互作用机理以及根系固坡的定量化研究工作还很不深入。本文对根系固土力学机制和根土复合介质抗剪强度模型进行了评述,将根系对土体的强度贡献以“表观凝聚力”表示,采用数值方法对植物根系固坡效应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考虑根系强度增量以及护坡深度,在多种情况下进行了边坡整体安全系数计算。分析结果可为植物根系的力学效应评判、护坡植物的选取,以及其优化布设等纵深研究方面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植被护坡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回顾国内外植被护坡发展简史的基础上,总结了植被护坡的功能,详细介绍了植被护坡机理的研究进展。从植物的截留降水、削弱溅蚀和抑制地表径流等方面分析了植被护坡的水文效应,并从植物单根抗拉强度、根-土相互作用、根-土复合体及边坡稳定分析等方面分析了植物护坡的力学效应,最后探讨了植被护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杨政水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0):190-191
用加权关联度作为灰色米质指数,在介绍其求解原理和方法基础上,对灰色米质指数在稻米品质综合评判和分级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对6个籼稻品种综合米质的评判结果表明,如参考数列构造合理,权重系数分配得当,依据灰色米质指数对稻米品质进行综合评判和分级是可行的;虚拟的理想参考数列所建立的评判模型,使评判的适用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20.
石头口门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护坡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目前对坡面植被恢复效果的评价却没有统一公认的标准。结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通过调查研究,建立了边坡生态护坡工程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土壤—植被系统质量和景观质量为构建主体,并在大类指标内又划分出各自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亚类指标。评价标准将工程效果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这些指标较为合理地反映了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特征与本质。最后结合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将该指标体系用于赤峰—通辽高速公路岩石边坡生态护坡工程不同标段的1个工程边坡效果的应用评价中,评价结果与实际观察情况相吻合,说明该指标体系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工程效果状况及系统功能的持续能力,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