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红壤侵蚀区马尾松林下植被特征与土壤侵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南方花岗岩发育的红壤侵蚀区,在赣县大田乡选择5个低丘马尾松林,利用植物样方调查方法对样地的地形、土壤、植被、侵蚀沟进行调查和测量,基于获取的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植被特征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结果表明:1)马尾松人工林郁闭度低,林木生长状况差,林地阳坡半阳坡植被总盖度仅为36.9%;2)林下灌草生物量低,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差,物种较为单一;3)林下植被以草本为主,草本以芒萁为主,其生物量占草本总生物量的75%以上;4)马尾松林下细沟、浅沟发育,土壤侵蚀严重,仅细沟、浅沟流失的土壤厚度达71.2 mm;5)不同坡位的侵蚀沟发育相关性显著,侵蚀沟与坡面的微环境差异明显,尤其是土壤密度和土壤水分差异显著;6)马尾松林下土壤侵蚀量对植被恢复具有抑制作用,但沟壑密度的发育能够提高灌草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以及促进灌草均匀性分布.  相似文献   

2.
南方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现状、成因及防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分析南方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从马尾松林下植被状况、人为干扰、地形、降雨侵蚀力、土壤性状等方面综合探讨了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的成因。认为:林下植被匮乏是造成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原因;掠夺性人为干扰是造成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破碎的地形、较高的降雨侵蚀力和土壤可蚀性则为林下水土流失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总结了诸如微地形改造、林下补植、封禁保护等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功经验,以期为今后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福建长汀“复合型”植被重建为例,通过分析红壤侵蚀区“复合型”植被重建的必要性,提出“复合型”植被重建的品种选择和品种的合理配置,简述“复合型”植被重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治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土壤侵蚀区的生态环境,但伴随产生的碳汇效益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文章以福建省长汀县水土保持项目治理区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该区自2000年开展生态治理以来马尾松林碳储量的时空格局与碳增汇变化,同时借助2000-2013年政策治理数据以及社会统计资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各主要驱动因素对森林碳增汇的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13年该治理区总碳储量由127.01万t增加到189.96万t,平均每年增长3.52%,远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当地2000、2006和2013年的马尾松林碳密度分别为27.95、32.82和41.72t/hm2,区域碳汇能力正在不断提高.2)在空间上,该区总碳储量的增长主要表现在海拔600 m和坡度25.以下区域,总增长幅度分别达到41.6%和50.9%.马尾松林碳密度随海拔和坡度上升而明显增加,表明其碳汇能力仍具备较大恢复潜力.3)主成分分析表明,治理区马尾松林碳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政策治理、经济结构调整和农户增收,其中政策治理是该区马尾松林碳增汇能力提升的最显著因子.  相似文献   

5.
漓江上游红壤侵蚀区不同植被群落环境因子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给漓江流域红壤侵蚀区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研究漓江上游流域红壤侵蚀区主要植被类型群落内小气候环境因子的差异,采用“以空间导时间”的方法分析植被退化过程中主要环境因子的变化。在植被退化的过程中,由于植被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的退化,主要的小气候环境因子均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针阔混交林类型群落和常绿阔叶林类型群落照度的垂直差异和时间变化非常小,而草丛群落以及灌丛群落的照度存在比较明显的垂直差异,光照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在150cm以上的高度,照度的时间变化比较明显;针阔混交林类型群落和常绿阔叶林类型群落气温的垂直变化非常小,一般在0.5℃以下,在监测时段内其气温的变化幅度在2℃左右,而草丛群落和灌丛群落气温的垂直变化和时间变化相对较大,气温垂直变化的幅度最大可达到6℃; 针阔混交林类型群落和常绿阔叶林类型群落空气相对湿度的垂直变化不明显,变化范围一般在5%以下,草丛群落和灌丛群落空气相对湿度的变化幅度比较大,最大可达25%;常绿阔叶林类型群落的土壤内部温度变幅最小,在0.5℃以下,而灌丛群落的波动幅度较大,可达8℃左右。总体而言,在植被退化过程中,光照强度、空气温度、土壤温度和气地温差不断增大,空气湿度逐渐降低,同时,主要小气候环境因子的时空波动性从平缓渐趋剧烈。  相似文献   

6.
针对漓江流域红壤侵蚀区生态环境状况,因地制宜,发展乡土先锋树种,开发兼顾生态效益和长中短期经济效益的经济植物,构建乔、灌、草结合的复合农林体系,进行综合治理和立体经营,加速植被的顺向演替。3年多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提高50%,雨水地表径流系数减小45%,土壤侵蚀模数减小90%,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红壤侵蚀劣地植被恢复技术及综合治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晓敏  牛德奎 《水土保持研究》1998,5(2):108-112,162
对江西省不同类型红壤侵蚀劣地采用不同治理技术,在恢复植被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理和立体经营,研究结果表明,针,阔叶混交,乔,灌,草齐上,水保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给,一林多用的树种组合,是治理红壤强度侵蚀劣地的有效措施,坡顶,坡面,沟底综合开发,进行合理生物体系设计,是治理库区水土流失和荒沟的好方法,因地制宜选择优良的树种,辅以先进的造林技术,对林地实行立体复合经营,是提高综合治理效益,迅速恢复植被的  相似文献   

8.
我国南方花岗岩红壤侵蚀区的水土流失呈斑块状散布在广大的丘陵山地之间,其土壤侵蚀强度大,侵蚀类型齐全,治理难度大,如何治理这些流失斑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因此加快相关治理技术研究,对于推动流失区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花岗岩红壤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斑成因及治理技术。马尾松林下流失斑是林下土壤生态系统脆弱,植被稀少、腐殖质层缺失,降雨侵蚀力高等客观原因和人为破坏及不合理的经营方式等主观原因共同造成的;针对这些原因总结了诸如施肥、补植、水平条沟施肥播草、水土保持坡面工程及封禁等治理的成功经验,以期为南方花岗岩红壤区马尾松林下水土流失斑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南方红壤区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志阳  查轩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3):188-193,196
我国南方红壤区严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土壤极度贫瘠,加之退化面积广等因素,导致其恢复的难度加大,如何恢复侵蚀退化马尾松林地成为当前面临的一个艰巨而又迫切的任务,因此加快相关方面的研究和治理,探讨其退化机理,解决生态恢复关键技术,对于推动红壤区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土壤退化、人为因素、马尾松的生物学特性等方面阐述了马尾松林地的退化机理,总结了退化马尾松林地生态恢复的途径和模式及其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并提出了马尾松侵蚀退化林地进一步研究的展望,以期为退化马尾松林地生态修复的后续研究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10.
植被恢复对亚热带侵蚀红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深入了解不同植被恢复年限下土壤团聚体养分分布特征,以典型红壤侵蚀区福建省长汀县河田地区恢复年限分别为0,5,10,15,30,80a的坡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对0—20cm和20—40cm土层不同粒径团聚体养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了它们与不同团聚体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06~27.71g/kg,0.54~2.12g/kg,0.034~0.171g/kg,2.20~6.89g/kg,0.31~3.30mg/kg和7.35~85.71g/kg;(2)有机碳、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总体上表现出显著升高趋势(P0.05),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3)随植被恢复年限增加,各粒径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总体上呈显著升高趋势(P0.05),全钾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速效钾含量表现出波动增加趋势;(4)恢复初期(0a和5a)不同土层间团聚体养分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其它恢复年限0—20cm土层团聚体有机碳、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20—40cm土层(P0.05);(5)团聚体对土壤养分的贡献率表现为(5mm)(2~5mm)(0.5~1mm)(1~2mm)(0.25~0.5mm)(0.25mm),2mm粒径养分贡献率达34.18%~49.93%,土壤养分含量与0.25mm粒径相关性较强(P0.01)。植被恢复在降低土壤侵蚀的同时,土壤团聚体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土壤结构得以改善,养分固持能力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1.
在江西省泰和县老虎山小流域内采用5种模式进行人工森林重建,即设置强烈干扰马尾松林分(模式A)、封育马尾松林分(模式B)、竹节沟马尾松林分(模式C)、种草竹节沟马尾松林分(模式D)、竹节沟湿地松林分(模式E)5种林分,对其林冠层和林下植被层截留、凋落物层持水量以及林地土壤层渗透及贮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式E的林冠层及林下植被层截留量最大,模式A最小;模式D的凋落物层持水量最大,其次是模式C,模式B和E相等,为最小;模式B土壤渗透性能最好,其次为模式D,模式E的初渗速率最小,模式A的稳渗速率最小;土壤贮水性能以模式D最大,其次为模式B,模式E最差。试验表明选择适宜的生态修复模式,保护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层涵蓄水分的能力和土壤渗透性,是提高红壤严重侵蚀地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以退化马尾松皆伐迹地表层(0-20 cm)土壤为对象,通过临近设置样地的方法,分别从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学性质对3种乡土植被(灌木丛、芒萁和白茅)的短期恢复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茅可明显提高皆伐迹地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中磷、钾含量,但3种植被对土壤酸化改良效果均不明显。各恢复措施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生化强度,其中灌木丛和芒萁效果较明显,但白茅可提供较高质量的有机质而有利于有机碳积累,从而可能改善微生物区系。因此,白茅可作为研究区退化马尾松皆伐迹地土壤改良的选择性植被,而芒萁不宜长期种植。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和GPS的南方红壤侵蚀区土地资源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绿色GDP概念,来自生态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指将经济增长所导致的灾害、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统称生态环境损失)等,从GDP中扣除,在我国,常规的GDP统计,是不扣除生态环境损失值的。这与国际上通行的规则是不相一致的。按照联合国1995年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的要求,判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不单单看其经济增长指标,而要用经济增长值减去生态环境损失值,所得的值为发展值。如果经济增长大于生态环境损失,是为发展;反之,便是负发展。例如:在我国,伐树所得1元的  相似文献   

14.
红壤侵蚀区优良水土保持草本植物的选择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18种草本植物在江西宁都的花岗岩侵蚀区和德安的第四纪红壤侵蚀区进行了4年的定位试验,通过对出苗率、成活率、平均分蘖数、覆盖度、枯落物的浸水容量、根系鲜重、地上部分生物鲜重、有机质等指标进行观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对试验品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百喜草、糖蜜草、柱花草、宽叶雀稗、棕叶狗尾草、鸡眼草、马唐7种草本植物在花岗岩侵蚀区生长良好;百喜草、画眉草、黑麦草、狗牙根、假俭草、宽叶雀稗和苏丹草7种草本植物在第四纪红壤侵蚀区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施肥和调理剂对侵蚀红壤肥力和抗侵蚀性的修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弄清不同施肥结构对侵蚀红壤的修复效应,研究施化肥(NPK)、施化肥+有机肥(NPKM)、施化肥+土壤调理剂2(NPKR2)与不施肥处理(CK)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红壤肥力和抗侵蚀性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施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和生物产量,但产量并不稳定;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NPKM)较其他施肥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土壤的可侵蚀性K值,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因而明显提高作物产量;化肥加调理剂处理(NPKR2)较其他施肥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还可以明显提高土壤粉粒和砂粒百分比含量,显著降低黏粒百分比含量,土壤的可侵蚀性K值最大;在花岗岩红壤和板岩红壤中黏粒百分比含量为培肥前最高,在均质红壤和网纹红壤中黏粒百分比含量为NPKM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南方红壤丘陵马尾松林下侵蚀坡面的土壤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清土壤侵蚀对土壤分布与特性的影响机制,为防治该地区的林下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调查取样和分析测试获取的数据,采用统计和灰色关联度等方法分析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地侵蚀坡面的土壤特性。[结果]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地侵蚀坡面土壤养分相对较低,理化指标基本处于4级以下水平;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地侵蚀沟的土壤指标与坡面土壤的相应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18个土壤指标中,侵蚀沟的土壤有10个指标显著优于坡面土壤的相应指标,侵蚀沟与土壤特性关联度更高,侵蚀沟土壤指标间的显著相关数量更少。[结论]红壤丘陵区马尾松林地的土壤侵蚀对林下土壤特性和分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侵蚀沟对土壤特性的影响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低丘红壤肥力退化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对侵蚀红壤肥力退化过程分析为基础,通过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对评价红壤肥力退化的指标体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侵蚀退化红壤复垦后土壤肥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时间和生物因素是影响土壤肥力恢复的主要因素。复垦时间长,发展林业均有助于土壤物理、化学和微生物性质的恢复。因子分析能有效地减少土壤性质指标间的重复信息,起到筛选和精简指标的作用。精简的6项指标(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过氧化氢酶、土壤物理性黏粒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土壤微生物量碳)能概括所测定的全部16项指标包含信息的90%以上,能以较少的指标来反映土壤肥力的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18.
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演变   总被引:28,自引:12,他引:28  
姜培坤  周国模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1):112-114,127
为了解侵蚀型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生物学肥力的变化,采集了持续时间为17年和9年的2个定位试验点土壤样品。分析结果表明:侵蚀型红壤上木荷、杉木造林17年后,土壤微生物量碳、氮上升明显,木荷、杉木林表层(0~0.2m)土壤微生物碳、氮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94,8.85,7.53,4.34倍。种植9年的黑麦草、杉木和胡柚3个处理表层土壤(0~0.2m)微生物量碳也比对照高出2.3~2.7倍,微生物量氮比对照高出0.7~1.4倍。从不同植被土壤比较来看,木荷、黑麦草土壤微生物碳氮比较低,表层土壤分别为7.03和7.24,而杉木土壤其微生物碳氮比相对较高,表层土分别为8.55(17年生)和8.68(9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