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正在积极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用世界耕地面积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同时开展大量的生态工程以改善生态环境。然而粮食生产和植被恢复之间的土地冲突会影响植被恢复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空间分析和情景模拟描述了黄土高原区坡耕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预测了不同植被恢复情境下的区域粮食供应。结果表明:目前黄土高原区20°以上陡坡耕地约占坡耕地总面积的13%。陡坡耕地主要集中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其空间分布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显著影响。与第一轮退耕还林不同,新一轮退耕还林所有退耕情景下的粮食自给率都没有下降的趋势,且都能逐渐达到0.90的粮食安全阈值。黄土高原地区可以考虑进一步退耕到20°以下,以实现更高的水土保持效益和固碳功能。但由植被恢复造成的区域粮食供应不足所引发的复耕问题仍然需要引起重视,通过更精细的规划才能保证区域粮食供应和可持续的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2.
退耕还林(草)背景下延安市粮食安全态势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延安市的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关系到延安市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持久、稳定。运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法,采用耕地面积、粮食产量、人口数量等数据,分析了1997-2007年延安市粮食安全状态。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延安市宝塔区以南县区的耕地压力指数、最小耕地面积较小,粮食生产压力小,耕地的生产力高;在时间上,1998-2003年延安市耕地压力指数、最小耕地面积呈上升态势,2003年后则趋于下降。近些年耕地压力指数略高于1,区内耕地压力、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延安市应控制人口增长,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旱作农业技术的应用等途径稳定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20世纪我国政府实施重大生态恢复工程,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按照“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基本方针,以生态恢复学的基本原理为依据,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的巨大作用,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典型流域水沙关系对退耕还林(草)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利用北洛河上游吴旗站实测水文资料,采用Pettitt、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以及流量历时曲线等方法,对比1963-1979年水沙特征,分析了1980-2002年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尤其2003-2011年间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等效应背景下流域水沙行为的变化规律。结论表明,近50a来,流域水沙量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对比1963-1979年,1980-2002年间平均径流量和平均输沙量分别减少了22.80%,45.63%,2003-2011年间减少幅度更大,分别达到53.03%,89.33%。三阶段5%,50%概率时的丰水、平水期径流量和输沙量均呈下降趋势,输沙量的减少幅度更大,而枯水期的基流量为逐阶段增加趋势,输沙量则在2003-2011年间完全消失。三阶段的年尺度水沙关系,在2003-2011年间发生了统计上的显著变化。与1963-1979年间比,单位径流的产沙能力,1980-2002年间降低了12.80%,流域泥沙赋存量减少了17.27%,而2003-2011年间则分别减少了约1/4和1/3。月尺度含沙量-流量关系表现为"8"字环形,环的延展度逐阶段下降,尤其在2003-2011年间降低幅度最大。50a来,在不断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尤其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推动下,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径流和输沙情势、年/月水沙关系均表现为逐阶段减少、降低或动力削弱状态。表明,退耕还林(草)生态工程发挥了良好的蓄水保土、增加基流、削弱侵蚀、减少泥沙输移的良好的生态功能和效益。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退耕还林(草)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朱总理针对1998年我国水土流失加剧而致使洪灾造成2251亿元人民币巨大损失的现实,于1999年8月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措施,为根治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良化我国的生态环境指明了方向。文章在上述背景下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引起水土流失、肥力低下、水源缺乏、灾害频繁的四大问题,根据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以下几条对策:1 提高思想认识;④解决好退耕后脱贫;(四)推进东西部合作政策;1/4保证人均一定的农田;1/2实现农林牧业最佳结合;3/4提出合理的措施;⑧健全保障机制;(七)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可供同类地区的干部和群众为退耕还林(草),搞好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脱贫致富,建设秀美山川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7.
以退耕还林(草)政策为契机 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施“退耕还林 (草 ) ,封山绿化 ,个体承包 ,以粮代赈”政策 ,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解决好群众的生活问题 ,确保退耕的坡地能得到有效治理而产生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要利用国家实施这一政策的补贴 ,不失时机地修建基本农田 ,特别是搞好坝系建设 ,大力发展坝系农业 ,同时 ,注重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8.
9.
西吉县地处宁夏山区西南部,是环境恶劣、经济贫穷的广大西部地区的一个缩影。结合"2605"项目失败的教训,针对目前宁夏西吉县退耕还林(草)后续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指出该区要持续提高农户收入,解决长远发展问题,后续产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地域资源优势的发挥,依靠科技,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通过产业链延长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吴起县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起县退耕还林(草)政策经过8 a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实施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农民通过退耕补助得以直接增收,为形成面对农户的生态补偿制度探索了经验.然而政策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如退耕地块分布和林分结构不合理,草畜业发展滞后,牧草资源利用率不高,退耕政策不够灵活,补偿标准缺乏弹性等问题.建议在以后退耕政策中注重加强规划指导,合理确定退耕范围,在生态补偿制度框架下优化退耕补助标准,通过深化土地产权改革,促进退耕土地合理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继续推动农业后续产业发展,巩固退耕成果.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基于西北地区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99年我国实施了浩大的退耕还林工程。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气候变迁和农耕文明前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气候和植被带的南移以及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破坏,指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对植被恢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域气候改善都起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水资源需求增加,承载力不足、耕地面积减少,短期内粮食产量下降、政策可持续性等问题,提出因地制宜,选择合适树种,利用节水措施以缓解水资源问题,基于生态、经济、社会价值最大化进一步优化土地配置,从工程后续的管理和维护上入手,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巩固已有的成果等建议,为以后更好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退耕还林(草)背景下黄土高塬沟壑区长武县粮食潜力及安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黄土高塬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和林果业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粮食-人口-资源矛盾问题,收集农业气象、耕地等数据,基于GIS技术,采用机制法分析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前后的1993年和2009年黄土高塬沟壑区长武县粮食潜力和安全问题,明确了气候要素限制下长武县各层次粮食生产潜力及开发程度。长武县1993年到2009年可实现粮食潜力总量下降了7.8%,而实际粮食生产总量增产了4.0%,潜力实现率由61.58%增至68.59%。17a间,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了27.8%,单产平均提高44.1%,而人口增长了12.5%,人均播种面积下降了35.9%,人均粮食产量由320.1kg减少至296.0kg,下降了7.5%。温度和土地有效系数的提高是促进可实现粮食潜力增加的主要因素,耕地减少是限制粮食增幅的直接原因,单产提高是促进增产的主要因素。耕地减少、人口增加是该区粮食安全的核心问题,粮食单产的提高是维持该区粮食安全稳定的保障。针对该区粮食安全问题的严峻性,提出必须以全面提高粮食单产为目标,科学增加辅助能量投入,推进基本农田建设,大力推广耕地保育技术和持续高效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全面、系统、科学地定量化评估,首先综合中国森林区划,退耕还林区、森林生态站和DEM数据,并与GIS空间分析相耦合构建了中国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网络。该网络包含130个退耕还林生态效益监测区,共布设157个监测站,其中已经建设79个,计划建设78个;其次利用全国退耕还林县级单位数据对网络规划布局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总精度达到96.2%;最后指出了不同退耕还林区生态效益监测的主要侧重点。该网络可以实现对中国退耕还林工程区内生态要素的连续观测与清查,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评估提供数据支撑,并为辅助决策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RS和GIS的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土壤侵蚀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2000,2007和2012年土壤侵蚀量时空变化特征,为该地区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供参考。[方法]在GIS和RS的技术支持下,以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为研究区域,应用美国通用土壤流失预报方程(RUSLE模型)为评价模型,利用ArcGIS 9.2的栅格数据空间分析功能,对研究区域2000,2007和2012年土壤侵蚀强度进行了估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时空变化特征。[结果]陕北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区2000—2012年土壤侵蚀量呈下降趋势,2012年较2000年下降了1 162t/(km2·a);以子长县为例,2000年土壤侵蚀模数在2 500t/(km2·a)以下的面积仅占区域总面积的0.1%,2012年上升为55.2%;2000年研究区主要土壤侵蚀强度为中度侵蚀,2012年为轻度侵蚀,变化剧烈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子长、安塞、志丹等县。[结论]植被覆盖因子是影响区域内土壤侵蚀的最主要因素,由此可见大力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以有效抑制区域内土壤侵蚀状况。 相似文献
17.
渭南市耕地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于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模型,对渭南市1990-2006年由于耕地面积变化所引发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渭南市耕地面积变化经历了逐年减少、波动变化和趋于稳定3个阶段,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不明显,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呈现明显减少的特点;正常年份渭南市粮食供给处于安全水平,在粮食生产遭遇自然灾害时,粮食安全状况就会受到影响;粮食安全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未来8 a内渭南市的粮食安全不会受到威胁.研究结果将为合理解决渭南市耕地利用与粮食安全之间的矛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延安市是全国惟一的退耕还林(草)试点市。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其成效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延安市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建设促进了延安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1998—2007年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度介于0.5094~0.6051之间,可持续发展水平虽处于一般状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即从一般可持续状态逐步向较高可持续状态靠拢。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耕地变化与粮食生产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耕地资源是保障粮食安全及社会稳定的基石.在分析湖北省1978-2008年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的变化特点;采用GM(1,1)方法对未来10 a耕地、人口、粮食产量、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1978年来,湖北省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不断减少,最小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变化呈波浪式降低而耕地压力指数呈波浪式上升.(2)未来10 a,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将逐年降低而耕地压力指数将逐年升高,人均耕地面积降低速度快于实际最小人均耕地面积的降低速度,耕地面积难以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并对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