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苏省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最小方差法研究江苏省各县(市)的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全省可以分成七大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区,即耕地未利用地均衡主导类型区、耕地主导建设用地为辅类型区、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均衡主导类型区、耕地主导建设用地其它农用地为辅类型区、耕地主导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为辅类型区、耕地建设用地主导均衡类型区和耕地主导均衡类型区等.这不仅揭示了江苏省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规律,也为全省土地资源利用战略的制定、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统筹社会经济生态之间以及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森林经营区划是对森林经营具体措施的划分,区划时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区划过程以人为的判断及定性分析为主。为更好地开展森林经营区划,客观地将具有相似性的区域划分归类,以龙泉市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海拔、坡度数据为基础,参照在土地利用结构类型分类区划中使用的最小方差法,计算归并出2个森林类型分布体系,并将2个分布体系与当地实际森林经营管理分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海拔、坡度等客观的量化数据为基础,利用最小方差法计算形成的不同归类区域,可作为森林经营区划分的重要分析因子,指导森林经营区划工作。结果与实际的合理区划吻合度较高,最终得出该分布体系可作为森林经营分区重要依据的结论。表6参10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基于二维激光数据的立木胸径提取算法的精度与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方差的迭代圆拟合算法。该算法参照最小二乘法得到拟合圆的初始圆心坐标后,以降低半径向量的方差为目的,设定迭代步长,迭代后得到最终圆心坐标,圆心坐标与每个扫描数据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拟合半径。运用该算法对实际直径为680 mm的立木激光数据进行胸径提取,并与常用的最小二乘圆拟合算法,Nlinfit算法,Taubin算法,Pratt算法进行比较表明,基于最小方差的迭代圆拟合算法得到的拟合圆的直径为728.944 18 mm,其精度高于其他4种常用算法,且拟合圆直径的标准差为1.926 01,在5种算法拟合的过程中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对区域未来产业选择与空间分布、建设发展规模控制、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论文以东莞市32个乡镇(区)为例,从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经济活动因素、社会活动因素、生态环境因素3个方面来构建State-space模型,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东莞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空间差异进行研究评价.结果表明,东莞市土地资源的承载状况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呈现出由中心城镇向周围逐渐减弱的空间分布特征,极化效应促成了承载力现状,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速了承载力格局形成,规划的调控作用强化了承载力格局发展.  相似文献   

5.
土地利用分区研究——以重庆市开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5年开县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最小方差法,在全面分析了开县38乡镇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的基础上,对开县土地利用进行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全县可划分为北部生态林重点保护区、中东部重点城镇发展区、中西部综合农业发展区、南部耕地重点保护区四个土地利用区.这不仅揭示了开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规律,而且也为全县的农业区划和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主体功能区的战略构想,避免土地过度开发,推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笔者对限制开发区与禁止开发区的土地利用进行了理性思考。从重视立法、设置土地发展权、设立农地保护机构、土地利用分类管制、提高农民收入以及通过经济补偿激励农民等7个方面对限制开发区的土地保护及经济补偿政策提出了建议。从构建农地保护评价体系、提高农地质量及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农地整理力度、鼓励全民参与土地保护、组建农地保护基金会等5个方面提出了禁止开发区的土地保护及经济补偿政策的建议。以期对主体功能区的顺利推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依据2005年开县土地利用数据,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以及最小方差法, 在全面分析了开县38乡镇土地利用结构类型的基础上, 对开县土地利用进行了分区研究. 结果表明: 全县可划分为北部生态林重点保护区、中东部重点城镇发展区、中西部综合农业发展区、南部耕地重点保护区四个土地利用区. 这不仅揭示了开县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异规律, 而且也为全县的农业区划和规划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土地具有多种利用功能,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提升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效益的空间分异性与集聚性特征显著:生态高值区分布在冀西北间山盆地、坝上高原和辽宁山地丘陵地区;经济社会高值区以沿海地区和内陆平原为主。通过对土地利用类型区的划分,加强区域管理与规划,在统筹协调土地利用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土地利用动态度的时间分异分析——以甘肃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倩  刘学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638-2640
基于1997-2007年甘肃省土地利用现状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甘肃省从1997-2007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表明:(1)在这10年间,甘肃省土地利用变化较大,其中耕地面积由于退耕还林还草而减少,林地面积变化最大,园地变化最活跃,居民点及交通用地也有较快增长,而未利用地也出现了增长;(2)从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来看,2002-2003年土地利用最为活跃,2006-2007年最不活跃;(3)1997-2007年甘肃省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与单一动态度相关性分析表明:园地、林地土地利用动态度与综合动态度呈正相关,并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耕地、牧草地与综合动态度呈负相关,耕地达到极显著水平,牧草地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宋俊波  骆云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840-16842,16848
根据《2011年成都市统计年鉴》数据,运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功能与聚类分析功能,对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状况进行了测度和评价,总结了成都土地利用集约度的空间分异特点,即中心—外围的圈层式空间分异结构,探讨了影响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特征的因素,基于统筹城乡的背景提出了成都市3大圈层的发展战略,优化成都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1.
以南充市某乡镇土地整理项目为基础,运用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分形理论模型,获得土地整理项目实施前后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对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整理后项目区耕地、其他农用地、园地形状趋于简单化,而林地和水域形状复杂程度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贵港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贵港市及其县(市、区)的土地利用现状和空间布局,并运用多种数学模型对贵港市及其县(市、区)的土地利用的数量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找出了各地区的土地利用存在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经济水平及历史文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北京市为例,对土地利用数量和空间格局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8~2010、2015和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与2008年大致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4.
1990~2008年湖北省耕地集约利用变化及空间分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国松  刘成武  罗倩  金三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134-13135,13174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1990~2008年湖北省17个地、市、州耕地集约度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8年间湖北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上随时间呈波动上升趋势;在空间上存在关联性,表现为高高集聚、低低集聚和低高集聚的特征分异;因此,加大对湖北省耕地各要素的投入强度,以"高"促"低",制定区域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提高耕地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15.
汪煜  朱振宇  刘玥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8009-8013
以安徽省枞阳县为研究区,对县域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了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并结合DEM进一步分析了该县各土地利用类型显著集聚特征的地形特征。结果表明,各土地利用类型都表现出空间正自相关特性,所表现的空间聚集或异常的位置及范围也各有不同,并且聚集特征的发生具备一定的地形条件,地形特征影响土地利用格局的形成和空间集聚分布。  相似文献   

16.
以太原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指标对太原市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空间布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农用地和未利用地所占比例较高,多样性指数较大,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的空间分布比较集中,为集中连片开发利用土地、实现土地资源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集约化水平提供了基础条件,但土地利用斑块的形状不规则,为土地利用实现机械作业、建设配套设施带来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对今后的土地利用进行合理规划,为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创造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刘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167-21169
从空间用地布局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基本理论出发,剖析影响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以北京市房山区为例,分析在现状、社会经济、空间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等因素的影响下,房山区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8.
大余县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遥感技术与G IS技术,对遥感解译得到的大余县1990、2000年2期土地利用数据,在空间图形库系统支持下,从数量及空间变化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以及通过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标、空间转化类型及强度等,分析该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耕地、林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草地和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增加;景观多样性指数、破碎度指数和斑块伸长指数上升,同期景观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下降;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内在过程基本以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间相互转化为主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