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生存条件差,人才引不进、留不住,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必须从增加农业土地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与生活环境入手,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解决农村"人才流失"问题。同时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来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引导、鼓励大学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到农村就业、创业来强化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2.
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是我国"三农"及生态问题等各种矛盾最集中、最突出、最普遍的地区.西北地区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典型地区和重点地区.然而,西北地区的农业在生产条件、生产方式、生产工具、基础设施以及农业市场等方面有其特殊的现状和特点;农村的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制度、城镇化和工业化等方面也有其特殊的现状和特点;此外,西北地区的农民也有其特殊的一面.这些特点决定了这一地区的新农村建设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基本要求,从地区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特殊性出发,探索建设模式,寻找建设重点,设计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3.
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建设提出了很多振兴政策,其中倡导实施"农村现代化"对日本农业农村的建设与振兴具有重大意义.通过研究日本农村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重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充分认识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的内在联系,努力促进城乡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才流失与新农村建设:对我国农村人才流失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远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而且更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长期以来,我国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导致农村生存条件差,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农村的生产、生活严重滞后于城市,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为此,必须从增加农业土地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产与生活环境条件入手,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解决农村人才流失问题.同时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来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以此来强化新农村建设人才队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2):176-177
经过多年的努力,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并获得很多成绩,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有巨大贡献。然而农业科技推广不但取得了成绩,也出现若干问题,严重制约农业科技推广在促进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效力的发挥,亟待解决。下面从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入手,简单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科技推广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对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推广对新农村建设的促进作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农村问题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社会问题,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实现是解决好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特别是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再次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承担着国家稳定发展的重大责任。建立规范的供给机制,加强政府对农村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民收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提出了“要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条件”。在今后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要遵照“十八大”精神,全面统筹城乡结合发展,努力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促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及不断加大对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支农惠农政策,广大农民朋友的生产积极性被鼓舞、调动起来。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但在这一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亟需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教育、卫生、社保等发展滞后,农村信贷资金供给不足等主要问题的分析,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技术与体制保障,物质条件与经济基础,发展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解决这些主要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新农村建设时期农业推广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予光  杨家荣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122-123,131
在计划经济的特定历史时期,农业推广工作对优良品种的推广和先进技术的使用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农村建设时期,农业推广工作面临挑战,投入大量精力仍然不能解决农业推广所面临的问题.本文试图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从农业推广平台、农业推广内涵、农业推广队伍、农业推广模式以及农业推广理论等方面,探讨新型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念及内涵、新农村建设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各界学者的观点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未来新农村建设研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杰义  谷晗  郑文哲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730-2731,2743
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着互动的作用机理,二者需要协调互动以保持动态平衡,这种平衡与不平衡的情景将对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浙江省嘉兴市姚庄镇和崇福镇的案例研究表明,城乡一体化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目标,中心镇是区域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的重要节点与载体,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同步推进是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的具体路径,政府可通过调控土地、资金与人力资源等要素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12.
何龙娟  詹慧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117-11118,11127
在分析青藏地区自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从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农业生产效率的角度研究了农业农村发展在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中所呈现出的新态势,分析了广大农村地区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战略。指出青藏地区农业农村发展要建立区域非均衡模式,重视生态保护,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步同化。  相似文献   

13.
山西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本文从自然、经济、社会特征方面,介绍了山西贫困地区分布状况。从经济与农民收入水平、城镇化率、城乡经济发展,分析了山西贫困地区推进"三化"(新型工业化、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统筹推进"三化"的途径选择是: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拓展农业功能,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着力县域新型工业化和特色城镇化;以特色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发挥贫困区资源优势,增强经济实力。提出了实现"三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推进农业依法行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实施片区扶贫开发战略;用政策导向加快贫困区整体脱贫致富;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马骏  黄泽文  安宓  郑庭义  向安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89-1091,1119
介绍了珠三角地区农业人口流动的现状,及由此给农村发展带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在城市化背景下,农业人口流动不仅推动了流入地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了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及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加快了人口流动速度;同时也衍生出一些新问题,如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管理与乡村稳定治理、土地再次流转的利益分配、农业补贴归属、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区域内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雪绸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81-12282
综述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在西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分析了当前西部农业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西部农业信息化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三化"协调发展的内涵,指出河南"三化"协调发展面临着工业化水平不高、城镇化总体水平低、农业基础薄弱以及诸多制度性障碍等问题。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目标就是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基于此,提出了河南"三化"协调发展的措施选择:坚持走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工业发展加快方式转变;坚持走有河南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坚持走有河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相似文献   

17.
李宁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64-19766,19824
分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根源在于"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二是农业持续弱质和近年"农村金融市场失灵"成为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客观依据和历史使命;三是农业政策性金融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业政策性金融自身改革发展,具有特殊而重要的现实意义。剖析了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一是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具备"第一推动力"的地位与优势;二是国家不断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政策性银行改革,持续增强农发行职能作用,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策条件;三是农发行14年来的改革发展实践及其"十一五"远景规划的推出,为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基于必要性与可行性,着重从以下6个方面,发挥其支持新农村建设"第一推动力"的作用:一是加强对流通领域粮、棉等主要农产品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二是加强对加工领域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支持;三是加强对生产领域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应用推广、农业生产资料及农业生态建设等的信贷支持;四是加强对农村特定群体和区域发展的信贷支持;五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应急体系与保险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六是加强对农业和农村金融服务中介建设的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则文  张成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02-17703
分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衣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经济基础保证。提出新时期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收入增加、劳动力转移、新农民的培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探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作为中原经济区主体,农民就业经历了由单一农业生产到多元化的职业分化过程;阐述了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等原因,农民从事农业、外出务工或在农村非农企业中供职都存在各自问题。应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突破口,以产业为基础,产城融合发展,引领"三化"协调,加强农民职业教育与培训等措施化解农民职业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环境保护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本文以湖南省株洲攸县为例从饮用水水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畜禽养殖污染3个方面对农村环境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3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