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西伯利亚落叶松(Larixsibiricaleded)是阿尔泰山林区生长的主要树种,约占林区的82%。它具有喜光,萌发快、深根、抗旱、耐寒、耐瘠薄、生长快、病虫害少等特性。由于缺少技术,落叶松当年造林成活率较低,各场造林积极性不高,制约了阿尔泰山林区落叶松进行大面积造林开展。经过多年造林实验、总结,要进行落叶松大面积更新造林,应该了解和掌握以下技术要求。1出圃苗的选择和出圃前苗木管理应采取的措施1.1更新苗木应选择1-3或2-2,苗高在40cm~50cm移植苗为宜,苗木越大成活率越低,苗木过小延长管理年限,加大管护费用和抚育费用。1.2出圃苗,在前…  相似文献   

2.
华北落叶松秋季造林成活率高王惠洮河林区从1967年开始引种华北落叶松,1970年造林。根据历年更新造林检查和我们调查研究,华北落叶松幼年期比同龄乡土树种粗枝云杉速生。15年的华北落叶松高生长竟然是同龄粗枝云杉的3.5倍。但是在姚河林区春季造林成活率较...  相似文献   

3.
所谓森林评价,就是评定森林的经济价值,传统的方法是分别评定构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林地和林木的经济价值。落叶松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建国后,落叶松人工林面积已达92万公顷,居东北林区主要造林树种之首。目前,大部分落叶松人工林的林龄在20~30年之间,正值材积生长高峰,同时也是经济效益高峰。研究落叶针人工林的森林评价,对于合理培育和利用落叶松人工林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根据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勃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是我国北方速生用材树种之一,树高可达30余米,胸径可达60厘米以上。它的寿命长,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树皮、树脂是生产单宁、松节油、酒精、木栓等的化工原料。引种落叶松对于提高森林生产率,丰富造林树种,促进社会主义林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省从1958年起,先后在黄龙山、桥山、秦岭、关山林区和长城沿线风沙区十多处进行了落叶松引种试验。树种有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近年还引进了日本落叶松、卜氏落叶松和西伯利亚落叶松。引种较早的4种落叶松已初见  相似文献   

5.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建国至今,各地均有引种,栽培区域不断扩大。我省小陇山、子午岭、祁连山等林区都有大面积的栽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场自1977年以来,先后引进了华北落叶松、油松、华山松、白皮松、云杉等针叶树种,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华北落叶松不但造林保存率高、而且生长较快、现保存的220余亩华北落叶松幼林,生长良好,长势喜人。  相似文献   

6.
李侃竑 《绿色科技》2021,(1):144-146
指出了华北落叶松是甘肃省主要的速生用材和绿化树种,在甘肃省于1957年开始引种,是我国特有树种,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材质优良.也是目前甘肃宕昌县岷江林区的森林更新和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多年来对华北落叶松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进行了育苗实践研究,总结出了华北落叶松在陇南岷江林区培育优质增产的育苗技术,对该地区培育增产壮苗、扩大...  相似文献   

7.
华北落叶松生长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生长过程,胸径和树高均在6~10 a出现速生,10a以后胸径和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开始下降。2、华北落叶松当高径比为0.6~1.2时,林木分布近似正态分布。3、华北落叶松20年生时单株材积生长量比原产区高出37.3%。4、华北落叶松在该林区最适宜生长的海拔高度为2 700 m以下。初步认为华北落叶松在该林区引种是成功的,可作为该林区中低海拔速生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8.
华北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其材质好、用途广、耐腐朽、生长较快,有涵养水源的功能.乌兰察布市次生林林区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引栽至今,现有6.9万公顷华北落叶松人工林. 一、华北落叶松生长情况分析 林木生产力的高低取决于树种生物学特性及林木所处的生长环境(地形、气候、土壤等)与经营措施.笔者在乌兰察布市卓资县上高台林场厂汉脑包林区对华北落叶松、油松、樟子松的生长量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见表1). 表1表明:在各个龄阶,华北落叶松树高和胸径的生长量均大于油松、樟子松,尤其是高生长较快.  相似文献   

9.
根据各地气候条件的差异选择不同的造林树种,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改善环境以及防治污染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阳性树种:指在强光条件下能生长良好的树种。如油松、落叶松、杨树、柳树等。 2.阴性树种:指在弱光条件下能生长良好的树种。如桧柏、槭树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兴安落叶松、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等4个落叶松树种在造林成活率、物候期和生长期长度、针叶和根系特点、生长节律、种间6a生树高差异等因子在乐村林场6a的对照试验研究和分析,日本落叶松是最适合乐村林场、南川区及重庆市山区发展的优良树种,它具有适生性强、早期生长快、高生长明显和病虫害少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1.
<正>人工落叶松是华北北部,特别是木兰林管局和塞罕坝机械林场主要的针叶造林树种,它具有材质细腻、纹理通直、硬度适中和生长快速等特点。落叶松木材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近年来,落叶松木材价格不断上升,而且落叶松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属天然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南及新疆等地,它包括红杉和落叶松两大族。历史上甘肃南部的洮河,岷江林区虽有零星天然分布的红杉(又称波氏落叶松),但现存资源已越来越少,落叶松族在我省无自然分布。为丰富树种资源,解决短期木材供应紧张局面,改变针叶树种造林单一的现状,自1963年,我省小陇山林业局从山西、辽宁等地开始引进落叶松育苗造林以来,全省各林区相继开展了此项工作的研究。经过近三十年的实践,该项工作已取得宝贵的经验,为我省广泛引种落叶松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长白落叶松是长白山林区的乡土树种,也是我省更新,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木材用途广泛,深受群众欢迎。因此我省对如何提高落叶松种子经营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种子标准化问题,一直是很重视的。关于落叶松种子等级标准问题,中央林业部曾于1957年作过统一确定,此标准对我省种子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应有的作用。由于工作发展的需要,我省又于1964年秋种子丰收年采收过程中根据历年生产实践经验,认真考虑本树种品质基础条件和种源分布,丰欠产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是我国比较常见的一类树种,具有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相应的种植技术也在不断革新,林业部门对落叶松的栽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现今的落叶松栽植技术仍然有比较大的缺陷,这给落叶松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阻碍,严重影响着林业的发展。根据对落叶松生活习性的研究和林区基层工作的经验,对落叶松的特征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落叶松树种选择、造林整地、种植密度、抚育措施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日本落叶松造林容易,生长快。造林后六、七年郁闭成林,十几年见收益,可陆续渐伐出椽材、檩材、交手杆、矿柱、电柱等材种。因此,日本落叶松是良好的速生造林树种和经济用材树种。日本落叶松较长白落叶松、朝鲜落叶松抗早期落叶病,生长好。我省有一定的种子资源,是自力更生办林业的物质基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是我省主要更新造林树种之一。它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快、材质好等优良特性,深受林区广大贫下中农的欢迎。全省人工林成林面积中落叶松占50%左右,由于造林初植密度较大,郁闭后缺乏适时的撫育管理,故林木自然分化日益显著,林木蓄积、连年生长量已出现下降趋势,个别密林内林木枯死率达13%以上,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为此,必须尽快地进行撫育间伐,以改善林分环境条件,促进林木迅速生长,充分发挥中间利用,缩短培育周期,尽快地培育成后备用材林基地。几年来,我们在勃利县通天一林场、林口县亚河公社和青山林场、尚志县一面坡林场等地,和广大林业职工、贫下中农一起在总结当地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是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它具有耐寒、喜光、适应性强,栽植易成活、生长快、产量高等特性. 落叶松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演化的关系,致使种类变化较多.实践证明,选择适宜的种源,是增加林木产量和提高林分稳定性的有效措施之一.为进一步了解不同品种落叶松在我省生长的特性,对今后进一步开  相似文献   

18.
华北落叶松鞘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落叶松是山西省直林区的主要森林更新树种和造林树种。但是,近年来落叶松鞘蛾危害严重。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弄清了华北落叶松鞘蛾的生物学特性,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王艳秋 《中国林业》2010,(23):50-50
<正>河北省塞罕坝林区造林树种主要为落叶松、樟子松、云杉三大针叶树种。在培育过程中,充分考虑以上三种树木的生理特性以及它们在施工中的差别,选择最好的适生地带、采用正确的栽培技术,有利于保障苗木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刘亚春 《中国林业》2011,(22):33-33
河北省塞罕坝林区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三种针叶树,这三种针叶树种也是本区的主要造林树种。每年深秋至翌年初春这三种针叶树停止生长,进入休眠期。由于本区平均海拔1500米,土壤多为沙土,年均气温一1-4℃,无霜期64天,6级以上大风日数72天,特别是树木进入休眠期,林区的自然气候更加恶劣。林区曾尝试引进过许多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