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瓦松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松是我国常见的野生植物。除了具有药用价值外,还有观赏和食用等价值,充分利用后,可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给荔枝副产品的增值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不同荔枝核样品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了荔枝核总皂苷含量,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测定了总黄酮含量,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多糖的含量,分别采用纸碟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荔枝核提取物对细菌和真菌抑菌圈的大小,并采用混平板稀释法测定了其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不同荔枝核样品中总皂苷含量在1.30%~1.40%之间,总黄酮含量在5.78%~6.80%之间,多糖含量在2.85%~3.34%之间。不同品种荔枝核提取物具有不同抑菌活性。妃子笑荔枝核的抑菌活性强于其它品种,其甲醇提取物对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在1~2mg/mL之间。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玉竹不同部位功能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以3年生玉竹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根、茎、叶及果托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以DPPH及羟基活性为指标,对不同部位的抗氧化活性进行初步探究。结果显示:玉竹根部黄酮、多糖,茎部的多酚及果托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分别达0.93±0.016、68.02±0.21、16.61±0.21、0.316±0.033mg·g-1;根部的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其他部位,对DPPH和羟基的清除率分别达70.81%和93.42%。  相似文献   

4.
研究百花花楸活性成分季节变化,以期为百花花楸活性成分药用价值开发提供理论基础。以百花花楸不同季节枝、叶、果为原料,采用化学系统鉴别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总多糖、总萜进行定量。百花花楸不同部位化学成分有一定区别,主要在皂苷、蒽醌、及甾醇类;随季节总黄酮、总多糖及总萜有一定变化,一般来说7、8、9月为最佳采摘季节。百花花楸活性成分季节变化较为明显,且常见活性成分含量较高,尤其果实和叶,有一定食用及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山核桃外果皮中的抑菌活性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溶剂对山核桃外果皮甲醇浸膏进行萃取分离,得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以番茄早疫病菌、苹果腐烂病菌、小麦赤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黄瓜菌核病菌等5种病菌进行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正丁醇相抑菌活性最强,氯仿相和石油醚相次之,乙酸乙酯相最弱.对氯仿相进行初步分离,得到7个单体化合物:乔松酮,黄卡瓦胡椒素,5-羟基-4',7-二甲氧基黄酮,5-羟基-2-甲氧基-1,4-萘醌,5-羟基-6,7-二甲氧基黄烷酮,乔松素,β-谷甾醇,均为首次从山核桃中分离得到,它们对玉米大斑病菌和水稻稻瘟病菌孢子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引种、培育高含油量及富含特种生化成分的沙棘优良品种,本文在整理分析国内外重要资料的基础上,对不同产地沙棘的含油量及生化成分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介绍牛樟芝生物学特性、适生区。其主要活性成分为三萜类物质、樟芝多糖和腺苷,具有解毒、护肝、抗癌、抗疲劳、提高免疫力,抗过敏等药理作用。目前,人工栽培已实现,可在滇东南、滇西南、滇南适宜地区试验引种。  相似文献   

8.
半枫荷是民间用于治疗风湿跌打、瘀积肿痛和产后风瘫等的有效药物.该文通过对半枫荷的叶片活性成分测定,为半枫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种竹叶样品分别用硝酸铝-亚硝酸钠比色法、福林试剂还原比色法测定了总黄酮和总酚含量;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了总糖及水溶性糖成份的含量;用凯氏定氮法测定了含氮量和蛋白质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竹叶中总黄酮含量在1.18%~2.02%之间,总酚含量在2.21%~2.86%之间;总糖含量在14.35%~24.61%之间,水溶性糖含量在7.86%~11.45%之间,多糖6.49%~14.55%之间;蛋白质含量在10.24%~16.68%之间,含氮量在2.13%~2.65%之间.采用滤纸片法进行了抗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及不同生长期的竹叶抗菌活性不同,麻竹叶的抗菌活性强于其他竹叶,7月和11月中旬采摘的竹叶乙醇提取液的抗菌活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油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弄清油茶籽和茶油的活性成分有利于改进茶油的加工工艺,开发营养保健型茶油,也会给油茶育种指明方向;将茶油加工后的副产物及油茶其他部分的活性成分开发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妆品和医药系列产品,或用于畜牧业生产中,其市场前景广阔。为了进一步了解油茶资源的化学本质和潜在的利用领域,实现油茶产业链的延伸,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综述了油茶籽、茶油、皮壳、茶枯饼和油茶叶中的活性成分、生物活性和药理保健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就油茶活性成分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及分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天然产物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分析技术,并着重对萃取技术、色谱技术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为酸性乙醇,固液比1∶60(g/mL),超声波功率350W,萃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75℃。在此条件下,确定的蓝莓果渣花色苷含量3.122mg/g。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对充分利用蓝莓资源获取高附加值的花色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以昆明实心竹叶水溶性多糖和可溶性固形物提取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提取工艺为,温度80℃,固液比1:30,时间为4h,次数为2次,多糖提取量为71mg/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mg/g。以竹叶提取液为原料,采用感官评定和正交试验对竹叶茶饮料的配方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竹叶茶饮料最佳配方为:竹叶澄清汁90mL/100mL,蜂蜜6mL/100mL,柠檬酸0.35g/100mL。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法提取补骨脂中活性成分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补骨脂素与异补骨脂素总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超声波法提取补骨脂中活性成分的工艺.选取提取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随机因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总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RSM)分析,优化超声波法提取补骨脂中活性成分提取条件.结果显示,超声波法提取补骨脂中活性成分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47.5min,液料比5.6∶1(mL∶g), 提取液20mL,提取功率330W,在最佳的提取条件下,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总得率理论值为1.043%,验证值为1.047%,验证值与理论值间的相对误差为0.384%,验证值与真实值相吻合,说明响应面法优化补骨脂中活性成分超声波法提取条件可行.  相似文献   

15.
在柿饼制作过程中,本研究目的在于监测不同条件下柿皮和柿果中有效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柿果加工成柿饼后,含糖量从1.31 mg·g-1增加到2.65 mg·g-1,增加102.14%。而对于鲜柿中的单宁、总黄酮、总酚、Vc等成分,在柿饼中的含量则大幅下降,分别降低了94.06%、83.30%、37.26%、99.92%。同时,通过对柿子皮提取物进行分离分析,发现柿皮中Vc含量达到165.71 mg·(100g)-1,是果肉的2倍多;总糖、总酮和多酚的总含量约占柿皮提取物的65%,使得柿皮提取物具备明显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CCA木材防腐药剂中CuO、CrO3、As2O5等活性成分的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并与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常规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的结果相接近,两者之间的偏差很小,不需做修正便可应用于工业生产上。  相似文献   

17.
土壤有机碳氮活性组分能敏感地反映出林分树种结构的变化。文章总结了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桉树林分改造的主要技术模式,分析了不同更新树种的生长情况及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和土壤有机碳氮的活性组分的影响,以期为后期林分改造树种选择提供技术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林分改造所选的树种对造林地的适应性均较强,其中天竺桂、马占相思生长相对较快;林分改造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可溶性碳氮、铵态氮含量,降低了硝态氮含量。  相似文献   

18.
对杜仲皮先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然后利用纤维素酶对预处理杜仲皮进行水解提取活性成分及杜仲胶。考察了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对杜仲皮中活性成分及杜仲胶得率和杜仲胶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乙醇超声波提取未预处理杜仲皮中活性成分的较优条件为:1 g杜仲皮粉末,以乙醇为溶剂,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10(g∶mL),超声功率200 W,提取温度40℃,提取40 min。在此条件下,以蒸汽爆破预处理杜仲皮为原料,当预处理蒸汽压力为3.25 MPa、预处理时间为1 min时,乙醇超声波提取黄酮和绿原酸的得率分别为26.83和1.22 mg/g,纤维素酶水解提取黄酮和绿原酸的得率分别为19.17和0.93 mg/g。预处理后的杜仲皮经酶解后固体残渣可用于提取杜仲胶,当预处理压力为0.52 MPa、预处理时间为15 min时,杜仲胶得率可达5.92%,其M_w和M_n分别为28.39×10~4和6.45×10~4。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中几种关键活性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4种变异类型杜仲皮中5种不同活性成分的含量及组成比有较大差异,其中京尼平苷酸(GPA)、京尼平苷(GP)、松脂素二糖苷(PDG)、绿原酸(CA)含量以及5种成分的总含量以光皮型和浅纵裂型杜仲皮较高,而龟裂型和深纵裂型活性成分总体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