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青蛙,又名猪蛙,蛙肉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藕田是蛙、鱼类的天然栖息遮阳场所,藕田养蛙、养鱼既能为藕田治虫,又能充分利用蛙粪养鱼,鱼粪  相似文献   

2.
美国青蛙个体较牛蛙小,脑袋稍尖,食性比牛蛙更易驯化,适应性广,四肢发达,性情温驯,抗病力强,易管理,易饲养。由于藕田虫害较多,水生生物丰富,适于蛙类生活和生长,因此,藕田养蛙,不多占农田耕地,不多耗水,而且蛙又能为藕田治虫,节约农药,保护环境。一、藕田选择藕田选择应忌高山  相似文献   

3.
稻田是蛙类的天然栖息场所,虫害多,水生物丰富,适于蛙类、鱼类生活和生长.稻田养蛙养鱼立体生态农业,其优点在于不多占农田,不多耗水,效益好.蛙既能为水稻治虫,又能以蛙粪养鱼,鱼粪又是稻田的优势有机肥,从而达到稻、蛙、鱼三丰收.降低了生产成本,又能增加收入,是一项投资少,利润高,见效快的立体养殖好办法.  相似文献   

4.
王汝良 《云南农业》2004,(11):19-19
藕田养鱼能有效利用藕田水面,让鱼吃掉藕田中的水草、浮游生物、昆虫幼虫及有机腐(碎)屑,既减少藕田中肥份的流失,又可减少藕田的虫害。同时由于鱼类在水体和土表层觅食,搅动水体,从而增加水中溶氧,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和藕的生长。并且鱼粪和饲料残渣还能增加肥力。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鱼类放养对藕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于2014年4月至9月,对湖南武冈莲藕种植基地的3种鱼类(鲫鱼、鲤鱼、草鱼)5种放养密度下藕田的节肢动物种类组成、密度及多样性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试验藕田共收集节肢动物9目32科61种,当放养鲫鱼、鲤鱼、草鱼分别为2 400、2 400、1 200尾/hm2时,藕田内节肢动物种类最多,共21科44种,未放养鱼类时所得到的种类最少,为39种,节肢动物种类随着放养鱼类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各处理组中主要害虫亚群落均为莲缢管蚜、斜纹夜蛾和摇蚊类害虫,未放养鱼类时藕田内莲缢管蚜和摇蚊类害虫的数量均显著高于放鱼处理,斜纹夜蛾数量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主要天敌亚群落为拟水狼蛛及其他蜘蛛,其中未放养鱼类时拟水狼蛛的数量显著高于鱼类放养处理组,鱼类放养处理组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未放鱼处理组,但优势度指数则相反。群落相似性分析发现,未放鱼处理与鱼类放养处理各组间相似性最小。  相似文献   

6.
藕田水温适宜,含氧量高,饵料生物丰富,是蛙遮荫乘凉和生活的好场所.蛙可捕食大量农田害虫,蛙粪可起到肥田作用.蛙藕共生,相互促进,经济效益显著.现结合生产实践,将其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利用藕田养鱼不仅可以消灭田间杂草,减少饲料投喂量,同时鱼粪又是优质的藕田肥料,一举多得,提高效益。其栽培及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稻田养蛙又养鱼是一种立体种养殖的生态型农作模式,其优点是不多占农田、不多耗水、经济效益好。从生态链来看,蛙能为水稻治虫、蛙粪为鱼提供食料、鱼粪又是水稻的优质有机肥,这种生态链使稻、蛙、鱼三者共生共长而获得三丰收,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增加了农副产品的收入。其具体做法和技术措施如下。1.选好稻田。应选择有水源保证、排涝方便、田底保水性好、田埂结实的田块,面积不限。不宜使用易遭大  相似文献   

9.
藕由养鱼不仅可以利用水中底层小动物、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大大减少饲料投喂量,而且鱼类粪便又是优质的藕田肥料,一举多得,一般可亩产莲藕600~1000千克、鱼250~300千克.其种养管理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藕田养殖泥鳅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藕田养殖泥鳅,不占用其他土地资源,节约养殖泥鳅成本,减少用肥量,大大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总结了藕田养殖泥鳅技术,以供种养户参考。  相似文献   

11.
周元春 《农家致富》2004,(16):39-40
藕田养殖.鱼(虾、蟹)藕互补.不失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好办法。去年我镇百亩藕鱼共生情况调查表明.每亩平均可产藕2100公斤、鱼90公斤、养虾亩产46公斤.每亩创产值6000元.盈利3800元.藕鱼共生养殖比未养殖藕地亩多收7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万年县 90年代以来 ,湖云、珠山、陈营等乡镇部份农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 ,利用低洼低产田栽种田藕 ,取得了高出种水稻 3倍多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有少数藕农在藕田中增养罗非鱼 ,使藕田又增加一项收入。每 6 6 7m2 藕田一般可产鱼 5 0~6 0kg ,产值 4 2 0元左右 ,可获利 310元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藕田养鱼成为了一种高效的生态种养模式。藕田养鱼模式的出现,鱼藕共存,莲藕的生长可以为鱼提供充足的食物,鱼的排泄物可以为莲藕提供充足的养分,两者互利,带来经济利益和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该文主要是对藕田养鱼生态种养高效模式进行了研究,介绍了相关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正>鱼藕间作生态养殖技术是充分利用藕田的水、土资源以及良好生态环境,进行立体生产,充分挖掘资源利用潜力,实现"以藕为主、藕鱼结合、以鱼促藕"的效果,达到藕鱼双丰收的目的。永年县是河北省内陆渔业重点县,境内的永年洼是渔业主产区。洼淀内有成方连片池塘1万余亩,另有5000余亩莲藕栽培水田。近年来,我们针对渔业生产成本上升和商品鱼价格下降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节水、省饲的生态综合立体养  相似文献   

15.
毒死蜱对环境生物的毒性与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按照"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的规定,测定了毒死蜱农药对蜜蜂、家蚕、鱼类、鸟类、赤眼蜂、蛙类、蚯蚓、土壤微生物8种环境生物的毒性并作出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毒死蜱对蜜蜂、家蚕、鱼类、鸟类、赤眼蜂、蛙类属高毒农药,但对蚯蚓、土壤微生物是安全的.田间使用时,必须严禁药液流入水域,造成对鱼、蛙的危害;必须远离桑园和蜜蜂活动区,防止鸟类和赤眼蜂摄入,以免造成对家蚕、蜜蜂、鸟类和赤眼蜂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蛙类养殖的发展,池塘鱼蛙立体养殖也成为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池塘鱼蛙立体养殖技术是在常规池塘养鱼的基础上,通过在池塘中设置网箱,实行石蛙的无陆地养殖,建立池塘鱼蛙共生系统,实现鱼蛙共生,优势互补,综合提高池塘养殖效益,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从池塘资源利用的角度看,池塘以养鱼为主,塘内设置网箱养蛙,不占用耕地,技术方便;从饲料利用角度看,池塘设置网箱养蛙,建立了池塘鱼蛙共生系统,池  相似文献   

17.
李响 《农家致富》2013,(16):20-21
江苏省张家港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常红社区的一种全新农业种养模式——莲藕套黑鱼,经过几个月的实施已初见成效。据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莲藕套黑鱼"就是利用循环养殖模式,在藕池里放养黑鱼,鱼吃烂藕叶,鱼粪给藕作肥料,鱼、藕相互补充食料和肥  相似文献   

18.
藕田养殖泥鳅,不仅节约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还能降低饵料、肥料的使用量,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泥鳅与藕的病害发生均显著下降,用药量大为减少,在不影响藕产量的前提下,大幅增加泥鳅产量,藕与泥  相似文献   

19.
<正>鱼藕间作生态养殖技术是充分利用藕田的水、土资源以及良好生态环境,进行立体生产,充分挖掘资源利用潜力,实现"以藕为主、藕鱼结合、以鱼促藕"的效果,达到藕鱼双丰收的目的。永年县是河北省内陆渔业重点县,境内的永年洼是渔业主产区。洼淀内有成方连片池塘1万余亩,另有5 000余亩莲藕栽培水田。近年来,我们针对渔业生产成本上升和商品鱼价格下降的实际情况,积极发展节水、省饲的生态综合立体养殖模式,示范推广了鱼藕间作节水生态养殖技术,努力为渔民打造提效增收  相似文献   

20.
<正>下湾镇北角村蒋用庄家庭农场,是桂平市藕田养鱼示范基地。距离市区约三十公里,与市区之间有水泥油路连通,交通便利,水质良好,各项条件均符合生态养殖泥鳅的要求。该基地总面积有70亩,而藕田就占了60亩之多。基地采用的种养方式为特色水产品和莲藕立体种养。具体的方法是将四大家鱼、塘角鱼、台湾泥鳅鱼等投放于莲藕种植塘内,实现生态化养殖。其中试验养殖泥鳅鱼面积1亩,产商品泥鳅鱼650公斤,产值两万元,亩产莲藕2000公斤,产值1万元,亩藕田种养利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