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蔬钙肥在'巴梨'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梨’是西洋梨的优良品种之一,结果早、易丰产、果肉细,经后熟多汁、味甜、有浓厚的香味,品质上。旅顺地区栽培‘巴梨’已有60多年历史,面积达666.7hm^2,年产量8000~10000t,是当地果农增收致富的主栽品种。但是,由于‘巴梨’果肉易变软而制约了远销外销。同时因为缺钙常发生顶腐病、铁头病两大生理性病害,给‘巴梨’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为此,2008年我们进行了果蔬钙肥在‘巴梨’上的应用试验,并在本地区‘巴梨’树上做了小面积示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硕光’是由‘大丰’杏的自然杂交种子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早熟鲜食杏新品种。1990年播种’大丰杏的自然杂交种子,1993年实生苗开始结果,1994年89—3—4被初选为优系,1996年复选,1997年高接中试,2008年暂定名为‘硕光’,  相似文献   

3.
1982年选用‘奉化玉露’和‘早生水蜜’的F,代单株63—17—1为母本,以‘白花水蜜’和‘桔早生’的F1代单株62—3与‘朝霞’的F1代单株77—1—29为父本,通过人工授粉杂交,培育获得杂种实生苗131株。1985年杂种单株开始结果,其中82-18—73表现果形圆整,  相似文献   

4.
<正>2000年用‘河洛红蜜’作母本,‘玉西红蜜’、‘艳光’油桃和‘地方桃’3个优良种质的混合花粉作父本进行杂交,翌年春将得到的94粒杂交种子层积催芽播种,5月下旬嫁接在5年生毛桃砧木的‘大久保’树上,2002年第1次结果,其中一株杂种表现大果、色  相似文献   

5.
以‘金太阳’和‘凯特’杏1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在4℃条件下的进行低温处理以打破休眠,然后将枝条放入组织培养室中培养,统计萌芽率。结果表明:当低温累积时数达到640小时,‘金太阳’和‘凯特’杏萌芽率均达到55.5%,解除休眠。  相似文献   

6.
‘东试早柚’是实生选育出的柚品种,在云南省热带地区种植,具有早熟、丰产、无籽等优点,然而其来源至今尚未厘清,在品种权意识淡薄的栽培地区产生了许多经济纠纷。因此,解析‘东试早柚’的遗传来源对保护和利用该品种均具有重要意义。以西双版纳‘东试早柚’及其相近品种‘沙田柚’‘水晶柚’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和生物信息等手段探究了3个品种的遗传背景差异。结果显示,‘东试早柚’与‘水晶柚’间杂交不亲和,而与‘沙田柚’杂交亲和;‘东试早柚’和‘水晶柚’的自交不亲和S位点基因型均为S5S6,而‘沙田柚’为S1S2;‘东试早柚’和‘水晶柚’全基因组SNP密度分布高度相似,SNP聚类分析将‘东试早柚’和‘水晶柚’聚为一类,而与‘沙田柚’显著区分。此外,2对InDel多态性标记也可明显区分‘东试早柚’与‘沙田柚’。因此,本研究结果认为‘东试早柚’与‘水晶柚’遗传背景更为相近,而与‘沙田柚’遗传距离较远、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宜西北旱作区种植的优质抗旱加工专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以‘陇薯6号’为对照(CK),对国内外引进的11份马铃薯新品种(系)的物候期、植株性状、块茎性状、抗病性、丰产性、抗旱性及品质等指标进行分析。两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参试品种(系)均属于中晚熟。品种(系)‘14W-3’‘陇薯23号’‘天薯17号’‘天薯18号’和‘DSS-21’的抗病性较强;‘14W-3’‘陇薯23号’‘天薯18号’‘DSS-21’和‘京张薯1号’抗旱性较强;‘陇薯23号’和‘DSS-21’口感优,属于鲜食型品种;‘陇薯23号’和‘天薯18号’属于低还原糖型品种,品系‘DSS-21’属于淀粉加工型品种。综合评价分析,品种(系)‘陇薯23号’‘天薯18号’‘DSS-21’性状突出,可作为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在西北旱作区域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8.
新苹果矮化砧木‘SJM150’、‘SJM127’和‘SJM44’是加拿大农业部黎塞留和魁北克试验站1974年用‘Nertchinsk’和‘M26’(‘M16’בM9’)杂交育成的.1997年开始布点区试。现将其主要特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金田蜜’葡萄的母本‘9603’是1996年由‘里扎马特’和‘红双昧’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中熟品系,紫红色,大粒,极丰产:父本‘9411’是1994年由‘凤凰51’和‘紫珍珠’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极早熟品系,大粒,肉脆,有香味;1999年配制杂交组合,2003年初选为优良单株。2004-2005年性状表现稳定,2007年通过河北省林业局鉴定。  相似文献   

10.
‘玉冠’原代号杂7.母本为‘筑水’.父本为南方主栽品种‘黄花’于1993年春在日本国枥木县农业试验场杂交,我方获得杂交种子25粒。1994年播种育苗,最终获成茁10株,1995年春种植于富阳市大青果园,1997年开始结果。其中的第7株(代号杂7)表现较好,于1998年进行了多点高接扩繁。经对母本树连续3年观察鉴定.于2000年将其选为优株,同年冬季嫁接菌木.2001--2003年分别在杭州、富阳、余杭建立了品种比较试验园。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以早熟梨‘华酥’为母本,‘翠冠’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2004年3月中旬播种.2004年6月定植于选种圃.2007杂种实生苗开始结果。  相似文献   

12.
介绍‘绿领青梗菜’的选育过程:该品种由南京绿领种业有限公司以BSqcms-01XSHQ-607配组育成,品比试验较‘华冠’增产0.5%,较‘上海矮抗青’增产9.5%,抗热性和‘华冠’相近,比‘矮抗青’有明显提高;2009年省鉴定试验,较‘华冠’减产3.81%,较‘矮抗青’增产8.8%;2010年省生产试验,较‘华冠’减产6.7%,较‘矮抗青’增产5.2%;2011年通过江苏省鉴定、定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选用墨红、X夫人、震惊兰、朱点、月季中心、天堂、金牌等品种,进行人工杂交培育,经过3~4年的栽培及综合评定,最后选育出‘芙蓉公主’、‘狮山红霞’、‘雅江春色’、‘府河之春’等4个优良新品种。现将其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天正玉甜糯1号’是以糯玉米自交系‘LS-糯62’为母本,以同时含有纯合隐性甜质基因和纯合隐性糯质基因的双隐性自交系‘LSY02’为父本,通过杂交手段培育出的鲜食玉米新品种,与目前推广的糯玉米品种‘西星白糯2’号和甜玉米品种‘鲁甜105’进行品种比对试验,结果发现‘天正玉甜糯1号’展现出更好的抗病性和高产性,新品种的推广能取得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2020年试种的5个区域中,‘天正玉甜糯1号’的平均产量16 827 kg/hm2,增幅4.8%~11.6%;2021年试种的5个区域中,‘天正玉甜糯1号’的平均产量17 430 kg/hm2,增幅5.4%~9.4%。  相似文献   

15.
辽北‘寒富’苹果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县地处辽宁省的北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995年引进‘寒富’苹果在铁岭县镇西堡镇栽培,同期引栽的还有‘寒光’‘宁丰’‘宁酥’‘丹光’‘丹苹’等品种,三年后结果,‘寒富’的早果性、早丰性、果实品质等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特别是经历2001年极端低温的考验,‘寒富’苹果依然安全过冬,从此,‘寒富’苹果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6.
报刊集锦     
离核晚熟桃新品种‘双红艳’2000年用‘河洛红蜜’作母本,‘玉西红蜜’、‘艳光’油桃和‘地方桃’3个优良种质的混合花粉作父本进行杂交,翌年春将杂交种子层积催芽播种,5月下旬嫁接在5年生大久保树上,其中一株杂种表现大果、色艳、味甜、离核、抗逆性好、硬度大且耐贮运特点,经过连续8年观察和结果性能比较,优良性状表现稳定,定名为双红艳。该品种于2009年2月通过河南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半地下日光温室栽培的7个草莓品种的生育期及生物特性的观测和比较,结果表明:(1)‘甜查理’早熟性好,‘章姬’、‘红颜’和‘枥乙女’表现为晚熟;(2)株高最高的是‘章姬’,最低的是‘丰香’;(3)叶片数最多的是‘幸香’,最少的是‘美国2号’;(4)结果数最多的是‘幸香’,最少的是‘丰香’;(5)果梗长度最长的是‘枥乙女’,最短的是‘丰香’。  相似文献   

18.
2013年春季将‘新红星’‘蜜脆’‘美八’引入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商丘综合试验站,观测其生长结果特性、物候、果实经济性状及抗逆性等。结果表明,‘美八’平均单果重最大,为210.5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7%,果面鲜红,风味酸甜,在商丘地区8月上中旬成熟;‘蜜脆’和‘新红星’平均单果重分别为161.3g、200.8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低于‘美八’;‘蜜脆’不抗苹果炭疽叶枯病和褐斑病,‘美八’和‘新红星’抗逆性较好。‘美八’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商丘市及周边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以青海省引进的28个樱桃资源品种为试材,采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和田间活体叶片接种的方法,研究了叶斑病菌对28个引进资源品种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抗病能力较强的品种,为青海省抗叶斑病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运用瓦尔德法和欧式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室内离体叶片接种结果和田间活体叶片接种结果高度吻合。28个樱桃品种中抗性较强的品种为‘Early Robin’‘Lambert’和‘Moreau’;抗病能力较差的品种为‘Rainier’‘Tieton’‘Sunburst’和‘Hongdeng’。  相似文献   

20.
南京不同类型梅花品种香气成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金荷仙  陈俊愉  金幼菊 《园艺学报》2005,32(6):1139-1142
1 材料与方法 采用活体植株动态顶空套袋采集法和TCT/GC/MS(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南京梅花山真梅种系直枝梅类宫粉型‘玉露宫粉’、玉蝶型‘宇治里’、黄香型‘黄金鹤’、朱砂型‘姬千鸟’、绿萼型‘变绿萼’、洒金型‘复瓣晚跳’及垂枝梅类白碧垂枝型‘双碧垂枝’的香气组成。2002年3月513采样,将采样后的吸附管套上聚四氟乙烯套,放在干燥器中低温保存。样品分析时间为2002年4月27日。同时采集和分析空气作对照。采用Xcalibur 1.2版本软件及NIST98谱图库进行梅花香气成分的检索,兼顾挥发物出峰的保留时间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