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社种植甜菜已近十年,开始只种春菜,产量逐年提高。三、四年后,产量逐渐下降。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春甜菜表现病虫害重、成本高、产量低,效益差,趋向绝路。经过试验示范和推广夏播,甜菜获得了新生。全社七四年种植着甜菜1100亩,平均亩产3533斤,七五年1400亩,平均亩产3750斤,七六年1100亩,平均亩产3959斤。一般丰产田亩产达6000~8000斤。前冢子头大队270亩甜菜,平均亩产8000斤,其中一亩八分高产田,亩产达11,000斤。由于产量高,收入大,社员都想多种,所以面积越来越大。此后,产量逐年下降,部分地块因病虫害减产  相似文献   

2.
高密县是山东省重要的制糖原料基地。该县自一九七○年种植甜菜以来,至一九七六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逐年增加,一九七六年实收面积4,800亩,平均亩产3,680斤,总产近1,800万斤,为历年来产量最高的一年。可是,就在一九七七年,因甜菜象甲骤然大发生,使甜菜遭受了严重损失。这一年  相似文献   

3.
新喻市渝水区植棉历史悠久,解放前就有种植土棉的习惯,1952年在水西、罗坊、珠珊、沙土等地开始种植改良棉,以后逐渐发展到丘陵地区。1949年全区植棉1.5万亩,亩产皮棉18斤;五十年代平均每年面积23743亩,亩产32.2斤;六十年代平均面积91234亩,亩产56.9斤;七十年代平均120879亩,亩产52.6斤;1982年亩产提高到70斤;1983年收获面积85591亩,亩产121斤,首次突破百斤关;1984年秋雨烂桃严重,全区85500亩棉田,仍然获得了亩产皮棉118斤的好收  相似文献   

4.
1981年以来,我场认真贯彻了甜菜生产责任制,不断改进栽培技术,产量稳步提高。1981年收获面积587.9亩,平均亩产5187.5斤;1982年收获面积1021.2亩,平均亩产7879斤;1983年收获面积1065.1亩,平均亩产7952斤;1984年收获面积1644.9亩,平均亩产7028.4斤。  相似文献   

5.
基本情况 我区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自1980年试验以来,发展较快。赤峰试验结果,覆膜比未覆膜的亩增产1400斤,增长32.3%,含糖率亦有所提高。1982年巴盟在六个旗县对甜菜进行膜栽试验,面积17.93亩,平均单产9085.8斤,比对照亩增产4071.8斤。1982年赤峰五三公社18亩甜菜试验田,覆膜的亩产5517.4斤,比对照增产33.5%。在各点小面积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1983年发展到七盟二市扩大示范,面积达4000多亩,除少数未按栽培技术要求操作者外,都显示了增产、增收效益,并涌现了一批高产典型。如巴盟地区1983年甜菜地膜覆盖面积达2903亩,平均亩产达8500斤,含糖率比对照高0.5—0.9%,其中有323.5亩试验田平均亩产9444.7斤,比对照5625斤增产3464斤;临河县乌兰乡立新六社典型户乔玉玺覆膜甜菜9.1亩,平均亩产10249.6斤。赤峰五三公社覆膜甜菜520亩,在大旱之年平均亩产5071斤,比对照亩增产41.5%;呼市白庙子公社39亩示范田覆膜甜菜,平均亩产8721.6斤,比对照增产36.7%,含糖增0.4%。  相似文献   

6.
1959年,县委在解放人民公社红塔耕区种植的三百亩棉花指挥田,获得了平均亩产420斤(皮棉,下同)的特大丰收。其中,有15亩平均亩产达800斤;最高的五亩,创造了平均亩产945斤的新纪录。这是我县棉花生产史上空前的奇迹,它将使我们全县在棉花种植的单位面积产量上,大大地跃进一步。县委棉花指挥田的高产经验,及时有力地指  相似文献   

7.
山东国营胶河农场展家分场,1982年种植夏播甜菜420亩,平均亩产6,231斤,平均含糖率15.6度。其中32亩甜菜块根产量达7,030斤/亩,含糖率16度。  相似文献   

8.
甜菜在河北是五十年代后期开始发展的作物,是本省制糖工业的重要原料。研究甜菜适宜种植区别和生产合理布局,以充分发挥适宜地区的自然优势,提高甜菜种植的经济效益,是甜菜生产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甜菜生产布局现状和问题 河北省糖用甜菜只有27年的栽培历史。从全省甜菜生产的发展看,具有生产起落较大和单产水平低而不稳的特点。1957年开始试种甜菜,到1959年推广面积已达1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量1300斤,总产1.26亿斤。六十年代甜菜的播种面积和产量不断下降,1970年以来,甜菜生产开始恢复发展。1980年以来,经过农业调整,甜菜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9.
一、目前品种布局现状和存在问题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麻农的积极努力下,我县黄、红麻生产发展较快,单产不断提高。建国初期,亩产只有200—300斤,到1978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亩产848.7斤。但1978年以后,单产下降,亩  相似文献   

10.
世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洲:亚洲1975年种植16,812万亩;世界花生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印度1975年种植11,064万亩;世界花生平均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的国家:以色列全国四千亩花生,1967—1969年平均亩产514.4斤,美国1975年全国900万亩花生,平均单产383.34斤;世界花生最高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1.
黄芥生产概况 定边县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域辽阔,自然条件适宜黄芥、胡麻等油料作物生长,历有“粮仓油海”之称。 在解放初期,黄芥种植面积为9164亩,总产近60万斤,亩产65斤;1980年种植面积为12870亩,总产69万多斤,亩产54斤;1985年种植面积为16000亩,总产91万多斤,亩产57斤。黄芥的增产潜力,据定边县农技站1980、1981和1985三年的试验,亩产可达120—  相似文献   

12.
甜菜种植历史的回顾 内蒙古自治区过去没有种植甜菜,亦无制糖工业。解放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的指示,开辟为华北区第一个新甜菜区。一九五一年至一九五四年为甜菜试种阶段,在各旗县多点试验,面积由百余亩逐步扩大至六千余亩,平均亩产三千斤左右,含糖率20%以上。 一九五五年国营包头糖厂建成投产,该年甜菜种植面积12万余亩,保苗率86.3%,  相似文献   

13.
我县植棉面积12.7万亩,约占耕地面积四分之一。全县队队都种棉花,粮棉种植比例大体相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前,粮食亩产不过500斤上下,棉花亩产只有50多斤。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蓬勃开展,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粮棉产量出现了新的变化。粮食亩产1971年跨“长江”,1974年以后三年连续超千斤;棉花产量1968年突破百斤关,以后9年有4年过百斤,最高亩产曾达120斤。最近两年连续减产。1977年,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指引下,县委加强对棉花生产的领导,发动群众开展技术革新,连续战胜了  相似文献   

14.
一、示范情况及产量表现 孝感市位于江汉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我省双季稻产区之一。为了把杂交水稻生产推向新台阶,实现亩产吨粮,1986年我市从湖南岳阳建新农场农科所引进了杂交粳稻虎优11.5种子8万余斤,在朋兴、龙店、杨店等三个区作大面积高产示范,共12000亩,其他区也试种共1465亩。全市种植面积为13465亩,平均亩产935.5斤,比常规稻亩产757斤,增产23.58%。现将三个示范区的种植结果分述如下; 朋兴平原区种植6000亩,平均亩产898斤,其中用作中稻种植的1046亩,平均亩产1126斤,比常规中稻亩产850斤,增产32.5%;作双季晚稻种植的4954亩,平…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麻农的积极努力下,我县黄、红麻生产发展较快,单产不断提高。建国初期,亩产只有200—300斤,到1978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亩产848.7斤。但1978年以后,单产下降,亩产只600-700斤。究其原因,一是农业生产中用地和养地不当,土壤肥力衰退;二是品种单一化,布局不够合理。我县从197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红麻,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浙江新昌县儒一大队茶场发动社员群众,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活动,使科学种茶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茶叶产量的逐年增加,207亩生产茶园(八○年面积),在1978年实现亩产400斤(197亩),1979年实现亩产403斤(200亩生产茶园)的基础上,1980年提高到亩产425斤,1981年亩产又提高到460斤,创造了连续四年亩产跨400斤纪录,成为我县亩产超400斤的茶叶高产单位之一。儒一大队在茶叶生产上能持续高产,主要  相似文献   

17.
我县地处闽北山区,199年以来引种茉莉,目前面积已达323亩,年产花量712担。其中:凤山茶场于1982—83年两年种植茉莉65.6亩,今年茉莉花总产23714.6斤,亩产平均361.5斤。该场五位职工承包的12.95亩不足二龄茉莉产花量为9825.6斤,亩产平均高达758.7  相似文献   

18.
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法优于直播法,它已成为当今世界上许多甜菜主产国的一项先进增产措施。从1981年开始,甜菜纸筒育苗移栽法在黑龙江省示范试验。生产示范点一是省糖业公司与肇东县农技站在该县向阳公社百合大队,一是海伦县经济作物站与县科委在该县联发公社百发大队。两年试验结果:肇东点1981年示范面积45亩,平均亩产4,771.2斤,而直播对照田亩产2,800斤,育苗移栽比直播增产70.4%,1982年示范面积300亩,在大旱之年获得亩产5,020斤,直播对照田亩产3,100斤,移栽比直播增产61.9%;海伦点1982年示范面积为22.5亩,并设有灌一水和未灌水两个处理,据9月份田间抽样实测,  相似文献   

19.
我省是全国主要麻纺工业原料基地之一。建国以来,黄麻、红麻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单产不断提高。1949年,全省植麻8.8万亩,亩产只有217斤。五十年代,平均每年种植55.53万亩,亩产364斤;六十年代,每年种植46.27万亩,亩产513.9斤,比五十年代增长40.9%;七十年代每年种植42.73万亩,平均亩产635.6斤,比五十年代增长74.4%,比六十年代增长23.8%。三十年来,单产平均每年递增10斤以上。特别是1978年,单  相似文献   

20.
大豆是我县主要油粮作物之一,全县历年种植面积在九万亩以上。实现大豆高产稳产,是当前极待解决的问题。1978年我们在总结大面积亩产400斤的高产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又开展了亩产500斤的高产稳产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相应的技术措施的研究,并在本所3.5亩大豆试验地获得平均亩产508.9斤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