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彩色杂交棉的选育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陆海三系杂交选育出的彩色棉杂交组合 ,同时具有彩色棉的絮色基因和海岛棉的纤维品质性状。可有效地提高彩色棉的纤维品质和单位面积产量 ,使棉纱的档次和品质得以提高。对所配制杂交彩色棉组合及其亲本进行了连续多年的试验和观察 ,对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性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期望对今后彩色杂交棉的生产应用能够有所指导。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 2 0 0 1 - 2 0 0 3年进行 ,用本所回交转育的1 3个彩色棉雄性不育系为母本 ,3个海岛棉恢复系为父本 ,进行杂交 ,收获 35个杂种 F1 ,2 0 0 3年对杂种材料进行比较试验和数据分析。以其中的 1 …  相似文献   

2.
彩色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及其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彩色棉与海岛棉种间杂交优势的研究结果表明 :以海岛棉为母本的组合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 ,单株铃数、单株皮棉最为明显 ,分别为 43.8% ,70 .2 %。性状相关分析表明 :产量三要素与皮棉产量遗传呈正相关 ,而三要素间单铃重与衣分 ,单株有效铃呈负相关。有效铃与衣分呈正相关 ,且单株有效铃数、单铃重、衣分的遗传力也较高。陆海杂交种在植株长势和纤维品质上有着较高的遗传力和较明显的优势表现  相似文献   

3.
张家宪  张振  刘伟 《中国棉花》2001,28(6):20-20
1亲本的选择淮杂 2号为杂交种 ,亲本是抗虫淮无 8系及淮北 1 3系。淮无 8系是 1 984年以豫无 1 9B为父本 ,皖夏棉 2号为母本进行杂交 ,杂交种当年进行了南繁。1 985年夏从 F2 代种子中选出一批低酚单株 ,其中编号 845单株后代 (即 845株行 )田间表现优异 ,于是 1 986年夏以 845为母本与中棉所 1 4(父本 )杂交。1 990年南繁中我们把该组合第 6代选出的优株作母本与皖夏 1号杂交 ,同时所做的组合还有皖夏1号×汉寿 A。 1 991年夏 ,又把这两个组合复合杂交 ,组合式为 :(皖夏 1号×汉寿 A)× [(无毒 845×中棉所 1 4) F6×皖夏 1号 ]。而后把…  相似文献   

4.
粳型水稻显性半矮秆突变体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在中粳杂交组合“M9056 × R8018选”的F6 选种圃中,发现半矮秆突变单株。以纯合半矮秆单株为父、母本, 与稳定野生型高秆单株进行正、反杂交。种植 P1 、P2 、F1、F2 世代群体。结果表明F1 植株与半矮秆亲本基本相同, 仍然表现半矮秆。 说明该半矮秆突变材料的矮生性表达为显性, 无细胞质效应。F2 群体植株株高性状发生分离,其分离比符合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模式,说明该半矮秆材料的矮生性表达受一对核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海岛棉亲本及F1的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海岛棉F1在大多数经济性状上存在杂种优势.海岛棉亲本及F1均以单株铃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铃重次之,衣分居第三;单株无效铃对产量的贡献在亲本及F1间表现不一致;单株皮棉产量与单株有效铃数、铃重在海岛棉亲本和F1均表现正相关,而与衣分、单株无效铃数、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马克隆值等的相关在亲本和F1表现不一致.不同世代间应选择不同选育策略,在考虑有效铃数、铃重、衣分以及生育期长短的同时,要兼顾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6.
哈克尼西棉细胞质对陆海种间杂种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哈克尼西棉细胞质不育系和陆地棉保持系细胞质为亲本配制 A× R、 B× R的 2 1种基因型 42个组合 ,研究了两种细胞质、不同亲本基因型对杂种 F1 的产量、产量组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细胞质对 F1 产量等经济性状的表现有一定差异 ,哈克尼西棉的胞质效应广泛存在 ,主要对F1 单株成铃数、皮棉产量、2 .5 %跨长、麦克隆值有显著负效应 ,但不同的亲本基因型对 F1 表现各不相同 ,胞质效应与母本基因型密切相关 ,差异显著。若要配置产量纤维品质优异的陆海三系组合 ,在陆地棉亲本上的选择是首要关键 ,其次是海岛棉恢复系亲本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育出适合江西棉区两熟或多熟种植模式的早熟棉花新品种或组合,本试验利用早熟短季棉品种为亲本之一,与另一中熟或中晚熟优质、丰产亲本进行杂交,并对配制的21个杂交组合进行F1代优势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批参试组合生育期均值为117天,比对照早熟8天,属早熟棉品种类型;单株成铃整体偏低,均值仅为19.4个,远低于对照;单铃重和衣分均较高,均值分别达6.0 g和44.2%,这两均值与对照一致;株高、果枝层数、始果枝节位等均低于对照,表现出早熟的特性;另外,该批参试组合籽棉、皮棉产量整体偏低,但纤维品质与对照差异不大。经综合比较分析,筛选出综合性状较好组合材料5份,分别是组合1、8、9、14及16号,可进一步利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转育彩色棉雄性不育系,筛选优良的彩色棉不育系材料,再利用优良的海岛型恢复系配制组合即可选育彩色中长绒棉、彩色长绒棉,这对迅速提高彩色棉品质、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选育方法利用三系配套技术配制优势组合:即用优质白色棉雄性不育系(A)×彩色棉保持系(B),然后连续回交多代即得到稳定、优质的彩色棉雄性不育系(CA),将优质彩色棉雄性不育系(CA)×优质海岛型恢复系(R),所得后代即为彩色中长绒棉、彩色长绒棉杂交组合,通过品比测试筛选出优良杂交组合参加区试推广。2实践应用从2001年开始,以一批…  相似文献   

9.
为给GMP性状在后代中的选择提供依据,以17个小麦杂交组合的F2群体为材料,分析了单株籽粒GMP含量在不同组合F2群体中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组合的F2代单株籽粒GMP含量的分布是连续的,呈正态或偏态分布,符合数量性状遗传特点.在不同亲本的组合后代中,F2代单株籽粒GMP表现出不同的分布倾向,70.6%的组合以超高亲和倾高亲分布为主,出现23.5%近中亲和5.9%倾低亲分布,无超低亲分离现象.因此,在具有不同GMP含量亲本的杂交组合后代分离群体中,能够筛选出高GMP含量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0.
陆地棉亚红株新突变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亚红株突变体的发现。 2 0 0 1年在陆地棉亲本 FB- 2群体中发现一棵淡棕絮亚红叶突变单株 ,在吐絮期 ,混收该单株所有棉铃。 2 0 0 2年将该单株编号C1 1 9,吐絮期在该株行群体中 ,选得 1棵总体农艺性状较好的深亚红叶、深棕絮单株 ,编号 C1 1 9- 9,收全株棉铃。2 0 0 3年将该材料编号为 PD- 1 7,在苗期、蕾铃期观察该株行群体的亚红色性状表现均匀一致、群体中棉株叶色没有分离 ,表明 PD- 1 7的亚红株性状已经趋于纯合。2亚红株突变的表型观察。亚红株突变有别于经典红株突变及其杂交 F1 的表型性状表现。 2 0 0 3年苗床营养钵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11.
有色棉棕絮1号及其选育关键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棕絮1号纤维品质优良、产量高、抗病虫、早熟、综合农艺性状好,适应性广,该品系促成了中国第一批有色棉纺织品问世,并使九采罗彩色棉系列纺织品进入了规模化开发阶段,这在世界彩色棉改良中是一大突破.本文还分析了有色棉棕絮1号培育成功的关键技术,同时,指出了地理远缘、亲缘远缘亲本的杂交,南繁北育,单株系谱选择等育种技术的综合运用是品种改良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棉花三系杂交种豫棉杂一号是由内黄县棉花办公室与河南省经作站合作选育的。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河南省第一个棉花三系杂交种。1选育经过。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 ,经与陆地棉测交发现该不育株为细胞质雄性不育 ,选择综合性状好的陆地棉材料对不育株回交多代育成不育系 ,同时 ,对父本封花自交育成保持系。利用哈克尼西棉不育系的恢复系 ,经过杂交、回交、测交选育成恢复系 ,在培育三系的基础上 ,1 996年利用 1 5个不育系与 8个恢复系杂交 ,配制 1 2 0个杂交组合 ,其中 ,1 9A× 85 R组合 ,综合性…  相似文献   

13.
新彩棉7号是由新疆天然彩色棉花研究所1997年选用抗病优质细绒棉k202为母本,以早熟、高产的彩色棉新品系“绿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并对其后代进行多年的定向选择和自交纯合,经过病圃筛选后选育而成。经2003-2004年自治区彩棉品种区域试验,于2005年2月28日经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1特征特性全生育期为131天,比对照新彩棉3号早15天。植株筒形,II型果枝,紧凑,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叶色较深,发叶量中等,铃为卵圆形,絮色为绿絮、较深。株高57.1cm,第一果枝着生节位4.3节,果枝数为10.4个,单株结铃数5.9个,铃重4.1g,子指9…  相似文献   

14.
当前 ,本市共引进 3个杂交棉组合 ,即杂交936、中棉所 2 9和国抗棉 1号。其中 ,中棉所 2 9为F1,国抗棉 1号为 F2 ,初步试验结果表明 ,中棉所2 9是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抗枯萎病、抗棉铃虫组合 ,与国抗棉 1号、鄂抗棉 9号比较 ,表现出明显的优势。1 前期发育快 后期长势转弱据 7月 1 5日调查 ,中棉所 2 9单株平均成桃1 .1个 ,比鄂抗棉 9号和国抗棉 1号分别多 1 .0、0 .9个 ;8月 1 5日调查 ,伏桃 4.3个 ,比鄂抗棉 9号和国抗棉 1号分别多 2 .0、1 .1个 ;9月 1 5日调查蕾花幼铃 1 0 .6个 ,比鄂抗棉 9号少 5个 ,比国抗棉1号少 8.3个。2 株型紧…  相似文献   

15.
利用2个栽培大豆(G.max)品种与2个野生大豆(G.Soja)材料配制的4个杂交组合,研究其F1的优势指数、超亲优势及F1与亲本的主要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F1单株粒重的优势指数最大,其次为株高、单株荚数。百粒重和开花至成熟天数低于双亲平均值。F1的株高、单株荚数、百粒重、生育日数与其双亲平均值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海岛棉不同时间杂交制种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海岛棉组合杂交结铃率差异较大,杂交组合的杂交结铃率性状的优劣,应作为杂种优势利用的一个指标;南疆海岛棉杂交制种适宜时间为7月上中旬,8月初开始,杂交结铃率有较大下降,对海岛棉杂交制种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择高产或高脂肪的7个大豆亲本,根据不同配制方案分成两组,采用NCII设计,配成8个组合.探讨杂交初世代(F2~F4)脂肪含量与组合的配置方案、产量、百粒重及亲本的相关性,加快高脂肪大豆选育进程.结果表明:F2代脂肪含量与组合的配制呈极显著相关,高×高的配制方案出现高脂肪材料的几率高;与单株粒重的相关出现不同的情况,5个组合呈正相关、3个组合呈负相关;与百粒重的相关表现为负相关.F2代脂肪含量与父本的脂肪含量呈一定的正相关,但不显著;与母本脂肪含量及中亲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利用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广占63S分别和籼、粳型父本测交配组,通过对2种类型F1代的产量性状表现的比较,对2种组配方式32个F1组合的单株产量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广占63S与籼型父本配制的组合在结实率和千粒重上优势明显,其单株穗数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粳型父本配制组合的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每穗粒数和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2种组配方式后代组合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也不相同,进而提出了利用广占63S与籼型材料配组比直接利用粳型材料配组更有利于选育出强优势实用型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9.
利用2个优良爆裂玉米自交系与6个Reid类群普通玉米自交系杂交组配12个杂交组合,研究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穗重、穗粒重和出籽率8个穗粒性状的F1表现、杂种优势和F2群体表现、分离特征及其与亲本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组合F1表现、中亲优势(MH)、超高亲优势(HH)和F2群体的平均值(F2M)、变幅、变异系数、优势衰退(HDR)等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各穗粒性状杂交早代的遗传背景效应突出;F2群体各性状均呈连续正态分布,存在超双亲分离,为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杂种优势较小的穗行数、出籽率和穗粗可以根据两类亲本或其均值初步预测其组合F1和F2M值的表现,对于杂种优势较大的穗重、穗粒重和百粒重不宜进行预测;除穗行数和出籽率外,其余性状F1表现与F2M、MH和HH以及F2M、MH、HH间多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HDR与F1、F2M、MH和HH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R2×N04、R4×N10和R5×N10组合为进一步开展遗传作图和改良爆裂玉米自交系穗粒性状的最佳群体。  相似文献   

20.
杂交大豆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杂交大豆育种效率,进一步提高杂交大豆产量。本研究以5份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12份恢复系为父本,采用NCⅡ设计方法组配60个杂交组合,对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每荚粒数分别进行杂种优势、配合力效应、及其与F1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1产量性状中亲优势组合占全部组合的55%,超高亲优势组合占30%,中亲和超高亲优势均?20%的占15%。单株荚数、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等产量相关性状的中亲优势组合分别占55%、56.67%和23.33%,超高亲优势率均为负值。17份亲本材料的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变化范围为-27.94%~56.62%,其中6份材料表现为正效应;30个杂交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为正值,占总体的50%。此外,SCA与F1籽粒产量和单株荚数的杂种优势及其性状值均相关;GCA与产量性状值和单株粒数的中亲优势呈极显著相关,与单株荚数的中亲优势、单株粒数、每荚粒数的超高亲优势及性状值呈显著相关;各性状SCA与GCA之间不相关。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产量的贡献较大。产量杂种优势强的组合双亲除具有高的一般配合力,而且兼具有较高的特殊配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