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扦插时保留的叶片数、插穗的不同成熟度以及粗度对"蒙杞l号"枸杞嫩枝扦插成活率均存在重要影响。不同叶片保留数目试验的结果显示,保留3~4片叶片的插穗最利于用于扦插,此时成活率最高达到82%,生根数量最多达到4.5条。不同插穗成熟度试验的结果显示,半木质化程度的插穗最利于用于扦插,此时成活率最大为85%,生根数量最多为5.0条;不同插穗粗度试验的结果显示,0.2~0.5cm之间的插穗粗度最利于用于扦插,此时成活率最大为90%,生根数量最多为6.2条;因此选取"蒙杞l号"枸杞嫩枝进行扦插时,应满足插穗粗度为0.2~0.5cm之间、半木质化、3~4片叶片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在植株的旺盛生长期测定了盾叶薯蓣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试验结果表明:从植物的不同叶位来看,叶绿素含量表现为中部叶片含量最高、基部叶片次之,顶部叶片最低的规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进程均呈一条典型的双峰曲线,上下午均有一个峰值,上午的峰值高于下午,在这两个峰值之间形成一个低谷,即薯蓣的光合作用也有"午休"现象.  相似文献   

3.
<正>审定编号豫审花2008004选育单位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品种来源郑9327×海花一号特征特性"漯花6号"疏枝直立,夏播全生育期114天;叶片长椭圆形,叶片较大,叶色浓绿;主茎高40.6厘米,侧枝长44.0厘米,总分枝数8.3条,结果枝数6.0条,单株饱果数10.3个;荚果为普通型,果嘴钝,网纹粗、浅,百果重  相似文献   

4.
(续今年第19期)五、"孔雀"编扎方法孔雀有长短尾巴各3条,翅膀一共是6条,还有一个主体部分。先做尾巴,取片宽些的叶片,对折后剪成圆形,再将打折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硼顶端停止生长并逐渐死亡,根系不发达,叶色暗绿,叶片肥厚,皱缩,植株矮化,茎及叶柄易开裂,花发育不全,果穗不实,蕾花易脱落,块根、浆果心腐或坏死。如油菜"花而不实",小麦"穗而不实",芹菜"茎裂病"等。锌叶小簇生,中下部叶片失绿,主脉两侧出现不规则的棕色斑点,植株矮化,生长缓慢。玉米早期出现"白芽病",生长后期果穗缺粒秃尖。水稻基部叶片沿主脉出现失绿条  相似文献   

6.
不同季节茶条槭光合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年生茶条槭为试验材料,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不同季节光合作用的变化规律,同时对夏秋2季茶条槭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茶条槭叶片净光合速率季节变化呈不对称"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7月和9月;夏秋季茶条槭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11:00时左右,但秋季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明显高于夏季。对不同季节光合日变化参数的比较结果表明:夏秋季各个时段日温差为7.23~16.87℃;秋季相对湿度明显高于夏季;光合有效辐射夏季高于秋季,夏季峰值出现在11:00时左右,而秋季峰值出现于在9:00时左右;夏秋季节胞间CO2体积分数日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各时段胞间CO2体积分数秋季均高于夏季;饱和蒸气压的日变化夏季各时段均高于秋季,但夏季饱和蒸气压是逐步上升曲线,而秋季日变化则是缓慢下降趋势。通过以上分析认为,茶条槭光合能力有季节性的适应,秋季低温季节仍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并具较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7.
一、柑桔黄龙病病征 柑桔黄龙病树初期典型症状是在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枝梢的叶片发黄。表现为全张叶片均匀黄化或黄绿相间的斑驳型。其共同特点是叶质硬化、缺乏光泽。  相似文献   

8.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10个翅荚木种源苗期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除平果种源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为"单峰"型外,其它各种源上部叶片、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所有种源苗期以傍晚的净光合速率为全天的最低值。各种源苗期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明显大于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上部叶片以融水、江华、英德种源净光合速率最大,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以桂林、英德、韶关种源净光合速率最大。通径分析表明:影响翅荚木各种源苗期上部叶片、下部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理生态因子不相同,苗期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受较强生态因子控制,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受较强生理因子控制。  相似文献   

9.
桃叶片再生不定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桃叶片再生不定芽的影响因子,建立并优化叶片再生体系。【方法】以桃品种"布目早生"、"甜桃王"、"瑞江"和优系"97-8-4"组培苗叶片为试材,研究基因型、叶龄、叶片不同部位、基本培养基及生长调节剂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叶片的不定芽再生率差异较大,"97-8-4"和"甜桃王"不定芽再生率均较高,"布目早生"次之,"瑞江"的叶片不能再生;叶片在不同培养基中再生不定芽的效果不同,以LP培养基的再生效果较好;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再生不定芽的能力不同,完全展开幼嫩叶片的再生效果较好;叶片不同部位产生不定芽的能力不同,叶柄和叶片基部的再生效果较好;叶片暗培养时最适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0 mg/L BA+0.2 mg/L NAA,光培养时最适的BA质量浓度为4.0~6.0 mg/L,BA与NAA适宜的质量浓度比为30∶1~60∶1。"97-8-4"、"甜桃王"和"布目早生"完全展开的幼嫩叶片在最适培养条件下的不定芽再生率分别为18.33%,16.67%和13.33%。【结论】桃叶片再生不定芽受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基因型和叶片外植体的生理状态是不定芽再生的关键内在因素,培养基及附加的生长调节剂是不定芽再生的关键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小麦条锈菌吸器分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小麦条锈菌侵染的叶片中分离纯度较高且结构较完整的吸器.[方法]根据锈菌吸器表面含有可以与伴刀豆球蛋白凝集素(Concanavalin A)结合的糖类物质的特性,参照蚕豆锈菌吸器的分离方法对小麦条锈菌吸器进行了分离.[结果]从被条锈菌侵染小麦叶片中成功分离出条锈菌吸器,提取吸器的纯度为83.3%,提取率为5.0×105个/g小麦叶片鲜重.[结论]根据蚕豆锈菌吸器的分离方法,稍作改进,成功分离得到小麦条锈茵吸器,为小麦条锈菌功能基因组学及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有机烟叶生产是未来烟叶可持续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通过叶位挂牌和叶片结构重新定义,研究有机烟叶生长叶位与叶片结构的关系得出:叶片着生部位下降,有机烟的叶片结构逐渐由密变松;有机烟叶片结构可划分为"稍密、尚疏松、疏松和空松"4个档次;"稍密"的叶片应该在上部3、4级中定级;"尚疏松"的叶片可以在上部1、2级中定级;"疏松"的叶片可以在中部或者下部定级;"空松"的叶片应该在下部3、4级中定级。叶片结构与烟叶品种有关,而与产地关联度不密切。为指导有机烟叶分级标准的建立与定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对不同栽培模式(净栽和混栽)下采集的113份感染小麦条锈病的新鲜叶片,从罹病叶片中直接提取罹病组织的DNA,利用我国及云南省的5个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2,条中29,条中31,条中23和水源类型)特异的分子标记对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进行分子检测,明确不同栽培模式对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混栽条件下主要小种特异标记的检出率比净栽的低,净栽田块的优势小种特异标记为条中32和条中29,出现频率分别为81.5%和78.5%,而混栽田块的优势小种特异标记为条中29和水源类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1.7%和18.8%;混栽田块中41.7%的叶片中含有2个以上小种特异标记,58.3%的叶片中含有1个小种特异标记,而净栽田块中75.0%的叶片中含有2个以上小种特异标记,25.0%的叶片中含有1个小种特异标记。表明小麦品种混栽能有效地减少单个叶片中的小种数,并显著降低小麦条锈菌优势小种的出现频率,前者可能是减少病害严重度的重要原因,而后者则可能对病害的流行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锦忠 《新农村》2008,(3):14-14
名贵中草药金线莲,别名金石松、金线草、金丝草,属多年生草本,无毒性,人称“药王”、“药虎”。其叶片正面有3~7条(多为5条)“金丝”,叶片反面为淡淡的桃红色。金线莲具有凉血平肝、清热解毒、防癌抗癌等功效,目前市场鲜品销售价为300~360形千克,干品销售价为1600~1800形千克。现将本站试种金线莲的技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4.
茶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调查和比较了3个茶叶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福鼎种的SOD活性最低。茶叶叶片中SOD活性随叶片的成熟和衰老而下降。SOD的最适温度为10℃,最适pH为8.0。茶叶有3条SOD带:1条Mn-SOD和2条Cu、Zn-SOD带。Mn-SOD受氯仿—乙醇的强烈抑制,Cu、Zn-SOD被氰化物抑制。SOD同工酶的分子量分别为70000、34300和29400道尔顿。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NBT光化学反应法对苹果叶片SOD同工酶和苹果叶片细胞器中SOD同工酶的谱带及活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被测的元帅系苹果叶片SOD同工酶谱带为8条,纽红品种SOD同工酶活性高于顶红,叶片叶绿体和线粒体的SOD同工酶谱带为7条,细胞溶质中的SOD同工酶谱带为5条,通过用分光光度法对三种细胞器的SOD进行测定,从而获得了不同品种、不同细胞器间SOD同工酶的比较结果,说明其遗传上的差异和亲缘关系变化。  相似文献   

16.
以3年生紫雨桦无性系为试材,分别测定枝顶、中、下部叶片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花色素苷、叶绿素含量,同时采用qRT-PCR技术分析BpCHS与BpDFR的时空表达特性。结果表明:紫雨桦枝顶、中部及下部叶片的花色素苷及叶绿素含量差异显著,不同生长阶段2种色素的含量也达到显著水平;紫雨桦5—8月枝顶1~2叶片均为暗紫色或紫色,枝顶花色素苷含量在各生长阶段均显著高于中、下部叶片,枝顶、中部及下部叶片中的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含量时序变化呈现相反趋势。线性回归分析显示,2种色素的含量呈极显著线性负相关;对紫雨桦的3条BpCHS与4条BpDFR基因时空表达特性分析显示,在叶色呈现暗紫色或紫色的叶片中BpCHS2与BpCHS3基因表达量最高,在紫雨桦枝顶、中部及下部叶片颜色变化明显阶段,参试的4条BpDFR基因呈现显著的上调或下调,因此紫雨桦的叶色与BpCHS2、BpCHS3及BpDF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不同产量水平小豆叶片的光合指标,为小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夏播区高产小豆品种"保200112-20"和低产品种"白红5号"、"苏红02-11"为材料,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小豆开花结荚期主茎各开花节位功能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小豆植株开花后,随着叶片的衰老,各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逐渐下降,但胞间CO2浓度(Ci)逐渐上升;同一时期不同开花节位叶片的光合性能自上而下逐渐降低,高产品种"保200112-20"的光合性能明显高于低产品种"白红5号"和"苏红02-11"。相关分析表明,小豆籽粒产量与开花后各节位功能叶片的平均Pn、Gs、Tr和WUE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Ci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产小豆品种叶片的光合能力明显高于低产小豆品种,为其获得高产奠定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富士系苹果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4个富士系苹果品种为试材,提取其叶片和叶柄的酶液,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特征,结果表明:富士系苹果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有11条酶带,部分品种间酶带数量及强弱不同,Rf值为0.09~0.41。叶柄有11条酶带,除了秋富1比其他品种多了Rf0.46带外,每个品种都具有其他10条谱带,叶柄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Rf值为0.07~0.46。叶片和叶柄的酶谱带有差异,叶片具有Rf0.09,Rf0.11和Rf0.21共3条特征带;叶柄具有Rf0.07,Rf0.32的特征带,Rf0.46为秋富1叶柄所特有的谱带。叶片过氧化物酶谱相似系数在0.71~1.0之间。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以上品种分成8个类群,能直接鉴定优良短枝富士、寿富士、秋富1号和烟富3号等4个品种,另外各类群之间的品种也可相互鉴定。  相似文献   

19.
叶绿素是水稻光合能力的指示器,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直接影响光合速率。高光谱遥感技术可以为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定量化诊断提供简便有效、非破坏性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为构建和验证以水稻光谱参数为自变量的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高光谱估测模型,对不同氮素条件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各类"三边"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类"三边参数"中以Dr、SDr、SDr/SDb为自变量的二次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达到较大值,分别为0.636、0.644、0.632,通过模型预测精度检验,得出最适合估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模型是以Dr为自变量建立的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诊断模型[y=1.278+1.943x+0.880x~2(均方根差为0.83,相对误差为1.4),其中x为冠层光谱参数Dr,该模型可以定量估测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20.
白花虎眼万年青(Ornithogalum thyroides)是百合科虎眼万年青属的多年生球根花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药用价值,而且可通过叶片产生珠芽和叶基部形成鳞茎的方式实现高效再生,但是其代谢途径和器官发育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其主要的三个营养器官(叶片、产生于叶片表面的珠芽和产生于叶片基部的鳞茎)为材料,构建转录组文库并进行Illumina Hi Seq 2000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共获得白花虎眼万年青转录组的原始数据13.5G,经过数据过滤后得到有效数据11.3Gb,经过序列拼接共获得262,332条unigene。KEGG pathways分析表明,其具有新陈代谢通路1,698条,次生代谢物质合成通路730条,共有14,459条Unigene注释到次生代谢合成途径;不但包括单萜、倍半萜和三萜皂苷等已知的药用活性成分通路,而且含有吲哚类生物碱、异喹啉生物碱、葡萄糖异硫氰酸盐、黄酮和黄酮醇、甜菜素、咖啡因、植物类昆虫激素、亚油酸、牛磺酸和亚磺酸等重要的生理生化通路。多数次生代谢产物及其关键酶的表达主要发生于鳞茎和珠芽中,叶片中最少。研究还发现,叶片表面产生珠芽过程中有2,397条Unigene上调,1,593条Unigene下调;叶片基部形成鳞茎过程中有4,087条Unigene上调,2,969条Unigene下调。研究表明,叶片产生珠芽过程中,EMB基因、TATA结合蛋白、BTB/POZ锚蛋白重复序列、TOR调控蛋白、FKBP蛋白等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明显地变化;叶片形成珠芽的过程中,染色体重组复合体、圆叶蛋白、PPR蛋白、EMB基因、细胞色素P450等基因表达发生了显著地变化;上述基因可能参与了珠芽和鳞茎等器官的发生。本研究首次获得了白花虎眼万年青的转录组数据,研究了其次生代谢途径及表达规律,并分析了从叶片到珠芽和鳞茎形成过程中差异表达基因。研究结果为白花虎眼万年青功能基因及相关候选基因的发掘提供了基础数据和重要依据,有望用于虎眼万年青属及百合科植物的遗传改良,增加次级代谢物质的含量,提高医药化工和营养保健的价值,改善园艺性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