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泌乳性状是牛羊等家畜的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由多个微效基因所调控,同时也是基于现在分子标记选择技术的理想性状之一.牛羊泌乳性状的提高和改善也已成为现今世界遗传育种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和热点.目前报道的关于泌乳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较多,为从分子水平上提高牛羊泌乳性能提供了基础.筛选有关牛羊泌乳性状相关的有效分子标记是提高牛羊的泌...  相似文献   

2.
泌乳牛葡萄糖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乳牛代谢葡萄糖的来源包括内源生成和小肠吸收。内源葡萄糖难于调控,小肠吸收葡萄糖是调控代谢葡萄糖供应的主要途径。本文综述了内源、外源葡萄糖的产生及外源葡萄糖对泌乳牛养分代谢和泌乳性能的影响。依据现有资料,结合理论推导,初步提出了不同生理状况泌乳牛葡萄糖供应方案,并初步探讨了泌乳牛葡萄糖营养中尚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猪基因图谱的研究进展,使猪的QTL定位研究取得长足的进展,从而为利用分子标记进行数量性状位点的鉴别和定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对影响猪的数量性状的QTL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的研究重点,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猪主要性状的QTL定位结果见表1。  相似文献   

4.
《饲料工业》2002,23(6):56-56
泌乳牛的一个泌乳期大体上可分为泌乳初期、泌乳盛期、泌乳中后期和干乳期。由于乳牛各阶段生条件、生产性能、采食特点等不同,对饲养理的要求也不同。目前乳牛的饲养方法主要有常规饲养法、预支饲养法、预支饲养法和挑战饲养法。1常规饲养法青饲料、粗饲料和副料满足乳牛的维持营养需要,精饲料满足产奶的营养需要,乳牛每产3千克奶喂给1千克混合精料,这种按奶给料的饲养方法称为乳牛的常规饲养法。它适合于体况正常的处于泌乳中后期的乳牛。2预支饲养法从母牛产后15~20d开始,在吃足着、粗、副料的前提下,在按奶给料满足维持…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房性状与部分泌乳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扬大农牧场96头中国荷斯坦奶牛的八个乳房性状和泌乳性能进行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奶牛的悬韧带、后乳房宽度、乳头长度、乳头直径与泌乳速度有较强的正相关,后乳房高度与泌乳速度有弱的正相关,前乳房附着与泌乳速度有弱的负相关。平均泌乳时间只与后乳房宽度有弱的正相关。日平均泌乳量与悬韧带、乳头长度、乳头直径有弱的负相关,乳头位置与泌乳性状的相关性不大。305d泌乳量与悬韧带、后乳房宽度、乳头长度有强的正相关,与乳头直径呈弱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牛的生产性状QTL和主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加入WTO,我国肉牛业面临严峻的考验。本土专用肉牛良种资源匮乏造成产肉量低、肉品质差等问题,因而选择合适的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势在必行。作者较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在基因水平上对牛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定位的QTL和与生长、肉质、繁殖、抗病力有关的主效基因的研究成果,探讨今后我国本土良种的遗传资源利用和提高遗传进展的育种工作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影响宁夏地区荷斯坦牛泌乳性状变化的非遗传因素,以2008—2021年间56个牧场135 533头荷斯坦牛DHI数据为研究材料,运用SAS 9.2软件GLM过程分析场规模、胎次、产犊年份、采样年份、产犊季节和采样季节对9项泌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因素对9项泌乳性状均有极显著影响。日产奶量随场规模、胎次(≤4胎)、产犊年份增加极显著递增,奶牛秋、冬季产犊日产奶量高于夏季(P<0.01)。乳脂率随场规模、产犊年份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SCS)和泌乳高峰日随场规模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随产犊年份逐年递降;高峰奶量、305 d产奶量和乳糖率在场规模>5 000头最高;乳糖率、脂蛋比和高峰奶量随产犊年份逐年上升。乳脂率和SCS逐胎上升;乳蛋白率和高峰奶量随胎次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1胎次乳糖率高于其他胎次(P<0.01)。春、秋、冬季产犊的奶牛脂蛋比、高峰奶量和305 d产奶量高于夏季(P<0.01),但乳蛋白率、SCS夏季最高。本研究结果为研究荷斯坦牛产奶量、乳成分及相关指标变化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产奶量、乳脂率、乳脂量、乳蛋白率、乳蛋白量、抗乳房炎及体细胞数、繁殖性能和生产寿命等均为奶牛的主要数量性状,而这些性状与奶牛的经济价值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对奶牛的生产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在奶牛几个主要经济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泌乳性状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蛋白质决定着乳产品的品质和风味。研究表明乳蛋白类型及其基因多型性与泌乳性状如产乳量、乳脂率、乳蛋白量及乳蛋白率有很强的相关性。本文就乳蛋白作为泌乳性状遗传标记的研究做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的繁殖过程包括卵泡和精子的发育成熟、排卵、受精和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的发育等一系列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特别是下丘脑-垂体-卵泡轴分泌各种激素进行精确的调控.其中任何影响某一步骤的体内或体外因素.都会使动物最终的性能表现发生改变.另外,猪繁殖性状的遗传力一般都较低,如窝产仔数的平均遗传力只有0.1 0(表1)[1]  相似文献   

11.
奶牛乳房性状与产奶量及排乳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胎次相同,泌乳月份相近的经产荷斯坦牛197头,分别测定其后乳房宽度,后乳房深度,后乳房高度,乳房纵沟深,乳头直径,乳头长度等6个高遗传力性状,并与排乳性能及产奶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纵沟深,乳头直径,乳头长度等6个高遗传力性状,并与排乳性能及产奶量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奶牛乳房纵沟深、后乳房宽度、乳头长、乳头直径与排乳速度有极显著正相关(P<0.01),后乳房高度与排乳速度呈现中等正相关(P<0.05),平均排乳时间与后乳房宽度呈现显著正相关(P<0.05);日产乳量与乳头长度呈中等负相关(P<0.05),与乳房纵沟深、乳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305 d产乳量与乳房纵沟深、后乳房宽度呈极显著强正相关(P<0.01),与乳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乳头长度有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2.
中国西门塔尔牛产奶性状与微卫星标记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中国西门塔尔牛育种核心群中152头母牛第6号染色体上9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研究,检测其基因型,利用SAS程序下的GLM,对8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产奶性状关系的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找出各位点对产奶性状的影响差异。同时,在一些位点上找到对产奶性状有利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2017年478头新疆褐牛累计8879条产奶性能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不同月份、胎次下新疆褐牛产奶性状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新疆褐牛不同胎次和月份间的平均日产奶量有差异,第2胎次的平均日产奶量最高,夏季(6、7、8月份)平均日产奶量在一年中最高,冬季(1、2、12月份)最低。胎次对乳成分影响不显著(P>0.05),不同测定月份乳成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7月份乳脂率、干物质比例和尿素氮含量最低,但是体细胞评分在四个测定月份中最高。本研究结果表明管理水平对新疆褐牛产奶性能有很大影响,建议加强管理,夏季提高营养水平,冬季注意改善畜舍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三河牛DGAT1基因K232A位点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I)基因K232A位点是一个与奶牛产奶性能有关的重要位点。、本研究通过对三河牛K232A位点检测发现,该位点在三河牛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说明没有经过选择。KK基因型个体具有最低的体细胞评分和最高的乳脂率;KA基因型个体具有最高的产奶量和乳脂量;AA基因型个体具有最高的乳蛋白量。K等位基因有利于提高乳脂率和乳脂量,同时降低体细胞评分。在三河牛群体中,K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为0.23,利用K4k点来提高乳脂率和乳脂量以及降低体细胞评分,存在很大的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15.
双肌牛具有屠宰率高,瘦肉率高,优质高价肉比例大,肉质较嫩等优点,倍受消费者欢迎,本文概述了双肌牛的特征,双肌性状的遗传机制,旨在为提高家畜产肉量以及为瘦肉型动物育种工作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体型外貌性状是奶牛重要的选种指标,是奶牛保持高产、稳产、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上海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与产奶性状的相互关系。、随机选取上海市28个奶牛场总计871头第二泌乳期荷斯坦母牛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测定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个产奶性状,体型外貌性状采用9分制评分结果.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体型总分及7个体型外貌性状与各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型总分与305d产奶量、乳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O.01);体躯容量性状和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肢蹄性状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奶量显著正相关(P〈O.05);尻部性状与乳脂率呈显著正相关.。最终得出肢蹄、体躯容量、尻部性状是影响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最主要因素,体型外貌鉴定评分对于筛选高产、优质荷斯坦母牛及选种选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取高产荷斯坦牛10头,优化奶牛RAPD反应最佳体系,并在154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稳定性好、带型清晰的引物64条。结合红细胞钾测定结果和生产性能测定,通过RAPD分析并筛选出3个与奶牛耐热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以期应用这些分子标记进行高产耐热荷斯坦奶牛的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根据GenBank公布的牛STAT5A基因的2个SNPs(AJ237937和AF079568)的引物序列,采用PCR-SS-CP方法对758头中国荷斯坦奶牛进行了STAT5A基因多态性检测,并将其与5个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在SNP1的9501碱基处发现A→G突变;SNP2中发现2个连锁点突变,即12 440位T→C和12 550位的CCT插入/缺失;方差分析结果表明:SNP1对乳蛋白率有显著影响(P〈0.05);SNP2对产奶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脂量、乳蛋白量有显著影响(P〈0.05);单倍型组合对产奶量和乳蛋白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乳脂量有显著影响(P〈0.05)。多重比较分析表明SNP2的AB基因型的产奶量、乳脂量和乳蛋白量的最小二乘均数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基因型AA;而单倍型组合H1H2的产奶量、乳脂量和乳蛋白量的最小二乘均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高于其它4种单倍型组合;H3H4对产奶量和乳蛋白量的效应极显著高于其它4种单倍型组合(P〈0.01)。结果提示:STAT5A基因可以作为奶牛产奶性状的候选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9.
牛羊多胎性状的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牛,羊多胎性状研究的最新成果,在绵羊上,研究发现了Booroola绵羊的多胎基因(Fec^B基因)并定位于第6号染色体上,也已发现了一些与Fec^B基因相连锁的分子遗传标记,在牛上,初步研究发现,FSHR基因5'端B型等位基因可能对牛的产犊性能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