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母猪产后瘫痪的诊断与治疗产后瘫痪是一般经产母猪较易发生的疾病,临床上主要有母猪产后麻痹、风瘫及骨软症等3种。笔者将近几年诊治该病的方法简介如下。母猪产后麻痹母猪因产前、后运动不足,尤其是圈养母猪,因舍狭小,无法运动,长期睡卧或因胎儿过多,后躯压力过大...  相似文献   

2.
农村饲养的母猪发生产后瘫痪疾病的较多 ,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体内血糖和血钙浓度过低有密切关系。此外 ,在母猪分娩时由于胎儿过大 ,强力拉出胎儿 ,从而使骨盆神经损伤也能引起。母猪在整个妊娠期间的饲养管理不良尤其是钙质的摄入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易成为该病的诱因。1 临床症状病猪在产后不久出现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泌乳量减少甚至无乳 ,后躯无力 ,站立不稳 ,走路左右摇摆 ,严重时肌肉随之震颤 ,继则卧地不起 ,后半身麻痹 ,鼻盘干燥 ,便秘 ,体温一般正常 ,个别有体温升高者。严重病例常有昏迷症状。2 防治方法( 1 )采取合…  相似文献   

3.
由于营养不足或饲养管理欠佳 ,生产母猪产后常出现四肢瘫痪等疾病。笔者先后在本镇诊治该病 32例 ,治愈率达 98% ,现简介如下 :1 病因 临产数天或产仔后 6~ 2 0 d的经产母猪 ,由于怀孕后期胎儿发育迅速或消耗母体钙 ;母猪分娩后随着乳汁排出大量钙盐 ,加上饲料营养不足 ;分娩后肠道吸收钙、维生素 D的能力减弱 ,血钙不能及时得到补充 ,机体血钙下降 ,发生母猪跛行或瘫痪。2 临床症状 轻者表现精神不安、食欲减退、行动迟钝、喜饮清水、异食癖 (如啃木头、土块或拱地等 )、粪便量少干硬 ,伸舌流涎等症状。重者精神沉郁 ,行走时后躯摇摆…  相似文献   

4.
母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大多数发病母猪最初表现为食欲减退或不食,行走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便等异常行为,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发出尖叫声,最后瘫痪不动,一般产后瘫痪较多见[1]。瘸腿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  相似文献   

5.
母猪瘫痪的原因很多,但饲料条件差是最常见的原因。母猪瘫痪多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母猪瘫痪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的育成率,进而影响规模猪场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母猪瘫痪症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  相似文献   

7.
母猪瘫痪的原因很多,但饲料条件差是最常见的原因。母猪瘫痪多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三十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母猪瘫痪严重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的育成率,进而影响规模猪场效益。  相似文献   

8.
母猪瘫痪是一种代谢病,主要发生在临产数天或产仔后6~20d的经产母猪,由于怀孕后期胎儿的发育,迅速消耗母体钙,母猪分娩后随着乳汁排出大量钙盐,加上饲料营养不足,分娩后肠道吸收钙、维生素D的能力减弱,血钙不能及时得到补充,机体血钙下降,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没有得到及时补充而瘫痪。笔者采取综合疗法治疗母猪瘫痪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9.
母猪产后瘫痪,过去一般认为是钙代谢障碍性疾病,是由于血钙浓度急剧下降,大脑皮质受到抑制,从而导致运动障碍和神经麻痹。一般采用补钙疗法,但这种传统疗法,效果往往不佳。笔者从1986年~1988年对41例产后瘫痪母猪分别采用补钙和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了对比治疗。现对造成母猪  相似文献   

10.
<正>母猪瘫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经产和高产母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地区特别是冬季极易发生。1发病症状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20~30d内,个别母猪在产后5~7d就会出现腰后躯部麻痹、萎缩、跷脚及瘫痪症状。母猪大都出现食欲减退、行动迟缓、粪便干燥、喜饮冷水、拱圈啃吃墙土,体温正常;瘫痪后发生站立困难,不能行走,助扶后  相似文献   

11.
母猪瘫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 ,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 ,而且影响仔猪的质量 ,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1 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 0d左右 ,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 ,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 ,行动迟缓 ,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 ,喜饮清水 ,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 ,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 ,起立困难 ,扶起后呆立 ,站立不能持久 ,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 ,并有尖叫声 ,最后瘫卧不动。2 发病原…  相似文献   

12.
1 獭兔瘫痪症主要类型及临床症状钙磷缺乏引起的瘫痪:獭兔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少或者废绝,腹部膨胀,精神萎顿,蹲于兔舍一隅。特别是繁殖母兔,在分娩初期,由于乳汁中排出的钙量增加,造成血钙降低而引起四肢麻痹,严重的导致瘫痪,最后衰竭而死。有的母兔表现出明显的晶状体混浊,看上去似“白眼”。疾病造成的瘫痪:主要指獭兔的弓形体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食欲不振、精神不佳、嗜眠、呼吸急促和体温升高,且眼和鼻的分泌物增加,呈浆液性或浆液脓性。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局部或全身性的惊厥,有的出现后躯麻痹的中枢神经症状,最后由于食欲废…  相似文献   

13.
母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母猪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本病在西北农村散养户中经常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正>母猪瘫痪是一种常见病,母猪的怀孕后期或分娩后,突然知觉丧失和后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风瘫(俗称为"软骨病"),引起该病的病因不定,大多是由于日粮缺钙、磷或钙磷比例失调,母猪在产前瘫痪影响仔猪生长发  相似文献   

15.
母猪产后瘫痪是指母猪分娩后发生的一种急性严重神经性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母猪瘫痪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养猪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  (一)病因 一般认为与血糖和血钙过少有密切关系,以及产后出血、血压降低等原因,致使大脑皮层发生机能性障碍。此外,母猪分娩时由于胎儿过大,胎势及胎位不正时,或难产时间过长以及强力拉出胎儿,使闭孔神经及臀神经受压迫或挫伤,可引起麻痹;也可因母猪日粮中精料比例过高,日粮中钙磷不足,精料…  相似文献   

16.
犬后躯麻痹在临床上属常见病,主要表现为由于脊髓或脊神经受压迫所引起的疼痛、运动失调、后躯麻痹,甚至瘫痪为特征,西医治疗往往采用输液方法以消炎、镇痛为主,但见效慢,治疗效果不佳.笔者在临床上应用水针疗法治疗犬后躯麻痹31例,治愈19例,未康复但能站立行走6例,无效6例.  相似文献   

17.
母猪瘫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该病发生后,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8.
母猪产仔前后瘫痪在饲养管理粗放、饲料条件较差和气候寒冷的情况下极易发生,不但影响母猪的利用价值,而且也影响仔猪的质量,给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1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产仔前后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天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2发病原因一是母猪日粮中…  相似文献   

19.
发病时间与症状:母猪瘫痪一般发生在产前数天及产后30d左右,个别母猪在产后几天内就会出现腰部麻痹、瘸腿及瘫痪现象。瘫痪之前,大多数母猪食欲减退或不食,行动迟缓,粪便干硬成算盘珠状,喜饮清水,有拱地、啃砖、食粪等异食现象,但体温正常。瘫痪发生后,起立困难,扶起后呆立、站立不能持久,行走时后躯摇摆、无力。驱赶时后肢拖地行走,并有尖叫声,最后瘫卧不动。 发病原因:一是母猪日粮中精料比例过高。据观察,在饲喂粗饲料较多的猪场,母猪产仔前后很少发生瘫痪,这说明母猪发生瘫痪与日粮中粗饲料所占比例大小有密切关系。据…  相似文献   

20.
母猪瘫痪是一种常见病,母猪的怀孕后期或分娩后,突然知觉丧失和后肢瘫痪为特征的急性低血糖,产后瘫痪又称产后麻痹或风瘫(俗称为“软骨病”),引起本病的病因不定,大多是由于日粮缺钙、磷或钙磷比例失调,母猪在产前瘫痪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容易引起产死胎或弱胎,初生仔猪体重偏轻,产后瘫痪发生母猪泌乳力下降,影响仔猪生长。多年来本人在基层接诊68例,治愈64例。母猪瘫痪只要及时治疗,如无并发症的一般很少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