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4年10月,本乡奶牛养殖户李某前来问诊,反映其饲养的奶牛产后两天发病,体温39.6℃,精神沉郁,病初只采食少量青草,后期拒绝采食,反刍停止。畜主按产后感染进行治疗,两天未见效果,并且病牛临床症状越来越严重。笔者经过临床检查及详细问诊初步诊断为母牛脂肪肝症。母牛脂肪肝症称母牛脂肪综合症、牛妊娠毒血症。是母牛的发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的营养代谢障碍疾病。多发于营养良好3~6胎的高产牛。  相似文献   

2.
正母牛产后瘫痪是临床常见疾病,又称乳热症或产后低血钙症,是母牛分娩前后突然发生的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于营养水平良好、产奶高峰期的奶牛,多发生在产后的1~2天。该病的主要症状是低血钙症,四肢瘫痪,肌肉无力,呼吸急促,无法站立。该病发病较急,若不能及时治疗,在发病后几小时即可死亡,若及时发现并进行治疗,治愈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正>1病因奶牛产后倒地不起症是发生于产后奶牛的常见病,是由于奶牛产后血钙过少、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原因而导致其产后瘫痪、卧地不起。从临床发病率来看,晚秋至初春发生较多,怀孕第1胎及第3胎以上的奶牛多见,只有第2胎少见。大多数在产后3天内发病,5~10岁、产犊3~6胎次的母牛发病最多,愈是高产牛,发病愈多。发病与犊牛性别、体重大小、死胎和双胎无关。产后母牛发生瘫痪的原因,目前一致认为有以下3点:(1)钙随初乳丢失  相似文献   

4.
母牛妊娠毒血症又称肥胖母牛综合症、奶牛脂肪肝病。本病是由于干奶期母牛采食过多精料造成过度肥胖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食欲废绝,渐进性消瘦,伴发酮病、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和乳房炎等为主征。剖检可见严重的脂肪肝和肝、肾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5.
母牛妊娠毒血症又称肥胖母牛综合征、奶牛脂肪肝病.本病是由于干奶期母牛采食过多精料造成过度肥胖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食欲废绝,渐进性消瘦,伴发酮病、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和乳房炎等为主征.剖检可见严重的脂肪肝和肝、肾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6.
<正>奶牛产后瘫痪综合征是奶牛的常见多发病,病因复杂,本文从营养缺乏、产道损伤、心包创伤、产后感染、产后出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产后瘫痪综合征的致病原因,从而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防治效果。1发病的相关因素大多数在产后3d内发病,5~10岁、产犊3~6次的母牛发病最多,愈是高产牛,发病愈多。发病与犊牛性别、体重大小、死胎和双胎无关。上一胎泌乳期缺钙症是下胎泌乳期乳热增多的因素;发生过胎衣不下、子宫炎、  相似文献   

7.
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成年母牛分娩前后短时期内突然发生的营养代谢障碍疾病。一般在高产奶牛分娩后的1-3天发病,临床上以低血钙症为主,患牛全身肌肉无力,知觉丧失,四肢瘫痪,体温降低。2008年2月至10月,我中心诊治奶牛生产瘫痪15例,治愈14例,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8.
母牛妊娠毒血症又称肥胖母牛综合征、奶牛脂肪肝病。本病是由于干奶期母牛采食过多精料造成过度肥胖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食欲废绝,渐进性消瘦,伴发酮病、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和乳房炎等为特征。剖检可见严重的脂肪肝和肝、肾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9.
怎样养好泌乳盛期奶牛梁巍(辽宁省黑山县畜牧技术推广站)泌乳盛期是指产后15一60天这段时期。高产牛可延续到第三个月。泌乳高峰多出现在产后6-8周,而饲料最大采食量通常出现在产犊后12-16周。因此,母牛采食的营养往往不能满足产奶需要,必须喂给适口性好...  相似文献   

10.
肖定汉   《动物保健》2006,(7):33-33
母牛妊娠毒血症又称肥胖母牛综合征、奶牛脂肪肝病。本病是由于干奶期母牛采食过多精料造成过度肥胖的代谢性疾病。临床上以食欲废绝,渐进性消瘦,伴发酮病、产后瘫痪、胎衣不下和乳房炎等为主征。剖检可见严重的脂肪肝和肝、肾脂肪变性。一、病因干奶期母牛的饲养失误,如日粮调  相似文献   

11.
磷是动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常量元素,奶牛缺磷表现为犊牛患佝偻病,成年牛患骨质松软症,使繁殖率低下,产奶量下降,起立行走不便,机体代谢失调,最终导致死亡。现将我场奶牛低磷血症193例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我场奶牛低磷血症多在早春二月份开始零星发病,到五月六月为高峰期,十月份以后少发。犊牛和育成牛发病少;成母牛产前少发,产后20天以内  相似文献   

12.
妊娠毒血症又称肥胖母牛综合征或牛的脂肪肝,是由于母牛妊娠期间日粮能量水平过高,致使奶牛过度肥胖而在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临床上以食欲废绝、精神沉郁、胃肠蠕动  相似文献   

13.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前、后发生的常见营养代谢疾病。病牛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走路不稳,常卧地不起,甚至四肢瘫痪或者昏迷等特征。奶牛多数在产后三天患病,高产牛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14.
采用组织学方法检查了12头产后黑白花奶牛,以确定其脂肪肝的发生率。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受试牛分娩后外周血浆中孕酮和前列腺素F_2α的含量及其变化规律,从而探讨奶牛发生脂肪肝对繁殖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产后7~12天内脂肪肝发病率为66.67%;脂肪肝患牛在产后第一次出出孕酮值明显升高的平均时间为22.6±3.7天,对照组正常奶牛(15±3天)显著延迟(P<0.05);产后1~29天两组牛的前列腺素F_2α水平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产后瘫痪是奶牛特有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该病多发生在3-5胎的高产奶牛,是母牛在分娩后产生的一种急性低血钙症,也是几年来奶牛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现象,给奶牛养殖户及企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在临床上本病主要表现为:产后3d内发病,病牛卧地不起,四肢无力,头向后侧侧卧,  相似文献   

16.
奶牛酮病是泌乳母牛产后发生的一种以酮血、酮尿、酮乳,出现低血糖、消化机能紊乱,乳产量下降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本病通常发生于母牛产犊后10~60d,各胎次的牛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相似文献   

17.
产后母牛由于在妊娠后期消耗了大量的营养,此时奶牛处于生理病态。所以,母牛产后最初几天,乳房水肿,乳腺及循环系统的机能活动都不正常,在此期间有的奶户为多挣钱而大量挤奶,不给奶牛一个恢复的机会,这样会使血钙转入奶中,造成大量失钙,引起产后瘫痪或酮尿症等产后疾病。因此,在母牛产犊  相似文献   

18.
奶牛脂肪肝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脂肪肝(Cow Fatty Liver)是母牛在泌乳末期或干乳期营养失控,而引起的伴有消化、代谢、生殖等功能紊乱的综合征。乳牛常在分娩后,泌乳高峰期发病,牛群发病率可达25%,死亡率达80%。凡高产母牛,不论年龄和胎次均可发生。一般于产后3~5d发病。多呈散发性。  相似文献   

19.
生产瘫痪是目前奶牛养殖中遇到的常见疾病之一,亦称产后麻痹或乳热症或低血钙症,兽医称为胎风或产后风,是母牛分娩后突然发生的急性代谢疾病。在南方地区常发于奶牛、犬和猫,笔者在兽医工作实践中发现农村杂交奶水牛也有发病。2005~2009年共治疗患病母牛18头,其中杂交水母牛6头,占发病牛的33.3%,大多数见于第3-6胎(5-9岁)的奶水牛,初产母牛几乎不发病。  相似文献   

20.
产后瘫痪又称乳热症,是成年母牛分娩突然发生的急性以低血钙为主要特征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病。高产奶牛或有继往病史的奶牛易发,通常发生于产后3d内,有时产前1~2d或产后7d也可发病。当尿液偏碱性时,通常可说明分娩奶牛患有低血钙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