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三种散生竹同生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大节竹属Indosasa、唐竹属Sinobambusa、酸竹属Acidosasa三属13种散生竹作了过氧化物酶(简称PER)同工酶和酯酶(简称EST)同工酶的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研究。结果表明:PER和EST同工酶谱在一些外形相近的种与种之间有明显差异,可以作为鉴别这些种的参考依据;大节竹属和唐属工酶谱不支持将两属合并的观点;摆竹和倭形竹,据其同工酶谱上的差异,建议摆 竹仍恢复其发表时  相似文献   

2.
松小蠹成虫对其聚集信息化合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昆虫触角电位(EAG)记录方法,测定了松小囊(Tomicus piniperda)成虫对18种松小蠹和云南松挥发性聚集信息化合物样品的EAG反应,分析了松小蠹雌、雄成虫触角对几种高活性化合物剂量的反应。EAG测定表明,松小蠹雌、雄成虫对虫体挥发性单组分聚集信息化合物MBXS和MBXT,以及由虫体和云南松挥发物为主组成的复组分化合物α-PX+MBXT和α-PX+β-PX+MBXS有较强的触角电位反应,其剂量反应曲线呈现“S”型,并且反应阈值较低,其中主要成为为α-PX和MBXT的复组分化合物引起松小蠹成虫触角的EAG反应最大。初步确定了松小蠹成虫聚集信息素的侯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法对西南桦(Betula alnoides Buch。-Ham.ex.D.Don)6个种源苗期酯酶同工酶,11个种源苗期过氧化物同工酶比较分析表明:西南桦不同种源间在酯酶、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数、迁移率(Rf值)方面存在差异;同一种源内不同个体间在酶酶、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数、迁移率(Rf值)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一结果进一步表明西南桦在群体、个体上存在广泛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4.
在个旧白沙冲南松抚育间伐试验林进行昆虫捕获量研究,共获得11个目的昆虫,其中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及双翅目类为优势类群,占昆虫类群全捕量的74.59%,是该林区昆虫类群的主体。昆虫数量与不同强度间伐后的林分类型和该林分松小蠹危害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间伐林分昆虫种群密度高,昆虫捕获量大,松小蠹危害很低。而不间伐林分,昆虫种群密度小,昆虫捕获量少,松小蠹危害明显高于间伐林地。  相似文献   

5.
迭部林区针叶树小蠹虫调查研究刘铭汤,张承维,卢子华,张俊海(西北林学院)(迭部林技站)本次调查采集到针叶树的小蠹虫计两亚科7族8属15种。一、分类地位及名录(一)海小蠹亚科Hylesininae1.林小蠹族Hylurgini〈1〉切梢小蠹属Blast...  相似文献   

6.
1997~1999年,在不同试验点的云南松蠹害林分中设置饵木堆、整株饵木和活立木引诱松小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几种方法对松小蠹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设置的衰弱木饵木堆诱虫效果明显高于健康木饵木堆;在饵木堆上加置MBXS,(-)APX或(-)APX+YS复合剂,诱虫量比不加置这些聚集信息化合物的饵木堆增加4倍以上。试验所用窗式诱捕器以寄主天然化学气味物质为诱饵,对转干期成虫具有较高而稳定的诱捕量,且设置检查方便、价格低廉,适用于梢转干期林间松小蠹诱捕和种群动态监测;活立木上加置(-)APX+YS复合剂,对各时期松小蠹成虫均有一定引诱作用,可用于梢部小蠹种群动态监测。  相似文献   

7.
以小兴安岭伊春地区的23个黑木耳商业品种为研究材料,应用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进行了菌种真实性鉴定,对电泳结果进行了遗传背景以及亲缘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谱带一般在5~10条,酶谱稳定,可重复性高,利用酯酶同工酶技术可进行黑木耳种群的划分研究;通过NTSYS2.10e软件的分析,确立了23个黑木耳品种的亲缘背景关系。  相似文献   

8.
5个枣品种叶片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江苏省目前主栽的5个枣品种叶片的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同工酶的酶谱进行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其亲缘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月测定枣树叶片的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其谱型稳定,重复性好;(2)5个供试枣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共显现3种谱型,5条酶带,酯酶共显现4种谱型,14条酶带;(3)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冬枣是较其他4个枣品种亲缘关系最远的品种,泗洪沙枣与蜂蜜罐的亲缘关系最近,蚂蚁枣与泗洪大枣介于冬枣与蜂蜜罐之间, 泗洪大枣与泗洪沙枣的亲缘关系较远,是2个不同的枣品种.  相似文献   

9.
昆明树木园云南红豆杉人工林等位酶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昆明树木园云南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垂直板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查了此人工林雌配子体的苹果酸脱氢酸疼(MDH)、酯酶(EST)、莽草酸脱氯酶(SKD)、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及过氧化物酶(PER)的同工酶,分析了此群体等位酶的遗传变异。根据多态位点的标准,发现检测的基因位点的70%是多态的。每个基因位点发现的等位基因平均数是2.10。所检测的  相似文献   

10.
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为达到持续控制纵坑切梢小蠹(简称松小蠹)危害的目的,进行了松小蠹与云南松林分之间的关系、抚育间伐控制蠹害效果、蠹害木清理技术、聚集信息化合物引诱剂筛选及林问引诱技术、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系列松小蠹综合控制技术研究。通过研究,初步探明了云南松林分与松小蠹危害之间的关系及受害林分内害虫的演变情况;证实了松小蠹生活史中姐妹代的存在,摸清了姐妹代各虫态出现的时期、种群数量,为松小蠹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筛选出4种效果较好的引诱剂配方及两种可供推广的诱捕器,研究了引诱剂林间引诱、测报方法及应用粉拟青霉菌杀虫剂防治扬飞期成虫技术,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松小蠹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云南松抚育间伐试验林昆虫捕获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个旧白沙冲云南松抚育间伐试验林进行昆虫捕获量研究,共获得11个目的昆虫,其中鳞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及双翅目类为优势类群,占昆虫类群全捕量的74.59%,是该林区昆虫类群的主体。昆虫数量与不同强度间伐后的林分类型和该林分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程度有一定关系,间伐林分昆虫种群密度高,昆虫捕获量大,松纵坑切梢小蠹危害很低;而不间伐林分,昆虫种群密度小,昆虫捕获量最少,松小蠹危害明显高于间伐林地。  相似文献   

12.
云杉群体POX酶系统表型分析吴子诚,张灿玲,王乐辉(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本文应用过氧化物酶(POX)同工酶电泳技术分析了云杉(Piceaasperata)天然群体POX基本酶谱型式和谱带变异,以及群体遗传基础的POX表型特征。初步论述云杉树种POX...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天牛取食对象的改变与虫体酯酶变化的关系,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酯酶染色的方法,对取食不同树种的桑天牛幼虫酯酶同功酶进行了研究。PAGE分析表明,取食7个树种的桑天牛幼虫均有3条相同的酯酶同功酶谱带,其中取食毛白杨和苹果时则多出1条迁移率为0.67的谱带。  相似文献   

14.
聚集化合物林间引诱测报松小蠹成虫发生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聚集化合物对松小蠹的林间引诱活性,探讨用聚集信息素进行林间诱集和种群监测的方法,在陆良县云南松纯林中进行了引诱试验。结果表明,除(-)APX^*外,几种供试化合物对松小蠹均有一定的引诱效果,(-)APX加MBXT、(-)APX加MBXS复配方化合物的引诱效果明显高于其他化合物,漏斗状诱捕器诱虫量明显高于IMP诱捕器。对试验林分松小蠹种群动态的监测实践表明,用聚集化合物诱集成虫测报松小蠹成虫扬飞期,确定清理及防治的最佳时期,提高了清理、防治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以小兴安岭伊春地区的9个香菇商业品种为研究材料,应用酯酶同工酶电泳技术进行了菌种真实性鉴定,对电泳结果进行了遗传背景以及亲缘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谱带一般在3-9条,酶谱稳定,可重复性高,酯酶同工酶技术可进行香菇种群的划分研究;通过ntsys 2.10e软件的分析,确立了9个品种的亲缘背景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云南主要蠹害林区,采集松纵坑切梢小蠹异常虫体76号,在室内进行分离培养、纯化鉴定,致病测定后,到林间接种试验。筛选出对松纵坑切梢小蠹致病性强的本色镰刀菌FusariumconcolrReinr,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iana(Basls)Vuil.粘孢白僵菌BeauveriavelataSamsonetEvans,青霉菌Peniciliumsp.拟青霉菌Paecilomycessp.等5种寄生真菌。经林间蛀干实验,小蠹带菌在干内死亡率分别为85.6%,82.1%,80.5%,81.5%,82.1%,90.1%。  相似文献   

17.
中国松干锈病病原菌的种间及种内同工酶变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程东升  李武汉 《林业科学》1997,33(4):330-337
从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松树上采集代表CronartiumribicolaCflaccidum及C。quercuum3种松干锈菌的58个菌株,分析了其种间及种内的同工酶变异。电泳检测过的13种酶中有8种显出酶带,其中酯酶(EST)同工酶谱具最显著而稳定的种间差异,可作为区别鉴定3种松干锈菌的有效手段。在来自东北各地红松上的16个C.ribicola菌株中未发现任何酶谱变异,显示了本菌群体遗传性质的均一。来自东北地区樟子松上的17个Cflaccidum菌株中存在酶谱变异,但多数菌株的酶谱同来自安徽及陕西马尾松上的菌株完全一致,此结果支持把我国的Cflaccidum看成一个集合种。来自我国南北不同地区不同松树的Cquercuum菌株,除樟子松上的部分菌株外,其酶谱完全相同,尚未分化出北美的那种专化型间的酶谱差异,可能暗示我国松瘤锈菌的起源晚于北美。  相似文献   

18.
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研究了云南切梢小蠹与横坑切梢小蠹蛀梢期的种间竞争,比较了2种松小蠹在其寄主云南松树冠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月份2种松小蠹在云南松树冠的垂直分布的存在差异,并随着月份的变动而发生变化.横坑切梢小蠹多危害较细的松梢,而云南切梢小蠹多危害较粗大的松梢.2种松小蠹的其它蛀梢习性(危害梢的年龄、攻击部位、蛀道长度等)文中也进行了比较.结论,云南切梢小蠹对云南松树梢的攻击能力强于横坑切梢小蠹.  相似文献   

19.
球孢白僵菌孢子经二氧化碳激光器激光照射后,从其长出的31个单个菌落中筛选出11号强毒力菌株,经全省白僵菌厂生产应用证明,它具有提高产孢量25~33%,生产期短、林地杀虫效果比原株提高20%等优点。经测定11号强毒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为9条酶带,其中强带、次强带、弱带各3条。激光照射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其酯酶同工酶谱不同,有的酶带增多,酶活性增强,也有的酶带减少,酶活性减弱,或酶活性不变,而Rf值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两优良核桃亲本漾濞核桃和引进的新疆早实丰产优株核桃云林A_7号及其6株杂种优株无性系植株的不同组织器官作了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核桃不同组织器官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不同;在相同组织器官中,两亲本的酶谱差异明显;6个杂种优株无性系植株的酶谱也不尽相同,但都有来自亲本一方的酶带,其中树皮样品Ⅴ、Ⅵ和Ⅷ号优株出现了杂种酶带;顶芽样品中只有Ⅴ号为杂种酶谱;亲本的年龄不同有可能导致杂交后代的酶谱产生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