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我国北方水稻氮肥利用率低、土壤积盐严重的问题,对不同程度的盐碱地水稻生长性状进行分析,并利用氮素总量平衡原理,分别监测六种灌水技术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内氮素的去向,进行定量分析计算,为我国北方盐碱地水稻生产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详细介绍了近几年北方寒地种水稻改良盐碱地的综合技术,以期为北方寒地盐碱地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北方水稻》期刊由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主办,是我国唯一一本以综合反映粳稻产业发展为主的水稻专业技术期刊。辟有稻业论坛、研究报告、应用技术、新品推介、综合论述等栏目。集前瞻性、导向性、知识性于一体,是水稻科研人员,院校师生,水稻生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水稻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盐碱地具有面积大、分布广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耕地资源已经充分挖掘,由此,盐碱地得到了广大的关注,如何挖掘盐碱地的利用潜力、使其变成良田,已经成为我国的当务之急。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盐碱地种植水稻,本文主要对盐碱地水稻的种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海水稻的发现及培育,为解决我国粮食资源短缺,耕地资源稀少的现状提供了新的出路。我国盐碱地占地面积大,普通水稻无法在盐碱地中生长,海水稻具有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盐碱的特点,用海水稻与抗盐碱植株进行胚乳杂交,对得到的种子进行耐盐碱实验测定,多次筛选、杂交,得到高抗盐碱的水稻,使其能在盐碱地中生长,不仅解决了我国粮食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且对开发和利用盐碱地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秸秆还田对苏打盐碱地水稻氮肥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试验于2017—2018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无秸秆还田(S0)、秸秆40%还田(S1)、秸秆60%还田(S2)、秸秆80%还田(S3)和秸秆全量还田(S4)共5个秸秆还田水平,测定苏打盐碱地水稻的氮素积累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吸收利用率、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以增加水稻氮素积累量;与其他秸秆还田处理相比,S3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在2年平均分别增加22.05%~32.55%和27.55%~45.13%;秸秆还田显著提升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两年间干物质积累量分别比对照S0提高14.23%~35.41%和20.04%~53.80%,产量分别增加1.20~3.25 t/hm~2和1.78~2.89 t/hm~2。因此这说明秸秆还田可以提高苏打盐碱地水稻氮肥利用效率,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7.
水稻育种专家许雷,1966年毕业于辽宁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曾在基层单位从事推广、教学和水稻育种研究工作。1985~1995年在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任水稻育种室主任。1995年至今,在辽宁盘锦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原北方农业技术开发总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这期间他还兼任辽宁省经济理事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水稻种植面积及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北方是水稻主要产区,北方地区的水稻为一季水稻。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北方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成为技术推广人员的重要工作。结合北方气候特点,研究水稻种植方法,利于水稻质量与产量的提升,进而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北方水稻》由辽宁省农垦局主管、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主办,是我国唯一一本以综合反映粳稻产业发展为主的水稻专业技术期刊。辟有稻业论坛、研究报告、试验简报、应用技术、分析预测、新品推介、经营方略、综合论述、国外水稻等栏目。集前瞻性、导向性、知识性于一体,是水稻科研人员,院校师生,水稻生产、加工、销售、经营、管理等部门人员及水稻  相似文献   

10.
盐碱地要想创造水稻高产、稳产,除选用适应性强,优质高产品种外,必须加强水稻苗期主要病虫害的防治。为使盐碱地水稻高产优质,文章对盐碱地水稻苗期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简要陈述。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殖在水稻生产中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不仅在于经济效益,更有利于生态效益。“稻鸭共作”技术是稻田养殖中比较容易掌握也是综合效益较高的一项技术,正在被优质米生产广泛利用,尤其在北方的盐碱地,稻田养鸭效益更是明显。  相似文献   

12.
关于北方寒地水稻收获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北方水稻种植业迅速发展的形势需要,分析了北方寒地水稻收获条件及收获机械化现状,探讨了水稻收获的方式和特点,指出了北京寒地水稻收获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水稻叶色变化与氮素吸收的关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明确水稻叶色变化与氮素吸收的关系。【方法】采用水培试验的方法,对水稻植株的叶色黑黄动态变化及氮素吸收速率进行研究。【结果】水稻植株在整个生育期存在着明显的叶色和氮素吸收变化。吸氮速率高峰分别出现在刚移栽后、抽穗前20 d左右和抽穗开花期,低谷分别出现在拔节前和抽穗前10 d左右。水稻氮素吸收速率与其后2周的叶色SPAD值密切相关。【结论】水稻地上部叶色的黑黄动态变化主要是由于根系吸收氮素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化主要受制于其自身内在节奏所制约的生物学节律。在氮素浓度恒定的条件下,水稻的叶色和氮素吸收速率亦受其生物学规律所制约。  相似文献   

14.
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稻产量以及生态环境。在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通过连锁作图和关联作图等方法克隆基因,并解析水稻的氮素利用机理,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本文从水稻氮素利用QTL定位及基因克隆,基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克隆,利用突变体克隆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利用反向遗传学克隆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水稻氮素利用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为水稻氮素高效利用基因的研究和氮素高效利用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水稻氮素营养的快速、准确识别,采用改进的VGG 16网络和迁移学习相结合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识别方法,以杂交稻‘两优培九’为试验对象进行田间试验,设置4组不同的施氮水平(施氮量分别为0、210、300和390 kg/hm2),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和齐穗期,扫描获取水稻叶片图像数据;通过图像预处理方法,对数据进行扩充;构建改进的VGG16和迁移学习相结合的网络模型对水稻叶片图像数据进行氮素营养诊断识别。结果表明:1)在幼穗分化期时,改进的VGG16网络的识别准确率为93.1%,模型大小约为迁移学习VGG16模型的1/6,训练时间约为1 261 s。2)在水稻幼穗分化期和齐穗期,该模型微调后的识别准确率均能达到95%以上。基于迁移学习和改进的VGG16网络所建立的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模型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可以预测水稻氮素营养状况,为水稻氮素营养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我国水稻播种面积在不断增加。在水稻生产中,肥料的施用是水稻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前提。因此,为取得高产稳产,必须根据水稻的需肥特点、土壤情况以及生产实际,进行合理的施肥,本文介绍了水稻的需肥特性、施肥原则、以及施肥方法,以期为水稻生产提供参考。1水稻各生育阶段需肥规律1.1氮素吸收规律。水稻对氮素营养十分敏感,是决定水稻产量最重要的因素,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有两个明显的高峰,  相似文献   

17.
水稻节氮栽培效果初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素是水稻吸收最多的营养元素,在以往施肥水平较低情况下,随氮肥用量增加,水稻产量迅速提高。我市氮肥亩用量由12.03kg增至1984k,水稻单产则由449.4k增至567.5kg。但随氮素用量增加,负面影响也加大,如易感病害、诱青倒伏、米质下降、综合效益降低,甚至恶化生态环境等。为在不影响水稻正常生理需求条件下,减少氮素用量,减轻负面影响,增加氮素经济效益,我站进行不同氮肥用量试验。  相似文献   

18.
正海水稻是我国育种专家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和常规育种方法选育出来的新型耐盐碱性水稻。目前,海南南繁基地已从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挑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将在今年首次全国大范围试种,数亿亩盐碱地有望成粮仓。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表示,我国有约15亿亩盐碱地分布在  相似文献   

19.
对吉林省西部新增盐碱地水田在水稻品种选择、水稻秆腐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盐碱地水稻施肥、插秧与机械化收获及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与审定等关键种稻技术上进行了科学的剖析,有的放矢地提出了改进和加强的意见及建议,为今后盐碱地水稻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88岁的袁隆平院士再次成为媒体的关注中心:上个月,袁隆平海水稻(学名耐盐碱高产水稻,俗称"海水稻")团队在山东青岛启动"中华拓荒人计划",在我国五大主要盐碱地类型和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与退化耕地共六地同时进行水稻插秧"拓荒",开展盐碱地水稻改良技术产业应用示范。土地涵盖了新疆、东北、山东、浙江等主要盐碱地类型的"全覆盖"。由于没有淡水稻的病虫害,海水稻的"体质"好,口感也与东北的籼米、南方的粳米不分上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