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史》撰于元代,135卷,其中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兴衰始末的重要文献。《金史》由脱脱主持编纂,前后不到一年时间,是元修三史(宋、辽、金)之中质量最高的。记载了阿骨打称帝至金哀宗天兴三年(1234)蒙古灭金,共120年的历史。金建立于1115年,亡于1234年,是中国东北地区女真族建立的一个重要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金国是当时中国华北地区的一个强大政权,其全盛时期的统  相似文献   

2.
潮州工夫茶之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凤凰山位于潮州市北部,海拔1498米,是潮汕地区第一高峰。 凤凰山古称“翔凤山据北宋《新定九域志·潮州》载:“凤凰山,《南越志》为翔凤山。”《南越志》是南朝宋沈怀远撰著,当知在南北朝之前,凤凰山称“翔凤山”;隋唐以后才叫凤凰山。成书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中,便有“凤凰山,在(海阳)县北一百四十里”的记录。  相似文献   

3.
新疆茶俗     
茶叶是新疆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民间素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无茶则病”之说。哈萨克族人民称吃饭为“卡依依苏”意为“喝茶”。可见饮茶在各族人民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新疆不适宜栽种茶树。自唐宋以来,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西域茶叶交易和新疆茶叶经营。  相似文献   

4.
茶起源于中国,因此中国是茶的发源地,并且茶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且影响深远,茶在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得天独厚,不可替代。随着茶的发展,相关的茶文学和茶文化也日渐鼎盛,诗人往往通过对茶的认识,表现在文学作品中,同时寄托着深深的感触和哲学思考,因此茶文化有独特的文学性和感染力。本文对茶诗中的宋代茶俗及其文化意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茶与人生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音音 《茶叶》2001,27(4):52-53
茶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结缘颇深,宋代就曾流传一句老话:“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语道尽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地位.中国人还在茶中寄托了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和价值追求,品味着关于生命的深层感受,领悟的是一种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6.
旧时镇江茶馆颇多,茶饮之风尤盛,可谓“处处桥头见茶肆,条条小街有茶馆”。一些稍具规模的茶馆中还设置了书场、面饼摊点等,所以除集聚本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外,还吸引了众多南来北往的商贾游客。  相似文献   

7.
黄碧雁 《福建茶叶》2016,(3):360-361
中国的茶在世界上历史悠久。茶不仅有着严格的茶礼仪,也具有特色的茶风俗。汉族同胞热情好客,直到现在友人来家作客,都会以一杯清香宜人的茶水来招待。在历史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都会有不同的饮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的象征,茶俗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就茶俗文化和茶礼仪的特点作为切入点,浅要论述了茶俗与茶礼仪。  相似文献   

8.
历史上把宋代称为“积贫积驹王朝”。故开国之初 ,十分重视商税 ,“我艺祖 (指赵匡胤 )开基之始 ,首定商税例则 ,自后累朝 ,守为家法”(《通考·征商》)。“商税例则”,即有关商税征收的条例和规定 ,亦即税法。五代时期 ,税法各异 ,横征暴敛。宋代统一后 ,把地方财权统统收归中央 ,建立了全国统一的税法。克服了同一种商品因征税地域不同、税法不同而产生畸重畸轻现象 ,纳税人负担不均的弊端 ,这既符合商品货币流通的客观要求 ,也有利于促进市场繁荣与经济发达。宋代自京城到农村圩市 ,普遍建立了税务机关。北宋在汴京 (开封 )、洛阳、大名…  相似文献   

9.
三峡茶谜是三峡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有关茶的谜语和谜歌两部分内容。参与三峡茶谜活动,有助于考察三峡地区传统茶俗,从而加深人们对三峡茶俗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茶史 茶诗     
广东增城人好饮茶,早有文字记载:明代陈经翰写《游燕游岳稿》及《山中志怀》二书,就隐居城东七里的凤凰洞中,洞里多岩石、石岩产岩茶,茶味胜西坑(增城西坑茶,是茶质味优的一种).县境内还有“银泉茶”、“狮岭茶”、“东坑茶”、“十八滩茶”、“仙人洞茶”等.“增城商业话升平”一文道:增城人在唐代讲“滩茶”;元代讲“泡茶”;明代讲“焗茶”;清代讲“冲茶”;今天讲“饮茶”.滩、泡、焗冲、饮,反映了增城人五个朝代饮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客家茶俗     
所谓客家,是指客居之家,以四海为家,客居何地,就在何地生根开花、结果,并永记其传统历史,永不忘记祖宗言。据哈尔滨商业大学中文教授陈庆忠考察认为:客家是汉族中原人自公元 307—313年西晋永嘉南渡以来,经多次多批迁徒,客居赣、闽、粤边境,包括赣南、闽南、粤北、粤东盆地后,经长期繁衍生息而成的群体或集团名称,其成员成为客家人,其语言称为客家话(客家言)。客家人具有吃苦耐劳、勤劳俭朴、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而客家的传统美德,与茶紧密相连。 一、与茶结缘处处种 梅州市是客家人聚居最集中的地方,是客家习俗的…  相似文献   

12.
茶资源利用及茶产品开发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前茶资源利用及茶产品开发主要有高γ-氨基丁酸茶、低咖啡因茶、有机茶、茶饮料、速溶茶、超细微茶粉、鲜茶汁、茶酒、茶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利用(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茶籽综合利用、茶花、茶饲料与茶兽药的开发利用等。随着人们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今后茶资源利用将主要向三个方向发展,即立体化、深度加工和有效成分的提取、饮茶与“吃”茶并存。  相似文献   

13.
龙凤茶(亦称龙团凤饼茶),宋代驰名天下的御茶。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载:“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风饼,名冠天下”。 龙凤茶产于福建建州(今建瓯市)北苑,取名为原产地北苑有龙山和风凰山之意。北宋初年,宋朝废唐代顾渚山贡茶院至建安,设官焙,置龙焙精制贡茶,北苑开始成为宋代贡茶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4.
武陵源因山美而名扬天下,娄江水因武陵源而灵气四溢。武陵人因茶俗奇特而更显神气。著名诗人梁上泉领略武陵茶俗后曾留下“茶比美酒还醉人”之佳句。明万历年慈利县志亦有“娄中蛮茶俗奇特”之记载。可见以武陵源为中心地带的茶俗颇具特色,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明 《茶叶通讯》2009,36(2):40-42
俐侎人,是云南省临沧市特有的一个彝族支系,大部分居住在临沧市永德县乌木龙乡境内,少部分则居住在凤庆县郭大寨乡一带。身处云雾山中的俐侎人很早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茶在俐侎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着俐侎人悠久的种茶和制茶史,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民风茶俗,并传承至今。  相似文献   

16.
丁俊之先生《关于“洗茶”一词的商椎》(载《茶叶信息》总394期)云:“人们通常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水倒掉,称之为洗茶……长期以来,不少人人云亦云,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日本有人提出洗茶是怎么一回事……洗茶之说,可能给人以中国茶不卫生的看法……洗茶用语也欠策略,我的见解,宜修正‘洗茶’为‘浸茶’或‘温茶’。读后颇有感慨。其实“洗茶”一词始于北宋。宋子安为补充丁渭《北苑茶录》和蔡襄《茶录》记述建安茶事的不足,曾撰《东溪试茶录》,率先提出了要制成品质优异的茶,必须严格要求技术操作的四道工序———“择之必…  相似文献   

17.
60 鲁迅品茶句 :“色情而味甘 ,微香而小苦。”6 1  1 994年元月陈毅同志在《过太行山书怀》诗中写有 :“我行半中国 ,廿年不暖 ,五岭度三载 ,罗霄岁馀寄 ,武夷品新茶 ,仙霞曾游击……。”6 2 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写有《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诗一首 :“共庆新年笑语华 ,红岩士女赠梅花。举杯互敬屠苏酒 ,散席分尝胜利茶。只有精忠能报国 ,更无乐土可为家。陪都歌舞迎佳节 ,遥称延安景物华。”6 3 林伯渠写有《和柳亚子先生》诗一首 :“骇浪惊涛四海哗 ,新时世事叹花花。百年岁月流如矢 ,几度兴亡话与茶。士到危时方见义 ,国无净士忘…  相似文献   

18.
曹小琴 《福建茶叶》2016,(6):353-354
随着茶文化的发展,茶俗活动逐渐与婚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婚嫁茶俗文化。婚嫁茶俗的形成和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发展,更让茶礼产品成为缔结婚姻、馈赠亲朋的物质内容,也让我国社会开始关注茶礼产品设计。本文以婚嫁茶俗的形成为切入点,探究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并由此探究如何提高我国茶礼品设计水平,旨在为茶叶产品的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9.
粤韵茶情     
9月13至22日,在广州市著名商业步行街——上下九路,由荔湾区政府、广州市茶文化促进会联合举办了以“粤韵茶情”为主题的迎国庆、贺中秋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活动除开幕式外,有雅集挥毫、茶文化科普长廊、粤韵茶情(荔湾区迎国庆、贺中秋粤剧、曲艺群众汇演)和茶叶、  相似文献   

20.
姚晓燕 《茶叶》2014,(2):109-111
杭州茶文化历史悠久,而杭州茶俗文化更是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民俗文化。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杭州特有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成就了杭州茶俗这一独特的地方民俗,其内容丰富,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