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启动生态移民政策,解决了生态脆弱区的环境问题,消除了区域化贫困。但是生态移民安置点和安置途径的欠妥造成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移民迁入地的城镇化率不高导致移民就业率偏低、移民子女对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影响了个体发展等生态移民的后续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后续问题以实现移民生产和生活的快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和扩大我国生态移民的成果需认真加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在对云南省一些生态移民点、扶贫点、移民局和扶贫办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生态移民与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综合设计生态移民和扶贫规划;多方位筹措生态移民安置资源;合理分配移民资金;落实生态恢复行动;完善生态移民相关法律法规;统一生态移民与扶贫资金调度,明确其功用;克服生态移民和扶贫工作中的"短视"行为,树立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3.
姜羽 《甘肃农业》2013,(2):48-51
不断开展的移民开发活动在发展移民区经济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作者以全国最大的生态扶贫移民集中区——红寺堡为研究对象,对其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改善宁夏生态移民地区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香日德巴隆异地开发扶贫项目是把青海省东部干旱的黄土高原山区的部分贫困人口迁到香日德巴隆地区.本文以香日德巴隆扶贫开发移民迁出区为研究区域,用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分析项目的经济效果、社会效果及生态效果.结果显示:香日德巴隆异地开发扶贫项目的实施,有效地促进迁出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善迁出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发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搬迁农户选择的不完全合理、未搬迁农户的发展障碍及人力资源的流失.并提出针对以上问题的建议:坚持“以人文本”的思想,充分考虑农民的利益;转变扶贫方式,就近安置未搬迁农户;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5.
生态移民是实现扶贫开发与保护生态环境双赢的必然选择。宁夏西海固地区是我国六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这里自然条件恶劣,长期面临着贫困与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宁夏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态移民,既能缓解贫困,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更是关系到宁夏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长远目标的实现。为此,必须明确此次移民的战略布署,制定有力的保障措施,打好这场扶贫和生态的攻坚战。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剖析祁连山生态环境现状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祁连山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实施生态环境综合监测预警评估;生态移民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实现生态生计双赢的绿色发展;发展生态经济,构建绿色产业;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等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民族地区生态移民模式探析——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云雁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52-20154
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模式进行了探析。宁夏扶贫开发的基本模式为就地移民模式和异地开发模式,其中异地开发模式包括围绕城市辐射区的小城镇发展模式、城市劳务移民模式和建立大型生态移民区模式3种类型。总结了宁夏生态移民的成功经验,一是在对移民区生态移民科学选址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产业规划;二是制定科学、全面的生态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8.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我国生态环境和经济基础极为脆弱的地区,配合国家扶贫政策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的生态移民是积极而有效的尝试.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态移民有着大量的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回顾,对生态移民扶贫研究进行了梳理.研究认为,生态移民能有效地解决北方农牧交错带的贫困问题,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但在国内实践中,生态移民却遇到了很多挑战.  相似文献   

9.
宁夏移民扶贫开发的经验和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移民扶贫开发是中国农村扶贫的一种重要方式.回顾了宁夏移民扶贫开发三个阶段,即吊庄移民(1983-2000)、易地生态移民(2001-2007)和现阶段中部干旱带县内生态移民(2007-2011年)的情况,探讨了宁夏移民扶贫开发的经验主要是政府主导型移民;省内近距离移民;在确保资金到位的前提下坚持了因地制宜,效益为重的原则和多元开发模式.最后论述了当前移民工程所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往往是自然灾害频发的生态脆弱区。本文以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研究对象,从连片区生态环境现状、生态环境与减贫特征两方面,分析区域贫困特征——集中表现为: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深化共生共存。指出破解区域经济发展难题,转换传统减贫思路,将生态扶贫纳入大扶贫格局,走出一条生态保护与减贫相结合的道路。具体思路:在剥蚀构造中山区采取生态环境建设的互动模式,包括退耕还林模式、生态移民模式;在河谷阶地采取生态经济建设的互动模式,包括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城镇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宁夏月牙湖生态移民区2010年与2012年2期卫星影像数据,通过人工目视解译,并且与实地土地利用调查资料相结合,对该生态移民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监测.结果表明:2010-2012年,由于生态移民过程中对移民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规划调整,移民区天然草地、沙地面积明显减少,而耕地、林地面积明显增加,生态移民对改善当地土地利用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宁夏中部干旱带土地资源和光热资源丰富,并且是宁夏少数民族和贫困人口集中区,开发潜力巨大,是宁夏农业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建设区域.农业建设应注重农牧结合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保护性耕作,达到生态和经济效应并重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农村贫困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济增长是贫困率下降的主要推动力。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减贫的速度和效果出现明显递减的趋势,扶贫成本大幅度上升,贫困存在形式出现了明显不同于过去的新特点。本文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加快调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多元化扶贫机制,积极推动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扶贫;把贫困地区妇女的扶贫作为重点;积极采用和推广新型的扶贫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与措施,以此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以黑龙港流域为主的海河平原革命老区长期贫困落后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文和地缘等多种因素。河北省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和农村面貌提升活动把扶贫工作与区域连片开发、整村推进规模发展相结合,给平原老区脱贫致富发展带来希望。形成共识,建立帮扶发展平台,引入资本和科技要素,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加强科教扶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可以更好地促进平原老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校是定点扶贫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教育部通过压实帮扶责任、发挥高校特色、构建长效机制等,促进形成了扶贫开发的“高校模式”。南京农业大学作为定点扶贫高校之一,在帮扶贵州省麻江县的实践中立足学校和帮扶地区特点,打造了以产业扶贫为核心的多元帮扶模式,形成了下好“一盘棋”,汇聚扶贫合力;牵好“牛鼻子”,把握产业核心;打好“组合拳”,促进全面发展;建好“根据地”,构建长效机制的可鉴经验,有效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生动实践,启示高校新时期推进乡村振兴要实施动态监测,深化防止返贫工作;强化科技赋能,全面促进产业升级;发挥教育优势,持续激发内生动力;构建长效机制,推进衔接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清代,大量移民进入和定居山区,兴起云南山区开发的热潮。移民开发山区、巩固祖国边疆的同时,带来很多难题,尤其是人口、生态和贫困问题。以反思视角去审视移民事件,希望能够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城市生态游憩空间的居民地方依恋研究是城市地方依恋研究的崭新视角。以鄂尔多斯康巴什为例,采用主因子分析、方差分析等定量方法分析鄂尔多斯市居民对康巴什的生态游憩地方依恋特征,并着重关注蒙古族与汉族居民的生态游憩地方依恋差异,以明晰康巴什生态游憩地方依恋特征成因。康巴什生态游憩地方依恋特征在中国民族地区城市居民中具有良好的普遍性,本研究可为打造令居民认同的民族城市生态游憩空间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云南热区主要分布在边远、民族、贫困地区,农业发展落后,经济水平低下。加快热区农民的脱贫步伐,建设好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将是必然的选择。结合云南热区的实际,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运用现代农业的观点,总结提出云南热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唐浦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666-5668
分析了僰人特困群体的现状,即: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增加;自然环境条件差,扶贫攻坚难度大;受教育程度低,自我脱贫能力弱;产业扶持针对性不强,产业发展缺乏后劲;输血式扶持方式,对政府依赖严重;缺乏有效的民族文化保护措施,民族文化濒临失传等问题。通过进村入户调查走访,提出了在僰人地区大力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夯实僰人脱贫的经济基础;高度重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提升僰人素质增强发展能力;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建立僰人扶贫开发生态补偿机制;创新僰人群体扶贫开发模式,构建僰人特困群体社会安全保障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