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2年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及病害情况综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爱平 《科学养鱼》2003,(10):41-42
一、背景 过去的20年中,中国渔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02年中国水产品总量4565万吨,出口额达到46.9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渔业生产和出口大国。中国渔业经济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渔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2002年水产养殖产量达到2907万吨,占全国水产品总量的64%,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以上。目前中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水产品加工业、饲料工业,而且繁荣了出口贸易,成为农村渔民致富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科学养鱼》2004,(2):73-7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产量迅速提高。渔业结构从捕捞向养殖转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养殖在渔业总产量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30%提高到目前的60%以上,成为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渔业大国。根据我国渔业发展规划,水产品总产量要从1998年的3906万吨发展到2010年的4500万吨,其  相似文献   

3.
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前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也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在2003年水产总产量4706万吨中,养殖产量占64%(3029万吨),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目前全世界年养殖增产量中约70%来自于中国.由于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极度枯竭,自1999年起,我国已开始实施海洋捕捞"零增长"战略,其后的捕捞产量一直是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因此,未来我国渔业的发展只有依靠养殖业,全面研究和分析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现状,预测发展前景,确定发展战略,找准发展目标,关系到今后我国渔业发展的大局,也关系到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当今世界水产品产量最高的国家,渔业呈现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格局,内陆地区渔业发展水平总体上远低于沿海地区。在当前“碳达峰”和“碳中和”双碳战略背景下,渔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对于内陆淡水渔业,碳汇渔业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文主要根据《中国水产统计资料》和《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以贵州省为例,结合贵州地区近年来的渔业发展现状,估算了贵州省近五年(2016—2020年)的渔业碳汇强度,分析了贵州地区发展碳汇渔业的潜力。渔业碳汇强度估算结果显示,2016—2020年贵州省渔业碳移出量在1.4 t到1.7 t之间,平均碳移出量为1.5 t。贵州省渔业发展相对落后,水产品捕捞产量和养殖产量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贵州省近年来大力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和湖库养殖等生态渔业模式,到2020年稻田养殖和湖库养殖面积分别占全省水产养植总面积的74.2%和19.2%,二者产量达到全省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稻渔综合种养和湖库养殖等生态渔业成为贵州省水产养殖业的重要养殖模式,未来这类具备碳汇功能的生态渔业规模将会进一步扩大,是贵州地区扭转渔业养殖模式和渔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对碳汇渔业的全面推广和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前言二十一世纪将迎来“兰色革命”,向海洋要蛋白质,是各国的共识。其手段以前主要靠捕捞,捕捞渔业依赖资源和环境,由于传统渔场的过度捕捞,生态环境受污染日益恶化,周边国家先后扩大渔业专管区,致使我国捕捞渔业的产量、质量、经济效益普遍下降。农业部审时度势,要求各省实行海洋捕捞产量“零”增长。全国海洋渔业增产的希望寄托在海水养殖上。建国以来,我国海水养殖业确实做出了较大业绩。有人把海水养殖发展史,描绘成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是从五十年代藻类养殖大发展开始的,育苗技术、养殖面积、产量均在世界领先,成为世界藻…  相似文献   

6.
冯广朋 《现代渔业信息》2007,22(3):11-13,17
介绍了近年来马来西亚永产业发展状况及前景。马来西亚水产业由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组成,以渔业捕捞为主。主要渔业捕捞方式为拖网、围网和流刺网等,近海渔业产量占渔业捕捞产量的主要部分。淡水养殖方式主要包括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养殖、矿区蓄水池养殖和围栏养殖等。海水养殖种类主要包括鱼类、虾类、贝类和藻类养殖。马来西亚比较重视水产养殖技术的培训与推广。目前可开发的渔业资源集中在沙捞越州和沙巴州,可开发的水域主要是近海、海湾、内陆土地和湖泊水库。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池塘养殖的国家,有3000多年的历史,曾创造了"桑基渔业"、"蔗基渔业"和"八字精养法"等生态养殖模式和技术,为推动世界水产养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产量占水产总量的76.12%,其中淡水池塘养殖产量最高,占水产养殖总量的43.26%(2018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池塘养殖在满足城乡居民优质动物蛋白需求、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水产品总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水产品总产量从1978年的465万吨发展到1997年的3602万吨,约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30%左右,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达到56%,成为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我国渔业之所以能取得如  相似文献   

9.
<正>1水产饲料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1.1水产饲料业的成长基于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后,上世纪80年代,以对虾、河鳗、甲鱼等为代表的名优水产品养殖迅猛发展,引人注目。1985年,我国首先放开水产品市场1986年,我国颁布实施《渔业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实现了渔业发展从"以捕为主"到"以养为主"的历史性转变1990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捕捞产量成为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节水、高效、生态、健康型养殖模式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10.
1988年全国水产品产量超过1000万吨,成为第四个水产品产量超千万吨的国家,同时养殖产量首次超过了捕捞产量,这是水产界值得高兴的大事。在庆贺的同时,为了更上一层楼,谈点生态渔业的意见。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也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在2003年水产总产量的4706万吨中,养殖产量达到3029万吨,占总产量的64%,是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目前全世界年养殖产量国的70%来自中国。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得益于近年来科学技术在水产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庚晋  周洁 《齐鲁渔业》2002,19(11):42-44
1我国水产品生产和出口现状1.1从捕捞为主到养殖为主 历史上,我国渔业是以捕捞为主,直至上世纪70年代末,捕捞产量仍占70%以上。90年代初情况发生了变化,养殖产量开始超过捕捞产量。到2001年底,我国水产养殖产量达到2 726万t,占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上升到 62%,养殖水产品出口15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近40%,全国从事水产养殖的劳动力达1000万人。现在,全世界的养殖水产品有70%产自中国。水产养殖业拓展了我国渔业的发展空间,促进了农村、渔区产业结构调整,成为广大渔民、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领域。水产养殖证制度的建立,既是以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我国水产养殖经营方式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也是对渔民、农民开发全民所有制滩涂水面,发展水产养殖业  相似文献   

13.
今年上半年我省渔业经济以加快发展,建设渔业强省为目标,继续把渔业作为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资源优势,搞好以渔为主的综合开发,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进一步趋向合理、协调。上半年,实现渔业总产量258万吨,与上年同期持平;渔业总产值128.4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1.1 海洋捕捞产量下降,海水养殖产量增长 今年我省继续贯彻实施国家提出的海洋捕捞零增长的控制目标,并加大调控力度,使我省海洋捕捞产量在成功实…  相似文献   

14.
吴树敬 《海洋渔业》2002,24(4):175-177
当前,我国渔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市场、机制、观念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制约,尤其是当前国内外市场对名优海水鱼类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大范围超负荷养殖和过度的渔业捕捞,造成我国渔业资源难以为断的局面。因此以发展深水网箱养殖为主的浅海养殖已成为温州市发展现代化渔业的重要方向,不断扩大海水养殖区域,增加海水鱼产量已成为渔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基于此,本文就温州市深水网箱养殖的现状与前景,谈些不成熟意见。  相似文献   

15.
赵明森 《内陆水产》2005,30(11):4-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经济率先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实行了市场调节,从此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养殖面积扩大,养殖领域拓宽,养殖品种增多;大马力机船增加,捕捞能力增强;渔业产量大幅度上升。渔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成功地解决了我国13亿人的“吃鱼难”问题,而且成为致富农村致富农民的重要产业。1990年,我国渔业产量首次居世界第一.达到1425万t,2000年猛增到4278.99万t.2004年又增至4900万t。目前我国渔业产量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40%.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70%。  相似文献   

16.
香港渔业     
香港的渔业由捕捞、海鱼养殖及塘鱼养殖组成。捕捞渔业及海鱼养殖业的产量约占香港海鲜食用量的26%,而塘鱼养殖业的产量约占淡水鱼食用量的5%。近年来.香港渔业规模不断萎缩,渔民生存空间越来越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加入WTO,对各个行业都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渔业也不例外。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养殖大国,淡、海水养殖产量占世界养殖总产量的50%。从1989年起,水产品总产量超过日本居世界之首,并且至今连续11年独占鳌头(1999年我国水产品产量达到4 100多万吨);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从1995年起超过世界人均占有水平;从1997年起,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要保持渔业大国并向强国迈进,不加入WTO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当然,加入WTO既给我国传统渔业带来了很好地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直面WTO,渔业何去何从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养殖和捕捞)的比例,由2000年的25.7%升至42.2%,水产养殖业完全可以与捕捞业相媲美[1]。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高速发展举世瞩目,是世界唯一渔业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一水产养殖大国[2]。2012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47.4%[3],是食物供给  相似文献   

19.
营养、环境与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养鱼》2002,(6):62-6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后,得到持续、快速发展。据2000年统计结果表明,全国水产品总产量达到4279万吨,完成“九五”计划产量4100万吨的104%。其中,内陆养殖1516.93万吨,海水养殖1061.28万吨,养殖产品比重已由1978年的29%上升到60.3%。中国自1999年始,已连续三年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一方面丰富了城乡“菜篮子”,使水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另一方面改善了产业结构,推动了整个渔业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20.
杨先乐 《河南水产》1999,(4):10-11,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水产品总产量持续大幅度增长。水产品从1978年的465万吨发展到1997年的3602万吨,约占世界水产品总产量的30%左右。养殖总产量的比重达到56%,成为世界上唯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1997年与1990年相比,海淡水养殖产量增加1060吨,占新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