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河北省献县是全国著名的"金丝小枣"之乡,全县耕地面积107万亩,其中红枣面积50余万亩,红枣年产量0.9亿公斤,产值3.6亿元,全县红枣人均收入1050元,红枣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近几年红枣采  相似文献   

2.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大荔作为传统的红枣生产大县要向经济强县跨越,必须扭住红枣营销不放松,围绕“怎样销“、“销什么“、“销给谁“三大课题,着力解决目前困扰红枣产业发展的八大问题,切实增强做大红枣产业的六种意识,积极推进壮大红枣产业的四项创新.要进一步抢抓机遇,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下大力气加快红枣产业发展,尽快将这一调整县域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红枣产业是献县的传统优势产业,枣树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产业优势,把大力发展红枣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通过强化科技推广,全面推广红枣标准化生产,有力地促进了红枣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截至目前,全县红枣总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无公害红枣基地认  相似文献   

4.
献县是全国著名的金丝小枣之乡,目前全县红枣种植面积50万亩,其中冬枣、无核小枣等优良品种15万亩,红枣年产量1.5亿公斤,年产值6亿元以上,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全县人均红枣收入1070元。先后被国家林业局、河北省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丝小枣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河北省优质红枣生产基地县、河北省林果产业结构调整十佳县等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准确的市场定位和积极的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5.
10月14日,新疆·若羌第七届红枣节隆重开幕。目前若羌红枣种植面积达到1.33万公顷(20万亩),县域红枣产业化企业20余家,2010年若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4000.26元,连续两年居西部12省市区首位,其中红枣收入比重占到75%以上。今年红枣总产量预计可达4.67万吨、产值10亿元以上,已成为若羌人民名副其实的“摇钱树”。  相似文献   

6.
正一、核桃产业全市目前已种植核桃160万亩,投产近50万亩,进入盛果期近16万亩,年产量达上万吨,年综合产值近6亿元。林业主管部门整合育林基金、植被恢复费、陡坡地治理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低效林改造资金,不断加大对核桃产业的扶持力度,近年来在核桃产业上投入的补助资金超过2亿元。2012年,市政府安排专项资金,以每亩补助250元的标准,支持示范种植美国山核桃  相似文献   

7.
实施红枣战略发展特色经济保德县培育发展红枣产业的调查杨荣旺王义升李瑞高文敏黑(煤炭)、红(红枣、海红)、白(以石灰石为原料的电石、建材工业)三色,是保德实施龙头企业,加快脱贫致富,发展县域经济的三大战略。其中以红枣为主的林果业,是保德农业的传统优势产...  相似文献   

8.
<正>献县是全国著名的“金丝小枣”之乡,目前,全县红枣种植面积已达3.33万hm2,红枣年产量1.5亿kg,年产值近6亿元。由于近年来金丝小枣采收期常遇连阴雨天气,枣果采收后得不到及时晾晒,红枣浆烂果现象十分严重,一般浆烂果率在30%左右,严重地块烂果率达到50%以上,甚至发生绝产,严重影响了枣果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红枣是沧州的特色。近年来,沧州立足实际,红枣种植面积已达到9.3万hm^2(其中冬枣1.3万hm^2),主要分布在沧州的沧县、献县、泊头、黄骅、盐山等县市,并且种植面积还不断增加,已成为部分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是近年来,红枣的价格是一波三折,很不稳定,尤其是金丝小枣,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去年原树枣最高时只卖到3.5元/kg,最低时甚至降到1.5元/kg,严重影响了农民再种植的积极性和结构调整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红枣产业提质增效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山西红枣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山西发展红枣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全省红枣种植、管理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红枣产业提质增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乡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立足本地优势,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培育绿色产业,引导群众发展经济林产业。目前,茶叶等经济林果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截止2002年底,全县经济林总面积达47万亩,经济林总产值4874.6万元,比上一年增长12%。围绕经济林基地建设兴办的各类技术服务实体,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红枣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枣生产国.河南红枣种植面积近300万亩,主要分布在新郑、内黄、西华、灵宝、桐柏等县(市),主栽品种有灰枣、鸡心枣、冬枣、扁核酸、灵宝大枣等。近年来,河南红枣价格不断上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红枣加工业快速发展,全省有各类红枣加工企业上百家.年加工红枣5万多吨,主要红枣制品包括枣粉、枣片、枣干、枣酱、枣茶、枣醋、枣泥等;五是红枣带动衍生产业的发展,如通过举办红枣文化节、枣乡风情游等活动,推动枣乡第三产业发展.提高了枣农收入。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红枣产业化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枣是我省传统栽培经济树种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我省红枣迅猛发展。目前 ,红枣从面积、产量、栽培管理、果品生产、加工和营销等方面已形成初具规模的产业系统。但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传统的经营模式 ,重发展、轻管理、重产量、轻质量 ,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低产、低质、低附加值的现状 ,严重制约着红枣产业的发展。为此 ,我们进行了红枣产业化发展战略的研究。1 扩大红枣种植规模 ,增加红枣产量黄河沿岸、汾河中下游及太原、临汾、运城盆地均可大力发展红枣 ,实行规模种植与经营 ,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理由有 :1我…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若羌县按照自治区做优做强特色林果业的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实施"枣业富民"战略。目前,全县红枣种植面积累计已达1.47万公顷(22万亩),2015年红枣总产量9.33万吨(干枣6.53万吨)。在红枣产业的强势拉动下,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从2008年的7 612.3元增加到2015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渑池县把发展林果业作为创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振兴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区域种植、规模经营、良种优质、提高效益”的原则,加大开发力度,1996年,全县果品总产量达6500万公斤,产值6800余万元,农民人均达到260元。 突出优质创名牌。仰韶黄杏和牛心柿是驰名全  相似文献   

16.
《广西林业》2013,(4):58-59
近年来,防城港市大力实施林业产业化战略,着力培育林业产业基地,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林业产值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猛增到80多亿元。为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木材加工产业木材加工企业达183家,2012年实现产值40.31亿元,占年度林业产业总产值的50%。  相似文献   

17.
渭南历史上就有种植红枣的传统,发展红枣产业的优势明显。近年来,红枣产业发展迅猛。全市现有红枣面积48.72万亩,主要分布在大荔县和临渭区。其中大荔县是渭南红枣的主产县,也是中国“红枣之乡”,共有红枣面积42万亩,主栽品种有冬枣、梨枣、水枣等。临渭区红枣面积2.2万亩,主栽品种为冬枣。全市红枣年产量12.13万吨,年产值3.16亿元。全市共有1000亩以上的冬枣园12个,500亩以上冬枣园25个。  相似文献   

18.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东北部。近几年来,随着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太谷县以壶瓶枣为主的干果经济林这一龙头产业的兴起,对县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6年至今,全县红枣面积达到20.3万亩,产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现已达到125万公斤,产值5000万元左右。面积万亩以上的乡镇有5个。1996年获北京国际果品展览会“专家评选银奖”和“优质产品荣誉奖”;1997年和1999年分获“山西省名牌产品”称号;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枣乡”和“国家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称号。主要做法:一、领导重视太谷县对红枣经济林发展非常重视。县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发展红枣经济林的规定》,明确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和具体奖励措施,及时兑现政策,表彰奖励。为了进一步提高红枣知名度,县委、县政府还成功举办了两届“红枣节”。二、典型引路太谷县林业局干部职工,分片包点,吃住在乡下,培养出许多“红枣大户”、“红枣先进村”。先进典型带动了红枣业全面发展。北汪乡的南乡村1986年发展枣粮间作型壶的引导,促进了全县红枣的发展。三、服务到位为普及科学管理枣树知识,进一步提高枣的产品质量,县林业局加强了技术服务工作。一是进行技术培训,并将枣树的...  相似文献   

19.
枣树是盐山县重要的乡土树种,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县果树种植面积3万余公顷,其中红枣种植面积2万余公顷,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80%以上,2004年12月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之乡",被河北省林业局命名为"河北省优质红枣生产基地县"。在经过了多年的快速发展以后,枣树已成为盐山县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干果树种,虽然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已开始面临品种结构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低、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等问题,该文分析了盐山县红枣发展现状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要想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果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果品产业是精准扶贫、产业脱贫的有效途径。”果业是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果品产业是精准扶贫、产业脱贫的有效途径。湖南水果种植面积达54万多公顷、年产量600万吨,但是产值不高,同质化严重,品牌影响力不大。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果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打造湖南千亿果业的部署。黄桃由于品质高、见效快,成为各地乡村振兴、精准扶贫产业主选项目之一,是快速发展水果产业的新兴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