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廖海清 《水产科学》1991,10(1):41-46
绪言由于鲍鱼味道鲜美和高的市场价格,在许多国家引起极大的兴趣。养殖鲍鱼已被视为最有前途的事业之一。1972年仍有两个国家研究鲍鱼养殖。此后,不断改进孵化和养殖技术以及扩大养殖区域,因而鲍鱼养殖业迅速发展起来,产量得到迅速的增加,特别是在中国的台湾和日本。  相似文献   

2.
鲍鱼被列为海产八珍之首。近年来,由于海产资源供给有限,鲍鱼人工养殖蓬勃发展。鲍的养殖方式有底播、潮间带底播圈养、沉箱养殖、岸上水泥池养殖、海上筏式养殖等。沉箱养殖模式则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3.
陈维国 《海洋渔业》1987,9(4):186-186
<正> 日本宫城县气仙沼海水养殖公司已着手进行鲍鱼工业化陆上养殖。这种养殖方法的特点是鲍鱼从卵开始到上市一直用陆上设施进行培育。因鲍鱼价格昂贵,频繁的采捕造成产量的不断下降。1980年,全县的鲍鱼产量由1979年的408吨剧减到200吨,产量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4.
我国鲍鱼、海参的海上养殖开展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海上养殖鲍鱼、海参难度较大,成本高、风险大等原因,进展较慢。随着养殖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鲍鱼、海参为主的海水养殖业蓬勃发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使海水养殖朝着生态、高效渔业的方向迈进。鲍鱼与海参混养,是一种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其充分利用海参的摄食习性,清除并利用鲍鱼养殖产生的生物沉积物,减少养殖区底部出现的物质和能量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鲍鱼养殖的发展,养殖的方式越来越多,主要养殖方式是北苗南育、北方渡夏、南方越冬,这种方式很好地利用了南北方气候条件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弊端,但很麻烦,成本也很高,从苗种到养成商品鲍鱼,鲍苗要从南到北往返2次以上,大幅度提高了养殖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限制了商品鲍鱼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谢章源 《中国水产》2011,(10):27-29
鲍鱼是传统海珍品之一,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近年来,各地鲍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东临台湾海峡,这里海水各项理化因子稳定,水质清新无污染,适宜鲍鱼养殖,现有众多陆上工厂化鲍鱼养殖场及相当规模的海区吊养,  相似文献   

7.
降低海上筏式养鲍死亡率之良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鱼的养殖经过多年的试验,海上筏养方式已备受养殖的喜爱,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使养鲍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了促进筏养鲍鱼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建议养殖单位应当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法,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使筏养的鲍鱼的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现笔结合生产实践,略论降低筏养鲍鱼死亡率的良策。以供广大养鲍参考。  相似文献   

8.
悬浮式网箱养殖大规格皱纹盘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鲍鱼养殖的发展,养殖的方式越来越多,主要养殖方式有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吊笼养殖、自然海区的人工放流和自然海区的网箱养殖以及岩洞养殖。工厂化人工养殖、海水池塘养殖由于是在人工控制下进行的,鲍鱼生长快、成活率高、产量高,但规格小、质量差;  相似文献   

9.
日本冲绳县的海洋与栽培公司利用久米岛的深海水开始养殖鲍鱼。据说利用海洋深层水的鲍鱼养殖在日本为首次尝试。公司下属的鲍鱼养殖场坐落于冲绳久米岛町利用海洋深层水相关企业用地。公司负责人认为,在日本养殖鲍鱼当属冲绳为最佳的地方,将来同样可以实现日本对虾的完全养殖。  相似文献   

10.
常忠岳 《现代渔业信息》2005,20(9):26-27,29
鲍鱼是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如何提高鲍鱼存活率也是单位最关心的问题。作者就降低海上筏式养殖死亡率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1.
鲍鱼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属于腹足纲,它的足部肌肉发达,细嫩可口,营养丰富。我国自古以来,就把鲍列为海产“八珍”之冠。近年来,随着鲍鱼天然产量的减少,鲍鱼的人工养殖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等。  相似文献   

12.
    
当前,我国海水养殖事业发展形势大好,各种海水养殖品种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肉味鲜美,誉为海味之冠的鲍鱼,也已在我国沿海各地先后地开展了养殖试验,同时成立专业性的鲍鱼养殖场。  相似文献   

13.
鲍鱼是爬附在浅海低潮线以下岩石上的一种单壳类软体动物。我国南方以养殖盘鲍与皱纹盘鲍的杂交品种黑鲍为主,也有九孔鲍等其他鲍鱼。1鲍鱼养殖的海区选择鲍鱼海上养殖应选择在无工业"三废污染"的海区放养,其水质应符合NY5052技术标准的要求。并在潮流畅通,流速1~3m/s,流向平直稳定的海区放养  相似文献   

14.
目前,在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的鲍鱼养殖主要有陆上水池养殖与海区筏式养殖两种方式,养殖的主要品种为盘鲍和九孔鲍。海区筏式养鲍常常受到台风、赤潮、附着生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增加了养殖风险,成活率仅50%~60%。陆上养殖虽然养殖成活率可达70%-80%,但是养殖成本太高,而且养殖周期要比海区长。因此我们提出了鲍鱼海区与陆上轮养的养殖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有政 《科学养鱼》2006,(10):37-38
自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许多台商和内地商人看好本地水产养殖业的前景,纷纷前来投资兴办水产养殖公司(场),至今已有21家,主要养殖品种有鲍鱼、牡蛎、青蟹、对虾、名特鱼类、多种鱼虾苗等,形成小具规模的养殖基地。其中养殖鲍鱼的公司(场)有8家,采用陆地室外水泥池四脚(或五脚)砖  相似文献   

16.
降低海上筏式养鲍死亡率之良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鲍鱼的养殖经过多年的试验,海上筏养方式已备受养殖者的喜爱。但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出现了大面积的死亡现象,使养鲍单位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错综复杂,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为了促进筏养鲍鱼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建议养殖单位应当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使核养的鲍鱼死亡率降到最低限度,现结合生产实践,略论降低筏养鲍鱼死亡率的良策,以供广大养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鲍鱼是一种大型海洋藻食性贝类,属腹足纲。在我国.主要的养殖品种是皱纹盘鲍和杂色鲍,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筏式养殖和潮间带池塘养殖等。  相似文献   

18.
鲍鱼是名贵的"八大海珍品"之一,具有极高的营养、药用、保健价值,被誉为海洋"软黄金",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眯.我国鲍鱼养殖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已形成规模化生产,现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及沿海水质的日趋恶化,各种病害也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并愈演愈烈,给养殖生产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鲍鱼养殖业的发展.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近年来鲍鱼病害研究成果,对鲍鱼养殖中常见的疾病及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广东南澳县把鲍鱼作为全县五大名贵海水养殖品牌之一做强做大。在充分发动渔农民、集体单位开发海湾发展鲍鱼养殖的基础上,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加快鲍鱼工厂化育苗养殖基地的建设步伐。一方面在征地、用海、供水、供电等方面为投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力促尽快投产,发挥效益;另一方面,做好滩头水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20.
笔者于去年年底赴大连了解鲍鱼的养殖情况,根据大连市发展鲍鱼养殖的经验,结合我省的实际,提出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