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4年8月14日讯:湖北省竹溪县林农栽培的新疆无花果每公斤售价10元以上,消费者争相品尝购买"天堂圣果",一饱口福。十多年前,竹溪县蒋家堰镇中原村科技示范大户肖高升引植和繁育了2万多株新疆无花果供农友栽培,成熟果实和苗木俏销鄂陕两省毗邻5县市。其中竹溪县林农栽培有1万多株,现已进入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湘西北郊的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南端数十公里的山沟里,幸存着面积逾2000亩、5000多株原始珙桐王。这片珙桐王树龄都已逾百年,胸围大都3米多,树干最高40米。这块大片原始珙桐王群落能保存完好,生长茂盛,主要原因是它坐落在我国亚热带系统座标轴心地域,有着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并较好地避过了第四纪冰川时期严重侵袭和破坏。当地乡村制定、实施的严格保护措施和村民们自觉呵护“国宝”的良好习惯,为珙桐王群落的生长繁育提供了重要保证。桑植县人民政府为切实保护好这片全国独有的原始珙桐王群落,已专门发出通知,四至地段竖立了保护禁牌,确…  相似文献   

3.
阳春三月春雨连绵,黄冕林场上林园苗圃,细长而密集的红豆杉叶子上挂满了晶莹的雨珠。树龄两年的红豆杉,地径已达到3.5厘米,冠幅达到1米。上林园苗圃有300多亩20多万株红豆杉。利用资金和土地等多种优势,黄冕林场实施了苗木培育“两条脚走路”,既培育松、杉、桉等山上的造林苗木,又发展红豆杉和香樟等山下绿化大苗品种,以满足迅速上升的市场需求。“清洁乡村”攻坚任务即将在2014年完成,“美丽广西”活动将转移到乡村绿化和美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荔浦县果树研究所经过10多年科学培育成功的“巨型中秋天皇蜜柚”,近年已向社会推广苗木10多万株。  蜜柚树形株高5米左右,冠展4~5米,成年树株产150公斤为宜(太多则个小)。霜降时成熟。一般单果重3~4公斤,大的可达6公斤。果略呈球型,籽少,肉汁多,酸甜可口、气味芬芳。图中果样,围径为83厘米、重6.1公斤。  巨型天皇蜜柚@黄启忠  相似文献   

5.
景烈白兰别名乐昌含笑,属木兰科含笑属植物。景烈白兰耐荫、耐寒,适于生长海拔300~800米地带。一年生苗高达0.6米,四年生幼林可达3.5米以上。醴陵市景烈白兰苗木培育中心现有胸径2~30公分,高2~5米大苗4万余株,小苗50万余株供各地造林绿化。单位:湖南省醴陵市景烈白兰苗木培育中心联系人:唐连海0733-328645613974172688 邓先煌0733-328415113974149552苗木供应信息  相似文献   

6.
1.意、南两国杨树造林多采用深栽技术:用2年以上,高5米、离切口1米处粗3厘米的无根杨树苗木作为造林材料,用深栽机钻孔,将苗木栽入深1.5米左右、直径10~20厘米的栽植孔中。苗圃为培育用于深栽的大苗,将育苗株  相似文献   

7.
<正> 珙桐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有“中国鸽子树”之称。珙桐在原产地进行人工栽培,一般需要18午以上才能开花。西天目山临安县林科所1981年从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引进种子育苗,第二年栽植,1987年树高平均2.4米,胸径5厘米,并有两株开花,吸引了许多学者来访.  相似文献   

8.
潘晓荷 《中国林业》2013,(18):55-55
湖北省竹溪县水坪镇前进村花木企业老板近日组织员工,为今春建成的1000多株三尖杉苗木桩景园铺设滴灌管网抗旱救苗。据悉,这是该县首家规模栽培的三尖杉景观园林,已对游客开放。  相似文献   

9.
技术研究湖南省森林植物园。湖南省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同主持的(出口创汇植物珙桐苗木培育技术研究》在国内首次发现了影响珙桐苗木生长的关键因素,并应用激素诱导的方法解决了珙桐因环境条件影响形成的生长抑制现象,通过大量的田间试验研究,总结出了分别适应于中亚热带低丘山区和高海拔山地的速生壮苗技术。该成果在国内首创了分层作床,适时芽苗移栽的新技术,即选择背风向阳地作好培芽沙床,选用在室外露天沙藏一年的种子,用1.5%的高锰酸钾溶液洗种(在胚未萌动前进行),在2月下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种200-300粒),播…  相似文献   

10.
邹蔚烈 《中国林业》2009,(10):14-14
4月21日,湖北省竹溪县黄龙中心苗圃珙桐园里,一棵棵矮化栽培的珙桐正在开花结果(图1),硕大的花朵随风摇曳,恰似白鸽展翅欲飞(图2),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1.
《新疆林业》2007,(5):11-12
喀什地区今年坚持“自育自用、严禁外调”的原则,以核桃、红枣、巴旦姆三大树种苗木培育为主,狠抓苗木培育工作,是历年来苗木培育力度最大的一年。据统计,上半年全地区完成林果育苗1978.4公顷,其中巴旦杏268.5公顷,出苗量2176.5万株;红枣1306.7公顷,出苗量18721.5万株;核桃349.5公顷,出苗量1340.2万株;其他果树苗木52.5公顷,约261.8万株,有效缓解了苗木紧张的局面,为“十一五”期末建成33.3万公顷特色林果基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珙桐生长规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Baill.)是世界驰名的观赏树种,花絮奇特美丽,形如飞鸽,亦称鸽子树(Pove-Tree)。1982年5月,曾在我省镇坪县八坪山林场蛇家湾发现珙桐27株。现又在该场海拔1200~1800米的地域内,发现分布有1500余株,并有2亩大的一片纯林,胸径一般为14~20厘米,高约14米。其中不仅有变种一光叶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 var.vilmorinianaHemsl.),还有原种珙桐,它对研究古植物学和地理学等有关学科,有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为给珙桐的引种、驯化、繁殖工作创造条件,以促进这一珍稀、临危树种的发展,我们于1982~1983年,先后三次去镇坪县重点珙桐产地,分别在不同坡向、坡度、海拔的不同类型的珙桐林分中,设置了固定样地,对珙桐各年龄阶段的测树因子的生长规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泡桐苗干低、质量差、栽后缓苗期长、成材速度慢等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我圃于1978年对泡桐苗木进行了定时观察,初步掌握苗期生长规律,为育苗、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并于1979年进行了泡桐高干壮苗培育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当年获得埋根苗亩产800株,平均苗高3.71米,最高株达5米,平均胸径3.85厘米;平茬亩亩产700株,平均苗高5.81米,最高达7.5米。一、泡桐苗期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4.
省林科院黄山树木园1980年从四川穆坪引进珙桐种子培育,经过28年的洗礼,保存下来的两株珙桐有一株于2008年4月第一次开出了5朵漂亮的"鸽子花"。珙桐树冠丰满,叶形娟秀,花朵硕大,每一朵花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远观似群鸽栖息树  相似文献   

15.
成都平原珙桐驯化繁育及栽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珙桐为我国特有的单型属树种,被列为我国I级重点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观赏、经济和生态价值。但以珙桐为主的阔叶林群落逐渐衰退,局域种群的稳定性不尽相同。本研究根据"近区采种"的原则,对成都平原珙桐生物学特性、繁育、栽培及驯化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1)嫩枝插条在50 mg·kg-1吲哚丁酸处理下,树龄为5~6年的珙桐生根率分别约为70%;树龄在11年~15年的珙桐生根率却在50%以下。不同激素(IBA、NAA、IAA)对嫩枝生根率比较发现,以IBA和NAA处理生根效果较明显,生根率在65%~97%间。与嫩枝扦插比较,硬枝扦插明显生根率低,其生根率最高的基部萌生条下段也只达5.5%。2)嫁接苗株高比实生苗低,地径比实生苗大;嫁接珙桐愈合好,植株健壮。3)不同时期沙藏方式对种子出苗率影响不明显。不同温度条件下沙藏的珙桐种子出苗率除低温沙藏出苗率较低外,其余处理对出苗率无促进作用。4)高压育苗繁殖成活率高达87.6%,尤其在珙桐林区,短期内可提供早开花的珙桐苗木。同时,对珙桐人工种植管理栽培技术从低海拔引种栽培、播种繁育、扦插繁育和嫁接繁育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珙桐的引种繁育及自然资源保护提供科学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文山州,几乎都是利用山地苗圃培育杉树苗木,而且都选择生地开垦作墒育苗,有少数地区则重新用来造林或种旱地作物。一九八二年四月,我们在文山县平坝区底泥乡协助群众进行杉树育苗中,在六十余亩苗木已出圃的苗圃地上,以1.5米的株行距,留下部分苗木,进行留苗育林试验。一年多后,于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实地观测,留下的杉木  相似文献   

17.
省林科院黄山树木园1980年从四川穆坪引进珙桐种子培育,经过28年的洗礼,保存下来的两株珙桐有一株于2008年4月第一次开出了5朵漂亮的"鸽子花"。珙桐树冠丰满,叶形娟秀,花朵硕大,每一朵花宛如一只展翅欲飞的白鸽,远观似群鸽栖息树  相似文献   

18.
《林业实用技术》2007,(1):12-12
2006年福建省育苗树种达20多种,完成大田育苗374.93hm^2亩,培育容器苗9000万株,无性系苗约7000万株,可供明年造林的苗木约3.24亿株。在抓好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培育的同时,加强了非规划林地造林苗木培育的引导和指导,指导督促各区市抓好1~2个非规划林地造林苗木培育基地建设,据初步统计,  相似文献   

19.
近日,福建省顺昌县林业局在郑坊乡兴元村发现闽楠古树群落。该古树群落有闽楠26株.占地面积3亩,平均树高23米,平均树龄200年.平均胸径在0.59米以上。年可采种子100公斤.培育苗木6亩、18万株。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全区在开展创建“森林城市”和“美丽广西”村屯绿化活动的大背景下,绿化苗木的市场需求日趋旺盛.比如米径在3厘米以上的苗木年需求量达1000万株,而全区绿化大苗贮备不足700万株,供给不足.为此,以培育绿化大苗为目的的新型造林方式——“林苗一体化”应运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