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热带亚热带肉牛品种杂交组合及选育研究总结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云南黄牛(YY)、英累灰牛(MM)、沙希华牛(SS)及婆罗门牛(BB)进行杂交,先后产生11种主要的杂交组合类型。经选择婆莫云杂(BMY)、婆云杂(BY)及莫云杂(MY)等3种组合类型最为理想。其中BMY、BY适合于我省热带气候环境,3种组合均能适应亚热带气候环境。基本特点是:断奶前增重率高于其他品种组合,以YY6月龄体重为100,则BMY、MY和BY分别为144、123和137;早熟,BMY、BY和MY的18月龄体重已达成年体重的80%、79%和77.5%;繁殖成活率高,BMY、MY和BY分别为84.3%、85.2%和65.6%。BMY、MY的指标大大超过纯种MM47.2%和BB66.1%;在全放牧水少量补词条件下,育肥增重年明显地高于其他组合,其中BMY达1060克/日,MY740克/日;抗蜱能力强于其他组合,依次为BY、BMY和MY。与此同时,形成了以集中配种、集中产犊为核心的全放牧肉牛生产管理日程及以早期生长率、繁殖成活率、育肥增重车、抗蜱性能等为核心的选择技术。为“九五”热带肉牛育种工作奠定了基础,也为面上肉牛生产的杂交优势利用提供了组合模式及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不同杂交组合牛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各种杂交组合牛的繁殖性能研究于1991年至1995年分别在昆明小哨,思茅曼中田和元阳大六呼3个牧场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繁殖成活率,婆莫杂(BM)为90.6%,婆莫云杂(BMY)为87.5%,莫云杂(NfY)为85.3%,沙云杂(SY)为68.7%,婆云杂(BY)为67.7%。初配年龄为15—16月龄,初配体重MY为180-200千克以上,SY、BY为200十克以上,BM和BMY为250以上。  相似文献   

3.
平均15月龄的夏晋、西晋、利晋杂交1代和晋南阉牛各4头,按美国NRC肉牛营养标准配合日粮,经100天育肥后屠宰(约18月龄)测定其肉用性能。复晋、西晋、利晋和晋南牛平均日增重分别是904.5±9.12,838.5±6.2,824.3±3.29和618.7±16.6克;每增重1千克活重消耗总可消化养分6.11,7.01,7.15和7.83千克;消耗粗蛋白质846.7,931.1,949.1和1047.9克;宰前活重分别为421.5±7.94,412,0±7.53,404.3±10.52和318.0±11.63千克;屠宰率平均分别为57.5.56.96,55.97和51.69%;肉骨比分别为4.65,4.35.5.12和4.1;体腔脂肪总重分别为15.85,11.15,11.70和17.35千克。结果表明,杂交牛肉用性能均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BMY热带肉牛的生长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婆墨云(BMY)扩繁和婆罗门(BB)公牛与墨云(MY)母牛或婆墨(BM)公牛与婆云(BY)母牛杂交选育,至2000年底,累计形成BMY牛747头,共建立核心母牛群315头。BMY牛表现生长快成熟早,18月龄体重为成熟体重的80%;繁殖成活率为77.86%;在全放牧条件下,18月龄体重可达300kg以上,18月龄和30月龄牛的平均屠宰率达55.50%,平均净肉率为46.27%,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8.10和21.92个百分点,且优质切块占胴体重的39.3%。  相似文献   

5.
通过婆莫云(BMY)扩繁和婆罗门(BB)公牛与莫云(MY)母牛或婆莫(BM)公牛与婆云(BY)母牛杂交选育,至2000年底,累计形成BMY牛747头,共建立核心母牛群315头。BMY牛表现出生长快成熟早的特点,18月龄体重为成熟体重的80%;繁殖成活率为77.86%;在全放牧条件下,18月龄体重可达300kg以上,18月龄牛的平均屠宰率达55.50%,平均净肉率为46.27%,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8.10和21.92个百分点,且优质切块占胴体重的39.3%。  相似文献   

6.
大额牛,云南瘤牛屠宰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对小型大额平,云南瘤牛各4头公牛进行肉用性能研究,供试牛的平均年龄3.5±0.5岁。大额牛宰前活重149.0±19.0千克,胴体重78.18±8.82千克,净肉重59.28±7.92千克,屠宰率52.56±0.78%,净肉率39.76±0.24%,眼肌面积49.84±14.82厘米2;云南瘤牛宰前活重324.5±28.5千克,胴体重165.91±16.29千克,净肉重130.05±15.55千克,屠宰年51.08±1.53%,净肉率39.97±1.29%,眼队面积76.07±3.6厘米2。结果表明:两个品种在放牧条件下均具有较好的产肉性能和良好的肉质,是优良的地方牛种。  相似文献   

7.
36头川南山地黄牛,随机分为放牧和舍饲二组,各组设公母牛二个不同水平,采用2x2因子4个试验处理。每头牛自由采食人工牧草和青草,并日均补充精料2千克,育肥111天。结果表明:放牧和舍饲二组,组间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二组公牛育肥增重效果极显著(P<0.01)高于二组母牛。每头牛平均增重101.2千克,日增重0.91千克。经相关和协方差分析,始重与增重相关系数r=0.6503(P<0.01)。估计增重与始重呈极显著(P<0.01)的回归关系。回归系数b=1.2069,回归方程是:Y=80.36+1.2069X。每头牛育肥期日均饲料转化率2.20:1。育肥后头平纯收入151.70元。  相似文献   

8.
BMY牛的扩繁和选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婆莫云(BMY)扩繁和婆罗门(BB)公牛与莫云(MY)母牛或婆莫(BM)公牛与婆云(BY)母牛杂交选育,至2000年底,累计BMY牛747头,共建立核心母牛群315头。BMY牛表现出:生长快、成熟早,18月龄体重为成熟体重的80%;繁殖率高,小哨牧场的繁殖成活率为77.86%,高于相同环境条件的纯种莫累灰牛(47.2%)、婆罗门牛(61.12%);师宗牧场、曲靖朗目山牧场和滇龙公司牛场的平均繁殖成活率为56.4%;产肉性能好,在全放牧条件下,18月龄体重可达300kg以上,18月龄和30月龄牛的平均屠宰率达55.53%,平均净肉率为46.30%,分别比云南黄牛提高18.10和21.92个百分点,且优质切块占胴体重的39.3%;抗蜱、耐热、适应性广,不仅能适应炎热的气候,而且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表现也好。  相似文献   

9.
杂交肉牛不同年龄,营养水平的肥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利木赞与本地牛杂交一代7~8月龄公犊12头,10~11月龄公牛12头,供给日增重0.9千克,1.2千克和1.5千克营养水平的日粮,经120天肥育,结果表明:7~8月龄和10~11月龄高营养水平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274±0.06千克和1.340±0.15千克;7~8月龄组对不同营养水平敏感,各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产肉性能以高营养水平组最好,屠宰率62.4%,净肉率52.98%,眼肌面积91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10.
为充分利用地方牛种资源和饲草饲料资源,本试验对放牧饲养到1岁的温岭高峰牛,采用氨化稻草、啤酒糟加少量精料的低成本肥育方法,进行6个月的舍饲育肥,开发优质牛肉生产。经6头牛试验,18月龄头均活重达380±32.7千克,头均日增重0.84千克;抽样屠宰测定3头,胴体重233.1±5.70千克,屠宰率60.05±1.37%,净肉率51.16±1.99%.胴体产肉率85.18±1.77%,眼肌面积85.3±16.6平方厘米。优质切块肉比35.47±1.05%,9-11肋间肉样含氨基酸44.02%。肉质鲜嫩、多汁,经宾馆餐厨师评议,达到优质牛肉指标。  相似文献   

11.
BMY热带肉牛的繁殖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婆墨云(BMY)扩繁和婆罗门(BB)公牛与墨云(MY)母牛或婆墨(BM)公牛与婆云(BY)母牛杂交,BMY热带肉牛的繁殖成活率高,小哨牧场的牛为77.86%,高于相同环境条件的纯种墨累灰牛(MM)的47.2%和婆罗门牛(BB)的62.50%;师宗牧场、曲靖朗目山牧场和滇龙公司牛场的平均繁殖成活率为56.4%。  相似文献   

12.
经对12—18月龄西杂一代阉牛10头,采取以放牧为主、夜间补饲,育肥90d,试验表明试验组平均总增重86.4±44.4kg,平均日增重0.96±0.69kg,12月龄的6头日增重1kg,育肥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用ME为 10 70MJ/kg、CP为 14 3%的精料配合氨化秸秆对西本、秦川和本地三个肉牛组合进行育肥对比试验 ,结果 ,6 0天饲养 ,各组每头牛平均增重分别为 48 0 5± 4 6 4,47 0 9± 8 42 ,39 0 6± 5 73kg ,平均每头日增重分别为 80 0 89± 77 31,784 91±14 0 3,6 5 1 0 4± 95 5 1g ,西本、秦川 ,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本地黄牛 (P <0 0 1)。  相似文献   

14.
放牧山羊补饲银合欢的增重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选择体重 1 1千克左右的放牧山羊 ,每日补饲银合欢干叶粉 2 50克。在为期 61天的试验中 ,供试羊只平均日增重 93 0 3克 ,比不补饲的 53 2 8克高出 39 75克 ( 74 61 % ) ,增重效果极为显著 (P 0 0 1 )。  相似文献   

15.
以依普吕兔、加利福尼亚兔和新西兰兔作父本, 与青紫兰母兔杂交,经育肥筛选,依×青组杂交效果最佳,90日龄体重达2 公斤,育肥期日增重27 .52 ±3 .16 克,优势率29 .32 % ,提高经济效益30 .52 % 。  相似文献   

16.
李瑞珊  吕炳起 《养猪》1993,(2):26-29
在深县猪选育过程中,对266窝深县猪和50窝两元杂交猪进行了测试。经六代选择,五世代深县猪包括基础群6头公猪和11头母猪的血统,五世代23头公猪和69头母猪群体平均近交系数为17.3%±0.5%,亲缘系数29.6%±1.05%。深县肉猪(20—90千克)日增重549.5克,料重比为3.4:1,屠宰率73.5%,胴体瘦肉率43%。母猪头胎产仔9.9±0.45头,双月窝重82.6±4.84克。主要经济性状世代改进量:日增重25.8克(P<0.01),料肉比0.1千克(P<0.01),肥育期缩短6天(P<0.05)。头胎产仔多0.5头(P<0.01),双月窝重提高7千克(P<0.01)。以深县猪做母本,与汉普夏、杜洛克、长白、大白公猪杂交,均有杂种优势,但以汉深、长深两个组合最好。选育前后五年近交系数由2.11%上升到17.3%,但有关性能没有下降,连续三代全同胞和四代父女交配也无近交衰退表现。  相似文献   

17.
辽宁绒山羊秋季放牧肥育试验表明,采用试验一组即放牧加补饲高料组(0 .75 千克/日·只) 的饲养水平,可以使体重24 千克的周岁羯羊平均日增重达到199 .30 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 0 .01) 。经60 天补饲肥育期,达到35 千克上市标准体重,可以提早至越冬前出栏上市  相似文献   

18.
用菜籽饼、羟甲基尿素、豆饼分别作氮源配合精料,在营养和补饲量相同的情况下,对盘江黄牛进行放牧补饲育肥。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日增重分别为0.783千克、0.793千克和0.807千克,均明显(P〈0.01)高于日增重0.231千克的不补饲对照组,但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3个试验组的养牛收入分别经对照组提高33.5%、25.8%和0.3%,说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用菜籽饼配合饲料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冬春枯草季节,为研究在不同饲养水平下对6-9月龄BMY公牛增重性能的影响。[方法]以6-9月龄BMY公牛为育肥对象,5种育肥方式分别为:对照组全放牧不设补饲;试验1组采用放牧+补饲1.0 kg精料;试验2组采用全舍饲(粗饲料自由采食,补饲1.0 kg/d精料);试验3组采用全舍饲(粗饲料自由采食,补饲2.0 kg/d精料);试验4组采用全舍饲(粗饲料自由采食,补饲3.0 kg/d精料)。[结果]表明:6-9月龄BMY公牛在冬季全放牧条件下育肥,体重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平均日增重(ADG)为-178 g;在冬季放牧+补饲1.0 kg精料的情况下,ADG为395 g;在舍饲+1.0 kg精料、舍饲+2.0 kg精料和舍饲+3.0 kg精料的情况下,ADG分别达600 g7、28 g和1,023 g,补饲效果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BMY牛在舍饲条件下生长更快,可获得更高的ADG。随着补饲日粮营养水平的提高,随着BMY牛日粮干物质采食量增加,说明补饲精料有利于粗饲料的摄入,从而增加ADG。[结论]冬春枯草季节补饲精料,无论放牧还是舍饲,6-9月龄BMY公牛均有较好的ADG,以舍饲加补饲精料的增重效果最为明显,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0.
为更理想的杂交组合和大面积推广应用南昌白猪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养猪生产水平,1998年10月开展了以(长南)×杜为试验组与(长大)×杜对比进行三元杂交育肥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2组参试猪均发生了12d胃肠炎的情况下,试验组平均日增重仍达592.8g,料重比3.3,瘦肉率63.41%;对照组平均日增重达581.7g,料重比3.25,瘦肉率62.43%。2组经t测定,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