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二化螟一代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南稻区二化螟虫害历年均有发生,近年来为害呈加重趋势,以二化螟一代为害早中稻及早栽麦茬稻的有效分蘖为主,造成严重减产。为解决二化螟一代的防治问题,几年来,对二化螟一代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探索出二化螟一代综合防治技术,并在2003、2004年水稻二化螟一代中等偏重发生情况下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控害效果。  相似文献   

2.
因再生稻敏感生育期与二化螟发生期重合,二化螟防治的难度较大。本文根据近3年来郎溪县再生稻二化螟防控措施和效果,探讨融合栽培方式、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的二化螟防控方式。 关键词 再生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永康市种植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早稻、绿肥、冬作(麦、油)种植面积税减,经济作物及单季稻比例迅速增加,水稻二化螟各代情况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过近4年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表明,第1代二化螟发生明显加重,已连续5年大发生;第2代、第3代二化螟则表现为前峰轻,后峰重。针对二化螟蛾峰多,蛾峰时间长,早稻面积小,单位面积受虫量大,危害重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二化螟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东安县二化螟为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一是耕作制度的改变,二化螟虫源田面积增加,虫源基数上升,二是气候变暖,二化螟四代发育完整,平稳越冬,三是防治质量及效果不理想,致使二化螟为害加重,针对上述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水稻田和茭白田越冬代二化螟成虫习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水稻田越冬代二化螟最早于4月26日开始羽化,其羽化始盛期为5月9-10日,高峰期为5月13-14日,盛末期为5月18-19日,茭白田越冬代二化螟的始见蛾日为5月5日,比水稻田二化螟迟了9d,羽化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依次为5月11-12日,17-18日和23-24日,均比水稻田二化螟迟2-5d。水稻田二化螟越冬幼虫的存活率和化蛹率分别为67.30%和70.06%,茭白田二化螟则分别比其低20.90%和21.69%;二者的羽化率差不多,分别为90.28%和89.19%,水稻田二化螟羽化成虫的雌雄性比为1:1.44,而茭白田二化螟则接近1:1,产卵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田和茭白田二化螟均喜在茭白植株上产卵。  相似文献   

6.
5%锐劲特SC等药剂防治二化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5%锐劲特SC等药剂进行了防治二化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锐劲特仍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首选药剂,在卵孵化高峰期667m^2用30~40ml,能有效控制二化螟的为害,保苗效果在95%以上。三唑磷类农药对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明显下降,尤其是三代二化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主要与稻田耕作制度和气候条件关系密切。2001年冬季气温高,对二化螟越冬有利,二化螟呈大发生态势,而2002年春季连续低温阴雨,对二化螟生存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因此,2002年一代二化螟实际中等偏重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开展水稻二化螟的绿色防控,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田间诱杀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不仅可用于预测预报,还可用于防控二化螟;为使防控效果达到最理想状态,需及时掌握田间蛾量变化情况,尽量在蛾峰出现前几天放置诱芯,从而诱集到更多的雄蛾,减少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9.
施肥量与栽培密度对水稻二化螟为害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正交区组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在大田条件下建立了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及不同栽培密度与水稻二化螟为害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施氮量是影响二化螟为害程度的最主要因素,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二化螟为害率呈急剧上升的趋势;适当增施磷、钾肥有利于降低二化螟为害率;合理稀植有利于控制二化螟的大发生;在-1≤Xi≤1范围内,利用二化螟为害率模型,推寻出害率小于1%的农艺方案,即当施氮量为105-119kg/hm^2,施磷量为48-90kg/hm^2,施钾量为90-150kg/hm^2,栽培密度为12.5-17.9穴/m^2时水稻二化螟为害较轻。  相似文献   

10.
系统调查了免耕直播--再生稻、免耕抛秧--再生稻田主要病虫害(二化螟、纹枯病、纵卷叶螟、飞虱)的发生为害情况,并与翻耕直播、移栽晚稻田的调查结果作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免耕栽培中稻--再生稻田二化螟、纹枯病、纵卷叶螟等的发生为害具有明显的特点:(1)二化螟。头季稻一代二化螟发生较轻,二代二化螟发生、为害较一代重;再生季三代二化螟发生轻,没有为害。(2)纹枯病。免耕栽培田重于翻耕栽培田。(3)稻纵卷叶螟。免耕栽培田轻于翻耕栽培田。因此,防治重点是头季稻的二代二化和纹枯病。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水稻二化螟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虫害是生产上制约农作物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华北稻区二化螟的发生比较普遍,而且大田生产二化螟的防治重视不够,为了防止其虫源积累导致大发生,以地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本文就二化螟的发生及危害规律做了探讨,并进一步提出了目前生产比较实用和有效的二化螟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2.
二化螟是湘中娄底市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之一。根据近20年来水稻二化螟在娄底市的发生消长和危害情况,从耕作栽培制度、气候因素、防治策略、防治技术以及螟虫抗药性和天敌的控制作用等方面,阐释了二化螟的消长原因,并提出了开展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植保专业化防治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二化螟虫是水稻上主要害虫,尤其一代二化螟虫,我县连年大发生,危害重,为筛选防治二化螟有效,安全,经济的新农药,我们在早稻上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营山县是水稻种植大县,近年来二化螟常年发生面积达2万hm2,严重威胁着当地的水稻生产安全。本文分析了2011—2022年营山县水稻二化螟的发生情况及发生规律,并总结了适合营山县的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种植制度、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栽培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平湖市水稻二化螟为害程度逐年增重,严重威胁到平湖市的水稻生产安全。单一一种药剂长期连续使用,极易使二化螟产生抗药性,造成农药防治效果下降,给粮食生产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为了延缓二化螟对主流化学防治药物抗性的产生,在目前大量推广绿色防控新技术措施的背景下,采用不同农药混配使用,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本文主要目的是探索市场上常用的化学防治药物的不同混比和浓度,筛选几种混配,既达到了预期防治效果,又延缓二化螟抗性的产生。通过本试验发现,喹硫磷+四唑虫酰胺、乙基多杀菌素单剂、环虫酰肼+阿维菌素、阿维菌素+四唑虫酰胺对二化螟的防效都较理想,可作为防治二化螟的药剂,但考虑到延缓抗性产生,推荐使用混配药物。  相似文献   

16.
稻水象甲(Lissovhopitrns oryzopnilus Kuschel)、二化螟是我市早稻前期主要害虫。稻水象甲以成虫取食叶片,幼虫藏在土中为害根部,造成早稻分蘖减少、坐苗;二化螟以一代幼虫钻蛀水稻,造成枯梢、枯心。近年来,我市早稻一代二化螟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稻水象甲发生面积逐年扩大,严重影响早稻生长和产量,据笔者多年的调查和田间试验,初步摸清了稻水象甲和二化螟在我市的发生特点、危害规律与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对水稻二化螟的监测防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2017~2021年水稻二化螟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从加强虫情测报能力、农业防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控等方面总结二化螟防控关键技术,以供农户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锐劲特及其混配剂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5%锐劲特SC及其混配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5%锐劲特SC30~40ml对水稻二化螟防效及保苗效果、增产效果均较好,且持效期长,是目前防治二化螟的较为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19.
新克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亲农药新克进行了防治水稻二化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67m2用40%新克EC 50-70ml,能有效地控制水稻二化螟的为害,施药适期为水稻二化螟幼虫二三龄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技术,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于2021年对武冈市晚稻二化螟进行了防治。通过对各处理二化螟成虫诱捕量、枯鞘率、枯心率及产量的调查,评价其对二化螟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性信息素能显著降低二化螟成虫诱捕量(P <0.05),性信息素安装后0~42 d干扰率达95.28%~97.17%,安装42 d后干扰效果有所下降;在第42天更换1次性信息素后能持续起效,更新后干扰率可达92.52%及以上;从枯鞘率来看,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性信息素处理区的枯鞘率较低,表明其对防止二化螟为害有一定效果,其中8月24日和9月7日,仅用性信息素防治的处理防效达31.03%~40.22%;从枯心率来看,性信息素的防效与农药防效相当,但二者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更稳定,成熟期防效达62.34%;使用性信息素的处理能间接增加水稻产量,增产率在10.00%以上。由此可知,应用性信息素迷向技术干扰二化螟成虫交配,防治效果明显,结合1~2次农药防治,能有效防治二化螟为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