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以新疆地区14个地州市为研究单元,运用变异系数等指标对2004—2014年间各地州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并使用空间分析方法来探讨农牧民收入总体格局及集聚演变态势。研究表明:2004—2014年新疆各地州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呈“缩小—扩大—缩小”的阶段性变化趋势;各地州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地域分异特征呈现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向四周降低、南疆三地州最低的趋势;各地州市农牧民收入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正相关效应不断加强,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另外,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H-H类型区不断向周围地区增加,L-H类型区在空间上随机分布,不存在集聚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利用降水资源,采用东北地区166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逐月的降水量地面观测资料,并对该地区近50年夏季降水量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的空间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大部分区域夏季降水量在300~400mm,总体呈现东南部多、西北部少的空间分布特征。辽宁东部和吉林南部存在明显的降水高值区,夏季降水量达到600mm以上。近50年东北地区夏季降水量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在辽东半岛与长白山南部、吉林西北部以及黑龙江中部降水量明显减少,部分区域的减少趋势超过~(-1)5 mm·(10a)~(-1)。吉林南部与辽宁东北部的夏季降水增加明显,变化趋势达到10~15mm·(10a)~(-1)。  相似文献   

3.
利用1951~2004年江淮流域91个测站汛期(5~9月)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阈值分析方法来确定强降水的阈值,对强降水阈值和日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淮流域中西部地区强降水阈值总体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东部地区呈南高-中低-北高的分布特征;54年间江淮流域有4个年际变化突出的区域;强降水日数总体上呈南高北低的趋势,且54年的年际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降水空间特征与泥石流沟分布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0—2001年四川省和云南省降雨量、降雨日数等资料,分析了川、滇两地泥石流沟与年降雨量、雨季日均降水、降雨变率等空间分布特征的关系. 结果表明,不同地域雨季日均降水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其变率与泥石流沟空间分布的数量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高达0.864. 该文提出可以进一步考虑利用雨季日均降水特性建立以雨季日均降水量为参照标准的区域泥石流临界雨量模型.   相似文献   

5.
选取云南16个州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熵权法构建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相对发展度、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的发展水平,利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各州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关联程度,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云南省各州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得分呈上升趋势,其中昆明市增幅最高,土地利用效益大幅提高;城市化水平综合得分呈波动上升趋势,且差异较大,其中昆明的波动幅度最大,曲靖的增幅最大。各州市相对发展度差异较大,2008~2015年除昆明市外,其他州市相对发展度均1,2018年仅曲靖、丽江、普洱、怒江和迪庆相对发展度1,其他地区均1。(2)云南省绝大数州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的耦合度均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而协调程度的变化差异较大。2018年仅昆明、曲靖、玉溪3个州市分别处于良好协调、中级协调、勉强协调阶段,其他各州市均处于濒临失调阶段。(3)云南省各州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全局空间关联性。不同州市、不同时间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差异显著类型不同,昆明、昭通、丽江、楚雄、红河、文山、德宏表现在不同时间段显著聚集,其他州市在4个时间段协调度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均表现为聚集不显著。并提出云南省各州市要加大推动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进程的均衡发展,优化耦合关系,精准施策,推进云南省各州市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该研究旨在分析潍坊市干旱与洪涝气象灾害的演变特征和发生规律。[方法]基于1961-2010年潍坊市9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为指标,计算出潍坊市近50年逐月的SPI指数,分析了潍坊市的干湿时空分布特征。[结果]结果表明,潍坊市干湿变化具有阶段性特征,20世纪六七十年代相对较为湿润,并且由60年代初期的极端湿润向70年代末期干旱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潍坊市区域持续干旱,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震荡波动变化趋于平缓。潍坊市干湿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区域性,20世纪60年代中西部区域相对较为湿润,东南部区域较旱;70年代各区域干湿程度相差不大;80年代各区域普遍较旱,其中东南部干旱最重,北部最轻;20世纪90年代-21世纪00年代各区域干湿变化基本一致。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造成局地的干湿分布异常现象,如1999年;各年代间干湿时间长度的空间分布也有各自特点,为抗旱防汛部门的统一部署带来难度。[结论]该研究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潍坊市抗旱防涝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2019年的数据,用因子分析法对云南省16个州市的森林药材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并利用自然间断分级法对森林药材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等级划分。结果表明:云南森林药材产业发展水平整体偏弱,其中62.5%的区域处于中低发展水平;云南各州市森林药材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并且制约因素各不相同;从空间分布上看,滇中、滇南、滇东北、滇东南、滇东区域的竞争力相对较强,而滇西北、滇西南、滇西区域的竞争力相对较弱。根据研究结果,从影响云南省森林药材产业发展的不同因素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能够进一步提升云南省森林药材产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根据甘肃省境内35个气象台站自1965-2015年的逐日降水观测数据,通过统计春、夏、秋、冬及全年的累计降水量,计算出上述四季及全年的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值,并采用EOF分析方法对SPI值分别进行时空分解,研究SPI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从而分析甘肃省五十年来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整个区域范围内特征向量为一致的正值区,表面1965-2015年甘肃省旱涝变化整体同步,即一致性变涝或变旱。(2)时间系数演变来看,四季分布不均匀,极值相差较大,1965-2015年间春、秋、冬季气候向湿润转变,夏季有向干旱发展的趋势,干旱多发生在甘肃省的西北、东南地区,且夏季干旱范围最大。(3)1965-2015年间甘肃省全年干旱呈现由干旱到湿润,再由干旱到湿润的气候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
利用广西全区91个站1961~2010年的逐日降水量资料,整合9~10月无降水日天数,分别计算1961~1990、1990~2010、1961~1990年间无降水日47~52d出现的概率,将所得结果采用ArcGIS 9.3软件,结合广西地理信息资料进行空间表达,分析广西9~10月无降水日出现概率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广西9~10月无降水日47~52d,在桂东北地区出现几率大,桂西北、桂西南出现几率极低。无降水出现概率大的区域前30年和后20年分布差异很大,由柳州一带移至的桂林一带,呈现向东北方向偏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揭示土地系统脆弱性现状,在构建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VSD模型框架的基础上,测算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并根据其脆弱性进行分级,并分区域提出土地系统脆弱性应对策略.结果表明:云南省2010、2015和2018年土地系统脆弱性指数分别为3.8363、3.2109和3.1092,土地系统脆弱性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云南省土地系统脆弱性空间分异显著,不同州市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条件状况、土地利用结构等不同,导致全省土地系统脆弱性分布的差异性.该研究可为了解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的干扰和破坏程度,根据不同区域的脆弱性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并对云南省土地系统保护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选取1963年-2012年我国西南地区102个站点的日降水资料,计算了各站点50年降水集中指数(Precipitation Concentration Index,PCI),分析了西南地区PCI变化趋势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的PCI大值分布在西南-东北一线,逐渐向西北、东南递减,川东北和四川盆地降水集中最明显;西南地区西北部的PCI值50年内呈下降趋势,东部和南部呈上升趋势,西南地区PCI大值区的范围在扩大,川东北降水集中趋势最明显;西南地区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在降水集中度增大的同时,旱涝灾害风险也增大,这一变化特征自本世纪以来尤为突出;PCI和PCI距平的空间分布都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西南地区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本世纪初的PCI距平总体呈正-负-正-负的变化.典型站点巴中年降水量和PCI均增大,与近年来洪涝灾害多发相吻合.  相似文献   

12.
明晰云南蔬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对于云南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利用2001—2018年云南蔬菜播种面积、产量、农业产值等相关数据,测算云南省16个州市蔬菜生产的集中度指数、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和资源禀赋系数,依据测算结果对16个州市蔬菜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做出判断和对比分析,并探讨不同蔬菜种类在云南不同州市种植的资源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西南山区未来降水侵蚀力变化规律。【方法】根据中国天气发生器NCC/GU-WG Version 2.0模型预测的2011-2050年贵州省19个气象站逐日降水量数据,利用日降雨侵蚀力模型,运用克吕格插值、小波分析等方法对贵州省2011-2050年降水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全省多年平均降水侵蚀力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一致,均由东部、南部向西部、北部逐渐降低;多年平均降水侵蚀力在高程与坡度梯度上差异突出;6~8月降水侵蚀力占全年的62%;40年间降水侵蚀力呈下降趋势,存在28年、17年和9年的主周期变化。【结论】未来降水量时空变化特点是影响贵州省降水侵蚀力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阐明云南省烤烟致香物质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对云南省2013—2018年间11个(州)市采集1002个中部叶样品为对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烤烟致香物质含量在空间上分布差异较大.1400~1600 m海拔致香物质总量和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分别为466.195和513.433μg·g-1,优于其他4个海拔区域....  相似文献   

15.
曹言  王杰  张鹏  张雷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4):195-200
根据2008~2012年TRMM3B43降水数据,通过计算TRMM降水距平和累积降水距平,分析云南省不同时间尺度下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省干旱受降水影响显著,干旱主要发生在1、2、11和12月,其中特旱主要出现在11和12月,重旱主要出现在11、2、12和1月,中旱主要发生在12和2月,轻旱主要发生在2月,而在干旱频发月份中,干旱主要出现在滇中和滇西南地区;从云南省干旱累计来看,干旱主要出现在10月~次年1月,且主要出现在滇中地区;TRMM数据可用于中长期的旱情监测与评估,相对站点实测数据更适合于大尺度空间上宏观性的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0-2011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分析了重庆市植被覆盖的空间特征和变化规律,并结合气象数据分别从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分析了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1年,重庆市植被覆盖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冬、春、秋季植被覆盖增长较明显;(2)从空间变化趋势上看,渝东北和渝东南地区植被覆盖增加明显,而主城9区以及区县的中心城镇地区植被覆盖减少;(3)重庆市NDVI与温度的相关性大于与降水的相关性,在空间上年均NDVI与年均降水和温度正、负相关性并存,显著正相关区域大于显著负相关的区域,但大部分地区的相关性并不显著;(4)温度和降水对植被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其中降水的时滞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基于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模型,运用空间自相关统计分析方法,以云南省砚山县为例,对2007-2013年村域人均耕地面积的地理空间分布进行时空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均耕地面积差异存在小幅波动;研究区各个行政村人均耕地面积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且其全局Moran’s I均为正;研究区人均耕地面积的HH和LL区域类型在时空上存在明显的分异情况,且宏观空间分异特征表现为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区域差异、资源承载、交通状况、气候变化、农业基础设施和城市化进程等原因是造成耕地面积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139-141
采用区位商分析法,以云南省及各地级市2018年农业及其内部各产业(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生产总值、云南省农业发展现状和省内16个州市农业内部各产业发展情况为背景数据,研究云南省农业产业空间布局情况。结果表明,云南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再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60~2011年黄土高原及其周边77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SPSS、GIS空间分析和转移矩阵,分析黄土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变异特征,多年及各年代平均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年降水量空间变异性和时间变异性较大。区域内多年及各年代平均降水量呈现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的空间趋势。区域内年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但在2000年之后略有回升。在1960~2011年间平均降水量200 mm/a和200~400 mm/a的区域面积扩大,平均降水量在400~800 mm/a和800 mm/a的区域面积缩小。平均降水量200 mm/a的区域在西北地区有扩张趋势,平均降水量200~400 mm/a的区域在区域中部扩张,平均降水量在400~800mm/a和800 mm/a的区域在区域南部呈缩减趋势。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季风气候区降水变化规律,基于湖南省87个气象站点1960-2015年逐月降水数据,利用线性回归、Mann-Kendall检验、 GIS空间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区域年、季尺度降水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近56 a,湖南省年降水量增幅为0.833 4 mm/a,春、夏、秋、冬四季降水变化幅度分别为-0.971,1.393 7,-0.199 1,0.633 6 mm/a.湖南省年度及春季降水量空间变化大致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夏季大致呈自东南、西北向中部递减趋势,秋季一定程度上呈自东南向西北递增趋势,冬季呈明显的自东南向西北递减趋势.年尺度Pa显示,湖南省2002年为中涝, 2011年为中旱,其余绝大部分为正常年;季尺度Pa表明,除了春季,其余季节均有中度及以上旱情或雨涝.湖南省降水未来趋势反持续性的区域比重略高于持续性的区域比重,且未来呈增加趋势的分布范围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