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杨斐  王楠 《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27-129
渭河流域岐山段位于渭河干流清水河口至魏家堡断面之间,下游距魏家堡较近,因此设计洪水采用魏家堡水文站设计洪水数据。该文在渭河流域魏家堡水文站洪水流量设计计算资料的基础上,对渭河流域岐山段洪水流量及特性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针对洪水预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进30年来,黄河兰州段受上游梯级水库联合调节,黄河兰州段多年未发生较大洪水,水沙特性发生变化,本文根据对天然状态下和龙、刘两库联合调度运用下不同时期的洪水频率分析计算,复核黄河兰州段百年一遇洪水。  相似文献   

3.
雷升文 《甘肃农业》2004,(11):74-75
分析了甘肃省渭河流域暴雨洪水灾害发生的原因 ,包括自然地理、水文地质、地形地貌、水土流失治理现状等 ,介绍了暴雨洪水灾害损失情况 ,并对治理程度不同的小流域水土流失及灾害损失进行了对比分析 ,提出了暴雨洪水灾害的防治目标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黄河上游河道泥沙来源及兰州水文站近10年水沙特性分析,探讨不同年份径流量、输沙量及平均含沙量的变化特性。研究表明:2008—2017年年径流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最大径流量出现在2012年,输沙量和平均含沙量除2012年外,其余年份变化不明显;2012年受降雨集中导致的洪水过程,径流量、输沙量和平均含沙量均高于其他年份;随着径流量的增加,年输沙量呈线性增加的趋势。研究为黄河上游水资源调控配置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由于黄河河源区水文测验站点稀少,资料缺乏,对河源区泥沙来源的探讨分析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以黄河沿站水文资料为基础,再加上笔者在河源区巡测查勘的见识、理解,对黄河河源区黄河沿水文站以上泥沙来源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以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渭河为黄河一级支流,渭河陇西段为渭河上游,也是陇西人民的母亲河,结合习总书记在甘肃、河南视察时对黄河治理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根据渭河在陇西段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加快渭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的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和历史的必然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泓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10014-10015,10042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当今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针对渭河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分析了2005年该流域陕西段的水土流失、化肥污染、生活污水污染、禽畜粪便污染、农膜污染等主要污染源,基本摸清了该地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源和污染情况,并提出发展绿色农业是治理该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战略性措施。  相似文献   

8.
阴雷鹏  肖攀  赵景波  张新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95-11997,12035
根据咸阳渭河河漫滩剖面上48个样品的激光粒度分析,研究了咸阳渭河距今70年以来的洪水深度、洪水变化阶段和气候变化。资料表明,距今70年以来,咸阳渭河河漫滩沉积物厚度为91cm左右,成分主要为粗粉砂和极细砂,共包括9个明显的沉积层。这9个沉积层清楚地反映了9个大洪水阶段,而且渭河流域的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气候趋于干旱。  相似文献   

9.
安宁渡水文站的设立,为探索黄河水文变化规律及黄河防汛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该站现状及黄河未来开发发展的新情况,综合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阐述了断面迁移的必要性,对安宁渡至祖区河口38 km的河段进行了实地查勘,分析了勘选断面洪水水流情势,以为做好断面的迁移和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森林水文学及其试验研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1年7、8月间,长江上游、汉水流域、渭河流域等地先后发生了洪灾。长江流域的洪水即所谓“8、17”洪水,是一场大面积暴雨所形成的。这场暴雨遍布长江上游一百余县,有些县暴雨持续时间很长,三日的雨量超过200~300毫米,最高达470毫米。由暴雨而形成的巨流,在长江重庆段竟高达8.65万秒立方米,这是自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今的最高记录。长江上游干支流两岸的大片农田被洪水吞没(约  相似文献   

11.
地处利津县盐窝镇东部黄河岸边的夹河村,离海至少100多公里地,近几年,这个与海无缘的小村却奇迹般地发展起了拥有43条渔船,海洋捕捞收入200余万元的渔业强村,旱地里硬是撑起了大帆船。 夹河村共有509口人,550亩河滩地,人均一亩多一点,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指望着这些土地。黄河一发洪水,滩地必受其害,群众一年的收  相似文献   

12.
近50年来渭河流域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渭河流域21个气象站1951~2005年气温观测资料统计分析,并运用累积距平曲线和信噪比法对渭河流域气温时空分布及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渭河流域气温随海拔高度由西向东呈上升趋势,100 m平均增幅约为0.424℃;②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渭河流域年均气温呈上升趋势,10 a平均增幅约为0.26℃;③经气温变化的突变分析得出近50 a渭河流域气温不存在突变年,1953年、1976年分别是渭河上游、渭河中下游小的气温转折年,1993年是渭河流域大的气温转折年。  相似文献   

13.
甘肃地处江河上游,又是风沙发源区。甘肃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环境的问题,不仅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也给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留下了一系列生态经济祸患。由于黄河上游水土流失严重,使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导致下游干流河床逐年以10厘米升高成为地上悬河。位于长江上游的陇南地区,由于植被的破坏,地表石质化,成为长江发洪水的来源之一。给中下游地区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对千百万  相似文献   

14.
<正>黄河滩区是黄河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滩地既是汛期排洪泄洪和沉沙区域,又是滩区群众赖以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土地。长期以来受黄河洪水影响,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难,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黄河滩区存在的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需继续进行研究治理。1黄河滩区概况黄河滩区是黄河下游河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河道是清咸丰五年从河南兰考县铜瓦乡决口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形成的,黄河下游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河道形态复杂,河道宽、浅、散、乱,河势游  相似文献   

15.
基于近似熵的径流序列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引入近似熵并给出人类活动影响程度E的基础上,对黄河径流序列的复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对黄河上游实测径流变化的研究应以洪水的变化为主,对天然径流变化的分析应以干旱(断流)为重点;而对黄河下游实测径流变化及天然径流的研究均应以干旱(断流)为主。  相似文献   

16.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现状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红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623-1626
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在抵御洪水、净化污染、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探讨了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资源概况、景观分类、生态特征及功能,分析了郑州黄河湿地与郑州城市发展的关系及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渭河流域水资源基本情况 渭河是黄河最大支流,流经甘肃、宁夏、陕西三省(区),从西至东横贯富饶的关中平原,在陕西潼关县注入黄河,干流全长818公里,流域面积13.48万平方公里。陕西省境内河长502.4公里,流域面积6.71万平方公里,流域内集中了全省61%的人口、56%的耕地、75%的灌溉面积、68%的粮食产量和82%的工业总产值,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81%,是陕西人民的母亲河,同时,作为西北经济发达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渭河陕西段水情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红莲  张英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169-172,194
根据20世纪中期以来渭河降水、径流、泥沙、洪水等方面的资料,对陕西省渭河的水情动态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水情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揭示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水沙输送主要集中于降水量较大的汛期,年内分布相对集中;年际变化较大,20世纪50~90年代期间径流量和输沙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90年代径流量下降明显;洪水演变出现新的特点;流域径流量、输沙量、洪水等水情要素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关于渭河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一些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渭河流域是我国西部非常重要的区域,其淼 综合治理将对陕西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渭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做了概述和分析,以全面建立节水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为目标,对其水资源进行了科学,高效的配置,对其相关水利工程建设,防污治污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综合治理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魔芋为天南星科魔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可能作为大量提供葡甘聚糖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目前,陕南魔芋产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分析了魔芋在渭河流域的种植优势,并且提出将魔芋的生产基地向渭河流域转移,以期解决制约魔芋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