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赋予思想理论教育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新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一致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弱化的现实,从教育环境、教育者及其教育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探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任务,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实效性。本文在对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就“概论”课教学如何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4.
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已成为学术界研究并关注的热点,但如何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目前尚未涉猎。试从以中国化的理论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路,以时代化的实践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以大众化的方法观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实效等三个方面作深入的分析、探讨。以求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纵深发展的最新成果,准确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科学研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前沿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和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在农村宣传马克思主义能够进一步巩固其在农村的指导地位,助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而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传播主体专业素质欠缺、受众群体思想易受干扰及宣传方式传统单一等问题。需要从根源入手,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高受众群体的积极性,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以期更好地推进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思想深邃,从逻辑建构上看,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思想是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历史逻辑,青年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是现实逻辑;从内容上看,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逻辑体系严谨,主要包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道德教育、以中国梦为核心的理想信念教育、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价值观教育和共筑精神家园的爱国主义教育,习近平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中蕴涵着丰富的方法论资源,为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1):297-298
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承担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立德树人的重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社会的日益变化、受教育者复杂的心理特点等都将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更大的挑战。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它主要关注和研究人类心理的积极方面,注重幸福感的获得和积极品质的培养,这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鉴和应用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研究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能否大众化关键在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方式和方法。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找准与教育对象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运用问题导向教学法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由问题贯穿,师生之间通过问题激发思考、展开交流,教师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中达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解、认同和接纳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海南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综合载体,加快新农村建设,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促进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海南省以文明生态村建设为综合载体,加快新农村建设,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促进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受众群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农村的宣传普及为立论基点,探讨了如何通过创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农村的大众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农村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指的是为发展农村思想文化事业,加强党的领导,在农村发扬马克思主义思想,通过大众、易懂的方式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利用马克思主义自身语言的力量推进新时代农村发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群众团结的力量,让农民群众自觉、自信、自强、自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是指导思想,广大农民群众不容易理解,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难变易、由深变浅、由整体分成互相联系的个体,才能被农村群众接受,才有利于新时代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顺利完成农村各项工作的思想保证。经过百年艰辛探索,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探索中得出了许多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进入新时代,脱贫攻坚成果要进一步巩固,乡村振兴战略要继续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必须在高度发展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基础上来实现。须借鉴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农村政策方针,立足于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大科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改进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极端重要的问题。学生的思想活动是有其客观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有客观规律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角度,改进和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性。只有认识和把握这种客观规律性,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才能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党的领导下,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提升农民道德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投身于乡村建设行动之中.因此,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着力把握乡村振兴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厘清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既是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文献,其中的理论与实践原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等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针对当前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网络技术冲击、社会就业环境和自身发展不足等问题,新时代农林类高校应坚持正确的思想引领、创新方法与追求真理相统一,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为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的民办高校的教育要在新的时代感里站的一丝席位的话则必须要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大的目标之一。但是因为民办的学校的思想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对其政治教育的问题没有研究透彻,所以当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是当前的重点之一。要将马克思主义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指导,重点对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应该要以职业精神教育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要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作为一个人成材的基础,也是自己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发展的支撑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发展教育之间的有机统一,不仅有利于推进民办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满足社会对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实现民办高校的培养目标。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能提高为实效性而产生新的思路[1]。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崇高使命,为了检验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开展调查和研究。“危机论”是众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的基本观点,但是多数大学生的现实表现并不符合“危机论”。对产生“危机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批判、重新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进行科学判断可以深化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认识,弄清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推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9.
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和进展。新时代下,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深入发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面临突出问题,如缺乏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缺乏协同一致的教育主体、缺乏创新、高效的教育模式,本研究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背景,提出新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建立在诸多理论和条件基础上,这对作为我国大众思政教育重 要有机组成的高效思政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从符号含义共通性、文化境遇大致接近及心理 认同三个角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进行详细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高我国高效思政教 学课堂效果的途径,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