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也要与时俱进,开展网络信息化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有重要的作用。论述了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以及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使教师能将信息化技术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2.
结合东北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空间信息技术实践教学的特点,建立"夯实基础实践能力、强化3S集成技术能力和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空间信息技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为客观评价实践教学实施效果,以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为对象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FCE模型评价实践教学水平。结果表明:该专业空间信息技术实践教学分值为80.90分,总体水平良好。其中"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分值分别为85.84和84.79,反映出学生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实践综合素质;"就业能力"与"教师综合水平"得分分别为79.63和79.16,表明教师专业素质和实习实践是影响学生社会能力和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创新能力"和"教学环境水平"得分为68.19和63.58,表明近年来学校教学设备更新速度缓慢,硬件投入不足,也是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的瓶颈。评价结果为提高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空间信息技术实践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中出现的问题(一)学科教师计算机技术欠缺,思想上有负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科教师由于种种的原因,缺乏足够的信息技术知识,平时又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和实践,对计算机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长江大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高等数学》教学的探索: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引入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并分析了目前高校进行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包括理论指导欠缺、评价标准欠缺、倾向于教育信息技术化而非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不足、软件平台不足、软件建设简陋、教师驾驭信息技术能力存在差异、学生对信息技术手段熟悉程度存在差异等。实施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等数学》教学改革,进行信息技术与《高等数学》的整合已是历史的必然,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进程,应该循序渐进,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平时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网络辅助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网络辅助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至关重要。结合网络营销教学实践和“网络教学平台学生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教师在网络辅助教学中的角色定位。教师在网络辅助教学中的导学、督学和协学作用是提高学生网上学习主动性和发挥网络辅助教学效率的关键。通过教学平台的导用、网络资料的导读和学科发展的导知,教师完成导学角色;通过作业练习的有效使用和教学资源的有序管理,教师完成督学角色;通过课程论坛的应用、课堂讨论的组织和课程资源的共建,教师完成协学角色。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科技的进步,教改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现已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在新形式下如何让学生喜欢这门课,学好这门课,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1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充实自己俗话讲:"打铁需要自身硬。"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适应发展,要跟上教学课改的步伐,及时补充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充电,不断用新的知识来武装自己,从而完成高效的课堂教学。初中学生对  相似文献   

8.
农业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操作性强的内容较多,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介绍一个新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室的构建及其功能;阐述网络教室在农业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和教学如何深度融合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深入应用而产生的焦点话题。基于信息化教学的物流人才岗位能力培养,更有利于实现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目标。以《物流配送管理与实务》的"分拣方式选择"为例,详细分析了信息化教学的实施过程,构建了学教并重的交互主体式教学模式,追求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为高职物流专业教师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是一门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根据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论,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中的思考延伸和创新型教师的要求等几个方面,对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对电脑都非常感兴趣,但信息技术教学却并未取得预期的令人满意的效果。那么中小学怎么走出这一困境呢?笔者探究其原因,尝试着采取"分组自学、分层帮扶,优生辅导、教师答疑,激励促进、共同提高"的办法,有效改进了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法,适当增强了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极大程度地提高了中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20):284-285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互联网+"时代正式到来,教育教学工作中以网络和计算机为核心的新教学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获得了师生的欢迎和追捧,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新形势下,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与教学水平,还要树立起现代教学理念,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内涵,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信息素养内涵和信息技术手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顺应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构建"互联网+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事业的进步。本文从高校教育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教师面临的教学挑战,进而阐述了目前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内涵现状,最后结合挑战与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互联网+"时代教师信息素养内涵演进及其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今中国已迈进了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校本教研"成为传统教研转型升级的新形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网络将示范课程与全省各地教师同步共享,是顺应共享经济时代要求,也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标志性举措。当前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需要技术、资源,也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校本教研就给教育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便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困惑和问题需要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等校本教研建设来  相似文献   

14.
<正>迁西县第三中学大力推行和谐互助的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后,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笔者认为信息技术教学也需要和谐互助。1信息技术教师要同本校教师和谐互助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能够得心应手,一旦计算机需要进行硬件维修,或是教师在制作课件及优质课评比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与英语语法教学的整合,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的时空观,对教师和学生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论述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与英语语法课程教学的整合,分析了教师与学生在整合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教材在整合过程中的选择,并就信息技术与英语语法教学整合带来的启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发展较快,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技术,翻转课堂近些年受到广大教师广泛关注。其在网络环境中能够提取较多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教学活动提供有效保障,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高职院校外科护理教学中有较多知识点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学习兴趣较低,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混合教学成为高校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将促使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得到进一步发展。以发动机原理课程为例,分析混合教学设计需求,设计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发动机原理课程混合教学模式,并围绕网络教学平台,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资源、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混合教学的实践过程。混合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教师主导教学和学生主体自主学习得到有机融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改善了教学质量,具有为同类研究者提供借鉴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网络教学成为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一种趋势,它给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虽然大量的网络版教材似乎正在取代教师的作用,但是教师的作用并没有被削弱,反而更加得到了巩固。笔者旨在探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堂活动的诊断者和控制者。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网络教学的概念、理论依据及其优势出发,从而进一步阐述网络教学的教学策略:与学科教学整合策略;信息可控策略;媒体的选择与组合策略;开放策略。  相似文献   

20.
"慕课"是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的产物,即一种新的"在线课程开发教学"模式。它的出现不仅改变了高师院校教师原有的教学模式,也使其教学能力中的教学认知、操作及监控能力都面临着不同挑战。通过对"慕课"的分析,不断深化课堂教学,实现对学生的私人订制,采用多样评价方式等多种有效途径,帮助教师应对挑战、提升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