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鹦鹉属鹦形目鹦鹉科的大型攀禽,是我国主要珍稀动物之一,我国鹦鹉品种主要有琉璃金刚鹦鹉、红绿金刚鹦鹉、牡丹鹦鹉3个品种,这3个品种的鹦鹉具有情侣鹦鹉、爱情鸟之称,主要饲养于动物园,作为观赏用,成为我国稀有的观赏鸟类。为了有效保护珍稀动物进行人工驯养。由于鹦鹉的生物学特性,首次产蛋易出现白蛋。因此,在人工养殖过程中出现了产蛋量较少、产蛋率低,孵化率和出雏率等均较低的现象,严重影响我国鹦鹉的人工养殖。本文对繁殖率低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为动物园中鹦鹉人工饲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蓝黄金刚鹦鹉(Ara ararauna Linnaeus,1758),英文名:Blue-and-yollow Macaw,又名琉璃金刚鹦鹉,属鸟纲(Aves)鹦形目(Psittaciformes)鹦鹉科(Psittacidae)金刚鹦鹉属(Ara),原生地为墨西哥和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杭州动物园目前有蓝黄金刚鹦鹉16只,红绿金刚鹦鹉(Ara chloropterus G.R.Gray,1859)9只,一同饲养于鹦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上海动物园饲养的4对吸蜜鹦鹉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吸蜜鹦鹉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养过程,包括笼舍的环境管理、饲养流程、饲料配比等方面,并研究其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自然繁育情况和常见疾病诊治相关问题。结果表明:给吸蜜鹦鹉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及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食物是其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得以存活、繁殖成功以及预防日常疾病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上海动物园饲养的4对吸蜜鹦鹉为例,探讨了吸蜜鹦鹉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的饲养技术,包括笼舍环境管理、日常管理、饲料投喂、疾病防控等方面内容,介绍了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吸蜜鹦鹉的自然繁育情况和常见疾病诊治相关问题,并总结出为吸蜜鹦鹉提供良好的饲养环境及种类丰富、营养均衡的食物是其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得以存活、繁殖成功以及预防日常疾病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牡丹鹦鹉俗称情鸟,是比较珍贵的人工繁育鸟。目前我国大约有11个品种。常见的有琉璃腰牡丹鹦鹉(棕头牡丹鹦鹉),黄领黑牡丹鹦鹉(黑头牡丹鹦鹉)、金红桃牡丹鹦鹉(桃脸黄牡丹鹦鹉)、小鹦哥牡丹鹦鹉(桃脸绿牡丹鹦鹉)及蓝牡丹鹦鹉等品种。琉璃腰牡丹鹦鹉产于非洲的坦桑尼亚,体长14厘  相似文献   

6.
应用引物2550F/2718R对上海动物园内蓝黄金刚鹦鹉和红绿金刚鹦鹉的CHD基因进行PCR扩增,进行性别鉴定。经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发现:雄性个体扩增出1条片段,大小647 bp;雌性个体扩增出2条片段,大小分别为630和411 bp。蓝黄金刚鹦鹉群体的雌雄比为10∶17,红绿金刚鹦鹉群体的雌雄比为5∶4。该方法能准确、快速、有效地进行2种金刚鹦鹉的性别鉴定,为该鸟类种群饲养繁育提供基础性别信息。  相似文献   

7.
虎皮鹦鹉     
<正>虎皮鹦鹉又叫娇凤、彩凤、阿苏儿。属鹦形目,鹦鹉科。原产澳大利亚,后经人工培育,已成为世界性笼养鸟,各国都有饲养。这种鸟羽毛华丽,易于饲养,可大量繁殖,供人们玩赏。虎皮鹦鹉是鹦鹉科中的小型品种,原种主要为黄绿色,头及背黄色而有黑横纹,腰、胸及腹部为绿色,尾羽黄色而中央的两瓣为蓝色,颊部有蓝黑  相似文献   

8.
牡丹鹦鹉     
牡丹鹦鹉俗称情鸟,是比较珍贵的人工繁育鸟.目前我国大约有11个品种.常见的有琉璃腰牡丹鹦鹉(棕头牡丹鹦鹉),黄领黑牡丹鹦鹉(黑头牡丹鹦鹉)、金红桃牡丹鹦鹉(桃脸黄牡丹鹦鹉)、小鹦哥牡丹鹦鹉(桃脸绿牡丹鹦鹉)及蓝牡丹鹦鹉等品种.  相似文献   

9.
人工饲养条件下朱鹮自然繁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人工饲养的6对成年健康朱 为试验亲鸟,于2000~2002年在陕西洋县和周至进行了人工饲养条件下朱 自然繁殖情况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期朱 的营巢、交尾、产卵、孵化及哺育等繁殖行为正常,繁殖成绩较高;2002年平均每对亲鸟产卵3枚,受精率88.9%,受精卵孵化率100%,雏鸟成活率87.5%,每对亲鸟年均繁殖雏鸟2.3只。表明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朱 可以自然繁殖,并已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太原动物园圈养条件下黑猩猩的饲养管理、繁殖及人工育幼等方面关键因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为进一步探讨黑猩猩在圈养环境下适宜的饲养方法,为成功人工育幼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穿山甲饲养繁殖科研基地人工饲养的两只成年马来穿山甲(Manis javanica)于2015年2月3日成功交配,并于2015年4月8日顺利产下一只健康的幼崽。目前两只成体穿山甲与幼崽健康状况都比较良好,且通过体重等指标的测量表明胎儿正健康成长。这是全世界第一例人工饲养马来穿山甲成功繁殖出健康幼崽的报道。证明马来穿山甲在恰当人工饲养条件下可以繁殖;且为其他几种穿山甲的人工饲养繁殖提供宝贵的借鉴资料;为穿山甲的野生种群数量的增长、恢复和物种保护提供有效的途径;确定了马来穿山甲的繁殖参数。  相似文献   

12.
大雁人工饲养条件下生物学特性的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雁人工饲养条件下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繁殖特征等生物学特性的观察,并与其野生状态下的状况加以比较,摸清大雁的生物学特性规律,为大雁的人工饲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人工饲料饲养的红脉穗螟为寄主,室内繁殖扁股小蜂,观察扁股小蜂寄生和繁殖能力,评价人工大量繁殖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人工饲料饲养的红脉穗螟幼虫发育速度、幼虫平均存活率、成虫羽化率、单雌平均产卵量及卵孵化率均达到或优于天然饲料,可替代天然饲料大量饲养寄主。在人工繁殖条件下寄主被寄生率达97.19%。在26.0±0.5℃时,扁股小蜂完成一个世代仅需约13 d,成蜂产卵率达95.05%,单雌平均产卵量为35.25粒。2日龄蜂蛹在8.0±0.5℃条件下贮藏2周,其羽化率为91.57%,产卵量为30.74粒,成虫寿命为11.05 d。可实现扁股小蜂的人工大量繁殖。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北京动物园1994年从昆明动物园和云南德钦引进的人工饲养条件下的一对滇金丝猴亚成体进行定向驯化、培育,1997年成功产仔,为世界上首例成功繁育的滇金丝猴。产后通过人工辅助诱导母猴哺育幼仔,幼仔生长发育良好。滇金丝猴连续繁殖存活,为饲养繁殖滇金丝猴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饲养牡丹鹦鹉一般需要一雄一雌成对饲养,将牡丹鹦鹉成双放入同一笼中既利于观赏又便于繁殖。现介绍如何辨认牡丹鹦鹉的雌雄方法如下。 牡丹鹦鹉的雌雄鉴别:①观看头型:雄鸟头型为背儿头,头尖,且头稍小;雌鸟头型扁平,圆滑,与雄鸟头型比较头稍大。②观看体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本园黑背胡狼在人工圈养条件下饲养环境、饲养管理方式、日粮组成、繁殖行为观察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为黑背胡狼的饲养管理和繁殖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此项目的研究,使野生鸿雁、灰雁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能够完成正常的生长发育、产卵繁殖。孵化率达到了80%以上,育雏成活率达90%。并偿试用人工补光的方法,成功地调控了大雁的繁殖周期。模索掌握了一整套对野生雁类的饲养管理、繁殖和疾病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8.
徐磊 《油气储运》2005,(2):22-22
鸡尾鹦鹉也叫玄风,高冠鹦鹉等,原产于澳大利亚。该鸟体形优美、鸣声悠扬、抗病力强,易于饲养和繁殖,是国际上知名的观赏鸟。  相似文献   

19.
鸡尾鹦鹉也叫玄凤、高冠鹦鹉等 ,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鹦形目、鹦鹉科、鸡尾鹦鹉属 ,原产于澳大利亚。该鸟体形优美、鸣声悠扬 ,是国际上知名的观赏鸟 ;又因其抗病力强 ,易于饲养和繁殖 ,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1 外部形态及雌雄鉴别鸡尾鹦鹉体长 2 3~ 2 5cm。嘴短、阔 ,前端具钩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美洲红鹮的行为分析入手,对圈养条件下美洲红鹮的饲养繁育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对饲养环境创造、饲料选择、日常管理以及断翅群养条件下美洲红鹮的繁殖、亲鸟育幼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推动美洲红鹮在人工环境下饲养繁育技术的标准化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