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四个自信"作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种精神引领和价值引领,理应融进每个中国人的精神状态中,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方方面面。"三农"工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微观层面,也需要"四个自信"的精神引领和价值引领。"三农"工作领域坚持"四个自信"具体体现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继承并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农"思想,深化农村改革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升乡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振兴乡村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自信是道路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来源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开放性,同时来源于中国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坚定理论自信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有利于四个全面的实施。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改革、进行创新,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才能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7):283-284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注重文化发展,并于去年的"七一"讲话中将文化自信正式上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个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思想较为深刻的体现在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关注上,具有独特的内涵,是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发展滞后、文化不自信等现实问题提出来的,具有增强应对世界异质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心理考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塑造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因此,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过程中,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是必要且重要的。在中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过程中,同样存在国外文化渗透、中国文化自信教育不足和文化产品内容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当前中国高校应当提升大学生明辨是非能力、加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改革完善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教学资源。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中,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有助于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据重要位置。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相比,"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论述有力凸显出了文化自信的特殊重要性。河北作为一个文化大省,在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有着天独厚的优势。在文化自信语境下,应当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深植文化自信的底蕴;发扬好红色革命文化,筑牢文化自信的支柱;发展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握文化自信的未来。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动河北文化强省建设走上快车道。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它关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极大提升,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我国越来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中民族振兴强调继承并创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因此实现中国梦,能提升文化自信。为更好地加强"互联网+"背景下高职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笔者在进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感恩奋进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模块教学过程中,利用互联网"雨课堂"模式,从整体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效果和特色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教学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使中国梦入脑、入心,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层面指导意见出台,中小学影视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影视教育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党的报告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本文以文化自信为视角,从政策出发,立足于我国当前中小学影视教育的现状阐述我国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困境和出路。  相似文献   

9.
"四个自信"体现了共产党对民族命运和人民福祉的自觉担当,是建设中国梦信的力量源泉。加强大学生"四个自信"的信念培育,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意志、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四史”蕴含着丰富时代革命精神与厚重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四史”学习能增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滋养其优秀品质、培养其创新意识,进而增强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要深刻把握并阐释“四史”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以“润物细无声”、融入“大写意”、深耕“工笔画”的具体路径,将“四史”有效融入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1.
正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繁  相似文献   

12.
高校党建的组织育人作为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其责任和使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工作武装、教育大学生,使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只有高校党建工作与"三进"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坚守正确的育人方向,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把学生培养成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文化的繁荣,农村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农民文化的提升,归根结底就是培育农民文化自觉自信。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培育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障。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建构直接影响着我国文化建设成效和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必须着力培育广大农民的文化自觉自信。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是农民对我国文化的肯定与坚守,它对于农村现代化发展与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历史和现实诸多因素作用下,农民群众文化自觉自信建构现状不容乐观。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与文化建设培育农民文化自觉自信已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实要求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农业文化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所承载的价值意蕴能满足课程思政教育在思想和现实层面的双重需要。在价值挖掘的基础上,结合乡村振兴时代场域对农业文化价值发挥的要求,呈现为承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鲜活课程思政案例样态并嵌入到课程思政教育中,并通过创新教学体系设计、构建耕读育人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农业文化社会服务体系等,探索推进一二三课堂深度融合的农业文化课程思政价值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5.
民族性与开放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特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建立具有民族性、开放性兼备的文化体系是跨世纪中国文化战略的重要任务。中国文化鲜明的民族性,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只有对外开放,置身于世界文化的潮流之中,接触、容纳、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不断丰富自己,增强自身发展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文化自信是一种信念、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姿态,它彰显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对自己文化的底气与认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开放,对文化自强的追求与信心。中国的崛起,乃是文明型国家的重新崛起,迫切需要这份文化自信不断地激发中国文化的发展活力,推动中国文化的现代复兴,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画上圆满的句点。文化自信何来?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奠定文化自信的基础;其次,文化自觉构成文化自信的前提;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来源;最后,文化"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文化自信的载体。因此,培育文化自觉、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文化走出去将是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自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5):259-26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政治领域的体现。具有协商主体广泛性、客体现实性、载体全方位性和方式程序性这些独特优势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的传承,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创新和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具有深刻理论意义。试图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探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政治价值,赞扬它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颗明珠。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乡村存在的问题,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乡村文化式微,是工业化、城市化背景下乡村文化自信的缺失。在"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大背景之下,乡村文化自信的培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实施的需要;另一方面,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需要;同时,培育乡村文化自信是凝聚广大群众身份认知与价值取向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但在近代落伍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对于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不断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也是增强我国文化自信和综合国力的必要条件。然而,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取得一些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基础设施落后、精神文化主体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对此,如何合理调配农村资源,如何推动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促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得尤为紧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