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4 毫秒
1.
中国大菱鲆产业发展演进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养殖产量、养殖面积、产业集中度等角度系统分析了中国大菱鲆产业发展的历程及在世界大菱鲆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并采用产业周期理论、蛛网理论、"蝗虫经济"等探析了中国大菱鲆产业的发展历程,认为中国大菱鲆经过2012—2014年的扩产增长和2015—2016年药物残留事件和负面新闻的打击,从2017年开始进入产业成熟期的前期,并将政府政策与管理和资本介入作为影响产业发展的两个不同维度,分析了中国大菱鲆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养殖大菱鲆中分离腹水病病原菌,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从山东半岛2个不同的养殖场腹水病发病大菱鲆体内分离病原菌,并通过常规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对比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共分离到2株优势细菌。常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表明,这2株菌分别与鲨鱼弧菌(Vibrio carchi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表性特征非常相似。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这2株菌与鲨鱼弧菌(Vibrio carchi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这2株细菌被鉴定为鲨鱼弧菌(Vibrio carchiariae)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  相似文献   

3.
通过同源克隆结合RACE的方法从大菱鲆(Scophthal mus maximus)肝脏中克隆了大菱鲆hepcidin抗菌肽基因全长cDNA(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AY994074)。大菱鲆hepcidin基因cDNA全长778bp,包含有1个27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个长90氨基酸的前体肽。将大菱鲆hepcidin抗菌肽基因的成熟肽序列重组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用IPTG诱导后,SDS-PAGE电泳显示在29ku处有特异性蛋白条带出现,表达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融合蛋白约占总蛋白的26%。Western-blotting分析发现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以特异性地与GST抗体相识别。这些结果表明大菱鲆hepcidin抗菌肽基因成功实现了原核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肠炎病是目前大菱鲆养殖行业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感染率高,传播迅速。[方法]从山东半岛3个不同的养殖厂肠炎病发病大菱鲆体内分离致病菌,对其进行了常规生理生化特征测试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比研究。[结果]从发病大麦鲆体内共分离到了株优势细菌。理化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这3株菌中有2株分别与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表型特征非常相似,另1株细菌被证实为非弧菌属的细菌,具体定种尚需进一步研究。分析这2株弧菌属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这些菌株与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的亲缘关系最近。[结论]从发病大菱鲆体内分离菌株的2株细菌被鉴定为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大菱鲆弧菌(Vibrio scophthalmi)。  相似文献   

5.
我国大菱鲆市场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菱鲆(Scophthatmus maximus)作为我国海水工厂化养殖的主要代表品种,自1992年引入我国后,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和工厂化养殖模式的推广和普及,已经在我国中高档水产品市场占据了一定份额.但是近两年我国市场上出现大菱鲆价格和生产要素价格波动较大等消极影响.为此,以我国主要大菱鲆消费城市中大菱鲆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植物原料替代饲料中鱼粉及鱼油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以体质量(35.95±0.05)g的大菱鲆幼鱼为研究对象,试验设置鱼粉鱼油组(鱼粉+鱼油)、鱼油组(植物蛋白+鱼油)、芥花油组(植物蛋白+芥花油)和豆油组(植物蛋白+豆油)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  相似文献   

7.
氯化钴在大菱鲆饲料中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饲料中的氯化钴对大菱鲆幼鱼的存活、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力、消化酶活力、血清和肝脏中VB12含量、肌肉和肝脏中钴的残留量、肝脏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来评估氯化钴在海水鱼饲料中的安全性。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氯化钴制剂来配制4种具有不同氯化钴含量(0、8、40及80 mg/kg,不计结晶水重量)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每个饲料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养殖30尾大菱鲆;养殖实验为期10周。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氯化钴对试验鱼的存活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料中80 mg/kg的氯化钴显著降低了大菱鲆的特定生长率、终末体重、摄食率、肝体比和脏体比(P0.05);饲料中高剂量氯化钴(40和80 mg/kg)显著降低了大菱鲆血清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以及大菱鲆胃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力(P0.05);大菱鲆的血糖含量、血清和肝脏中VB12含量、肝脏和肌肉中钴的残留量均随饲料中钴的添加量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氯化钴对大菱鲆的肠道组织结构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但饲料中添加40和80 mg/kg的氯化钴增宽了肝脏肝血窦。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氯化钴在大菱鲆饲料中的添加量8 mg/kg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大菱鲆体重进行无损估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大菱鲆体重估测模型。该方法首先对大菱鲆深度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提取出深度信息与生长数据进行映射建模,拟合出目标特征,并结合网格搜索优化支持向量回归(GS-SVR)算法,实现大菱鲆体重估测。估测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两者的决定系数(R2)达到0.990 1,均方根误差(RMSE)为0.029 7。该模型具有简单灵活、估测精度高和易于实现等特点,同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乔之怡  董仕  孙金辉  王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45-846,849
[目的]研究大菱鲆IDH-1(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座位1)同工酶表型与生物学性状的关系。[方法]采用同工酶水平切片淀粉凝胶电泳及特异性染色方法,研究了60尾人工养殖大菱鲆IDH-1的表达,并对其IDH-1表型以及生物学指标进行了检测,分析IDH-1同工酶表型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结果]在大菱鲆同工酶电泳中得到2种基因型A1和A2,其中基因型A1 53尾,基因型A2 7尾。在116日龄和165日龄的大菱鲆群体中,基因型为A2的大菱鲆个体的体重、体长和体高的平均值均高于A1个体。A2基因型的116日龄个体的体高、165日龄个体的体重和体高,均明显高于A1基因型,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大菱鲆的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nzoa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菌迟钝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为抗原,从免疫家兔体内获得高免疫血清,建立快速检测大菱鲆出血性败血症病原迟钝爱德华氏菌的间接ELISA技术。采用棋盘滴定法确定间接ELISA抗原和抗血清的最适工作浓度分别为10^7个/mL和1:20000;最低检测菌浓度为10^4个/mL;抗血清与其他细菌标准菌株的交叉反应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将该方法优化后检测了19尾人工感染出血性败血症并发病的大菱鲆和19尾健康的大菱鲆,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9.5%和的10.5%。同时在间接ELISA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竞争ELISA检测技术,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浓度为10^7个/mL,兔抗血清的工作浓度为1:20000,酶标抗体工作浓度为1:1000,可测最适范围为2&#215;10^5~2&#215;10^8个/mL,最低检测菌浓度为2&#215;10^5个/mL,得到回归方程y=-0.3811x+2.2335,R^2=0.992。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鲜活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体质量730~780 g)产品品质的调控机制,分别从致死方式、冰藏稳定性和应激恢复等方面,探索了捕后处置对大菱鲆肌肉生化特性的影响,并与市售鲜活大菱鲆(体质量为720~750 g)产品进行了分析比较,试验设无应激组(断髓速杀)、锁鲜组(无应激组冰藏7 d)、窒息组(疲劳致死)、应激恢复组(活鱼充氧运输后暂养7 d)、活品组(市售)和濒死组(市售)6组,分别进行肌肉ATP关联物、糖原、乳酸、pH值及蛋白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死前应激状态对大菱鲆品质影响极大,无应激组大菱鲆肌肉ATP含量为2.95μmol/g,窒息组ATP则全部降解,肌肉糖原含量及pH值分别由5.28 mg/g及7.10下降至3.06 mg/g及6.61,锁鲜组大菱鲆具有良好的贮藏保鲜效果;在冰藏初期随着ATP的降解IMP迅速积累,在贮藏2 d时肌肉IMP含量达到最大值(9.81μmol/g),贮藏6 d时仍能维持较高水平(6.52μmol/g);捕后的暂养处置具有应激恢复效果,大菱鲆经采捕运输后(0 d)ATP含量仅为1.31μmol/g,暂养2 d时肌肉ATP呈现上升趋势,暂养4 d时达最大值(4.26μmol/g),暂养7 d时肌肉糖原含量由初始点(0 d)4.49 mg/g恢复至8.17 mg/g;市售鲜活大菱鲆品质具较大提升空间,活品组ATP含量仅为1.70μmol/g,而濒死组ATP几乎全部降解,且均有显著的肌球蛋白及肌动蛋白降解现象。研究表明,离水即刻速杀冰藏处置的锁鲜品相对于市售大菱鲆具有优越的肌肉品质,捕后暂养处置能有效降低大菱鲆采捕运输产生疲劳应激导致的产品品质劣变。  相似文献   

12.
饲料中添加浒苔对大菱鲆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浒苔对大菱鲆幼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选取初始体重为41.21±0.26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添加0%(对照组,D1)、5%(D2)、10% (D3)、15% (D4)、20%(D5)浒苔粉的饲料进行投喂,在试验开始后14d、28d和42d分别取样,称重测定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离大菱鲆头肾巨噬细胞测定增殖活力、氧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等非特异性免疫力.结果表明,D2和D5试验组的大菱鲆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在42d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4d、28d和42d,D2试验组的大菱鲆巨噬细胞增殖活力、氧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D3、D4、D5试验组的大菱鲆氧呼吸爆发活力和吞噬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饲料中添加浒苔粉在养殖前期对大菱鲆幼鱼生长无不良影响,且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添加量在5%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养殖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红斑溃疡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从辽宁葫芦岛地区养殖大菱鲆患病鱼的溃疡灶、肝脏、肾脏和脾脏中均分离到一株优势菌,命名为HLD01,该菌株呈乳白色,圆形,直径为(0.6±0.1)mm,表面湿润、光滑;用腹腔注射法和划伤浸泡法进行人工感染试验,这两种方法感染大菱鲆的半致死剂量分别为8.4×10~7、6.3×10~4CFU/mL,结果显示,人工感染患病大菱鲆体表出现与自然发病大菱鲆相同的溃疡灶及其他病症,表明菌株HLD01对大菱鲆有较强的致病力,可以引起养殖大菱鲆发生红斑溃疡病;生理生化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与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Aeromonas salmonicida subsp.achromogenes相似度最高;基于16S 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菌与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细菌聚为一支。综合HLD01菌株各项生物学特征,将其鉴定为杀鲑气单胞菌无色亚种,该菌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菌必治、恩诺沙星等药物高度敏感,可参考选取以上药物来治疗和控制养殖大菱鲆溃疡病。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投喂配合饲料和冰鲜杂鱼对大菱鲆生长速度、饲料成本的影响,在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下,选用体质量相近的优质健康大菱鲆进行为期10个月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养殖前期(大菱鲆250 g),投喂配合饲料组的平均质量、日增质量与冰鲜杂鱼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养殖后期(250 g至上市),配合饲料组的平均质量、日增质量极显著低于冰鲜杂鱼组(P0.01)。冰鲜杂鱼组的饲料系数极显著高于配合饲料组(P0.01)。投喂商品饲料和冰鲜杂鱼对养殖水环境中总氮、氨氮、亚硝酸盐、COD的影响在养殖0、2、4、6个月时差异不显著(P0.05),但商品饲料组略低于冰鲜杂鱼组;至养殖8、10个月时,随着单位面积养殖密度及投饵量的增加,商品饲料组的4项水质指标均显著高于冰鲜杂鱼组(P0.05)。整个试验过程中,配合饲料组的饲料系数仅是冰鲜杂鱼组的24%,平均成活率高4百分点,养殖1 kg鱼的饲料成本低7.97元。在目前的养殖技术水平下,大菱鲆养殖前期(250 g)可使用配合饲料进行养殖,在生长速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可降低饲料成本、优化养殖水质;大菱鲆进入快速生长期(250 g至上市)后可改用冰鲜杂鱼进行投喂,最大限度加快其生长速度,缩短养殖时间以尽快上市,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5.
<正>前不久,黄海水产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对所承担的国家鲆鲽类产业技术体系全雌苗种生产岗位"大菱鲆全雌苗种制种技术研究"课题进行了现场验收。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专家组成。此次现场验收的养殖全雌鱼,苗种来源为课题组2016年10月生产的平均全长12.6厘米的2.103万尾全雌苗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了我国大菱鲆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对收集到的23家大菱鲆养殖企业在2011年的成本收益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建立了多因素计量模型,得出目前影响我国大菱鲆养殖企业毛利润最显著的因素是饲料价格、电费、大菱鲆销售价格和销售量结论,并对这一结论进行解释和说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大菱鲆养殖产业的发展,产业出现养殖成本上涨、收购价格走低、水资源匮乏等问题,而产业集群作为当今一种极有效率的产业经济组织形式,能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企业和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区位熵测算我国大菱鲆养殖主产区的产业集聚度,结合GEM模型从基础要素、企业要素和市场要素三方面构建产业集群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在我国2013年大菱鲆养殖产业主产区的数据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理论评价各影响因素与产业集群的关联度,研究表明:基础要素中技术推广水平、海水资源禀赋的关联度较高,市场需求和大型生产者数量的关联度分别在市场要素和企业要素中较高。因此建议,政府加大养殖技术培训力度,加快研发大菱鲆苗种繁殖技术和病害防治技术;推动循环水养殖模式,规范养殖企业标准化管理方式;建立合理的价格策略和加大产品宣传;引进和扶持大型企业,推行合作社或股份公司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在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脑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揭示大菱鲆脑组织中一氧化氮(N0)的生理功能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分别采用NADPH-d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大菱鲆脑组织中的nNOS进行定位研究.[结果]NADPH-d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大菱鲆大脑皮质中有蓝色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存在.神经元呈梭形、锥形等形状,神经纤维呈串珠状且无序交织;小脑中NOS阳性神经元在分子层分布稀疏,在颗粒层分布密集,浦肯野细胞胞核淡染.经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后,可观察到大脑皮质中nNOS免疫组化反应阳性物质呈深棕色;小脑皮质的分子层、颗粒层及浦肯野细胞层均有nNOS阳性神经元分布,浦肯野细胞呈免疫组织化学阳性反应.[结论]大菱鲆脑组织中的NOS类型主要限于nNOS,且nNOS在神经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也进一步证实N0在不同物种中具有一些共同的作用,但不同物种或相同物种不同组织中NO分布及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了调查辽宁省葫芦岛市养殖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病原菌感染情况,选用迟缓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tarda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PCR鉴定,共分离得到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结果表明:迟缓爱德华氏菌毒力基因的PCR扩增显示,22株菌均含有kat B、fim A、gad B、esa V等基因;人工感染试验表明,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并致大菱鲆累积死亡率均为100%;ERIC-PCR结果显示,迟缓爱德华氏菌模式菌株(ATCC15947)与分离株可分为2个基因型,分别标记为Ⅰ和Ⅱ型,其中22株迟缓爱德华氏菌分离株均为Ⅱ型,与ATCC15947菌株为Ⅰ型明显不同。本研究结果为养殖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感染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首次研究大菱鲆口服土霉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残留消除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以80mg/kgb.W.单剂量口灌土霉素的大菱鲆进行连续采样监测.结果表明,土霉素在大菱鲆血液、肌肉、肝脏中药代动力学特征分别符合带时滞的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带时滞的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和带时滞的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土霉素在大菱鲆体内消除速度较慢,16℃水温的实验条件下,在大菱鲆肌肉、肝脏中的休药期分别为28d和1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