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生态环境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站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生态环境安全问题.描述了全球化背景与城市化浪潮中的中国生态环境恶化,提出了应对方略.在此基础上,规划了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脆弱带生态示范区建设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从人类经济形态发展分析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人类经济行为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气候变化、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提出实现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控制人口、加强生态教育、规范政府生态决策、完善法律、发展健康经济的社会和经济人文手段。  相似文献   

3.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推动人类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过度使用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内化过度开发利用引发的生态负外部性,实现生态公正,有必要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通过概述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对现存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的问题进行剖析,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现有补偿制度和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评估机制三个方面来构建中国的矿产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代工业革命的开展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展开,逐渐对近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进行反思与超越,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该思想从生态价值理念、生态治理策略及生态治理目标体系上超越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的理论与实践缺陷,不仅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向,而且为全球性生态环境的解决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相似文献   

5.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与之发生联系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发展生态产业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根据池州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了池州发展中的农业、工业、旅游业和信息业现存的几个突出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池州发展生态产业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和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自然环境正在发生着改变,环境污染,生态多样性不断地减少,这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下人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探索了祁连山地区小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可持续发展建设中采取的生态抚育技术,通过科学技术实现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提高了绿地率和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稠密,人均资源占有量严重不足,而森林资源又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拥有的资源,因此,森林生态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已经从过去的只向自然索取变为极力与自然和谐相处,然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却并不是人人都拥有的,这使得我国森林的面积近些年来骤减,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起来。本文将对森林生态保护现状进行分析,并着重探究保护森林生态与强化人类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林业资源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基础产业,也是生态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生态环境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增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强化林业资源管理,不仅可以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问题,还可以推进生态林业健康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强化林业资源管理推进生态林业健康发展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是人们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森林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如何保护林业资源、实现林业的生态发展,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生态林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以期为生态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研究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剖析我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建议。通过法律制度设计引导和规范人们的生态活动,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是人类得以生存延续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土地资源的污染程度在逐渐上升。针对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我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虽然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这是一个硕大且长期的生态工程,需要正视生态环境和土地开发价值。笔者通过此篇论文阐述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娜 《北京农业》2011,(12):152-153
森林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在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人类曾经因为破坏森林生态环境得到过惩罚。之后,人类逐步认识到森林生态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兴旺发达,在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指出目前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策略,最后总结出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3.
由传统的生态价值观所指导的生态发展模式,是人类为满足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自然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和对生态环境肆意的破坏,从而导致目前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只有生态价值观全面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反过来,生态价值观的转型也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补偿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褚正中 《现代农业》2009,(12):66-68
长期以来,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一直是不断地索取,当越来越恶化的环境、频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时,人类开始认识到保持生态系统整体性的重要性和增加生态资本存量在经济发展中的显著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十分关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节能减排、绿色GDP等概念渐渐深入人心。保护生态环境大家己经非常熟悉,但生态补偿却是很多人还不熟知的概念。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手段,已被许多国家成功用于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的生态补偿理论研究和生态补偿实践均晚于西方,但近几年我国学者对生态补偿研究特别重视,在相关理论、方法和应用上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5.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共识。当前,我国公民在生态环境意识方面还缺乏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公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相关环境法律法规不完善,环保行政监管和执法力度不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存在滞后性等问题。需通过树立新型环境观念,大力宣传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科技水平,确保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严密化,健全环保激励机制等措施,全面提高公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6.
于虎 《甘肃农业》2004,(4):22-22
河西地区在甘肃农牧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本文分析了河西走廊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提出了今后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环境恶化状况日益明显,大气、水和海洋的污染程度也日趋严重,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遭到破坏的程度也日益严重,许多物种已经灭绝或者濒临灭绝,尤其是森林旅游业与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更潜在的严峻威胁。为保护生态环境,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对生态环境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问题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本文根据阿尔泰山林区现状,提出生态监测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监测的重点,依据环境因子的梯度变化特征,对林业生态监测的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探讨生态系统变化规律。生态监测涉及人类活动对植被特征的影响,以供广大林业工作者开展林区生态监测提供思路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城镇化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得出生态建设和城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并提出内蒙古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城镇化的对策和建议,强调生态伦理人类生存的道德。  相似文献   

19.
北方农牧交错带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方农牧交错带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分析存在的各种问题,探讨了其形成机制。问题的本质是经济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因而最终导致了人地关系的失调;其驱动力是人口迅速增长造成对脆弱的水资源系统的压力剧增,从而形成人类驱动力下水—经济—生态的时空耦合及恶性循环机制,导致了农牧交错带水资源及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孔繁业 《甘肃农业》2006,(2):104-105
一、临夏州生态林业建设的背景 现代科技和经挤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物质生括带来了空前繁荣。然而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它不仅破坏了人类的整个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而且还危及人类的存和笈展,这一灾害就是生态环境问题。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规模之大正与日俱。因此,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便作为决定人类社会、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到全世界的空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