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芦笋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芦笋种植可以为农民带来高收益。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漳县芦笋种植技术以及芦笋病虫害防治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能够有效扩大漳县芦笋种植面积,本文分析了芦笋种植前景,以及目前芦笋种植现状,根据芦笋的特点,分析了芦笋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类型,提出了改进芦笋种植技术和防治病虫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芦笋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作物,它的嫩苗可供食用。芦笋是农户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其种植效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在芦笋的种植技术以及相关的病虫害防治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芦笋的种植技术和病虫害的种类进行分析,根据芦笋的特性,针对种植技术的提升与病虫害防治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3.
温室芦笋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是宿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南方种植受到多雨、高温、高湿气候的影响,病虫害非常严重。通过对芦笋温室种植品种的选择、育苗的研究,特别对芦笋种植后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留养母茎、采收时间及标准等作了深入的研究,生产的芦笋符合国家绿色食品标准,对芦笋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总结了定西市芦笋标准化种植技术,包括良种引进、定植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四大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地区芦笋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漳浦县从1997年开始引进芦笋,现已发展成福建省主要的芦笋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芦笋属宿根性多年生作物,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和面积的扩大,芦笋的病虫害日趋严重,为了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对芦笋质量安全的要求,全县总结了多年种植芦笋的经验,结合无公害栽培技术要求,制定了一套芦笋无公害病虫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从土壤条件、良种选择、培育壮苗、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采收期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总结了菏泽市芦笋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芦笋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是从品种选取、育苗、播种、定植、采收、病虫害防治等多个方面对芦笋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此帮助种植芦笋的农民朋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芦笋又称龙须菜是一种营养价值比较高的植物,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富含蛋白质、铁、钙等多种维生素,可以有效降低血压和血脂,在种植芦笋的过程中如果防治不及,就会出现茎枯病、立枯病、茎腐病、褐斑病,降低了芦笋的成活率,下面就芦笋病虫害防治的具体方法展开探讨,旨在提高芦笋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根据鲁东南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从品种选择、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绿芦笋的标准化种植技术,以期为绿芦笋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芦笋种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蔬菜种植,为了更好的保证产量,减少病虫害,我们就必须要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主要在两大方面进行,既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1芦笋的种植技术1.1育苗的技术的四个环节1.1.1苗床要选择那些有机质含量比较高、水分充足、土壤层次比较深厚且地下水的水位并不算高的土壤来作为育苗的土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芦笋疾病发生概率,通常前作物是桑园,果园,林地的地块不宜作为培植基地。  相似文献   

11.
芦笋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芦笋主要病害的症状、病原与传播途径以及主要虫害的危害特点,并提出了防治方法,以期为芦笋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杜萍 《河南农业》2022,(23):31-33
芦笋茎部肉质细腻,吃起来鲜嫩美味、柔软可口,营养价值、保健价值极高,被誉为“蔬菜之王”,经常食用芦笋能够增强食欲,有利于消化,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芦笋植株在种植过程中容易感染病虫害,特别是茎枯病、炭疽病、立枯病、蚜虫、夜蛾等,一旦感染病虫害,如果在感染初期未得到及时治理,很容易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面积感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日常管理中一定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芦笋消费量增高,收益比较稳定,很多地区通过推广芦笋标准化种植,对种植户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的芦笋种植园。同时,推行规范的管理标准,充分利用芦笋原材料开展相关产业开发,优化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为当地人员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减轻就业负担。种植规模及产量增加,相对应的销售量就要增加,只有拓宽销售市场,才能降低产品滞销的风险。当地政府通过推广芦笋标准化种植,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带动了当地乡村经济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平塘县农业产业不断调整升级,引进了芦笋进行推广示范种植,示范结果表明芦笋不仅产量高,而且经济效益好,投资少,见效快,一年投资,多年受益。文章从选择优良品种、适时播种、整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适时采收几方面介绍芦笋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市种植芦笋的面积越来越大,为了让广大农民更快的提高收入,将芦笋因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小,下面我介绍芦笋五大病害的发生与防治,以供广大农民参考。一、芦笋立枯病1.症状芦笋立枯病又称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初见田内个别植株变黄萎蔫,病情扩展后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大棚芦笋的推广种植,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科技》2015,(20):102-103
总结丰县芦笋主要病害危害特点、发病条件及防治方法,以期为芦笋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泉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179-180
根据农业部制订的绿色食品生产对产地环境、技术条件、农药使用准则、肥料使用准则等有关规定,并结合优质绿芦笋生产要求,制定绿芦笋病虫害无公害技术的范围、定义、基本要求及病虫害相关栽培控制和药剂防治技术,为绿芦笋病虫害防治规范化、标准化和无害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芦笋连作高产栽培技术,主要环节包括选择优良一代杂种、培育壮苗、定植前土壤消毒、母茎留养前期清园消毒、防治病虫害等,其中以土壤消毒最为关键。该技术适用于芦笋栽植区域,尤其是芦笋栽培历史较长、耕地资源紧缺的地区。浙江省富阳市自1986年开始种植芦笋,是著名的"中国绿芦笋之乡"。由于老芦笋基地出现了产量下降等连作障碍现象,采用该技术后平均产量比常规生产增加20.1%。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棚标准化栽培技术,可解决南方高温阴雨天气过多、芦笋选种难、品质差、易发生茎枯病为害等制约芦笋生产产业化的系列瓶颈问题,并能有效地提高产量,提升品质,降低成本和提高种植效益。笔者从选种、育苗、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母茎留养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芦笋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俺的芦笋为啥长得细?""棚内超过50℃,是不是太热了?用放风吗?""几天滴灌一次?"近日,磐石市松山镇爱耕村和龙潭区江北乡棋盘村的部分村民,在吉林市农委的组织下,到永吉县岔路河镇下坎子村芦笋种植基地学习考察。基地负责人、芦笋种植专家柳茂松用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从大棚建设、芦笋育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到采收、包装、销售进行了全面指导培训,并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