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社区教育资源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锦华  邱祖根 《新农村》2008,(12):31-32
整合、利用、开发各类社区教育资源,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要求之一,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工作中,不仅要充分盘活、整合利用有形的、显性的、自然的教育资源,而且还要进一步拓展开发无形的、隐性的、人文教育资源,尤其注重对无形教育资源的总结、提炼,并把其作为社区教育的宝贵资源。不仅要对社区内各种正规教育资源(包括中小学校、幼儿园等)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农村社区教育是指在以城镇为界定的农村社区内,依靠广泛的社区力量,优化配置和使用社区各类教育资源,对社区全体成员开展的各种形式的教育,以满足社区成员不同层次的教育需求,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和文化的快速发展。因此,必须依靠地方有利资源,乡镇成人文化学校等优势资源,推动农村社区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区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改变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不够的现状,高校服务于农村社区教育,从成立研究团队建设社区教育文本资源、成立教师演讲团宣扬社区教育资源、成立学生实践团队搭建网络平台资源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立足农村地方特色,进行人文资源整合、完成教育读本编纂、进行口述访谈资源记录,从而丰富农村社区教育资源,提高村民文化素养,建设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4.
为我国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参考,针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建设现状,阐述了推动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化的现实作用,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推进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区教育与涉农培训都扎根于“三农”工作,均以提升农民农业生产技能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但两者分属于不同的培训主体,且组织形式和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性,探索两类教育资源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对提升农民教育培训水平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对淮安市A区农村社区教育与涉农培训现状和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开展农村社会教育资源整合意向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两类培训资源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和互动性,可以通过整合现有的组织机构、培育对象、培训课程、培训师资、培训资源,逐步推进农村社区教育与涉农培训工作的相互融合,构建一体化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20,(9)
正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通过不断强化和完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统筹城乡社区教育协调和均衡发展,整合社区各类教育资源,增加社区教育公共产品供给,努力实现全区社区教育资源效益最大化。1."三大中心"高标准建设社区学院2017年8月,易地新建的区社区学院新院舍落成启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基数大,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发展严峻。由于人口老龄化,老龄群体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自身成长性比较慢,影响到人力资源素质,老年教育是解决老龄人口素质低的重要途径。社区是开展老龄教育的重要场所,积极推进社区老年教育,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社区老年教育的重要性,我国在开展终身教育背景下社区老年教育存在认识方面、发展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从整合老年教育资源、建立健全老年教育管理机制、促进教育多元化方向发展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镇社区教育中心是江苏省首批省级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中心创建以来,根据农村、农业、农民的实际,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构建社区居民终身教育体系,开展了以提高农民从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推动了社区教育工作全面发展,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做出了贡献。1.整合资源,搭建社区教育培训平台几年来,在镇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20,(2)
正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是浙江省深化"八八战略",建设"两富""两美"浙江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应有的作用,探索农村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和阵地建设的短板,使文化礼堂有效反哺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2014年以来,浙江省长兴县启动了"百场送教进文化礼堂"项目。项目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发挥社区教育系统优势,以送教的形式将社区教育优质学习资源送到农民家门口,有效实现了社区教育与农村文化礼堂的资源共享,使文化礼堂成为了  相似文献   

10.
陈岳松  叶晓红 《新农村》2014,(10):52-54
我国社区教育的"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组织管理体制中,"有关部门配合"是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中关键的一环。"有关部门"包括区域内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经济、公安等部门和工青妇等社团组织,拥有人力、物力、财力、项目、信息、政策等与社区教育相关的资源。  相似文献   

11.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教育承担着培养新型农民和提高转移人口素质的双重任务。但福建省农村社区教育还存在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完善、教育资源缺乏整合等问题,分析提出(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对农村社区教育的认识;(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职业技能培训;(3)以灵活实用的短期培训为主,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形式;(4)完善农村社区教育管理体制,有效整合社区教育资源;(5)分类指导,稳步增加农村社区教育经费投入等若干建议,以不断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社区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2012,(9):50-51
社区教育学院目前在我国应该说还是一个统称,它可以是为社区服务的高等职业学院,也可以是成人高校,还可以是整合利用社区部分教育资源建立起来的办学实体。海曙区已经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社区学院已成为宁波市社区教育的排头兵,在浙江省已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将来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将来拥有。因此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学院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笔者认为,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社区学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加强。1.结合区情,正确定位社区学院的功能定位不同,学院的运作模式、服务方式也不同。海曙区社区学院是区级社区学院,是整合利用区内部分教育资源建立起来的办学实体,下有街道、社区两级社区学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15,(9)
<正>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社区教育所形成的寓教育与管理、服务、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大教育格局,是对单一学校教育的突破、拓展和延伸。1.构建农村社区教育合作项目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社区教育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开展旨在提高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可以说,社区教育以其对象和资源利用的全面性、形式的灵活性和持续性以及功能的明确性等特点,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林岳忠  章成敏 《新农村》2009,(10):40-40
社区是社会的组织细胞,加强社区建设,发挥社区教育功能,直接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如何有效地提高社区群众的精神文明程度和文化生活质量,如何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发挥社区教育功能,是我们面对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推出了以教育信息化为主体的教育复兴计划,目的是抢占人才培养的高地,为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提供人才的保障。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在教育领域的信息化探索相对开展的比较晚,但是由于我国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对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和探索也在不断加强。我国的高职信息化教育存在一些低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和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匀的情况,导致我国每个地区的高职院校信息化发展存在差异的问题。因此,对高职教育信息化教学的现状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对应的改革建议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7.
王俊哲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9):366-367,263
本文以河南省鹿邑县潘庄村为例,探索转型时期的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如何通过民办教育的兴起重新整合并达到合理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并从社区历史文化、国家政策、转型时期社区的特殊背景以及当地民办教育的自身优势等方面分析教育资源最终得到优化配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张智平 《新农村》2020,(3):50-51
基层社区学校是近距离提供社区教育服务的窗口,是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是融合社区教育资源的主要支点。开展各类培训是实现社区学校功能的基本途径。社区学校在培训活动中因其立足社区、贴近群众等特点,具有培训安排丰富多彩、培训形式灵活多样等优势。但是,社区学校由于人员配备有限,呈现出培训资源匮乏、培训师资短缺、培训保障无序等现象。  相似文献   

19.
农民进城就业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各种社会问题。解决这些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多方努力,可有多种途径,社区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因此,我国应重视发展社区教育。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教育资源投入不足,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观念落后,农民的教育负担过重,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转变落后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