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新工科建设对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促进和支撑作用。从食品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亟待创新的内在需求和地方应用型本科教育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需求出发,探讨了国内外高校应用型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构建了"以新工科建设理念为导向"的协同培养师资、共建实训基地、共育人才、共管教学、能力导向评价和"五新教育模式"育人的食品应用型人才校政企协作培养模式,创新和丰富工程教育的模式和内容,以期提高食品产业和产业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助力食品领域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2.
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以区域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转型发展、新型农林人才培养和一流应用型专业建设融合发展为契机,对凯里学院园艺专业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与规划、办学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课堂教学创新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站在一流专业建设新起点,对当前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提出未来的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以期更好地推动园艺专业新型农林人才培养,为同类院校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是个经济强省,其中畜牧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保障食物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十五”期间,全省畜牧业快速发展,生产结构和优势区域布局初步优化,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现代畜牧大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主要表现为:畜牧业快速发展,成为保障城乡居民食物供应的支柱产业;优势特色畜产品区域初步形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4.
"菜单式"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高职高专制造类专业学生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开展教学,其目的在于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西藏地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双创型"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对经济类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双创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改革。并结合经济类专业特点的教学需要、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提出西藏高校经济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误区。从多元框架分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形式主义:"量化性"的非预期发展、"内卷化"发展、"内生性"发展。提出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面向学生的内生路径、面向教育目标的路径、面向地方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时期高校发展转型的重要路径,涉海类高校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研究分析了我国涉海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中的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与时代发展不协同;课程体系与结构缺乏系统设计;教师队伍建设不匹配等。研究提出要以向应用型转型为契机,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应用型特色专业群;以协同育人为重要机制,构建育人工作新格局;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重要支撑,加强"三个平台"建设;以教师队伍为核心要素,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等具体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8.
美誉公司基地部于2004年2月成立以来,以冷泉蚕桑基地为重点,抓住"东桑西移"的机遇,学习中央的"三农"政策,积极执行省政府关于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精神,充分发挥云南美誉蚕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科技优势和区位优势,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公司效益增长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9.
围绕"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一背景,以南京农业大学新农村服务基地开展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为依据,总结了基地建设、制度保障、校地企合作、教师激励和教学方式改革等有效措施,并分析了当前新农村服务基地参与人才培养实践中存在着顶层设计不够、平台不足、师资匮乏以及培养方案实践导向不明显等方面的主要问题。从顶层设计、基地准入、经费支持、多方协调、资源宣传利用等方面提出了加强依托新农村服务基地开展复合应用型农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包括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立应用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注重全方位发展、改革成绩考核方式等,旨在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紧紧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在面对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四新"的背景下,契合新农科建设的新机遇,以掌握现代园艺生产技能及管理能力的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为导向,逐步建立了"四对接、四行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人才质量等行动,信阳农林学院园艺学院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一懂两爱"应用型高素质园艺人才,为服务大别山红色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相似文献   

12.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改革方向和工作重点。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策略是突破高职发展瓶颈的关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结合坚持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及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坚持就业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从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的制定、产教融合、思德教育等方面阐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当前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混合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在师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下,创造性地提出了CEA(课堂学习—网络学习—行动导向学习)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引入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提出了基于CEA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应用教学特点及人才培养实践。  相似文献   

14.
《安徽农业科学》2019,(21):280-282
对教育部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背景、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的研究,对于提高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普通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可借鉴以下做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善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教育制度体系,构建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标准,实施"多元"育人与"多元"办学,建立健全应用型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体系与反馈改进机制,加快升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软环境,拓宽应用型人才学历提升通道、就业渠道和职业发展空间,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办出特色和水平。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是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专业,本文主要介绍本专业通过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吸收国际先进教学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和高标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完善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提出一些建设思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OBE理念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既重基础又突出学生多维能力的培养。本文论述了生物化学课程对应用型本科大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从线上、线下课程设计和两者优势结合,以及课程具体实施、考核评价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基于OBE理念构建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总结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地方高校转型的新时期,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如何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拓展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建立"创新、实践、团队"三位一体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技能应用型音乐专业的内涵与培养导向、依托民乐团与第二课堂的对接、拓展实践教学体系等三个部分分别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应用型人才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普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山东农业大学对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从教学、实践、科研等方面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路、途径和支撑条件,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人才培养已成为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在高校教学中尚处于探索阶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协同教学具有教学组织形式多、课堂教学效果好与人才培养质量高等诸多优势。本文介绍了协同教学的理论来源、基本内涵和课堂优点,认为协同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应用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体现了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导向,开展"四化"同步研究对于经济统筹发展、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及产业结构升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省为研究区域,分析了浙江省"十二五"期间的"四化"发展进程,揭示其区域内部差异,评价了"四化"协调发展,以期为后续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十二五"期间浙江省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均稳步推进,工业化步入实现阶段的后期,城镇化与信息化双双进入平稳发展的后期阶段,农业现代化则处于初步实现阶段。浙江省"十二五"期间"四化"发展步调不一,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进程,工业化与信息化之间关联松散;与此同时,"四化"发展仍然存在显著的省内差异,浙西南城市发展水平总体滞后于浙东北。因此,今后浙江省应注重突破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制约瓶颈,增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并逐渐消弭省内"四化"进程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