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本文分别考察了中国和世界鲍螺进出口量、进出口额和进出口均价的变动情形,理清了4个选定年份在进出口量、进出口额、进出口均价及出口量在总产量中占比排名中位居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并确定了中国在这些指标排名中的具体位次。研究结果显示,伴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中国鲍螺的国际市场份额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即使是在国内市场上,国产鲍螺也无法满足细分市场特别是"高端市场"的要求;中国鲍螺出口均价和出口量在总产量中占比偏低的原因不在国产鲍螺种类,而是规格、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形而言,中国鲍螺出口贸易依然有着可观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果的出口结构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中国水果产量不断增长,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不断增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出口市场不断拓展。文章详细分析了中国水果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期间结构,指出了中国水果出口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积极开拓海外新兴市场,实施出口果品的多元化、品牌化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向日本出口的切花菊数量不断攀升,由最初的每年几十万支增加到2004年约2000万支。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国产切花菊质量不高,质量不稳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何提高出口日本切花菊产品质量已经成为我国众多花卉生产企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中国花生出口贸易发展态势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花生出口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出口量和出口金额不断增长,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出口市场不断拓展。文章分析了中国花生产品出口形势,找出了中国花生产品出口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热带水果生产大国,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和杧果产量居世界前列,但中国也是热带水果净进口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东盟热带水果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国产热带水果的价格优势被削弱.2004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启动以来,中国热带水果进口迅速增长,进口产品在中国消费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增加,而出口增长缓慢,个别品种出口甚至出现萎缩.热带水果是中国热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变化对该产业的影响,及时采取合理有效措施维护国内产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热带水果生产大国,香蕉、荔枝、龙眼、菠萝和杧果产量居世界前列,但中国也是热带水果净进口国.加入WTO后中国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开放,而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东盟热带水果以零关税进入中国市场,国产热带水果的价格优势被削弱.2004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早期收获计划"启动以来,中国热带水果进口迅速增长,进口产品在中国消费市场中的份额不断增加,而出口增长缓慢,个别品种出口甚至出现萎缩.热带水果是中热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国际贸易变化对该产业的影响,及时采取合理有效措施维护国内产业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品位也逐渐上升。为了满足人民的多种需求,市场向着多方面、全方位的方向发展。鲫鱼作为受欢迎的淡水鱼,不仅满足国内人民的需要,更出口到周边的国家,其市场的需求大价价格稳定。但是,高密度的鲫鱼繁殖在满足人民需求的同时,出现了一些疾病严重影响了鲫鱼的健康成长和出口。本文就良种鲫鱼的养殖与疾病防治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措施,希望对日后鲫鱼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正>近期,在部分西南企业与印度成功签单之后,出口市场上,二铵价格持续攀升。市场认为,虽然出口市场没有出现爆发式的需求,但是持续不断的订单为国内企业出口提供了信心,未来一个月内,国产二铵出口离岸价有望保持在480美元/吨左右的水平。与此同时,国内部分转产一铵的二铵装置逐渐恢复生产二铵,将有效缓解国内市场9月末可能出现的供应紧张。  相似文献   

9.
目前,中国的水果产量已超过5000万t,居世界前列。然而,由于中国水果的质量和包装等各种客观及主观意识上的原因,导致国产水果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同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中国水果出口水平十分低下,年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0%左右,而且售价只有国际平均售价的一半左右,这与中国世界水果第一王国的身份极不相称。因此,要解决国产水果难出口的问题和要实现中国水果走向世界,那就必须做到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油料市场供求态势分析与短期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启现 《农业展望》2007,3(6):24-27
分析了近年来中国油料市场的供求态势,认为国内油料(不合大豆)产量不断增长,但仍难以满足产能需要:国产食用油供给量不能满足需求增长,产需缺口不断拉大;国际豆油价格低于国内,促进油料食用油大量进口,国内油料市场供给有余。2007年中中国油料种植趋好,油菜籽播面预计增长,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花生播种面积和产量趋于稳定.大豆播面和产量可能继续下滑。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大麦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啤酒的需求量的日益增长.尤其是近几年中国啤酒酿造业的发展以及麦芽生产企业的壮大,对大麦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大麦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大麦生产也在迅猛发展.2002年进口大麦占我国大麦总量的64%,到2007年国产大麦占到77%,2008年国内大麦生产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这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我国科技人员的研究,不断培育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大麦品种,使得大麦在单产和品质上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内,由于高浓度磷肥产量比重较低,难以满足高效农业需求,国内市场磷复肥供不应求,国家每年都要花外汇进口肥料,我国化肥市场严重依赖于进口。为改变这一局面,提高国产化肥的市场占有率,国家出台实施了扩大使用国产磷复肥的政策,并加大资金投入,从而实现了高浓度磷复肥生产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产销20年来,我国磷复肥供应量快速崛起,从早期大量依靠进口,到以产顶进,再到成为出口大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3.
《世界农业》2006,(6):64-64
近年来,中国水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众多水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很多水产品出口到了国际市场,令人欣喜。然而,中国出口的水产品等商品中,每年因包装不合格而导致的损失高达近70亿美元.这一数字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继续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国际经贸与市场国际市场荞麦走俏国际市场上对荞麦的需求量很大,近几年一直供不应求。日本要求中国每年出口荞麦50t,而中国的供应量只能满足1/10。美国有16个州要从中国进口荞麦,还有一些国家也提出订货要求。但中国货源短缺,不能满足。预计今后几年荞麦在国...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和流通领域的广泛应用,近几年世界蔬菜贸易不断增长,中国蔬菜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亚洲是中国蔬菜最大的出口市场,占中国总出口量的80%左右。为了深入分析中国蔬菜出口亚洲市场的发展动态,笔者根据近几年的贸易数据对中国蔬菜在亚洲市场的出口量和价格、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智能手机的应用和普及,互联网与人们的工作生活均实现了"无缝链接",让互联网随时随地触手可及。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高度融合和快速发展的潮流已经势不可挡,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战略性和全局性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农业领域也不例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不断推进,城乡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罗非鱼养殖生产国和出口贸易国,罗非鱼在水产品出口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了全面掌握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状况,应用出口市场集中率、出口市场集中度指数、出口多样性指数和出口均匀度指数等分析工具,对2002-2012年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比较集中,出口市场结构风险较大,但中国罗非鱼出口市场结构呈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产业     
《新农业》2012,(10):12
大蒜价格高企出口锐减大蒜出口出现价增量跌的情况。今年新蒜上市后大蒜价格不断上涨,国外市场不认可我国较高的出口价格,同时外商尚有未消化的库存,不愿下单。内蒙古羊绒产业面临危机由于进入门槛较低,内蒙古羊绒企业数量众多,大小企业混杂,造成无序竞争,市场价格混乱。特别是美国经济危机发生以来,羊绒制品出口严重下滑,销量锐减,造成原料、成品积压,生产能力大幅度滑坡。国产大豆产业链处在崩溃边缘在价格低廉、出油率高的进口大豆的冲击下,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蒜原为主要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近年来,大蒜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和抗癌物质,在国外越来越受到青睐。中国大蒜及其深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也逐步提高,国际市场越来越广阔。目前,中国太蒜出口除了继续向}j本、韩国等地出口外,又开辟了新加坡、俄罗斯、巴西、德国等新的国际市场。 由-r受耕地面积狭小和土壤、气候条件的制约,许多国家不能生产大蒜,只能从中国进口。而中国大蒜种植面积不足180万亩,总产只有200万吨。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大蒜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加入WTO以来,中国茶叶出口持续增长,国际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但也存在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出口产品越来越以绿茶为主,出口价格越来越高等。本文在分析加入WTO以来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特征的基础上,运用修正的CMS模型对2001—2014年中国茶叶出口额进行实证分析,认为中国茶叶出口增长源于世界茶叶需求增长、绿茶出口比重持续增加和茶叶出口价格不断上涨,但是中国茶叶出口竞争力并不强,主要原因在于茶叶生产成本逐年上升、技术性贸易壁垒日益增多。因此,要继续保持中国茶叶出口增长,应坚持绿色发展,注重提质增效,实施品牌振兴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