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石河子垦区土壤有效硅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取样实测和基于ArcGIS软件的地统计学分析空间插值方法对石河子垦区18个农牧团场(莫索湾、下野地、安集海、石河子)土壤有效硅(SiO_2)及其空间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研究土壤机械组成、有机质、全氮、全磷、及pH等理化指标对土壤有效硅影响的关系。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耕层0~20cm土壤有效硅处于较丰富水平,平均质量分数为313.3mg·kg-1。受"高山-绿洲-沙漠"山盆结构地形地貌影响,石河子垦区有效硅空间分布存在明显不均衡性,整体呈现东南高而西北较低的特点。4个灌区土壤有效硅平均质量分数顺序为:石河子安集海莫索湾下野地。垦区土壤pH为7.58~9.11,在此范围内有效硅随pH增加而明显降低。垦区土壤有效硅显著受土壤粘粒影响,并随土壤粘粒的增加而升高(r=0.291,P0.01)。土壤有效硅与土壤肥力因素中的有机质和全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全氮相关性不明显。可见,土壤有效硅与土壤pH、粘粒、有机质、全磷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气象部门1981-2017年阿勒泰逐年逐月平均气温、逐年逐月平均最低气温、逐年逐月平均最高气温及逐年最高和最低气温,对阿勒泰地区气候进行分析,研究其变化趋势及其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笔者分析了气候变暖的情况下,冬春气温偏高、小麦生长偏旺、生长发育时期提前,越冬初期、小麦幼穗分化末期及抽穗初期遇到骤然降温发生冻害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小麦冻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莫索湾垦区低温冷害天气的分布特征及对棉花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统计分析,充分了解该垦区棉花全生育期对气候条件的需求,以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从而确保棉花高产丰收。分析结果表明:在莫索湾垦区气象因子中,对棉花生长影响最大的就是温度,温度影响较为明显的阶段主要出现在春季4月下旬~5月上旬、7~8月,尤其是棉花生长的中后期7~8月,若温度偏低,则对棉花产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1981-2013年菏泽市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菏泽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33年菏泽霾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1980-1990年代霾日数较少,2000年之后明显上升.菏泽年平均霾日数为10.8天.菏泽秋冬季霾天气出现多,春夏季出现少.菏泽霾天气95%以上为轻微霾(大气能见度5~10 km),相对湿度在70%~90%的占8成以上.霾日数变化对气温和风速的变化较为敏感.霾天气发生时,一般风速比较小(1~2 m/s),并以N风最多.正变湿和负变压对霾的生成和维持更加有利.连续无降水日数越长,出现霾的概率就可能越大.  相似文献   

7.
石河子垦区的植棉面积连续多年都在兵团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兵团棉花提质增效背景下,棉种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一个健康有序的棉种市场是提供可靠棉种的保障。PEST分析理论是指对单位或者组织所受影响的宏观因素进行分析的一种理论。现采用PEST分析法对新疆石河子垦区关于棉种市场发展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技术环境等四个方面的要素进行分行,通过分析来找出对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有影响的关键因素,从宏观环境和市场发展趋势的变化中寻找石河子垦区棉种市场的发展机会,同时,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以提高市场的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莫索湾垦区冬季塑料大棚内外气象资料,对种植冬枣小气候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连续观测,分析棚内外温湿度的差异变化,采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适合莫索湾垦区的棚内小气候环境日最低气温预报方程,并进行预报检验。结果表明,晴天、多云条件下日变化剧烈,阴天时较平缓。棚内日最低气温在晴天、多云条件下比阴天时低,易出现低温冷害。棚内外日最低气温差平均为5.5 ℃。日最低气温预报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棚内最低气温预报值和实际值的均方根误差为1.6 ℃,晴天、多云和阴天3种天气类型下,分别为1.2 ℃、1.8 ℃、1.5 ℃。实际预报检验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和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张燕 《湖北农业科学》2016,(17):4588-4591
基于北疆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1981-2014年数据,分析了其春、夏、秋季和棉花主要生长季(5~9月,包括2015年)及各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并与棉花单产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及主要生长季的气温年际变化均为变暖趋势,增温率秋季大,夏季小;34年间平均气温上升了1.2~2.7℃,平均最高气温上升了1.5~2.3℃,平均最低气温上升了2.0~2.6℃;从5~9月来看,5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增幅大,6月最高气温增幅大;年代际的变化是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秋季升幅大,平均最低气温春季和秋季升幅最大;5~9月的各月分布是5、8月逐年代均为上升,但6月最高、7月最低、9月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都出现了振荡;棉花单产与气温变化趋势慢而稳定(夏季、主要生长季、7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8月),与上升幅度大(5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的温度因子关系为显著正相关;5~9月5个月的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与产量为显著正相关,其中8月与产量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13年我国部分城市夏季、秋季、冬季的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数据,基于半变异函数理论,利用克里格插值方法对雾霾天气各类主要大气污染物进行空间特征分析,分析夏季、秋季、冬季PM2.5空气质量分指数。结果表明,6—12月,大气中的PM2.5质量分指数与能见度呈明显负相关关系,PM2.5空间浓度分布均值差异明显,我国大范围雾霾天气期间,大部分城市PM2.5浓度均严重超标。由结果可知,治理雾霾不能单纯从一方面进行治理,要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利用桓仁县1953-2013年逐月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基于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桓仁县水面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蒸发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桓仁县的水面蒸发量呈减少趋势变化。从相关性分析来看,平均气温下降、降水量的增加、相对湿度和总云量增大、日照时数的减少、风速的下降,蒸发量将随之减少。蒸发量的变化不是简单的随着某要素的升高和降低而改变,它是气象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桓仁县1953-2013年逐月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基于气候变暖背景下,对桓仁县水面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影响蒸发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气候变暖,桓仁县的水面蒸发量呈减少趋势变化。从相关性分析来看,平均气温下降、降水量的增加、相对湿度和总云量增大、日照时数的减少、风速的下降,蒸发量将随之减少。蒸发量的变化不是简单的随着某要素的升高和降低而改变,它是气象要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前石河子垦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本文利用经济学相关原理,对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金梅  侯志强 《北京农业》2012,(30):125-126
新疆位于我国的大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交通不便,与东部沿海工业发达地区的联系较少,主要靠大面积的农业生产维持其生产生活。所以农业生产对新疆的生产发展和新疆人民的生活的意义重大。气候变暖对新疆的农业生产有利有弊,它在扩张了一些喜温作物的生长范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粮食的产量的同时,也加速了土壤中的水分的蒸发,影响了农产品的整体质量,提高了病虫害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新疆石河子垦区主要作物需水特征及水效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新疆石河子垦区50年气象数据资料,计算分析了主要作物需水量变化及自然降水条件下农田水分平衡状况,并对主要作物水分生产效率效益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春小麦、冬小麦、春大豆、春谷子、苜蓿需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春小麦增加幅度最大,每5 a平均增加6.6 mm,而春玉米、水稻、棉花需水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作物中以水稻亏水量最高,冬小麦、春玉米次之,而春大豆、春谷子、春小麦、薯类作物相对较小,经济作物中以糖类作物亏水量最高,其次为加工番茄、苜蓿、棉花,而瓜类、麻类、油料作物相对较小.不同灌溉方式下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效益差异较大,粮食类作物如春小麦、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高于其他作物,而果菜类作物如葡萄、蟠桃、线椒水分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气候变暖一直是全球的焦点问题,它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引起广大人民关注。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进而使社会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后果。因此,了解气候变暖影响以及针对气候变暖的措施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全球气候概况及变化趋势,气候变化对生物物种及繁衍的影响,气候变暖导致山区植物向顶峰迁移,气候变暖促使喜暖热森林类型向北迁移,气候变暖使冻土退化,覆盖与永久性冻土之上的针叶林带状分布受到破坏,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发生演替。促使危害林木的昆虫大量繁殖,降影响林木生长,导致荒漠化加剧及对水资源和海岸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德钦县气象站1971—2017年逐年气温观测资料,对近47年气温变化特点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德钦县近47年平均气温为5.8℃,气候倾向率为0.507℃/10年,年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四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夏季增温最显著,其次为春季,秋季增温相对较低;德钦县1—7月平均气温逐月上升,8—12月则逐月降低;年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分别为12.0、2.0℃,近47年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759、0.299℃/10年,年平均最高气温较最低气温上升幅度大。气候变暖对地方气候特点、工农业等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应加强气温变化特征研究,趋利避害,合理利用热量资源,增强气候变化应对能力。  相似文献   

19.
毛松 《油气储运》2007,(7):47-47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总体而言,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因地而异,但以负面影响为主。根据国家气象中心预测,2007年年景总体偏差,台风、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将较常年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全年在我国登陆的台风个数较去年偏多。气候变化导致我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北疆地区为了确保葡萄安全越冬,多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莫索湾垦区葡萄双膜覆盖越冬实验结果表明,寒冷期膜内地温变化较膜外地温变化缓慢.转暖期膜内地温上升较膜外减慢,且转暖后期膜内地温上升幅度更为缓慢.在转暖期,膜内根系20cm处地温较膜外地温上升略缓慢,且维持在最适温度内,更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