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如劳动二重性理论、商品二因素分析,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分析入手,借助于对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区别的分析、资本的“变”与“不变”的特性的分析,广义与狭义的生产劳动概念的分析,个别劳动和总体劳动的分析,科学技术不能创造价值的分析质疑物化劳动创造价值的特点,并尝试回答了无人工厂,无人车间的价值源泉问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只有活劳动才创造价值,物化劳动只是转移价值,非劳动生产要素与价值决定无关。通过对传统劳动价值论的再认识,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劳动价值论的内涵,希望对现实经济的健康运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交换及交换劳动在商品价值决定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传统经济学角度而言价值来源为劳动,价值量由劳动时间决定,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般理解,其中并不认为交换创造价值,马克思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双重规定的分析,指出交换在价值决定中的地位,但从实践角度看交换以及交换劳动在商品价值创造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交换劳动创造价值仍然符合等价交换原则且“交换”不同于“交换劳动”。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农业投资的经济效果,必须考虑到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利用的成果、土地的利用成果和农业总产量的增长速度,利润只是在一定条件下大体上反映了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利用的成果,不能用来代替经济效果。在分析投资经济效果时,必须全面考虑到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劳动条件、社会因素及长远意义,既要从个别企业、个别生产部门去分析,也必须从整个国民经济观点去分析,既是政治与经济统一,又是各项经济效果因素统一。  相似文献   

5.
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是钱伯海教授于 1993年首次提出的 ,理论界围绕此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我们在广泛查阅各种资料和对《资本论》的重读中发现 ,实际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是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第三部分 实验基地的综合经济效果 按照经济效果的科学概念,实验基地的经济效果应包括所取得的全部生产建设成果(包括产出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消耗(包括活劳动消耗、物化劳动消耗以及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劳动占用(包括物化劳动占用、劳动力占用、自然资源占用)。占用也是一种消耗形式,这里把它单列出来是为了区别一般意义上的消耗。这三项内容既是定性的,也是定量的。从定量关系上说,一般表现有下列三种形式:一是生产建设成果与消耗和占用劳功的比例关系;二:是产出的价值量与生产费用的差额关系;三是产出的生产建设成果随各种资源投入(包括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价值的投入)而变化的函数关系。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我们综合上述三方面的内容和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现有资料,运用相应的分析评价指标,对实验基地几年来的经济效果进行具体考察。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价值形式和货币的起源与本质、商品拜物教、商品价值构成、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并由价值决定。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 ,要结合新的实际 ,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知识作为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 ,从事知识商品生产的活劳动创造价值 ,生产精神产品的劳动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研究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出现了新的特点 ,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商品的生产不只是价值的创造 ,也是包括使用价值在内的财富的创造。价值创造只与劳动有关 ,非劳动生产要素为社会财富的创造作出了贡献。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就是不同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内涵及与若干国家发展规模对比差距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除原计划体制外,还在于对“劳动价值论”缺乏全面、科学的理解,致使长期来整体上忽视和否认第三产业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作者认为:应把“劳务价值论”作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内容加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仅是“劳动价值论”的坚持和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0.
正确的政策引导,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大量的物质投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支柱。而农用物资,则是现代农业投入的主要物质基础。 一、农用物资的投入在江苏农业增长中的地位与作用 现代农业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扩大再生产,为此,必须向农业内部不断地大量投入劳动物质能量。劳动物质能量,可分为活劳动和物化劳动。在不同的农业发展时期,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投入各自所占地位是不同的。在传统农业时期,活劳动投入占主要地位,而  相似文献   

11.
中国花生生产的成本收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生的成本是生产花生所消耗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的总和,花生的收益是花生的销售收入扣除生产成本及税金后的余额,即减税纯收益.建国以来,由于生产花生所消耗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持续大幅度上升,花生单位面积成本的增长速度快于主要粮食和油料作物;同时,在单产和价格提高的共同作用下,花生的收益也明显高于多数大田作物.目前,作为为数不多的净出口大宗农作物品种之一,中国的花生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数量竞争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但是,花生成本的上升会抵消这种价格竞争优势.通过对中国花生生产的成本收益及其历史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今后保持花生产业的竞争优势和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小麦生产成本测定与合理价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价值理论为基础,对我国2000~2005年小麦的生产成本与合理价格进行分析,认为“C+V+部分M”论比较适合我国小麦生产成本的测定,但在计算人工成本时,应将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联系起来计算农业劳动日工价。小麦的合理价格应以当年每千克小麦的生产成本为最低标准,以当年每千克小麦在平均成本利润率标准下的价格为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3.
劳动价值论是分析商品价值形成的科学理论,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条件下,劳动的内涵和外延更加丰富。运用劳动价值论分析茶叶的价格现象,得出如下结论:茶叶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茶叶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茶叶生产价格是决定茶叶市场价格的内因,市场供求等因素是影响茶叶市场价格波动的外因。  相似文献   

14.
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国内外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评价所遵循的环境价值观,评价理论基础,评价方法及主要成果做了归纳和评述。环境价值观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观,效用价值观,双重价值观和自然价值观;相应评价理论基础有劳动价值论,效用论,效能论和能值论。据此形成不同的评价方法。取得相应的理论成果。指出了森林生态环境价值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生产四要素理论,并相应建立了基于四种生产要素的企业分配理论。基于上述理论,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和农业集体经济的共同模式,对种粮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进行了重新定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说明了我国目前种粮农民的 “工资性收入”远远低于马克思所论述的劳动力价值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文才  邱建军  邱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94-6797,6807
选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西藏地区那曲、堆龙德庆、日喀则3县(市)的204个面板数据样本,采用线性模型和混合OLS模型以及随机效应模型回归估计方法,针对影响农牧户种植业生产行为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外出打工人员数量"、"家庭劳动力数量"、"年末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是否拥有农业机械"等家庭禀赋因素对于家庭的总播种面积具有正向影响,理论上预测的内部因素禀赋效应成立;"粮食均价"与"是否出售"这两个因素的乘积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证实外部因素中价格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劳动属于服务性劳动,在社会化高技术生产条件下,其劳动成为社会商品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价伉是人类一般抽象劳动的凝结。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提供的使用价值尽管载体形式有所不同,但两者在木质上反映的都是一种相同的生产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现代化。本文以广义农业现代化为视角,提出了广义农业现代化的“三组成论”、“三目标论”和“三动力论”;研究了广义农业现代化进程评价的众多内容,包括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和内容、评价模型的建立,以及现代化指数的灰色预测。  相似文献   

19.
吴沛侠 《北京农业》2012,(12):233-234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江苏省沛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农民增收关系的实证研究,提出农民增收的根本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机械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关键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推行赶超战略的国家倾向于采用金融抑制政策以扶持工业部门、压制服务业部门,造成经济结构工业化的扭曲,而由于工业部门的劳动收入份额偏低,这种结构扭曲致使其劳动收入份额不断走低。使用理论模型与基于跨国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针对中国的研究发现,样本期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显著低于模型预测值,且缺口趋于扩大;中国严重的金融抑制与经济结构扭曲状况可以解释劳动收入份额约1/3的下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