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省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丰缺及其分级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辽宁省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一些地区发生了大面积作物生理病害,主要原因与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供应不足有直接关系。这种现象有的地区还有扩大的趋势,这不仅影响了作物生长发育,也降低了产量和品质。因此,近年来我省微量元素肥料已有相当大面积使用,但因无统一分级标准,生产实践中盲目性和浪费性很大,为有效地、有针对性地科学指导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本项研究通过对辽宁省全省不同地区、不同耕作类型土壤样品进行了有效态铜、锌、铁、锰、硼含量的检测分析,在得到大量的数据基础上分析了全省耕作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丰缺水平。并结合微量元素肥效试验结果确定了辽宁省土壤有效态铜、锌、铁、锰、硼分级标准,对我省科学使用微量元素肥料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须的。为科学指导使用微量元素肥料,文章结合陕西省勉县土壤利用现状,采集土样,开展化验,掌握陕西省勉县主要土壤类型耕层有效态锌、硼、锰、铁、铜元素水平,并分析进行丰缺评价,结合种植作物种类,提出施肥技术,有效缓解缺素症状,提高单产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分析济源市小麦田间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小麦施肥技术参数。通过分析小麦相对产量和土壤养分测试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小麦P、K丰缺指标。在建立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基础上,根据田间肥效试验结果,选用适合的回归分析方法,拟合出肥料效应回归模型,通过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按照养分丰缺指标汇总,确定不同丰缺等级下的平均推荐施肥量及上下限,通过效应方程计算土壤分级指标下的肥料用量范围,建立小麦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土壤微量元素状况与地质背景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不同地质背景特点将安徽全境分为5个地质背景区,分别从不同背景地质体(区域)和土壤类型集土样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通过其差异性对, 出不同地质背景下发育的土壤中微量元素的丰缺(分为高,中,低,贪4级)及其对作物的适宜性,以此为基础对地质背景,特别是背景地质体与土壤微量元素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分析济源市小麦田间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小麦施肥技术参数。通过分析小麦相对产量和土壤养分测试值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小麦P、K丰缺指标。在建立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基础上,根据田间肥效试验结果,选用适合的回归分析方法,拟合出肥料效应回归模型,通过多年多点的试验结果,按照养分丰缺指标汇总,确定了不同丰缺等级下的平均推荐施肥量及上下限,通过效应方程计算土壤分级指标下的肥料用量范围,建立了小麦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蔡丽静 《河北农业》2013,(11):41-42
一、土壤养分指标体系定义 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是指通过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和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建立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提供肥料配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土壤养分测定值和作物吸收养分之间存在的相关性,通过田间试验及土壤养分测定值,制成养分丰缺及施肥数量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射阳地区2006~2010年水稻“3414”试验结果和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水稻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缺素相对产量的关系,提出了射阳地区水稻的磷、钾丰缺指标,并对每个“3414”试验分析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与相应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关系进行模拟,计算出肥料用量,最终建立射阳地区水稻田磷钾丰缺指标体系和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甘肃省8个地市(点)652个土壤样本有效性锌,锰,铜,铁含量的测试分析数据的统计,展示了我省不同地区土壤中所含锌,锰,铜,铁微量元素的缺,丰状况,为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关土壤微量元素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射阳地区2006~2010年水稻“3414”试验结果和土壤养分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下水稻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与缺素相对产量的关系,提出了射阳地区水稻的磷、钾丰缺指标,并对每个“3414”试验分析得出的最佳施肥量与相应的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关系进行模拟,计算出肥料用量,最终建立射阳地区水稻田磷钾丰缺指标体系和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施肥技术参数与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小麦3414肥效试验结果的分析,计算出小麦单位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利用系数、肥料利用率等施肥参数,在此基础上对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与肥料利用率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利用3414试验得到最佳施肥量,结合土壤测试值与相对产量的回归关系,建立基于土壤常规测试条件下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施肥数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建瓯南雅早钟六号枇杷园土壤常量、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南雅枇杷园土壤中有机质、全N、全P、全K的含量分别是1.5%、0.091%、0.150%、1.34%。按全国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标准,有机质、全N和全K属于4级,都没有缺乏,但全K在缺乏的边缘;全P属于3级,中等;B、Ca、Mg重量百分率平均分别是0.75mg/kg、1.99mg/kg、0.29mg/kg。根据土壤微量元素和交换性元素含量分级标准,B属于3级,中等;Ca高于丰缺临界值(0.90mg/kg),表明Ca含量较高;Mg低于丰缺临界值(0.50mg/kg),表明枇杷园土壤中较缺Mg。结合本实验数据提出了一些施肥措施:加强有机肥料的施用;合理施用氮肥;适量增施磷肥;增施钾肥;合理施用硼肥;注意施用镁肥。  相似文献   

12.
大理州马铃薯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与施肥指标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大理州多年多点马铃薯"3414"田间试验结果,系统地分析对产量与土壤养分测试值之间的关系,建立马铃薯作物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在建立马铃薯土壤养分丰缺指标的基础上,选用适合的回归分析方法,拟合肥料效应回归模型,采用每个试验最佳产量与相应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建立效应方程,通过效应方程计算土壤养分分级指标下的肥料施用量,确定不同丰缺等级下的平均推荐施肥量上、下限,建立马铃薯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施肥技术参数与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夏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的分析,计算出夏玉米百公斤产量养分吸收量、土壤养分利用系数、肥料利用率等施肥参数,在此基础上利用"3414试验"得到的最佳施肥量,结合土壤测试值与相对产量的回归关系,建立了基于土壤常规测试条件下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与施肥数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耕地土壤施肥分区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重要内容。通过利用金山区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获得的大量理化指标数据,摸清了金山区土壤养分分布状况,根据主栽作物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需求规律,对照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耕地土壤类型分布、行政区划及肥料效应,划分了施肥分区,并提出了各施肥分区的施肥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9~2010年在春小麦上进行多点分散的"3414"试验,通过一系列相关性分析出春小麦养分丰缺指标及不同养分丰缺指标等级下的推荐最佳施肥量范围,计算出春小麦单位经济产量吸收养分量、肥料利用率、土壤养分校正系数等参数,为施肥指导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石柱县南宾单元植烟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为微肥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石柱县南宾单元采集130个土壤样品,检测土壤微量元素含量,评价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结果]该单元植烟土壤水溶性氯含量为8.39 mg/kg,有效铜为1.44mg/kg,有效锌为2.16 mg/kg,有效铁为56.39 mg/kg,有效锰为51.86 mg/kg,有效钼为0.10 mg/kg,有效硼为0.18 mg/kg。有效锌处于中等水平,有效铜处于高水平,有效锰和有效铁处于很高水平,而水溶性氯、有效钼和有效硼较为缺乏。[结论]针对石柱县南宾单元土壤微量元素的丰缺状况,建议全面补施硼肥和含氯肥料,对临溪镇、龙沙镇、六塘乡和南宾镇适当补施钼肥。  相似文献   

17.
硼肥是棉花生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肥料,通过棉花硼肥试验表明,缺硼土壤(土壤有效硼低于0.5毫克/千克)和潜在缺硼土壤(土壤有效硼低于0.8毫克/千克),棉花施硼肥都可获得较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建德市耕地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状况及变化趋势,选择麦(油)-稻、草莓-水稻和莲子等3种利用方式的代表性耕地,分析了土壤中有效态Cu、Zn、Fe、Mn、B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并通过连续5a的肥料试验探讨了施肥对耕地土壤微量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建德市典型耕地土壤有效态Cu、Zn、Fe、Mn均较为丰富,高于各元素缺乏的临界值,但土壤有效B明显不足,有73.68%的土壤样点低于缺B的临界值。肥料试验表明,化肥与有机肥(包括种植绿肥和秸秆还田)配合施用的测土配方施肥模式,有利于提高土壤中有效态微量元素的水平,因此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是提高土壤微量元素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一、大豆生长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施用 大豆正常生育需要一些微量元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钼、硼、锌、懵等. 大豆所需微量元素能否从土中得到满足,决定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的丰缺和环境状态.例如低洼或排水不良的土壤,最易缺锰,在石灰性土壤上容易缺铁,PH值低于6的酸性土壤容易缺钼.  相似文献   

20.
高台县饲粮兼用型玉米氮磷钾适宜施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不同肥力条件下,进行了玉米施肥"3414"试验,采用Excel软件回归分析,依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以玉米相对产量50%以下、50%~70%、70%~90%、90%以上为标准,土壤丰缺养分级别分为高、中、低、极低4个级别,建立了试验区土壤丰缺指标体系,提出了高台县饲粮兼用玉米高、中、低肥力N、P、K配合使用及经济最佳施肥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