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科建设是高校工作的龙头。新校建立后,农学学科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充分认识学科建设的作用,发挥优势,抓住关键,加速学科建设。是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农学类专业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化,教育教学体系缺乏创新,教学内容不能适应社会、生产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教学方法和手段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学科建设发展空间狭窄等现状,以农学专业为典型代表,探讨农学类专业面向21世纪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构建了农学类专业科研、教学、推广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多层次、门类齐全的农学类优势学科群;采用点面结合法实践应用本项目的初步研究成果,产生了显著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学科建设的良性互动效应;形成了由“专科专业一本科专业一硕士点一博士点一博士后流动站”组成的5级对应办学链条,大大增强了办学活力。  相似文献   

3.
改造传统农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传统农学专业的教育模式存在严重缺陷。为此,应一方面注意学科的交叉融合,加强学科建设,特别重视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升传统学科,促进学科发展,从而拓宽专业培养口径;另一方面注重科研教学结合,以科研带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实行培养制度及培养过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已成为当今乃至今后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坚持将创新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通过优化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途径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梁诸英 《古今农业》2005,28(4):47-54
甲午战争前,传统农学向实验农学的转化受到统治者和“士”的观念约束。具体地,对统治者来说,经世致用科技目的观的政治功利性特征、“华夏中心主义”对西方科技的排斥作用、“中体西用”观对物质层面的西方科技的偏重;对“士”来说。重文轻理观念、实用主义的科技目的观,这些都制约了中国实验农学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农学概论是农业院校涉农非农学专业所学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专业选修课程。学校开设该门课程的主要宗旨是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本文从辅助使用思维导图、结合实践教学、深入挖掘多媒体资源、调整考核范围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相关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新合并高校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的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科建设具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同时也受社会大环境发展因素制约。科学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必须遵循合理学科层次定位、刺激产生新的学科生长点、促进学科融合等原则。新合并高校更应如此。  相似文献   

8.
科技创新一直以来都是解决当代世界和中国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重大问题的方法之一,也是民族的灵魂和命脉。当今世界格局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变化,可以说进入加速演变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地增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发展科技创新是我们面临这些矛盾和问题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它支撑着我们如何去应对、如何去解决的强有力保障,是我们民族的命脉,是国家发展的保障,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作为农学博士生的我们更是应该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现状下,各种思潮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中职学校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育融合,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自觉抵制错误思想的侵袭.  相似文献   

10.
《勤云标准版测试》2008,(1):F0003-F0003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甘肃农业科技》2007,(11):F0002-F0002
张雷,男,汉族,1963年4月生,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1983年7月毕业于甘肃省清水农业学校农学专业,2001年12月通过自学考试取得甘肃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本科学历。1993年12月获得农艺师任职资格,2003年12月获得高级农艺师任职资格。  相似文献   

15.
16.
《甘肃农业科技》2006,(11):F0003-F0003
李可夫,男,汉族,1965年2月出生,甘肃华池县人,1985年6月从庆阳地区农业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华池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至今。1995、2001年分别获得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大专、本科学历。2002年破格晋升为高级农艺师,2001年入选庆阳地区“18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  相似文献   

17.
谈当前高职农学专业学生就业与教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农业的概念已远远超出人们传统的观念,农业人才也从田间走向产业前沿,高职农学专业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人才培养必须更贴近市场需求,适应农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启蒙与体制化:晚清近代农学的兴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从古代中国的“经验农学”与近代西方的“实验农学”的本质区别入手,重点阐述晚清知识阶层对近代西方农学知识的认知、提倡、引进、传播的过程,同时指出了晚清政府在农学启蒙中所确立的发展近代农业科技的兴农措施,促进了从经验农学向实验农学的历史性转变,推动了近代农业科技从启蒙到体制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9.
陈确作为明清之际的理学家,提倡经世致用。他对农业有一定的关注,对农民抱有同情之心。他认为农为本务,农为治生的正途,还对其家乡的水利事业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极力反对墓葬对耕地的占用,怜悯农民的处境,这些构成了陈确农学思想的基本内容。陈确对农学的关注并不是其思想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消遣,这在传统士人群体中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周围的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园林绿化美化事业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与其相关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但与此同时,如何转变育人观念,适应市场要求,培养技术熟练、综合素质较高的中等园林专业人才摆在我们的面前。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中职学校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发展模式等方面入手,初步探索了中职学校园林专业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