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国插花艺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东方插花艺术源于中国。中国原始插花意念始于佛前供花,发展于唐、宋,盛于明代。发展过程中,风格上受佛教、道家、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构图上受传统习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中国插花艺术的风格:自然、简洁、重视线条美;花材以木本花卉为主,作品常赋予精神上的意义,重视特制容器及花与容器相称。  相似文献   

2.
中国插花艺术源远流长,从魏晋时期佛前供花开始到明清时期文人插花,均形成了独特的插花艺术形式,呈现出东方插花艺术的独特韵味。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出中国古代插花艺术中呈现出师法自然,天人合一;寄情与花、以花抒情;诗情画意、和谐统一的美学特色,中国的古代插花从花材的选取到整体的布局均体现出了美学中意境美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浅论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传统的哲学思想有着不同的内涵,受其影响,插花艺术先后产生了不同的艺术造型 汉魏六朝的宗教花,隋唐的院体花,宋元的理念花和心象花,明清时期的新理念花、文人花、象形花和写景花。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3期王 娜等浅论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国古代插花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陈萱  陈佳瀛  蒲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188-17190,17196
介绍了海派文化的来源及其文化特点,重点分析了海派插花的风格特征,认为海派插花以人为本,凸现地方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插花的精髓,有选择地汲取外来文化,将西方花艺与本地理念融合,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海派插花艺术追求自然、讲究线条、注重意境,同时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商业气息浓厚,雅俗共赏;海派插花表现开放、着重创新、注重宣传和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梅花是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花之一,梅花冰清玉洁,风姿神韵。梅花插花在我国历史悠久。以梅花为主题的插花艺术,在现代花艺中的运用有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本文讨论了梅花插花艺术中梅花品种的选择、植物材料的选择、花器的选择、作品的命名。通过研究梅花插花艺术可以更好地宣传梅花,发展梅花插花艺术,让人们喜欢梅花插花艺术。  相似文献   

6.
李志强  秦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05-4306
对日本花道最古老的流派———池坊流,从历史渊源,探讨主要花型及现代池坊流插花形式,从中可以领悟到日本的花道精神。有利于了解我国传统文化与插花艺术的魅力,为振兴现代插花艺术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杜茜  鲍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6,(34):157-159
对现代较为流行的日本花道主流插花流派小原流进行了分析,对小原流的基础理论花意匠进行了探讨,对花意匠的插花形式和花型,以及日式花道的精神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我国现代插花艺术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8.
赵化 《农业考古》2001,(2):303-303
一、茶文化的日本化茶文化源于中国 ,在传入日本后形成了草庵茶道。草庵茶道是从客人步入茶室开始直到离开过程中一整套繁琐的接客、待客、点茶的仪式。它是以禅宗思想为依托 ,集建筑园林、书法、插花与点茶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草庵茶道无论在形式 ,内容还是精神内核上都与中国茶文化有了很大的区别。它既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也融铸了日本本土文化的性格。它的发展衍变的过程发生在两种文化碰撞、交织调和变形的文化整合的大背景下。茶在日本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曲折的过程基本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奈良至平安初期。这一时期的日本茶…  相似文献   

9.
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和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用插花装点节日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在喜庆的节日,用东方式插花来增添喜庆吉祥的色彩、渲染节日热烈的气氛应别有韵味,给人们以视觉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节日插花设计中应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于花材的选择、色彩搭配、容器和配件的选择等方面也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0.
插花,即将花、果、枝、叶剪下来,经过艺术构思,插入瓶、盆、碗、杯等器皿中,成为造型优美、富有生气的装饰艺术品,用于点缀厅堂、卧室、台桌等。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家庭插花已步入千家万户,特别是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花以其鲜艳的色彩、热烈的气氛,最能烘托佳节的喜庆和吉祥的气氛。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插花技巧供您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2014年亚洲杯花艺大赛”中中外选手比赛作品特点的研究,分析了该次亚洲杯大赛在创新性、设计理念、主题性、色彩配置、材料应用等方面表现出的特色;并通过中外(日)选手的对比,认为我国插花需要从参赛准备的充分性、国际比赛规则和细节把握、艺术创新性的研究、发挥主题创意和造型表现的特色、重视后备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特色花材的发掘、相关政策的导向和保护等8个方面进行改进和提高,融汇东、西方的艺术精华,再创辉煌的中国插花艺术。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较系统的阐述了中国传统插花的历史发展概况及其艺术风格与特点。中国传统插花在魏晋南北朝以前就有了原始意念和雏形。魏晋南北朝时开始有了简单的艺术表现形式。隋唐时期形成一门专艺,此后广泛普及,迅速发展。至明朝,形成了完备的插花艺术体系,专著问世。但到清朝便停滞不前,中后期以后更衰落不振。在艺术风格上,各代虽有差异,但形式活泼自然,内涵丰富,善用木本花材,注重完整性与和谐统一性则是共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组合盆栽是园艺之花卉栽培、插花技艺、盆景制作的完美结合,它主要是通过艺术配置的手法,将几种不同种类的观赏植物组合设计同植在一个容器内,组合盆栽比插花观赏性强、生命力强,比盆景制作周期短、制作难度小,更易出成品,适合家庭用,适合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4.
以伞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无土栽培中的浮板毛管培和陶粒培对伞草植株生长发育状况及增殖情况的影响,期望寻求该类植物最适合的培养方式,以达到指导生产的目的。同时,从扩大伞草园林应用的角度出发,将就伞草在插花艺术上的应用进行开创性探索。结果表明,通过陶粒培养的伞草无论在生长速度(株高),增殖数,主茎直径还是成品鲜切株的数目上都明显高于通过浮板毛管培养的伞草。以8件艺术插花作品(步步高、生命的旋律、呵护、怒放、相依相伴、和平、生如夏花、莲)为例,表明在此类艺术插花中(见附件中的插花构图照片)运用伞草非常适合表现野趣、水景及特殊情感,伞草可作为重要配材甚至是主要花材。  相似文献   

15.
孙秀  程士国 《世界农业》2020,(5):101-107,140
日本花卉产业的高度发展离不开日本现代花卉冷链物流体系的支撑。日本现代花卉冷链物流体系,包括了入货冷链物流管理和出货冷链物流管理。其本质是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电子数据交换(EDI)系统、仓库管理系统(WMS)、互联网(Internet)、人工智能(AI)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花卉冷链物流全过程,具有交易网络化、运输集约化、装卸机械化、仓管智能化、容器标准化及服务个性化等特点。日本现代花卉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是日本政府、专业协会、物流企业、技术服务企业、花卉企业等主体在利益共享机制下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的结果。借鉴日本现代花卉冷链物流体系构建的经验,中国政府、行业协会、物流及相关企业等主体,应充分利用利益共享机制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不断提高中国冷链物流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